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寫關於跳繩的事情。跳繩被納入小學考試後 我選擇自己教娃。說起跳繩,在我上小學的時候,那就是我們的娛樂活動之一。記得每天上下學的路上都要揮著繩子邊跑邊跳,雖然體育課上也會有跳繩測試,但是總得來說,那時候對跳繩的認識還處在玩耍階段。
翻過英語的山去,趟過奧數的河,卻遇到跳繩這個小惡魔!!
而如今都說跳繩是當代父母的一大酷刑,這話一點兒也不假。自從不能愉快帶娃在外撒歡兒以後,跳繩就成為我們家的首選,本來我也挺淡定,不著急。可只帶娃跳了一次,就激起了我大大的鬥志。
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其中一個體育項目叫一分鐘跳繩,從單項得分表裡可以看到各個年級的評分標準。真是讓人腦殼疼,要知道現在只要一入小學,跳繩和語數外一樣,都是納入考試範圍的。按照體育要求,一分鐘17個才及格,87個才剛剛良好.....可我家娃一個都不會可咋整?
以前看別人為跳繩發愁還覺得「這有啥難的」,教自己娃才體會到真是費勁兒,不會甩繩,不是掛住頭髮就是絆住鞋,更不用說跳了,練的滿頭大汗能甩過繩兒來了,我得忍住內心的一萬遍嘶吼,對娃說:跳得很不錯,進步太大了,哎瑪,你真是有跳繩的天分啊!
我們小時候跳繩有這麼困難嗎?好像沒人教呀?別說從1到100了,現在就是1的突破,都能讓老母親喜極而泣。 出去納涼總有發傳單加微信的,終於我也加進了孩子跳繩群,細心討教各種學練跳繩的方法,才知道,在跳繩的坑裡,幾乎所有父母都是一個戰壕裡的戰友。
在跳繩大家庭裡偶爾有一兩個發出來娃能連續跳繩的,總會成為大家羨慕嫉妒的對象。作為一項需要好的協調能力打底的運動,隨著娃長大,平衡能力和身體協調性都在增強,跳繩能力一定會有所增強。
千萬別覺得,他長大了自然會跳。
就算你能等,學校也不會等,一年級以後,吭哧吭哧練不會跳繩的孩子大有人在。多少姐妹無不痛心疾首:上學前早點練就好了! 當然,你也別一聽這話,就瑟瑟發抖地把3歲的孩子提到操場上使勁去。
一般來說,孩子在4~5歲左右時,才會開始發展出比較均勻的彈跳,也才會有比較好的彈跳耐力。 說直白點,在孩子4、5歲左右的時候,就可以經常帶娃玩一些跳圈圈、跳房子之類的小運動,鍛鍊孩子身體的反應力和協調力
千萬別覺得跳繩就只是為了考試雖然虐了老娘千百遍,但我還是不得不說,「跳繩」是一項非常值得的健身運動。
就今年受疫情的影響,娃的外出活動類型、活動範圍都受到大大的影響,但春暖花開,最是孩子長個旺盛的季節,這一個個窩在家裡,可怎麼舒展。 萬般無奈,唯有跳繩啊,姐妹們。
國家把跳繩納入學校必考科目真不是心血來潮,據研究,跳躍有助於開發孩子大腦的左右半球,提高腦記憶力,促進孩子的心血管健康。 更重要的是,這跳繩需要協調力打底,但也會極大鍛鍊身體的協調力,比如手眼協調、雙邊協調等,這對於孩子寫作業慢、注意力不集中都有改善作用。 運動釋放的多巴胺,也會緩解孩子的精神疲憊,不管為了啥,Just 「跳」,就對了!
那到底如何教孩子跳繩?要放大招了~~
第一步先練跳,這裡的跳一定要是有節奏地跳!推薦大家可以嘗試下面這兩種有節奏的跳躍。
第三種跳:把繩子鋪在地上,然後從繩子的一頭,分別跳到繩子的左側和右側,並練習連續跳躍。特別要注意的是,要提醒孩子前腳掌著地,且每次落地都是兩下。
第二步開始摸繩子了
娃用過pvc的繩子、棉線編織的繩子,結果發現,跳著跳著,繩子就打結了,後來發現這種竹節繩,可以很好地避免打結問題,所以,找一個合適趁手的好繩子太重要了。
竹節跳繩
PVC跳繩
我們可以讓孩子雙腳踩在繩子上,然後孩子雙手提起手柄,位置大約到胸部左右即可。
第三步開始跳著搖繩
先單臂搖繩,再雙臂搖繩。從單臂到雙臂過渡時,我發現娃單臂時沒啥問題,雙臂就開始兩繩打架,不太協調了。這個過程中,讓我感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得堅持。想清楚這一點之後,我反而沒那麼著急了,不會硬要求他今天必須要做到什麼動作。
第四步真正開始跳了
無論前面費了多大功夫,真開始跳的時候,娃絕對還會出現各種七扭八扭的動作,一秒打回解放前。
但好的是,有了前面的鋪墊,後面再持續練習的時候,孩子好像更容易找到感覺了。所以我會跟他一起放慢動作,不停地跟他重複:先搖繩,後起跳;先搖繩,後起跳.。。。。
正常的跳繩狀態,一般都是只有小臂在轉圈,帶動繩子。就這樣慢慢的有感覺了剛開始跳的很高,不要著急糾正,因為剛開始不熟練跳得高一點能給自己多留一點反應的時間。等熟練了以後,就要有意降低跳的高度了,因為這樣才能更省力氣,速度也能提上來。
因為跳繩現在列入了小學生必考的範圍之內,所以很多家長們對此還有一點焦慮。其實關於跳繩焦慮這件事,我也很能理解。畢竟如果孩子剛開始練習跳繩的話,因為不熟練總是跳不好,一想到馬上要考試了,難免會著急。所以建議大家在孩子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就開始練起來,適當地提前做一些準備,到了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不至於太過慌亂。
跳繩是需要抽出一點時間來練習的,每天練習的時間也不能太長,要不然會過度疲勞導致運動損傷,一天中抽出大概十來二十分鐘就可以了。只要掌握了動作的規範性和準確性,練一段時間就能很熟練了。
總之,家長們要放鬆心態,多鼓勵孩子。
歡迎關注一起帶著孩子快樂學習,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