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被譽為最好吃的主食印尼炒飯,配蝦片和沙嗲肉串,附醬料製作

2020-12-14 餓域美食

去印尼旅遊除了美麗的景色外,必需要嘗嘗的就是印尼炒飯。各家店的炒飯由於自家製作的桑巴醬的不同口味也不同,一般炒飯的標配還有印尼蝦片和沙嗲肉串!異域風情的美食,有興趣自己動手做來嘗嘗吧。

印尼炒飯

一、印尼炒飯

原料:隔夜米飯300克,牛肉100克,鮮蝦5隻,雞肉100克,青豆50克,胡蘿蔔半根,洋蔥半個,小洋蔥50克,雞蛋2 個,印尼蝦片20克

調料:沙爹醬50克,甜醬油20克,桑巴醬30克,鹽適量

步驟:

1、將洋蔥和雞肉分別洗淨切小丁,鮮蝦洗淨去殼去蝦線,小洋蔥去皮洗淨切細絲備用;

2、將牛肉洗淨切塊,用刀背輕剁,倒入沙爹醬抓勻,放入冰箱中冷藏醃60分鐘以上;

3、炸鍋中倒入適量色拉油燒至六成熱時,放入小洋蔥絲炸至金黃色撈出瀝油備用;

4、將青豆氽沸水1分鐘後撈出瀝水備用;

5、將醃好的牛肉用籤子串好,用烤箱烤熟或用油鍋炸熟;

6、炒鍋中倒入少許剛炸小洋蔥的蔥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洋蔥粒和雞蛋液炒至雞蛋液稍凝固,加入雞肉粒炒至變色,再加入蝦肉和青豆炒均並出香味,下入米飯炒勻;

7、加入桑巴醬,甜醬油,鹽炒勻後裝盤,撒上炸好的小洋蔥絲即可。

印尼蝦片、沙嗲肉串、炒飯

二、沙嗲醬的做法

原料:椰子醬50克,咖喱醬20克,幹蔥50克,大蒜40克,花生醬30克,花生米25克,蝦膏10克,紅辣椒粉10克,白糖10克,鹽適量,色拉油70克

步驟:

1、將幹蔥、大蒜分別切末,花生米炸熟去紅衣,將以上三種原料分別用料理機打泥粉狀備用,花生醬用適量鮮湯調成稀糊狀;

2、炒鍋加入30克色拉油和紅辣椒粉,小火加熱翻炒至油紅亮,再加入蔥粉,蒜泥炒香,加入蝦膏炒勻,再加入咖喱醬炒勻,再加入40克色拉油,最後加入花生粉,花生醬,椰醬,鹽和白糖炒勻至濃香辛辣粘稠狀即可。

沙嗲醬

三、桑巴醬的做法

原料:小洋蔥10個,幹蝦米300克,黃姜3-5克,幹辣椒50克,鮮紅椒100克,蝦膏30克,大蒜6瓣,洋蔥半個,羅望子水100克,夏威夷果6粒,白糖30克,鹽適量

步驟:

1、將幹蝦米泡軟剁碎,幹辣椒用溫水泡軟去籽後撈出瀝水備用;

2、將幹辣椒,辣椒,蔥頭,蒜,黃姜,夏威夷果,蝦膏,加適量淨水用料理機打碎;

3、炒鍋中加入適量的油,倒入蝦米碎炒至金黃出香味;

4、另起炒鍋再加入適量的油,倒入以上打碎的原料炒至水分收幹,加入糖,鹽及羅望子水調後,倒入炒好的蝦米碎炒至水分收幹即可。

桑巴醬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感謝各位大人、小主的認真閱讀,麻煩動動小手加個關注、點個讚再走唄,您的關注是小女子的最大動力呢!

相關焦點

  • 在泉州胭脂巷,就能吃到印尼味兒的沙嗲肉串
    第一次知道印尼沙嗲肉串的時候好多飽飽們會認為「這不就是沾了的花生醬的肉串嗎?」在這店面之前是在六灌路臺灣圓寶小吃旁擺了2年的攤,印尼沙嗲肉串這門手藝是出自他老婆的阿姨的,他的老婆就是印尼華僑的子女。本來只是在他老婆家吃,一來二去便愛上了這個味道,慢慢有了一個攤,回頭客多了,就變成了一個店。▲招牌印尼沙嗲肉串&雞胗串隆重登場啦!
  • 熱帶群島的記憶──那些在荷蘭生根發芽的印尼美食
    只有送給弟媳阿寶的禮物最不費事,不必巴巴地跑遠路去買,大小超市就都有得賣,那就是各式各樣的印尼香料和調味醬料。荷蘭人管這種醬料叫boemboe(音似「布姆布」,印尼文則為Bumbu),多半呈濃醬或煳狀,都已經調好味,裡頭包含各種香料、醬油和蝦醬等,一般以塑膠袋或塑膠圓盒包裝,用法很像日本的咖哩塊。
  • 泉州好吃的沙茶麵,我只認西街這碗歸國華僑的印尼味
    也早已融入泉州的古早味裡來▲圖片來自【好攝咖】從西街的影劇院右側拐進驛內巷走到底有家帶有印尼印記的特色小店——美好生活沙茶麵這是花花目前在泉州市區吃到最好吃的沙茶麵,炸豆皮,魚籽卷沙茶麵的湯味清正花生香氣濃鬱,帶點酸甜南洋味最具特色的自然是他們的沙嗲肉肉質不柴不硬醬料也把握得十分到位
  • 食行紀·馬來西亞的沙嗲
    沙嗲這一張冰箱貼雖小,構成元素卻是豐富明了:清真寺、戴白帽子的馬來人(所有馬來人都是穆斯林)、扇火的扇子、碟子裡的烤串和配菜。沙嗲又名沙嗲串燒、沙嗲串,是一種流行於東南亞的燒烤,起源於印度尼西亞,它甚至成為了印尼的國菜。印尼大馬文化相近,沙嗲也就成了馬來料理的代表。
  • 跟著峇里島美食地圖,和這八種美食來一場舌尖上的約會
    但來到印尼最美的海島,一定不能錯過最local的味道!和充滿著峇里島本土風情的食物,來一場舌尖上的約會吧~附上為大家準備的美食打卡地圖,可以一鍵保存哦!人均:50-100元 地址:JI.Poppies II沙嗲(菜單名:Sate)通俗來說就是印尼烤肉,主要有牛羊肉及內臟,烤好的沙嗲淋上辣醬油,再給你一碗花生醬做底的醬料,濃鬱到讚不絕口,和新加坡的沙嗲不同,峇里島上的沙嗲醬偏咖喱口味。
  • 令人垂涎欲滴的印尼小吃!
    【印尼小吃】印尼肉丸,印尼語寫作「Bakso」。一般來說,Bakso由牛肉末配木薯澱粉製成,但也有用雞肉、魚肉或蝦肉末作配料的,商家通常會註明肉丸種類,如牛肉丸、雞肉丸、魚丸。【印尼小吃】一碗印尼肉丸,可以是純粹的肉丸與湯,也可以加入粉面做肉丸米粉湯和肉丸湯麵。
  • 這肉串做法非常簡單,配上沙嗲醬的清新美味,愈吃愈開胃
    相傳沙嗲原創於印尼,經由馬來西亞傳入泰國。英文「Satay」亦稱作「Sate」。傳統沙嗲醬利用淡味香料、椰糖和青檸拌勻食用,以後經泰國人改良,少了部分香料,加重椰奶分量,再添加了紅咖喱香味,使食味更獨特芳香。
  • 大廚教你自製,10元做一大罐,烤串就靠它
    大廚教你自製,10元做一大罐,烤串就靠它!那天為了買天貝去了趟印尼商店,順便跟印尼籍的老闆娘討教了她們如何料理天貝,所以也帶回了幾罐印尼醬料,回家就搜尋看看這些醬料還有什麼用途,第一個印入眼帘的就是沙嗲醬,難怪海媽會問我會不會他們剛好也有賣新鮮香茅!去新馬旅遊孩子們到現在還念念不忘當地的烤沙嗲肉串,當媽的好像是神燈,搓個幾下許個願就能變得出來。
  • 印尼人三菜一湯,料理達人端家鄉國菜,仁當牛肉馥鬱沙嗲香濃逼人
    今日導讀:「印尼人三菜一湯」料理達人端家鄉國菜,仁當牛肉馥鬱沙嗲香濃逼人!印尼由多達6000個有人居住的島嶼組成,地理人文的複雜程度,也讓料理衍生豐富多元的特色。>而中國和東南亞諸國的互動密切,有許多印尼僑民在華生活,各城市車站附近都有密集的印尼商店,要購買道地的南洋香料和調味料,相當方便。
  • 東南亞各國最具代表性的一道美食!快來看看你都吃過哪些吧!
    我是你們貼心的美食解說家小光,很開心今天又可以跟各位小吃貨們,分享自己喜歡的美食了,這是最令我快樂的一件事!眾所周知,東南亞不僅有峇里島、普吉島、芭提雅這樣風景優美的旅遊勝地。還有各式各樣的特色美食,也是出了名的好吃。今天大家就跟著小光的步伐,來一趟東南亞美食之旅吧!
  • 聽完老師傅的說法,漲知識了,難怪自己做的不好吃
    常跑東南亞的朋友們應該對沙嗲都不陌生吧,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泰國都有這種尺寸非常迷你的小烤肉串。這種小烤肉串每串大約只有4個大約1.5公分立方的小肉塊,用大量的香草、香料、油醃漬後,用炭火可以快速的烤熟。通常在東南亞的路邊攤上賣得很便宜,一點點小錢就可以抓個5串10串的朋友可以分享,吃了以後也不會覺得飽,是很受歡迎的街頭零嘴。
  • 無數滬漂印尼人私藏的神秘小館,大佬都來打卡!
    一樓的BALINI COFFEE,全天候為來往的人們供應來自印尼當地的特色飲品和優質咖啡。白日裡,不乏在魔都旅居的印尼人來此聚會,是讓本國人都蓋章的正宗印尼咖啡館。 印尼沙爹串 印尼傳統的沙爹串,大家都很熟悉了吧。源於爪哇島的它,不僅是印尼的一道必嘗佳餚,這些年裡也流入了不少融合餐廳的菜單。經過醃製的雞肉和羊肉放在竹籤上烤得汁水四溢,再配上可口的花生醬和微辣的褐色醬汁送入口中,美味無比!
  • 吃了30年的肉串,這種「雞肉串」第一次見,做好後一口氣吃了10串
    吃了30年的肉串,這種「雞肉串」第一次見,做好後一口氣吃了10串串起來的食物特別能引起人的食慾,我曾想過是,會不會是源自孩提時期的糖葫蘆、棒棒糖這類能滿足口欲的零食,就算是香腸、玉米,插上竹籤就覺得特別好吃,之前做了歐非美食漫遊的雞肉串佐酪梨蘸醬,很特殊的北非風味
  • 印尼零食有哪些 6種熱門進口零食便宜又好吃
    近幾年國外的零食在中國也很火,尤其是印尼的,常見的就是納寶帝芝士威化餅乾、印尼營多方便麵,其實遠不止這兩樣,還有這些。納寶帝威化餅乾有芝士味和巧克力味道的。芝士味道非常的火,一盒也很便宜,囤貨必備。papatonk啪啪通蝦片 原料用的可是真實蝦肉,蝦片是很多人愛吃的油炸食物,這一款蝦片也可以試一試。GEMEZEnaak小雞乾脆麵乾脆麵大家都不陌生,印尼的這款乾脆麵味道多樣,小孩子也愛吃,會有雞肉的味道。
  • 好吃到流淚的一帶一路沿線美食——東南亞篇
    經過燉煮的雞肉被澆上美味濃鬱的鮮汁,入口順滑,飯也是用雞湯和雞油一起蒸煮的。另附的黃瓜片和清雞湯減少了飲食過程中造成的油膩感。其實,這道菜源於早起於海南省,傳到新加坡後大受歡迎,後經不斷演化,成了今天的娘惹料理中的經典菜品。辣椒螃蟹
  • 多元豐富的香料之國 印尼美食的文化特色
    01印尼人自豪的香料善用香料是印尼人引以為傲的特色。自從中世紀開始,印尼的馬魯古群島(Maluku)就被譽為「香料群島」。除了是許多香料的原產地,印尼自古以來一直位處重要的航道上。從公元前數世紀起,印尼就和中國與印度建立了貿易關係。到了大航海時代,更是歐洲貿易艦隊的必經之處。長期交流之下,來自中國、印度、非洲、美洲的香料也輻輳於此,造就了印尼美食中豐富多變的複雜風味。如今,沙姜、薑黃、洋蔥、蒜頭、月桂葉、辣椒、花椒、羅望子、香蘭葉等香料,都是印尼菜餚中常見的香料。
  • 融合印度、馬來和娘惹三個地方特色的新加坡美食!
    蔬菜咖喱和米煎餅白色的蔬菜咖喱和米煎餅通常是搭配在一起食用的。蔬菜咖喱的滋味甜甜酸酸的,是印度的一種調味料,由葡萄乾,芒果、糖、檸檬汁或醋相拌而成。米煎餅的口味則偏酸,和蔬菜咖喱配著吃,味道正合適。在Tandoori料理中,雞肉和羊肉是最常見的食材,因為這兩種肉能保留大量肉汁,所以特別美味。此外,還有大家熟悉的印度烤餅man,也是使用Tandoori烘烤出來的麵餅。椰漿飯在馬來語中,nasi是「飯」的意思,emak是「椰漿」的意思,合起來就是馬來椰漿飯。
  • 黃姜,印尼人心中的抗疫「神」品
    印尼國菜的必備伴侶黃姜也叫薑黃,是一種天然香料,類似於生薑,但沒有辣味,主產地是印度、印尼和中國。各國黃姜的品種、口味、顏色略有不同。印尼黃姜則有一種天然的黃色,可用於上色。在亞洲傳統醫學中,很早就把黃姜當作養胃的滋補品,並用它來淨化血液,治療皮膚病和使傷口癒合。
  • 海鮮燒烤、印尼炸雞、烤雞腿,鮮香四溢的泰國美食
    Brotzeit German Bier Bar & Restaurant品種齊全的德國啤酒、德國式香腸和酸菜。可以點個香腸Combo,配上一杯黑啤,所謂啤酒香腸兩個不可缺一,這家店很好的做足了本分。甜點Chocolate Cake也很好吃喲。啤酒在新加坡不便宜,想嘗嘗德國啤酒的可以在Happy Hour(歡樂時光)的時候去,啤酒有打折。
  • 跟隨亞運會嘗美食 一份與眾不同的印尼炒飯,原來它才是關鍵!
    這裡的美食也和大多東南亞的國家頗為相似,但這裡的人口味都比較重,似乎酷愛香料的味道!辣椒醬更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樣。由於印尼的人大多都信伊斯蘭教,所以牛羊是他們的必備。因此很多美食當中,這兩種肉質都是必不可少的。由於還沒去過印尼,所以只能道聽途說。為了相對準確,便翻閱了一些資料。和大家分享一下印尼的最熱美食——印尼炒飯。如果哪些地方不對,歡迎您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