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平的小兩居住起來有點侷促,特別是有了寶寶以後,簡裝的房子略顯單調,但是又不敢添置什麼裝飾物,怕佔地方。前些日子,恰好弄到了一幅裝飾畫,給單調的屋子也算增加了一絲色彩。
這幅畫來在宋朝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由藝術家的禮物公司進行專業復刻製作的。之前沒聽說過王希孟這位古人,請原諒我的孤陋寡聞,於是網上搜了一下,好傢夥,這夥計來頭不小而且神秘,算是宋徽宗的親傳弟子吧。總所周知,不想當書法家的皇帝不是好畫家,說的就是宋徽宗這位渾身長滿藝術細菌的皇帝老兒,他親自點撥王希孟,可謂孜孜不倦。而王希孟也不負帝望,在18歲的年紀終於創作出這副長達1191.5公分,高達51.5公分的長幅驚世畫卷,畫中有陡崖峻岭,河流湖泊,小溪瀑布,水鄉漁村,山野散居,茅蓬樓閣,以及捕魚、遊賞、行旅、呼渡等人物的活動。後人贊其畫:一點一畫均無敗筆,遠山近水,山村野市,漁艇客舟,橋梁水車,乃至飛鳥翔空,細若小點,無不出以精心,運以細毫。人物如蟻,不可勝數,生息勞作,生動活潑,畫工手法與《清明上河圖》不相上下。更神秘的是,王希孟在畫完這幅作品以後,基本上就消失了,歷史的八卦我們這種底蘊的聽聽就好。
我這副是豎版A款,中號鋁合金櫻桃木色尺寸:120x30公分,為《千裡江山圖》中的一段截圖,展現的場景主題是峻岭陡崖,山中屋舍,河邊人家。
櫻桃木色的框架很有現代感,讓這段古卷在時尚的裝修風格中也不違和,斜面窄邊的細長畫框沒有喧賓奪主。鋁合金的畫框採用木皮紋貼合,精細的貼合工藝讓我一度以為畫框是木質。狹長的截圖自成一體,成為一幅獨立的豎卷畫作,普通人不會想到這是長幅中的一小截,可見原作的意境之深,選景豐富而且融洽。
畫幅上下採用了高檔裝裱的棉麻襯布,淺咖色的襯布與櫻桃木色畫框淺深搭配,精雅別致,讓畫幅更好地與現代家具搭配,同時也和畫幅層次搭配不突兀。
純銅隔條讓畫幅兩端更齊整,光滑的表面處理沒有劃痕和鏽斑,提升了畫卷質感。
畫芯採用了仿古卷工藝,質感很細膩,更符合原作的絹布質感,複合背板讓畫芯平整且防潮不易變形。
背後的防滑金屬掛件很厚實,畢竟鋁合金的畫框還是有一定重量的,上牆後穩固牢靠。商家還貼心的準備了水平尺、鉛筆和軟尺,不用擔心掛畫不能橫平豎直。
作品復刻來自藝術家的禮物專業團隊,藝術家的禮物,名字雖說有些繞口,但是對經典藝術品的復刻與傳播,確實是藝術界的一份禮物。雖然原作沒見過,但是畫卷的配色與仿古絹布都散發出古畫的神韻。寶色群山橫城陵側成峰,淺色群巒延綿不絕,陡崖平坡數座房屋閒散平和,河畔漁舟不唱晚,涼亭自由涼風過。宋人的理想閒居應是如此吧,原諒我根本不存在藝術鑑賞能力和貧乏的詞彙吧。
家中客廳不大,牆壁上都貼了剪影貼紙,我能選擇掛畫的地方不多,選擇掛在兩門之間,尺寸剛好,雖說奶黃色門框和櫻桃木色畫框略顯出挑,但是客廳裡多一幅有欣賞價值的畫卷總歸沒錯的。平日裡抱著寶寶也就是屋裡轉轉,看看牆上的貼畫,現在有了這副畫,也可以薰陶一下他吧。
鑑於我的欣賞能力有限,就不多說我對畫的品評了,免得貽笑大方。前面提到的,《千裡江山圖》畫卷長達近12米,網上看到的畫卷多是一段段截圖,難以欣賞到連續的全幅,廠家如果能在商品中贈送10:1的微縮彩印畫卷宣傳冊,真的是再好不過了,一來可以更好地傳遞古代藝術,二來也可以讓買家再一次種草,說不定有更喜歡的選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