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關口的懸崖峭壁上,牛欄江大峽谷壯美的風光一覽無餘, 震撼眼眸。廣袤的藍天白雲下,遠山如黛,連綿不斷,氣勢磅礴。谷口寬闊,視野裡大山巍然屹立,聳入雲天,峭壁高懸。俯瞰深溝大壑裡的牛欄江,江水碧綠,像一匹綠緞帶,靜靜地躺在數千米之外。
牛欄江是滇黔兩省界河,《漢書》裡稱作堂琅江、車洪江,源頭在雲南省尋甸縣果馬河,流經雲南的麒麟、會澤等10個縣市境和貴州威寧的海拉、鬥古、玉龍等5個鄉鎮,最後在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田壩鄉麻耗村注入金沙江。
牛欄江億萬斯年來的衝擊拍打奔湧,沿途造就了一處處神奇的自然景觀,其中最壯美的就是牛欄江大峽谷的風光。確切地說,牛欄江大峽谷位於貴州省威寧自治縣鬥古鎮、海拉鎮和雲南省會澤縣火紅鄉之間,是哈喇河匯入牛欄江處天然形成的大峽谷。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牛欄江大峽谷的壯美風光,遠看近看,動看靜看,各不相同,各有其雄奇壯美。
從關口下到牛欄江邊,還是從江邊,爬上江岸的關口,拐拐彎彎、彎彎拐拐的羊腸小道,是唯一的、便捷的路徑,也是欣賞大峽谷風光的最佳通道。
俗話說,下山容易上山難。其實在牛欄江大峽谷,下山也不易。左面是草木裸石,右邊是萬丈深淵。有時須手扶巖石,有時要手抓灌木,方可下行。到底有多險呢?一行人中,甚至有文友需一人牽手,一邊依石扶草,方敢行走。須知,危險處若一失足,皆有可能滾落山腳,粉身碎骨不可。
或許風景都在路上。目之所及,並非都是裸露的巖石。山頂,黃松成群結隊挺立著,透著無限綠意;從山頂到山腳,沿途皆長滿茅草,儘管一身枯黃,曾經的葳蕤依舊可以想像。偶爾還有一叢叢碧綠的灌木,在枯黃的茅草群中,如鶴立雞群,感覺生機勃勃,無限風光。
一路走走停停。在山腰,又長出一個手指山,名曰擎天一柱。雖筆陡,但也可攀爬。我腳手並用,爬至頂,抬頭,向四周望,頓覺頭暈目眩,膽顫心驚。當我站立頂上,請朋友帥哥拍照時,雙腳瑟瑟發抖,一種害怕油然而生。
山腳稍平緩處,有數十戶人家,姜姓,居多土牆瓦頂,少石牆,也少平房。不時有摩託車在寨道穿梭而過,偶爾某家門前,也停放著一輛越野車,或微型車。遇見一老者,快六十,精神矍爍,熱情好客,邀我們回家喝茶吃飯,交談後得知,他們不久就要整體移民搬遷。
T字形的谷底是一河匯一江之處。河叫哈喇河,江定然是牛欄江。據說先前,河瘦小,涉河可穿過兩岸。而數年前,幾十裡之外的象鼻嶺水電站建成後,這個流域成為電站回水區,河面寬且深,涉河而過已不可能,於是有關部門建成一座鐵索橋,方便兩岸山民往來。而曾經湍急的牛欄江,如今在這裡,也波平如鏡,根本感覺不到波濤洶湧。
行走在懸索橋上,風一吹來,搖搖晃晃,仿佛要斷了似的,令人心驚膽顫。
一路,不斷調換角度,摁下相機快門,拍江河兩岸高聳磅礴的烏蒙大山,懸崖、峭壁、小屋、人家、綠樹;拍跨在河上的索橋,從索橋上河走過的人。邊拍邊發朋友圈,大峽谷壯美的風光,吸粉絲無數,大家紛紛投來關注的目光。沒有來過的微友們驚問,哪裡?來過的說值得一去再去。
其實,牛欄江大峽谷雄奇險峻的風光,任何攝影大師都拍攝不全,只有身臨其境,目之所及,心中所感,才會收穫滿滿,感覺獨到。我有限的文字表達能力,對於峽谷風光,更是不堪一擊。
立在江邊的巖石上,抬頭仰望牛欄江大峽谷,關口的懸崖峭壁,以及一座座磅礴大山,高聳雲天,壯美至極。
返回的路上,我以時光為扶梯,以碎石為臺階,一步一步,緩慢、緩慢地往上爬。有時走在人前,有時落在人後,有時不前也不後。
同行的20餘人,有十來歲的小孩,有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個個氣喘籲籲,人人汗流滿面,大家走走停停,歇歇走走。
在牛欄江大峽谷,我好想幻化成一隻雄鷹,從關口懸崖上,輕輕一飛,落入江邊;或從江邊,奮力展翅,扶搖直上九萬裡,抵達關囗;抑或展翅高飛,盤旋在天際,把大峽谷的壯美風光,一次又一次地收在眼裡,藏在心裡。
文/李玉榮
文字編輯/彭芳蓉
視覺/實習生 曹芳芳
編審/李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