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杭州淳安一男子在山上撿到了兩隻「小老虎」,經專家鑑定,這兩隻「小老虎」為豹貓。今天中午,記者從杭州淳安縣森林公安局獲悉,目前,兩隻小豹貓確定找到貓媽媽了。
5月18日中午12時許,淳安縣森林公安局接到群眾報警稱:「剛才我在山上撿到了兩隻小『老虎』,還不會行走,請你們幫忙救助下。」接到報告後,民警迅速聯繫林業局相關人員,並派專人去現場實地核查。
報警人是家住淳安縣梓桐鎮尹山村的老張,他今年承包了一塊杉木林採伐。
當天上午,有採伐工人發現被採伐的一顆樹樁下面有兩隻動物,走進一看,皮毛有點像老虎、雲豹之類的。
因跡地樹木已經採伐,沒有遮擋物,工人就和老張說了這事,於是就有了開頭的一幕。
當天下午,到達現場的民警緊急聯繫省市相關專家,對幼崽進行了「雲」鑑定,初步鑑定為豹貓。
因幼崽出生沒幾天,如送往杭州救助,路途較遠、時間較長,可能造成幼崽死亡。考慮到它們離開洞穴時間不長,且現場附近山林茂盛,專家建議還是放回原處,貓媽媽會根據叫聲來尋找的。
據「雲鑑定」專家介紹,野生豹貓不是豹,屬於食肉目貓科豹貓屬。在民間還有人稱雞豹、土豹子、野貓等。豹貓如其名,擁有貓的身材,體型跟家貓相仿,但更顯瘦長苗條,有更長的腿和小巧的頭部,還有像豹子一樣的斑點和頑強的生存能力。豹貓是夜行動物,生性怕人,遠遠聽到人的動靜,就會藏起來,所以在山裡遇見的機會很少。
森林公安在「雲專家」指導下,找到豹貓原先出現地,將兩隻小豹貓放回後等待貓媽來尋親。
森林公安還當場對採伐負責人老張以及採伐工人現場普及了救助知識:兩隻小豹貓沒有受傷,身體狀況良好,最好的救助方法是「哪裡來到哪裡去」,貓媽會找上門的,近期暫時不要到豹貓救助地附近作業,以免影響貓媽來尋找小豹貓。
同時,森林公安還交代老張,晚點再過來看看小豹貓的情況:如果小豹貓還在原地,且精神狀態不好,那麼馬上報告給森林公安。森林公安會馬上送往杭州野生動物園實施救助。
昨天傍晚時分,天色將暗,老張按照森林公安民警的囑咐,來到放生地點探望,發現兩隻小豹貓已經不在了,現場附近也沒有動物皮毛和血跡等。
老張馬上把情況報告給了森林公安,經緊急「雲求助」,專家認為,現場比較符合貓媽來過並將兩隻小豹貓帶走另尋他處生存的跡象,應該說這次救助是比較成功的。
據悉,今年以來,淳安縣森林公安局共救護野生動物32次,以鳥類和獸類的幼崽為主。
淳安縣森林公安局在此呼籲,廣大市民朋友不要過度幹預野生動物生活習性。特別是每年4-5月份,是小貓頭鷹的試飛期。如廣大市民遇到了掉在地上的小貓頭鷹,千萬不要人為幹預,它的父母就在附近,它休息一會兒之後會再次試飛。如果進行救助,沾上了人類的氣息,野生小貓頭鷹就要失去與父母團聚的機會。
如果發現幼鳥從樹上掉下來,不要用手抓,可以用根小木棍把鳥挪到樹下比較隱蔽的地方,鳥媽媽聽到寶寶鳴叫,馬上會來現場處理。發現受傷明顯(骨折、流血等)、人為因素導致受困的鳥類,不要輕易去撿、捉它,應及時向林業部門報告;必須先進行救護的,捕捉鳥時要小心,避免被抓傷、咬傷;把鳥放在大小合適、黑暗、通風良好的紙箱裡(不要把野鳥放在鳥籠裡,否則會拼命掙扎受傷的)。
當然,不是每一隻野生動物都需要救護。
鳥類誤飛入建築物中,如果沒有受傷,只需打開門窗讓它飛走即可;傷、病情況不嚴重的鳥類,其自身具有較強的恢復能力,熟悉的野外生活環境更有利於其恢復,在確認其安全的情況下,可以讓它自行離開。
野生動物是我們生活環境的一部分,廣泛分布於城市的各個角落,對待它們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幹擾它們正常的生活。
【來源:青年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