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我又被氣到了!

2020-12-23 ID是少年易學

每天打開微博熱搜,每天都有新的生氣。

這不,一條由央視網快看頻道發布的話題#臺灣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已經上升到熱搜第4位了,138萬多的熱度且還在持續上升。

新聞內容是這樣的:

不怕趙雲變馬雲,就怕趙雲成了外國人!

臺灣「108課綱」這學期上路,中國史被大幅精簡,漢唐盛世、帝王將相的名字基本上幾乎消失在臺灣新世代的記憶中。新課納大幅增加東亞史,把中國史納入到東亞史的一部分。

其實早在前幾年,臺灣課本就把中國歷史併入東亞史了。

三國鼎立為什麼消失?因為孫權曾派人到夷州,也就是現在的臺灣。這是有史記載的大陸與臺灣的第一次交往。漢唐算是中國歷史上最烈火烹油的朝代,這些內容刪減有利於弱化臺灣人對於中國文化的自豪。

去中國化,強調臺灣,弱化中國,降低臺灣人的中國人身份認同感,已經不算是新聞了,只是變本加厲而已。滅了一個民族的文化,從文字或歷史開始,澆滅一個人的文化認同也從此處開始。

之前看到過一個觀點,說當時香港回歸之初,中國大陸對中國文化同樣沒自信,因此不敢去修改香港課本。現在呢?國安法也出來了,是時候修改課本了吧。我們都不希望,我們在說普通話的時候我的同胞一臉茫然地看著我,我不希望,關於中國的歷史對於我的一些同胞而言僅僅只是已經發生過的事情而已。

我們重視歷史,是因為歷史有很強烈的實用性——它教導人們如何從前人發生的無數案例中分析事情,了解成功和失敗的道理。

荀子說:「百王之無變,足以為道貫。」經過無數個時代卻始終沒有改變的東西,才能作為縱貫古今的「道」而存在。什麼是這樣的東西呢?那就是人性,就是良知。

要改變社會這個大格局,只能從改變人心開始。

要成就大事業,也一定要了解人性、掌握人性。只有人心變了,社會才能改變。

有熱評說,去年臺灣就有做個調查,當時臺灣40歲以下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率不到3%。

那麼可想而知,這種拋卻重要歷史史實的教育,從娃娃抓起。經過一代代的「洗腦」,一代代的「換血」,早晚有一天,整個社會會達到思想上的「獨立」。也許是5年、10年、也許就是下一代……

以後成長起來的新一代都不知道自己國家的歷史,又怎麼會認自己屬於這個國家!而最終能達到統一的方式,也沒有什麼特別和平的方法了。

最後點個關注吧,歡迎在評論區說出您的觀點

相關焦點

  • 強行「去中國化」,臺灣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從商周到隋唐...
    有島內歷史教師向臺媒反映,由於新課綱把「中國史」改為「東亞史」,臺灣初中二年級學生拿到的新歷史課本中,中國古代史被大量刪減,「三國鼎立」時期的內容甚至完全消失。臺媒查證後發現,新課本第一章、從商周到隋唐的歷史被刪到僅剩4頁,2000多年歷史僅用1600字就講完了,課程簡化到「令人髮指」的地步。
  • 臺灣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三國鼎立」時期的內容甚至完全...
    有島內歷史教師向臺媒反映,由於新課綱把「中國史」改為「東亞史」,臺灣初中二年級學生拿到的新歷史課本中,中國古代史被大量刪減,「三國鼎立」時期的內容甚至完全消失。臺媒查證後發現,新課本第一章、從商周到隋唐的歷史被刪到僅剩4頁,2000多年歷史僅用1600字就講完了,課程簡化到「令人髮指」的地步。延伸閱讀臺灣小學課本宣揚「加入聯合國」?
  • 臺灣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歷史,小學課本都宣揚「加入聯合國」?
    編輯:曾印中國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臺獨」的道路上似乎有越走越遠的跡象。最新的一個細節是,在臺灣新編撰出版的歷史課本中,與中國傳統歷史相關的內容遭到了大幅刪減,比如介紹中國早期文明的夏商周到隋唐時期的內容總共加起來也才不到兩千字。而且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臺灣的教育部門將原本的中國史課程改成了東亞史課程。這一變化背後可能有很豐富的含義。
  • 臺灣初二歷史教材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
    臺灣初中二年級所用的新課綱歷史教材中,中國古代史部分被大幅刪除,課程被簡化到「令人髮指」的地步,從商周到唐朝2400年的歷史「僅用1600字講完」,三國等歷史時期隻字未提。臺媒報導截圖據臺媒查證,新版教科書中國史部分第1章「從商周到隋唐的國家與社會」的正文只有4頁,總共1600餘字。在「從部落到封建」一小節中,完全不提夏朝的概念,僅用300字將商朝到西周的歷史一筆帶過。「從封建到帝制國家」一節中,東周到漢末的千年歷史只用800字講述。
  • 臺灣教科書刪減歷史只會讓島內的下一代變得無知
    編輯:野原圓圓 校對:酸菜魚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的歷史老師們發現新版課本中中國歷史的部分被大量的刪減,臺灣當局的這個行為也受到了輿論的嚴重指責。
  • 台歷史新課本 從臺灣史開講 大陸變「中國」
    綜合報導 從今年九月開始,臺灣高中生所上的歷史課,將不再從周口店山頂洞人的中國古代史開始,而是由圓山遺址的臺灣史開始。這將是歷史課程與歷史認知的革命。另外,審核通過的各版本中,提及中國的部份,都稱「中國」,而不是依照慣例稱「中國大陸」或「大陸」,近代史提及年代的部份,則是「民國」與「公元」並存。
  • 這是臺灣最「獨」歷史課本
    編輯:虎威軍校對:查爾斯民進黨當局最近諸多行徑引發了不少人的爭議,進口美豬美牛的事件還沒有過去,現在又被爆出更改臺灣歷史教科書。為了「去中國化」民進黨當局可謂是費盡心思,前段時間將臺灣旅行證件更改表面,把「中國」字樣無限縮小。
  • 臺灣「108課綱」歷史課本將露面,竟宣稱「臺灣主權未定論」?
    臺灣新版的高一臺灣史課本,竟宣稱「臺灣主權未定論」。(圖片來源:臺媒)中小學歷史課本該長什麼樣子?這是個好問題。令人難以想像的是,臺灣新版的高一臺灣史課本,竟宣稱「臺灣主權未定論」。我能理解美、日政府國家立場的史觀,但看不懂臺灣的史觀。「中華民國」自孫中山創建後,清楚的一脈相承,殆無疑義。臺灣的「憲法」開宗明義就說「依據孫中山先生創立中華民國之遺教」,「憲法」也讓蔡英文每月笑納47萬(新臺幣,下同)餘薪水,臺當局「教育部長」20萬,外加年終及各種福利。他們榮華富貴皆來自「中華民國」的名位,但他們如何對待「中華民國」歷史?
  • 臺灣新版高一歷史課本將露面,竟宣稱「臺灣主權未定論」?
    中小學歷史課本該長什麼樣子?這是個好問題。令人難以想像的是,臺灣新版的高一臺灣史課本,竟宣稱「臺灣主權未定論」。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段心儀在臺灣「中時電子報」發表評論說,看看美國中學歷史課本,大都從前殖民時期,殖民地時代,一路講到獨立戰爭、兩次大戰勝利迄今。版本雖因人因地而有不同,但都有效的建立了美國國民榮耀感。
  • 臺灣歷史老師堅持30年標記教材「去中國」化 結論令人震驚
    刻意「去中國化」扭曲事實隨著新學期開學,按照臺灣新課綱編寫的歷史教科書正式投入使用。多位臺灣學者與歷史教師批評新教科書扭曲事實、篡改歷史,其根本目的是構建所謂的「臺獨史觀」。臺灣中學歷史教師 曹若梅:那麼這些孩子,他們現在面臨到這樣子的教材,我相信在三、五年之後,當他們擁有投票權的時候,他很難去做中華文化、中華民族,甚至「我是中國人」的一個國族認同。當然這樣是有利於執政當局的。所以這個也是執政當局這一次教改,或者是按照這個課綱來編纂課本它的一個目標。我相信它不只是要搶選票,它要落實它的「臺獨」理念。
  • 臺灣的中學歷史課本怎樣教「大陸史」?(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我是1976出生在臺灣,讀中學時大約已是1985年上下,那時的歷史課本,教我們的「本國歷史」仍然教的是「中國」的歷史,並沒有特別區分什麼「臺灣史」。但現在呢?
  • 臺課綱大砍「中國史」,網絡民調:66%臺網友表示非常不認同或不太認同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東堯】臺灣「108課綱」這學期上路,中學歷史課本中國史內容被大砍,其中不僅三國史消失,連武則天也沒有被編入。臺灣「中時新聞網」8日報導稱,網絡媒體就「『108歷史課綱』中國古代史遭大刪」進行民調,結果顯示,有66%臺灣網友表示非常不認同或不太認同。
  • 臺課綱大砍「中國史」 53%臺網友表示非常不認同
    臺灣「108課綱」這學期上路,中學歷史課本中國史內容被大砍,其中不僅三國史消失,連武則天也沒有被編入。臺灣「中時新聞網」8日報導稱,網絡媒體就「『108歷史課綱』中國古代史遭大刪」進行民調,結果顯示,有66%臺灣網友表示非常不認同或不太認同。
  • 九月開學,臺灣毒害下一代的新「臺獨」歷史課本又要上路了!
    (圖片來源:臺媒)  兩岸同文同種,同根同族,大陸人看到臺灣人就有親切感,但是我們需要關注到,兩岸孩子們學的歷史課本大有不同,臺灣青少年學的東西,尤其是歷史,是和大陸有很大區別的。  首先說一下臺灣教科書審查制度。臺灣的教科書版本不統一,只是在同一的課綱指導下編寫,也就是「一綱多本」政策。
  • 臺灣初中地理課本現「仇中」離譜言論
    「我13歲女兒容容現在在學校用的臺灣初中8年級上冊地理科講義,請大家幫我看一下有什麼問題好嗎?」臺灣律師蘇逸修9月21日晚上在臉書上貼出7張照片,內容是上初中二年級的女兒所用地理科講義。貼文吸引了數百條網友評論和分享,大家看完嘆為觀止,驚呼「這哪是地理課本,根本就是一本羅織罪名的書籍啊!」
  • 高中歷史課本怎麼改?聽聽把關人馬敏怎麼說……
    馬敏介紹,教材的統一使用和國家教材委員會的成立,將對過去教材中不嚴謹、不規範的做法做出調整,使教材從內容到形式都達到高度統一。    整個教材體系都變了長江日報記者:中學歷史課本的主線索,曾有通史模式和分類史模式,比如現行高中歷史課本,就以「政治史、經濟史和文化史」為課本結構,新課本將採取何種編排體例?
  • 數典忘祖 臺大肆刪除中國史必將被歷史反噬
    臺灣當局洗腦民眾,試圖灌輸「去中」思想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近日,更是將手伸向了歷史課本,修改史綱、刪除歷史,竟將中國史歸入「東亞史」。
  • 臺灣歷史課本抹去中國史,還能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自2020年9月新學期開始,臺灣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就收到了最新的歷史課本,課本裡中國史內容僅用6000字簡單概述,只需不到半小時就可快速讀完,2400年華夏精彩歷史,就這樣被縮減、抹去。此舉明顯是淡化中國意識,企圖給學生灌注「獨立思想」,以此拉開兩岸距離,抹去臺灣和祖國母親的歷史淵源,切斷兩岸文化交流。馬英九主政時期,將部分歷史的真相進行了重新還原。自臺灣民進黨上臺之後,一系列的「獨化」舉措,將兩岸關係推至冰點。
  • 臺灣歷史教材簡化惹議
    台歷史課綱中國史大幅縮水。(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有島內歷史老師向臺媒投訴,開學後最新版的初中二年級歷史課本被大量刪減,「三國消失,武后不見」,臺媒經查證發現,新課本第一章「從商周到隋唐的國家與社會」刪到只剩短短4頁,2400年歷史僅以1600字講完,歷史人物幾乎只提到秦始皇,漢武帝等人匆匆帶過,課程簡化到「令人髮指」的地步。
  • 臺灣這屆家長太難了!新版臺課本被曝多處失實,篡改抹黑大陸
    文|書函 審|高靜如今臺灣島內的高校迎來了開學季,開學以後,卻遭到不少老師的強烈反映,表示島內高校歷史課本的內容被刪減得亂七八糟,不僅如此,還將課本內的許多重要歷史內容刪除掉,有不少歷史老師抱怨直呼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