3月的最後一天,教育部公布2020年高考推遲一個月,這一信息瞬間刷屏。但凡家裡親戚朋友有在上高三的,都不可避免地刷到了這則消息。
這個消息給不少高三學生帶去了希望,之前因為疫情而被影響的複習終於有了彌補的機會。當然,並不是所有考生都認為推遲考試是個好消息,有幾家歡喜也有幾家憂。
學生之間考試成績的差異並不是由智商決定的,而是由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決定的。所以,高考推遲一個月將會對以下三類學生最有利,高三班主任稱:確實如此,受益最大的將是他們!
基礎紮實的學生
高考是一種選拔性測試,想要在高考中勝出,首先要有紮實的基本功。學過政治的學生都明白,底層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高考的底層建築首先來自高一高二的學習,只有在前兩年打好基礎,第三年才會有十足的爆發力。
因為高中階段的學習和初中明顯不同,不少學生在高一高二時並沒有認真學習,一不留神就到了高三。在高考複習階段,他們還要忙著打基礎,但是基礎紮實的這類同學卻不用為此太操心,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提高自己的應試能力。因為前期基礎比較紮實,那麼後期的能力提升也會更快,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如今,多出了一個月的時間,相信他們會更加遊刃有餘。
自律性強,學習效率高的學生
這次疫情使得學生們只能在家上網課,通過這次經歷,我們更能夠明白自律性對一個孩子的重要性。而有無自律性是拉開學生之間差距的最大原因。
高考的複習時間對所有學生來說都是一樣的,那拼的是什麼?效率!效率如何提高?自律性!
對於學習,自律性強的學生總能夠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而自律性較差的學生看似很努力,實際上都是無效的付出,眉毛鬍子一把抓的狀態。
高三下一學期,主要靠的是學生的自學能力,如果自學能力不過關,學習就會很被動,那複習效率也會很低,直接影響高考。對於自學能力強的學生來說,多出的這一個月,他們會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心理素質高的學生
影響高考成績的不完全是學生的基礎,心理素質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如果一個學生心態不好,心理素質不高,即使平時複習得很好,那麼他們也很難取得滿意的成績。
高考推遲一個月,對於有些學生來說卻是煎熬,背後的根本原因正是心理素質。相反,細心觀察班級中成績不錯的學生,他們的心態一直是很平穩的,在考試面前保持冷靜。他們並不會因為外界的變化而內心波動很大,他們會一直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正如範仲淹所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難發現,成績優秀的學生都有以上三種品質,所以他們也是最容易成為「高考黑馬」的。當然,這也是高考最後階段學生們應該努力做到的。推遲一個月考試,本身就有無限可能性,而考生要做的就是抓住機會,做好充分準備,搏好高考這一戰!
你認為,推遲一個月是好還是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