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停薪留職」

2021-01-14 每天學點法律知識

有讀者諮詢停薪留職相關問題,以下為部分法律知識:


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第九條規定:

原固定工中經批准的停薪留職人員,願意回原單位繼續工作的,原單位應與其籤訂勞動合同;不願意回原單位繼續工作的,原單位可以與其解除勞動關係。


停薪留職協議書的內容有:在停薪留職期間,企業停發工資、獎金、各種津貼和補貼,停止享受勞保福利等待遇;職工應按月向原單位繳納待業保險基金、養老保險基金及其他費用;停薪留職期間按期繳納費用的職工可計算連續工齡;職工在停薪留職期滿前即未辦理復工手續,又未辦理辭職、調動手續的,企業待職工停薪留職期滿後可按自行離職處理,並發給離職證明書;停薪留職期限,由企業根據生產或工作需要與職工具體商定。

如果覺得有用請收藏轉給大家

更多內容點擊訂閱法律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專題:2016年關於停薪留職的規定
    根據現行規定,民營企業職工不適用「停薪留職」的相關法規,也就意味著沒有「停薪留職」的說法。談到「停薪留職」這一話題,藉此這個機會,將相關的法律法規、文件做一梳理,與大家共享。一、停薪留職政策的前世今生1983年6月11日,當時的勞動人事部、國家經濟委員會聯合下發《關於企業職工要求「停薪留職」問題的通知》。
  • 關於專業技術幹部停薪留職的管理意見
    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的若干規定》和《山西省鼓勵專業技術人員向國營小型企業和城鄉集體企業流動的暫行辦法》,對我省專業技術幹部(含經營管理幹部,下同)的停薪留職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第一條 積極鼓勵和支持專業技術幹部以停薪留職的方式,到城鎮和農村承包、承租全民所有制中小企業,承包或領辦集體鄉鎮企業,興辦經營各種所有制形式的技術開發、技術服務
  • 潞安集團公司關於員工停薪留職、內部休假辦法(草擬稿)
    潞安集團公司關於員工停薪留職的管理辦法(草擬稿)  面對國內煤炭市場持續低迷的嚴峻形勢
  • 追憶「停薪留職」一族的五味年華
    當時由於許多國企處於改制階段,國家出臺了一些關於「停薪留職」的規定,其目的是鼓勵在職職工「下海」自謀職業。很多體制內的工作人員,渴望著金錢與事業交相輝映的夢幻,經商就成為了一個眾望所歸的路途。但他們對經商的風險是有所顧忌的,自己如果辭職走人,萬一血本無歸,又將往哪裡去?所以還是要「留職」!因此,停薪留職便成為一種方略。
  • 停薪留職協議的效力?
    最高院認為,首先,雙方籤訂停薪留職協議系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是合法有效的。雙方先後籤訂的三份停薪留職協議,對停薪留職期間繳納管理費及雙方權利義務、違約責任等均作了約定。且前兩份停薪留職協議雙方均認可履行完畢。其次,員工未按約繳納管理費,對「自動離職」的處理決定存有過錯。
  • 停薪留職的概念及歷史
    所謂停薪留職,是指企業富餘的固定職工,保留其身份,離開單位,從事政策上允許的個體經營。  停薪留職是80年代初的事物,《勞動人事部、國家經濟委員會關於企業職工要求「停薪留職」問題的通知》的規定,停薪留職的時間一般不超過二年。停薪留職期間,不升級,不享受各種津貼、補貼和勞保福利待遇;因病、殘而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的,可按退職辦法處理。
  • 停薪留職政策爭議 - 網易新聞策劃
    當時的勞動人事部、國家經濟委員會聯合下發《關於企業職工要求「停薪留職」問題的通知》 1983年6月11日,當時的勞動人事部、國家經濟委員會聯合下發《關於企業職工要求
  • 勞動法停薪留職規定有哪些內容?
    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勞動法停薪留職規定。一、勞動法停薪留職的規定停薪留職是指為了使特定職工有期限離崗停薪並保留職工身份,而由用人單位與該職工依法籤訂的,約定停薪留職期間雙方相互權利和義務的合同。《勞動人事部、國家經濟委員會關於企業職工要求「停薪留職」問題的通知》的規定,停薪留職的時間一般不超過二年。停薪留職期間,不升級,不享受各種津貼、補貼和勞保福利待遇;因病、殘而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的,可按退職辦法處理。停薪留職人員在從事其他收入的工作時,原則上應按月向原單位繳納勞動保險金,其數額不低於本人原工資的20%。
  • 疫情期間,企業如何適用「停薪留職」?
    一、「停薪留職」的含義「停薪留職」的概念產生於20世紀80年代,是指保持勞動關係暫不終止的前提下,用人單位允許生產或工作上不需要的多餘人員離職,並停發離職期間工資的行為,其目的是解決國有企業或事業單位勞動力過剩的問題。我國現行的勞動方面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對「停薪留職」沒有明確規定。
  • 伍裡川:「停薪留職」再現,一聲嘆息
    今年起,如果江西省的國企員工想要創業,一份停薪留職的「三年之約」讓他們沒有了後顧之憂。經過單位批准後,職工可停職創辦企業,3年期滿職工可自行選擇回原單位就業或停職繼續創業。這是江西省《關於大力促進非公有制經濟更好更快發展的意見》中的規定。
  • 鼓勵「停薪留職」創業,有違公平原則
    日前江西省印發《關於大力促進非公有制經濟更好更快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規定,經過單位批准後,國企、事業單位職工可停職領辦創辦企業,3年期滿可自行選擇回原單位或停職繼續創業(1月27日《中國青年報》)。     該政策一出,議論如潮。
  • 事業單位「停薪留職」重現廈門,你有興趣嗎?
    小編昨天早上從海西晨報看到,政府為了鼓勵大眾創業,啟動了「停薪留職2.0」版,如果你想創業,可在3年內停薪保留人事關係。該文件的主要內容全文如下:在不影響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正常運轉的前提下,單位在崗專業技術人員可個人申請離崗創業。
  • 楊於澤:「停薪留職」待遇政府說了不算
    江西省日前印發《關於大力促進非公有制經濟更好更快發展的意見》,其中規定:經單位批准後,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職工可停職領辦創辦企業,3年期滿職工可自行選擇回原單位就業或停職繼續創業。 這實際上就是過去人們耳熟能詳的「停薪留職」政策,對此,很多人說了很多好話。
  • 停薪留職要繳社保嗎?費用誰來?
    這種行為被稱作「停薪留職」。這是改革開放初期,經濟管理體制和勞動人事制度出現的新情況。為了妥善地解決這個問題,1983年6月,經國務院原則同意,當時的勞動人事部、國家經濟委員會聯合下發《關於企業職工要求「停薪留職」問題的通知》,對停薪留職提出幾點規定:一、企業的固定職工要求「停薪留職」去從事政策上允許的個體經營,對於發揮富餘職工的積極性,克服企業人浮於事的現象,有一定好處。
  • 停薪留職是什麼東東?
    停薪留職其實是指為了使特定職工有期限離崗停薪並保留職工身份,它一般由用人單位和職工籤訂停薪留職合同(協議),具體約定停薪留職期間雙方相互權利和義務
  • 可不可以鼓勵機關事業幹部停薪留職創業?
    可不可以鼓勵機關事業幹部停薪留職創業?碧翰烽/文多年前,關於停薪留職,是一個比較常見,也是比較時髦的說法。特別是對於機關事業單位的幹部職工,相信有一些人經歷過,也成功過。因為機關事業單位基本上關閉了停薪留職的政策。我在想,當年機關事業單位,不少幹部們紛紛下海創業,採取的就是停薪留職模式。一位是某鄉鎮幹部,如今已經成為一家化工企業的董事長,資產已經超過億元。當年他下海創業的時候,是當地一位副鄉長。為了創業,他辭掉了副鄉長職務,只是保留了公務員職位,所有的工資待遇都沒有保留。
  • 檢察日報:鼓勵「停薪留職」創業 有違公平原則
    原標題:鼓勵「停薪留職」創業,有違公平原則 日前江西省印發《關於大力促進非公有制經濟更好更快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規定,經過單位批准後,國企、事業單位職工可停職領辦創辦企業,3年期滿可自行選擇回原單位或停職繼續創業(1月27日《中國青年報》)。
  • 停薪留職、內部休假辦法,你了解多少?
    例如:潞安集團公司關於員工停薪留職的管理辦法(草擬稿)  面對國內煤炭市場持續低迷的嚴峻形勢,集團公司的生產經營壓力日益加大,為進一步緩解企業的經營負擔,精簡優化員工隊伍,從至下釋放壓力,集團公司本著平等自願,穩步推進的工作原則
  • 「停薪留職」30年後「重出江湖」
    科研人員允許保留身份離崗創業在30多年前被稱為「停薪留職」——1983年6月11日,當時的勞動人事部、國家經濟委員會聯合下發《關於企業職工要求「停薪留職」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正是有這一政策,如今的知名企業家王健林當時保留了處級幹部身份,開始了第一個創業的「小目標」。
  • 員工停薪留職重現暴露國企改革尚有空間
    這是日前印發的江西省《關於大力促進非公有制經濟更好更快發展的意見》中的規定。該政策一出,有人憤憤不平,有人拍手叫好。(1月27日《中國青年報》)  「停薪留職」本是計劃經濟轉型時期的產物,主要出現在上個世紀80年代。當時推行「停薪留職」政策有兩個目的:一是消化企事業單位富餘人員,二是鼓勵創業,推動私營企業及第三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