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的B面|紐約街邊經濟觀察

2021-01-20 澎湃新聞

在美國疫情重災區紐約市,隨著當地進入「

第一階段重啟

」,流動餐車也悄然回歸紐約街頭。相較於許多小型店鋪,餐廳因為現金流斷裂不得不選擇永久閉門歇業,流動餐車少去了昂貴的房租成本,更有可能躲過這次危機。而路邊攤帶來的城市經濟貢獻不容小覷,根據社會組織Institute for Justice 2012年的

統計

,紐約市路邊攤經營活動產生了7120萬美元的地方稅、州稅和聯邦稅,為當地貢獻了近2.93億美元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收入。許多

研究

也討論了非正規經濟在城市經濟中的重要性。

有著上百年歷史的紐約市的路邊經濟是怎樣一種城市景觀?紐約市又積累了哪些管理經驗?

街邊生意:市民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

不久前,紐約也像中國一些城市一樣,出現消費者凌晨起床在線搶菜的情況,然而紐約的線上生鮮配送並不如中國的發達,亞馬遜旗下有機生鮮超市Whole Foods的配送時間甚至需要掛代碼插件才能刷到。但對低收入家庭而言這一選擇太過奢侈,不僅因為Whole Foods商品價格較高,並且每單配送需要至少5美金的小費,因此

疫情期間開放的路邊攤和果蔬攤成為了低收入群體獲得食品的重要來源

當地時間6月6日早上七點半,布魯克林8大道中國城的果蔬攤攤主準備出攤。本文圖片除網頁截圖外均由作者拍攝

疫情之前,在紐約市,尤其是曼哈頓的街頭經常能看到一個個銀灰色的「小盒子」——這是紐約路邊攤的主要形式、位置相對固定,還有一些流動的街頭食物小卡車,許多紐約客的早晨都是從路邊攤的一個貝果麵包、一杯咖啡和一句早安問候開始的。到了深夜,一些路邊的清真餐車前也能見到三五個顧客排隊,為的是一份5美金的「雞上飯」(雞肉蓋飯,chicken over rice)。

當地時間6月9日傍晚,布魯克林Park Slope,小盒子狀的餐車一般可以被拖掛在小汽車後面進行移動。

流動攤位大多擺在寬闊人行道的外側,遠離建築,不能影響人行道的公共使用;它們也會出現在公共廣場和公園,許多食客就在這些開放空間享受美食。街頭食物小卡車則停在馬路邊或允許停車的公共區域,不影響車輛通行。每到午餐時間,紐約大學Stern商學院門口就停滿了各類餐車和小卡車,包括中餐、韓餐、清真餐、墨西哥菜等,種類繁多。

當地時間6月9日,布魯克林四大道-9街地鐵站外,墨西哥菜流動食品卡車重回街頭。

除了大學院校這樣餐食需求較大的地區,紐約的路邊攤一般不以群落形式出現,而是分散在城市各處。這不同於在2018年前上海紐約大學Anna Greenspan教授帶領我們研究小組

調查

的上海彭浦夜市、周浦夜市和海灣大學城黑料街。但紐約市在節假日會舉行短期的臨時市集,例如聯合廣場的大型聖誕市集和麥迪遜廣場公園的夏日美食集市,這些食品攤位往往比較高檔;有些區域會在周末定期開啟社區農夫市集,直銷本地新鮮採摘的農產品,一般規模較小,佔據一個街區、約50米長的街道,目標消費者是附近街道居民。農夫市集一般在傍晚前結束,節假日臨時市集的營業時間一般不超過晚上九點,因此不會造成夜間噪聲擾民。

當地時間6月7日,布魯克林Carrol Gardens街道,周末的農夫市集上顧客們自覺地保持著社交距離,購買新鮮採摘的農產品。

目前相對成熟的管理體制源自於紐約路邊攤上百年的歷史經驗。紐約的路邊攤一開始集中在曼哈頓的南部,也就是最早被開發的區域。在1930年代,紐約市的路邊攤經歷了最大的「正規化」改革,所有的戶外攤位被禁止並被要求改到室內經營。到上世紀中期,隨著越來越多的新移民湧入,人們對路邊攤價格實惠的商品需求增加,更多的新移民希望通過經營路邊攤維持生計。在經歷了一陣政策鬆綁發展期後,路邊攤因為它帶來的市容影響和公共安全挑戰再度遭到決策者否定。關於路邊攤的正式政策規定出現於1970年代末,其中包括路邊攤註冊總量的限制、銷售區域的規定。這一系列行動影響至今,為後續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基礎。

紐約路邊經濟治理亮點

限制執照和許可證的總量,從源頭把控消費安全

目前,紐約市正規的長期路邊攤分為一般和移動食品路邊攤,退伍軍人具有優先申請權限,並且有優待配額。

一般路邊攤由紐約市消費者事務部管理,經營非食品類產品,但報攤和藝術品攤位不需要此類執照。非退伍軍人可以申請的

一般路邊攤執照

(General Vendor License)的總量上限為853張。但因為申請人數過多,此類許可證的等待名單目前已關閉。紐約市消費者事務部會根據登記順序將註銷的執照名額給予目前在等待名單上的申請者。在等待名單清零後,紐約市消費者事務部才會開放新的登記。

移動食品路邊攤的經營需要先獲得

移動食品銷售執照

(Mobile Food Vending License),這是一張允許個人從事移動食品的證明,由衛生和精神衛生部監管,申請者需要通過執業安全考試。移動食品路邊攤商戶可以申請季節性或完整期限執照——季節性執照在當年4至10月有效;完整期限許可證有效期為兩年,過期後可續。

食品攤位經營者還需要擁有

移動食品經營許可

(Mobile Food Vending Permit),來證明攤販的小卡車或小推車滿足食品衛生經營許可要求,並且有合法的停泊場所。近日在中國引發熱議的五菱餐車樣圖和紐約的餐車十分相似。

紐約市健康衛生部門公示的證件樣張,上面有字母評分公示。

根據紐約市政府發布的

指南

,紐約目前各類食品類攤販許可證約有5000張,包括2800張完整期限全市通用食品類攤販許可、100張殘疾人士和退伍軍人特享完整期限全市通用食品類攤販許可、200張完整期限區域販賣許可、1000張季節性販賣許可和1000張果蔬攤販賣許可。這不包含餐廳商戶戶外經營和公園內的商業經營。因為兩年期的全市通用移動食品經營許可數量有限、供不應求,「許可證非法黑市」便出現了。為了獲得使用權限,路邊攤主可以向原持有者租賃許可證,但年租賃費用高達2.5萬美元。

針對這一供需極度失衡的現象,路邊攤社會支持團體向紐約市市議會反覆上書要求增加許可證數量,保障移民們的就業機會和收入,但均未成功。這其中最大的阻力來自於正規商戶,因為正規商戶的店面租金和人力成本更高,需要維持一定零售價格保證收支平衡,所以相對價格更低的路邊攤會對正規商戶經營帶來巨大壓力。

在過去的十幾年裡,市政府也開發了新的政策,頒發具有特殊類別許可證——2008年3月13日彭博市長籤署的第9號地方法開放1000張

綠色手推車許可證

,即果蔬攤販賣許可,允許出售新鮮產品,一方面增加就業機會,另一方面更好地保障紐約市民的每日營養需求。

政府多方位監管和信息互通,形成公開透明的監督模式,鼓勵社會團體參與治理

紐約的311綜合熱線負責處理市民對於城市管理各方面的投訴和報警。在政府受理投訴後,市民會收到一個投訴登記號碼,用於追蹤投訴受理情況,同時311將投訴信息傳遞給對應的監管部門。目前,在攤販管理中涉及的部門包括紐約警方(註:2020年6月7日紐約市長白思豪宣布紐約警方不再有管轄攤販的權力)、環境保護局和消費者事務部。對於噪音、垃圾處理不得當和妨礙人行道正常使用的攤位,執法部門有權開出罰單,處罰需要通過聽證會審議案件,攤販的違法成本非常高昂,無證經營會面臨1000美金的罰款。

另外,在紐約市的

城市數據公開門戶

上有多個關於路邊攤的數據集,包括執照持有信息、等候名單和關於路邊攤違法行為處罰記錄。公眾和社會組織可以利用公開數據集對政務進行監督。

紐約還有多個路邊攤販權益保護非營利組織,例如「路邊攤販項目」(

Street Vendor Project

),為攤販提供法律援助和政策解讀。紐約市政府或者公共服務領域的社會組織和高校城市數據研究團隊開展合作,利用大數據處理公共問題。學者利用美國統計局的社會經濟數據和紐約城市數據公開門戶上的信息為政府治理打開新的思路,例如監管機構可以抓取Yelp上的食客評價文字來建立一個更好的

餐廳食品安全合規預測模型

紐約市開放數據平臺的路邊攤相關的聽證會數據集。

路邊攤構造、城市實體設計和公共政策設計相互協同

紐約市政府根據道路、土地性質和公共空間的使用情況出臺了具體的《移動食品攤位規定》(

Rules and Regulations for Mobile Food Vending

),詳細列舉了哪些街道在哪些日期、小時不允許攤販設攤。紐約餐車頂部大多封閉,油煙不太會外散;餐車一般沒有桌椅,食客大多打包帶走,或是利用周邊的城市公共開放區域,例如廣場和公園進行用餐,所以不會有大排檔那樣集中的噪聲。

紐約在規劃設計中注重公共空間設計,城市內有許多便捷可通達的綠地、公園和廣場,並在開放區域安裝了不少數量的座椅,供市民休閒使用。根據紐約大學弗曼房地產和城市政策研究中心的《紐約市住房與街道狀況——2018年度報告》(

State of New York City’s Housing & Neighborhoods – 2018 Report

),75.8%的居民住宅附近800米(半英裡)範圍內就有公園,這一比例在曼哈頓更是高達89.6%。此外,紐約的法律條文對公共區域酒精消費有嚴格規定,而餐車極少持有酒精銷售許可,減少了食客醉酒鬧事的風險。

紐約經驗對中國路邊攤的借鑑與啟示

儘管建立了上述比較完善的管理系統,紐約路邊攤目前仍面臨一證難求、執照黑市價格奇高等問題,但是結合筆者之前對中國路邊攤的觀察,有些方面還是值得借鑑的。

首先,對於路邊攤的管理條例需要制定清晰。

管理部門應當研究城市的道路交通情況、公共空間和土地試用狀況,明確列出建議設攤區域或是公示禁止設攤區域。

2016年,為了平衡路邊攤禁令和居民的實際生活需求,上海曾出臺臨時疏導點政策,允許早上7-10點攤販在個別社區的公共空間設早餐攤位和蔬果攤,效果良好。

紐約市健康部門公示的禁止食品路邊攤的街道列表節選。截圖來自紐約市健康部門制定的《移動食品攤位規定》

其次,

管理部門和街道可以考慮適當安排對攤販進行食品安全衛生培訓和法律援助

。紐約市的個人執業資格獲取需要申請人通過食品安全存儲相關考核,市政府的小型商業援助部門也會定期舉行免費的商業知識、職業技術培訓,例如在新冠疫情後重啟店鋪有哪些注意事項。此外,在管理過程中,應當重視

對攤販權益的保護

,防止不公正監管和執法的發生,包括監管機構在無正當理由的情況下,拒絕為攤販更新過期的執照;未將罰單交予攤販致使攤販錯過聽證會,失去合法維權機會等等。

第三,

攤位註冊信息和違法信息需要更加公開透明,利用多方面數據進行綜合管理

。紐約的每個路邊攤推車或是卡車都會公示註冊的許可證,消費者可以根據許可證的編號進行投訴。自2018年底起,紐約對路邊攤進行評級認定,和上海餐廳的「紅黃綠」臉評級類似,監管機構可以考慮將餐廳衛生評級標準改動後應用到路邊攤管理中,若是發生違規行為,對攤位進行扣分處理、記入電子存檔並根據分數調整相應評級。

此外,紐約街頭的餐車大多都是現金交易,中國大部分消費場景已經應用行動支付,可以將此轉化為管理上的優勢。如果消費者遇到食品安全問題,在向監管機構投訴時可以提供電子支付記錄,管理機構可以和支付平臺開展數據合作,根據支付記錄流水號查找收款人信息,再利用實名制認證的電子帳號和攤販許可證註冊信息進行匹配驗真,從而提高處理效率。在攤販進行註冊登記時,即可採取表單的標準化信息採集,方便日後數據匹配分析。另外,管理部門也應當積極運用城市數據,比如監測夜市附近街道對於噪音、油煙的投訴和治安案件數量,儘量降低夜市對於周邊居民的生活影響。

最後,從長遠角度出發,

城市治理應當嘗試創新思維

。城市治理的一大目標是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這和一個產品的用戶體驗設計有相似之處。紐約大學關於科技與創新治理的研究中心The GovLab主任、新澤西州政府首席創新官Beth Noveck教授提出了「公共服務企業家精神」(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這一概念,指出未來的公共領域工作者在解決公共問題時要從日常城市生活中的痛點切入,找到根本原因,利用數據的支撐給出合理的人性化解決方案。一個解決方案不一定是一個政策法規,它可以是一個組織架構裡的崗位增設,可以是兩個監管機構間的信息共享協議,也可以是一個城市數據模型,或是一個簡單的公共信息推送——這些解決方案可能會比政策法規更為高效。

(作者董嘉琪系美國紐約大學城市規劃專業研究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消費的B面|全球化進程中的方便麵消費
    同時,地方性飲食習慣也在方便麵消費偏好中有所體現,中西部地區消費者更偏好辣味方便麵,東部地區偏好酸甜風味,而南部地區則偏好酸甜蔬菜風味或海鮮風味。英敏特的全球新產品資料庫顯示,與他國消費者相比,中國消費者最有可能在採購時將食品中的天然有機成分含量納入考量範圍。不過,一項跨國研究卻有不同結論。
  • 翻開紐約B面:幾十年不變的貧困
    城市越富為何窮人越多根據紐約大學弗曼研究中心2017年發布的報告,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紐約市的貧困率一直高於全美平均水平,保持在19%—21%之間。2011年到2015年之間的數據顯示,800多萬紐約人中有170萬處在貧困線以下。
  • 消費的B面:個體社會化進程中的奢侈品消費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消費的B面|個體社會化進程中的奢侈品消費近年來,新聞人物在衣著、配飾方面選擇的奢侈品牌經常能在新聞之外形成話題。中國市場的奢侈品消費熱潮是從改革開放後逐步開始的,在短短數十年間,隨著國民消費水平的不斷升級,中國市場完成了發達國家市場幾百年的消費能力升級。時至今日,奢侈品消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比較常見了,甚至還成為了眾多年輕人追捧的對象,有些人不惜借貸也要擁有一件鐘愛的奢侈品。
  • 消費的B面|個體社會化進程中的奢侈品消費
    中國市場的奢侈品消費熱潮是從改革開放後逐步開始的,在短短數十年間,隨著國民消費水平的不斷升級,中國市場完成了發達國家市場幾百年的消費能力升級。時至今日,奢侈品消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比較常見了,甚至還成為了眾多年輕人追捧的對象,有些人不惜借貸也要擁有一件鐘愛的奢侈品。
  • 消費的B面|納入消費視角,計算社會老齡化程度
    撫養比指標將老年人看作成本,那麼成本的產生主要是通過消費來表達,我們把撫養比分子的計算從老齡人數替代為老齡人口的消費。撫養比分母的勞動力是被視為提供撫養的主體,提供撫養可以用收入來衡量,所以我們將撫養比分母的計算從勞動力的人數替代為勞動力的收入。我們的研究通過估計收入模型和消費模型,測算不同家庭結構,老年人產生的消費和勞動力創造的財富。
  • 陳赫到街邊攤要十碗面,小鹿付款得知總價錢後,是我沒見過世面
    陳赫鹿晗由於前期努力手中有不少零花錢,因此第二天在開展工作之前,一伙人齊刷刷到街邊攤吃早飯。原本陳赫正處於「辟穀期」,不飲食不喝水,無奈身邊鄧超總在慫恿他。最終陳赫沒能把持住,一下子要了十碗面,只想滿足自己的食慾。他與王勉一起需要吃掉,點的所有東西。看來都說陳赫是個「吃貨」,不是沒有原因的。
  • 大哥街邊賣「鐵板魚」,食客:要不是觀察仔細,就中了老闆的套路
    大哥街邊賣「鐵板魚」,食客:要不是觀察仔細,就中了老闆的套路想必有很多的人都是非常喜愛吃美食的吧,而且美食就像是畫畫一樣,全部都是要用心創造出來的一份美食,最能體現價值的地方,也就是這一份的美食能夠給食客們帶來快樂,對於孩子們來說,糖果的存在也就可以給孩子們帶來笑聲
  • 去美國紐約旅遊要注意什麼?詳細的描述這些方面,值得收藏!
    每次去美國,幾乎都會到紐約,作為美東的一個國際交通樞紐,抵離紐約的航班選擇也很充足。不過,每次都花很多時間遊覽紐約,就擠壓了體驗起美國城市的樂趣。但是第一次體驗,還是很值得的。很多人說紐約「安全」是最需要值得注意的,也沒錯。
  • 讀特筆記︱川普時代:B面美利堅
    A面美利堅「高端」而「考究」,美國是世界的美國。A面美國見諸於主流媒體,光鮮正面——它是自由的、開放的、科技的、工業的;它立時代潮頭,領風氣之先;它國力強大,經濟發達,強調規則,重視制度。A面的美國是自信的,相信美國是山巔之城、美國人是上帝的選民;美國與眾不同,政治制度是最好的,國內治理是最棒的;美國的仿佛就是世界的,把美國當成樣板向全世界推廣似乎責無旁貸,捨我其誰。
  • 老年經濟深度觀察:成人紙尿褲,銀髮消費第一站
    在資本市場,相比年輕一代的消費偏好,對於老齡群體的關注要少得多。即使有老齡經濟、銀髮經濟這樣的說法,但事實上,資本市場熱度最高的項目仍然是圍繞年輕人的,比如喜茶、POPMART、元氣森林······而我們在說起老齡經濟的時候,其關鍵詞似乎也遠沒有「Z世代」經濟聽起來那麼吸引人。
  • 杭銀消費金融獲評經濟觀察報「年度消費金融領航企業」
    來源:時刻頭條12月14日,由《經濟觀察報》、經觀傳媒發起主辦的「第六屆金融年會」在京舉辦,年會以「金築就-融未來」為主題,全面剖析金融業態,解讀當下熱點,為金融行業的健康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會上,杭銀消費金融憑藉2020年的靚麗表現,榮獲「年度消費金融領航企業」稱號。2020年是消費金融面臨變局的一年,在疫情後市場需求強勁復甦,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際國內雙循環的背景下,居民消費金融需求不斷釋放,消費金融公司作為消費信貸專營機構,通過下沉客群、增加信貸供給,在保障民生、促進消費擴容升級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湧金策|對標紐約東京倫敦打造國際消費中心,杭州要做好三件事
    不僅需要擁有豐富的消費內涵和優越的服務環境,而且必須是全球資源配置的中心以及引領經濟增長的創新高地。 當前,國內關於「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競爭正拉開序幕,核心城市無一缺席。競爭背後,是力爭消費增長的要衝地帶,重塑經濟增長格局。這是哪一座城市都不願錯過的。
  • 山行資本徐詩:解碼潮經濟時代的消費投資密鑰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山行資本徐詩: 解碼潮經濟時代的 消費投資密鑰「目前,中國的供應鏈、物流等基礎設施水平在不斷提高,數位化推動的產業升級不可阻擋,這讓中國有機會誕生國際化的消費品牌。」近日,山行資本創始合伙人徐詩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專訪時說。
  • 紐約開車必備神器!從此告別街邊停車超時被開罰單!教你用手機「智鬥」交警
    世界上令人傷心的事情很多,比如,街邊停車時間到了沒及時續費眼睜睜看著警察蜀黍開天價罰單那麼問題來了,紐約停車怎麼收費?每次往APP裡充多少錢合適?根據nyc.gov,紐約街邊停車秒錶停車位收費如下:(圖片來自NYC.gov,版權屬於原作者)經常上島的同學們,還是一次多充點錢吧………在紐約,停車可真是件麻煩事,街邊豎著的停車牌就一堆,不是老司機還真容易繞暈。
  • ...中國經濟觀察》 _ 經濟參考網 _ 新華社《經濟參考報》官方網站
    8月10日,畢馬威中國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報告(以下稱為「報告」)。報告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造成了較大影響的背景下,中國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走在世界前列,經濟持續復甦。二季度GDP實際同比增速大幅回升轉正至3.2%,優於市場預期。
  • 觀察丨外資便利店下沉,誰來定義「小鎮青年」消費學?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變化,為了解城市居民的消費習慣和消費實力提供了一個觀察角度。長沙自2016年超過瀋陽後,連續三年保持在7座城市中保持領先位置,直到2018年,長沙才被「後起之秀」鄭州超過。我們此次觀察的七座城市中,僅鄭州比長沙高一位,合肥則與其並列居於第七位。去年,DT財經發布的《2019中國青年理想城報告》,將視線進一步聚焦於青年群體。
  • 紐約華埠街道掛燈籠增添節日氣氛 消費民眾增多
    中新網1月6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日前,紐約曼哈頓華埠主幹道勿街上懸掛250個燈籠增添節日氣氛,吸引大眾到華埠用餐,效果顯著,眾多民眾看到媒體宣傳後特別到華埠一探新景,加上天公作美,元旦長周末期間到華埠用餐、消費的民眾眾多,街頭出現入冬以來少見的排隊人潮。
  • 到家經濟重回風口,火鍋食材超市有潛力嗎?|CBNData新消費觀察
    CBNData《2020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完整報告)揭示,在今年疫情的催化下,送菜上門的生鮮電商迎來爆發式增長。而宅家經濟與懶人經濟的相互疊加,不光培養了消費者在家做飯的興趣,也使得方便菜品需求激增,過程中也推進了人們消費方便菜品的習慣沉澱。
  • 消費的B面|廣州夜間飲酒消費景觀:年輕人喜歡去哪兒玩
    2018年的下半年,為了延續對城市飲食消費現象的研究,我和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教授Mark Jayne開始遊走於廣州的各大知名「酒吧街」,探尋這一典型的夜間消費空間對於城市飲酒消費和日常生活的影響。
  • 網易嚴選發布2018年新中產消費觀察:鍾愛旅行、男性也愛美
    近期,網易自營精選電商品牌「網易嚴選」發布了一份《2018年度新中產消費觀察》。這是業內首份以精選電商產品為數據基礎的趨勢觀察,圍繞中國新中產的消費觀念變化得出6大觀察,立足用戶反映中國消費的整體升級與變遷。  無論在健康、旅遊、教育或個人享受等方面,精品化消費的觀念已經成為新中產的消費主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