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我標註為「有錢人」的一位朋友焦慮了。
之前沒了購房資格(名下3套房)的她,為了折騰自己,居然跑到某國買了一套房。
她吐槽當時大概腦殼打了鐵,才會想著亂投資。
現在資產配置被忽悠,心裡焦慮到都睡不著。
她幽怨講:我推算了租金流水,不曉得好久才能變成正數喔。必須要換託管公司,太心焦!
哎,真想好好同情她。
她又緊接說:現在我每個月都省吃檢用,不敢買超過5K的衣服了。
哎,真想打死她!
無論有錢沒錢、有權沒權,大家焦慮的樣子都是一樣的。
野史裡道聽途說,古代的皇帝,每晚也會為了翻哪個妃子的牌子焦慮一下。
現代,焦慮更是一種流行病。
年輕人焦慮前途未卜,中年人焦慮失業危機,老年人焦慮身體,沒結婚的焦慮找不到對象,結婚的焦慮出軌被綠。
焦慮,是說不明道不清的難受,是無處著落的著急,是無依無靠的不安全感。
一位職場單身狗,這樣表達他的焦慮:
工作之後與日俱增的只有年齡,而不是銀行卡裡的數字。
朋友圈裡一路都是別人的有車有房、結婚曬證。
假日聚會裡,這個朋友在創業,那個朋友在實現夢想。
只有自己一個人活得像個LOSER……
單人床上,沒對象、沒存款,只有焦慮了。
一位創業的朋友,覺得很焦慮:
競爭很激烈,團隊不給力,營銷很無力,拼命努力卻得不到回報。
看到哪個競品拿到了融資,哪位大佬準備進軍這個行業,沒有市場的頭緒。
永遠在缺錢,永遠在缺人,永遠在缺安全感……
想要平衡工作和生活的關係,努力會是徒勞的嗎?選擇很重要,但我選對了嗎?
一位家有學子的家長,也感到焦慮:
面對四位老人、一至兩位懵懂的孩子,中間還有一大筆房貸+車貸。
老師說學習不能靠學校,孩子好不好關鍵看家長,現在不陪伴付出,以後絕對會難看。
培訓班就是碎鈔機,一期英語2500、一期奧數3000、一節鋼琴380……
在手機裡種草著人生的哲理,內心焦慮卻沒幾分改善。
焦慮,來自於學業、工作、家庭、生活、健康、人際關係等多種領域。
焦慮,來自於一種擔憂,一種害怕。
擔心賺錢少,買不起房。
害怕業績差,會被辭退。
擔心上升的通道,家人的不滿。
害怕孩子學業,擔心老人的身體。
擔心電話、微信要跳出不可知事項,本能地心緊一下……
大學時的導師,曾從心理學角度講解焦慮。
破開焦慮的表層,很多焦慮都源自一個原因:生存。
我們焦慮工作、有錢沒錢,其實是因為,沒有工作=沒有錢=沒法生存。
我們焦慮孩子,也是因為怕孩子以後找不到工作,沒工作=沒有錢=沒法生存。
每個人都在潛意識裡要求自己生存下去,而只有在一個穩定的生存環境,才能讓我們感覺生存不受威脅。
所以我們希望環境是穩定的、可控的,一切事物都是在我們掌握中的。
一旦有因子把這種穩定打破了,生存環境有可能會受威脅,周圍的事物不再受我們控制,焦慮也就此產生了。
只要世界存在,變化就存在,焦慮就會存在。
焦慮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我們需要做得是接受自己的無力感,並找方式解放焦慮。
生活中正常的焦慮可以分為兩種,一是現實性焦慮,二是擴展性焦慮。
現實性焦慮:是我們對當前狀態的擔心,是那些當下面對的,卻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比如說,這周需要提報方案,面臨方案、客戶等一系列變動,擔心是否能順利通過,本能就會有焦慮感。
擴展性焦慮:是我們對預期狀態的擔心,是在現實中看到、聽到的事件,激發了內心對某種狀態的擔心。比如說,看到同事被辭退半年找不到工作,不由擔心自己的失業危機。
現實性焦慮解決方式有幾點:
1、寫下感到焦慮的原因。
分析自己焦慮的問題是什麼?是怎麼被引發的?是真實存在的問題,還是自我設限生成的問題?
比如,放假看到老闆來電話就會焦慮,那麼你怕他會說什麼?怕自己被安排去做什麼?會影響自己什麼?
2、合理評估威脅,篩除胡思亂想出來的焦慮
思考分析自己焦慮的主因在哪裡,是立馬可以解決的,還是需要一定條件解決的,還是不可能解決的?
比如,你不能滿足客戶廣告要求,焦慮會被終止合作。原因是客戶只肯花5萬,要你在CCTV1黃金檔發布他們廣告。這可能解決嗎?還焦個鬼啊?
3、列出焦慮解決清單
立馬能解決的、有一定條件能解決的焦慮都是現實性問題。直面最深層的恐懼,設想解決的場景,提前預演。
比如,下周要提報方案,焦慮匯報講解出錯。從踏入會議室的那一刻開始計劃,用什麼姿態、什麼表情、什麼語速去匯報,列出對方可能提出的問題的具體應對。
4、設置最高目標和及格目標
只設置最高目標,如果完不成,焦慮是必須的。把每一個現實任務,都設置兩個完成度,一個最高,一個及格。這將改變了對任務的思維方式,減少焦慮的程度。
比如,今天準備拜訪客戶,20個是最高目標,10個是及格目標。最低目標達到後,每增加一個,都會感受良好。
擴展性焦慮解決有以下幾點:
1、篩選信息,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
信息爆炸的時代,鑑別信息比攝取信息量更加重要。
傳播媒體編織著幻覺,很多人年紀輕輕成就斐然,年薪30萬才是正常的,而我們卻還在為生計操心。網絡販賣著焦慮,國內渣男成災,婚姻就是一個天坑,看完後我們堅定單身防災避險。
越超乎常理的,越容易被分享、轉發、傳播,這類除了讓我們陷入焦慮之外,別無他用。
請審視自己,將目光聚焦到更專注、更垂直,是有效減少焦慮感的方法。
2、思考自己,最重要是什麼。
社會上鼓吹同一種價值觀和成功標準,這條路就那麼寬,怎麼可能人人滿意?在錯誤的道路上,越努力越焦慮。
強迫自己騰出時間進行深度思考,為自己焦慮找到方向。一旦方向正確,再去努力,焦慮自然就得到緩解。
問自己,想要的東西、想達到的狀態,究竟是真的想要的,還是受外界的影響,覺得自己應該想要。
3、根據自己現有的能力來設置目標,設完美目標和滿意目標。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闡述,在中等水平時,工作和學習的效率最高。請接納自己的不完美,目標適可而止。忘記高可不及的夢想,降低標準做好當下,才能真正緩解焦慮的情緒。
避免焦慮的通用法則還有很多,你需要暫時離開帶來焦慮的環境、鍛鍊身體、學習冥想、寫下自己的情緒……
我想,最重要的一點還有,接受焦慮的自己,不追究自己做錯了什麼,而是問自己是不是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