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是一個重在積累的學科,我高一的時候就不太注意文言文詞語和成語這些知識點的積累,吃了很多虧。所以建議,最好在高一、高二的時候把基礎知識拿下,這樣在高三才能遊刃有餘。
高中語文試卷分為閱讀、文言文、課內基礎、作文等幾大板塊,下面我分別來說一下我的學習方法。獨家乾貨!
第一個板塊:課內基礎知識
準備一個積累本,主要記錄生僻的字、詞、成語、標點符號、病句等零散的知識點。
我高一就是因為不注意積累,導致語文考試這類小知識總丟分,千萬別小看這些小細節,我告訴你,就這幾類是高考語文必考的,加在一起將近20分。我高一時對這類題的態度不認真,感覺見過一次已經知道了就能記住,結果考試才意識到只是模糊的概念,根本不能校準。
有了這個經驗,我在高二上學期開始建立一個積累本。
這裡提醒你一點,所有記錄都是為了記住為目的,比如記「百葉窗」的「葉」就不能寫成「頁」,我就會在記錄的時候把中間的「葉」字畫一個樹葉,這樣就能知道是樹葉的葉,再也不會錯。
再比如有個成語是「名韁利鎖」,出題的時候經常會誤導我們寫成「名韁利索」我就會把這個「鎖」畫一個鎖頭。這個方法記成語和詞非常好用。
按照這個方法積累下來,高三一輪複習的時候,我就有了一本專屬自己的複習資料,複習更有針對性。
我整理了高中語文所有基礎知識的筆記
如果高二、高三的同學沒有時間整理,我把電子版 分 享給你列印,
點我頭像、私信,發送「資料」免 費領取
第二個板塊:就是閱讀理解
這個是高中語文的一大難點,高一的時候老師說平時要多做題,做的題多了自然就會了。我也嘗試過像理科一樣刷語文閱讀題,可是除了閱讀速度增加了一些之後沒什麼效果。
因為閱讀的文章太長了,閱讀量還很大,我按部就班地讀下去,一上午只能做2篇,結果其他科目也耽誤了。我當時覺得可能是我腦袋不聰明,不能掌握全局。
可是後來我發現是方法的問題,我們班學霸語文一直保持120多,我做一篇人家能做3篇,準確率還高。請教了一些方法之後,我的閱讀果然追上來了。
我把這個方法告訴你,就是「關鍵詞答題法」答題的時候先看第一段和最後一段,讀完你會對文章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知道它講的是個什麼事。以科技文為例吧,每一段讀完一遍找到「關鍵詞」然後給他畫出來,了解每段或每層的意思,答題的時候根據問題的關鍵字能第一時間找到準確的區域。
這裡注意2點:
1、一定要讀明白問題問的是什麼,我之前就粗略讀題,沒看懂就開始答題。導致丟分。2、對待一些限定的詞要尤為注意。比如「絕對、一定、不可能、已經、還未」等等。這是閱讀很容易出題的地方,不注意這些詞很容易在答題的時候往反方向答,導致丟分。
掌握了這個方法之後,再多加練習,閱讀就會提升上來了。
第三個板塊:作文
作文想拿高分,第一就是審題和立意,我的方法是認真研究作文題目,然後每次考試班級或者年級都有優秀作文,不要只羨慕人家怎麼就能寫出這麼優秀的作文呢?我們要學習,研究他們是從哪個角度選題寫的。
一個作文材料會有多個角度,多看優秀作文選擇的角度,對審題有很大幫助。
第二要研究文章結構,這個非常重要,高中作文以議論文為主,寫6段基本上就能寫出一篇完整的作文,我的方法是正反例對比,然後總結觀點,6個段落,這個方法可以寫出所有題材的議論文。平時考試作文維持在54分左右
如果你作文不太好,可以多學習正反例的作文,當然也可以借鑑別的方法,總之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然後多練習,把結構弄明白,在審題準確的情況下,即使沒有華麗的詞藻,作文也能突破45分。
就總結這麼多吧,希望以上的經驗能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