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廿水北又
地鐵,是一張城市發展的明信片,是一個城市發達的產物,體現了一個城市發展的程度。它就像一條巨龍,每天穿梭在城市地下,早出晚歸,為城市中工作和生活的人們提供著便捷的交通服務。就像電影《瘋狂的石頭》裡謝小萌的那句名言:城市是母體,我們就生活在她的子宮裡。對地鐵而言,這是多麼形象的比喻啊。
據統計,北京地鐵的日均客流量已近千萬人次。偌大的客流量使得早晚高峰期擠地鐵上下班的人們苦不堪言。尤其是地鐵4號線(包括大興線),其客流量據官方報導是北京第一,全國第二。很榮幸,我每天就乘坐這條「北京第一」的線路上下班,每天被折磨兩次,每次時長近一個小時。
每天上下班擠地鐵,我竟然從高峰期上下車的芸芸眾生中看出了人性最普遍的特點。它體現在每一個人身上,誰也逃不掉,包括我自己。
當你焦急萬分的等到一輛列車進站,車門打開的那一瞬間,你隨著人流一擁而上。
你拼了命的往裡擠,心中想的是:裡面的人怎麼回事?就不能體諒一下,再往裡擠一下,讓我們上去!
而車內的人就拼命往外擠,嘴裡嚷著:「別擠了,你看還有地兒嗎?把人都擠成什麼樣了!上不來就不能等下一趟啊!」
等你拼命上去了,心裡就踏實了,你變成了車內的人。等下一站到站開門,車外的人又一擁而上,把車內的你擠的差點喘不過氣來。你嘴裡也開始嚷:「別擠了,你看還有地兒嗎?把人都擠成什麼樣了!上不來就不能等下一趟啊!」完全忘記了你自己上一站作為車外的人,也是這麼硬擠上來的……
有意思嗎?同樣的一個人,站在車外和站在車內是完全不同的想法。這多麼直接又形象的體現了人類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說話,為自己的利益代言。當你的立場變了,你代表的利益就變了。
所以,我們經常說一句話:換位思考。非常簡單的四個字,把自己的立場置換成對方的立場,就能解決很多爭端。
每天早晚高峰,地鐵上總會發生各種口角。其實大家換位思考一下,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車內的人想像一下自己在車外,就能體會到車外的人那種著急上班或者回家的急迫感。車外的人把自己的位置設想成在車內,就能體會到車內的人的確是已經被擠的很難受了。
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實都是如此,把自己想像成自己的父母,就能體會到父母的辛酸。多自己想像成自己的愛人,就能理解她為什麼會提這種那種的要求。把自己想像成自己的上司,就能理解為何他給別人升職加薪,而不給自己……
把自己從車內想像成車外,從車外想像成車內,你就能解決一切煩惱和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