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品質培養的五種實用方法

2020-12-25 教育萬事通

由於心理品質是多層次多方面的,因而心理品質的培養也有不同方法這裡僅提出以下主要方法:

1.說服教育法各種心理品質的形成都是以道德認識為基礎的。無論積極心理品質的塑造,還是消極心理品質的矯正,都必須以提高學生道德認識、判斷和評價水平為突破口,抓住學生個人和集體中帶有傾向性的關鍵問題,引導他們正確識別與評價現實生活中的真善美與假惡醜現象,形成正確的是非觀、美醜觀和榮辱觀,做到既能正確認識、評價社會生活中的人、事、物,也能客觀地認識與評價自己。

為此,可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或集體的心理狀態及特點,發揮教育者的機智,恰當地運用說服教育的方法,「曉之以理」,教育學生形成正確的認識,克服頭腦中的錯誤或模糊認識,轉變其錯誤觀念,從而對社會、集體和人際關係持有正確的看法和態度。因為學生的態度變化總是需要一個教育過程的,所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道德品質,必須經過大量反覆的說服教育,才會取得教育效果。

2.情境薰陶法和諧民主的教育或教學情境是培養學生健康心理品質的重要方法。在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應自覺地、有計劃地創設各種方式的成功教育情境。例如,創設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情境;課堂教學中的愉快、求知、勤思、民主的氛圍;升旗儀式中的莊嚴肅穆氣氛;個別教育時的尊重、期望、嚴格要求的情境等等。

最重要的是在教師誘導下創建一個團結互助、嚴謹治學奮發進取的集體環境,使學生天天都受到良好校風、班風的薰陶。良好的教育教學情境會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思維成和感情,從而獲得切身體驗。這種做法如持之以恆,對培養學生心理品質大有裨益。

3.情境感染法人們的情緒和情感總是相互感染的。學生也都有自己的情緒生活,他們在特定的集體中彼此之間經常發生感情的溝通,往往有意或無意地受到情緒感染。教學活動既是知識信息交流過程,又是師生間情感的交流過程。教師作為教育活動的主導者,力求自己以健康愉悅的情感與言行去感染自己的教育對象,使其產生強烈而積極的內心體驗,從而把自己的教育要求內化為學生的動機與需要。

例如,正確的表揚與批評;一次成功的個別談心;一次主題鮮明的演講等,都會誘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因此,為了使師生間情感產生共鳴,一方面要為學生創造有利的教育「情境」,使其對學生起到感染作用;另一方面要積極引導學生帶著豐富的情感進人教育情境。此種「動之以情」的教育法,既有利於運用學生的求知慾、興趣愛好等心態,把教育情境中的一切要求轉化為學生的自覺需要,也有助於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保持穩定而持久的情感,提高學習效率。

4.榜樣示範法青少年具有求知慾強、富於幻想、善模仿、可塑性大的特點。他們易受來自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人物思想意識和人格行為的影響,以他人的人格行為作為自己的仿效模式,然後以其特定的方式在自己身上再現出來。研究表明,學生模仿最多的是自己的父母、教師和同學。學生入學後,尤其年級學生,教師的影響明顯提高,甚至超過父母的影響,有 40%的學生把教師作為自己理想人格的化身。

因此,首先教師必須加強自身的榜樣示範意識,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力求做到以身示教,有意識地以自己的高尚品德、情操和良好的個性品質影響學生,讓他們默默地按照教師的人格模式塑造自己的個性;

其次,要以領袖、偉人、科學家和英模人物為榜樣。許多革命先輩以及雷鋒、王傑、朱伯儒、張海迪、賴寧、蘇寧等都是社會主義條件下道德上的理想人格和典範,符合廣大青少年渴望成才的願望,可成為激勵、鞭策他們的精神力量;

再次,選擇小說、影視、人物傳記裡的典型人物做範例,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模仿。青少年喜歡看影視和文藝作品,且往往把其中的某些人物的典型特徵作為效仿對象,接受他們思想、品質的影響。因此,有目的地指導青少年閱讀、評價欣賞文學藝術作品,對培養其心理素質,淨化心靈,是十分重要的。

5.意志磨鍊法各種心理品質的培養都是學生自覺地參加社會實踐的結果,也是他們在與困難作鬥爭中磨鍊出來的。為了磨鍊學生的意志,一要培養他們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使他們能夠在困難面前不屈不撓,能自我控制、駕馭自己;二要組織學生參加集體活動,增強集體觀念,服從集體意志,在活動中逐步養成自製、堅強、剛毅、果斷的意志品質,糾正猶豫、盲目、執拗、魯莽、頑固的不良品質,誘導他們自覺地磨鍊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意志水平

相關焦點

  • 領導幹部讀書應養成的心理品質
    領導幹部應從心理修養上下功夫,正確樹立讀書目標,保持良好心境,培育並養成以下五種良好的讀書心理品質。 探索性心理品質 讀書的探索性心理品質,是指對閱讀書籍的內涵本質進行積極思考、探究和求索的心理品質。對於領導幹部來說,讀書的探索性心理品質,尤為重要。現代閱讀學研究表明,閱讀是一種再創造,是主動地探索,而不是被動地吸收。閱讀過程是一個鑽進去學懂弄通,走出來實際運用的過程。
  • 淺談幾種實用的執筆方法
    實踐證明其中一種是可取的,那就是由王羲之、王獻之傳至唐代陸希聲而闡明的五指執筆法(也稱五字執筆法,見圖1)。圖1:五字執筆法 五字執筆法,就是五個手指的指關節均向外突出,虎口開張,掌心空虛,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緊密靠攏,拇指橫拒,使五個手指都朝著筆桿用力,這樣力量集中,便於控制筆尖走向
  • 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精準化,培養人生的積極人
    作者:遼寧警察學院刑事司法系講師 東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後 梁超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教育對象的生理心理發展規律,運用心理科學方法,對其心理各層面施加積極影響,以培養其良好心理素質、維護其心理健康、促進其整體素質全面提高進而培養樂觀進取的人生積極人的教育實踐活動。
  • 提高心情和心理健康的五種方法
    提高心情和心理健康的五種方法 照片:強迫睡眠也很重要 - 如果你在大約20分鐘內無法入睡,最好是站起來專注於一項活動。
  •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衛生和行為習慣,形成一種有益於心理健康的心理定勢或反射,它包括個性心理品質、情緒情感、社會適應等方面。幼兒的心理健康,不僅有利於幼兒的成長,而且對其一生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幼兒的成長,受制於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影響,幼兒理解、認知等方面能力皆處於較低水平,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不能過分強調觀念的形成,而應通過各種遊戲活動的方式方法有機地滲透和融合到幼兒園教育的全過程。
  • 《象與騎象人》:5種「積極心理品質」能為健康幸福加分
    「宅家眾生相」中我們不難看出,那些即使足不出戶也能把小日子過的津津有味的人具有比較積極的心理。培養5種「積極心理品質」下面是喬納森•海特在《象與騎象人》中教給我們的5種「積極心理品質」,它們就像5張實用的「幸福地圖」,可以帶領我們到達幸福的彼岸:一、追求目標時遵循「進展原則」有人說,這次疫情是一面鏡子,把人心照得一覽無餘。
  • 家庭教育:如何用五種方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格!
    要使孩子在日後能適應社會的需要,獨立地去生活、工作,必須從小就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讓他們學會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如果孩子日後不能像其他人一樣適應社會,作為父母就沒有盡到教育的職責。五種方法教你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格。資料圖。
  • 成功企業家的五種品質
    你要考慮的不是這些技巧,而是所有優秀企業家的內在品質。這裡有成為成功企業家需要的五種關鍵的技巧或性格特徵。洞察力也意味著領導力,這兩種品質是相輔相成的。在這種情形下,領導力意味著做其他人不會做的事,走出他們的舒適帶。
  • 如何培養孩子的勇敢品質
    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備勇敢的品質,但有些孩子膽子卻很小。比如有些孩子每當父母不在身邊時就往往會感到害怕,有的孩子怕黑,有的孩子怕「鬼怪」等等。長期下來,這會影響到孩子的個性發展,缺乏獨立性,甚至會導致某些心理障礙及性格病態的發生。
  • 心理健康丨走出心理創傷的6種方法
    提到心理創傷,我們就會想到戰爭,洪水,地震、火災及空難等等,其實心理創傷遠遠不只是這些重大的事件。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長期經歷的忽視、情緒虐待、軀體虐待或者暴力……都會促進心理創傷的形成,尤其是現代人浮躁的心理,更容易造成心理創傷的發生。心理創傷發生以後我們要怎麼辦呢?如何療愈與清理自己?如何在創傷中蛻變?活出真正幸福的人生?
  •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
    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到過有關學習品質的內容,提出要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忽視幼兒學習品質培養,單純追求知識技能學習的做法是短視而有害的。既然強調了學習品質的重要性,那到底什麼是學習品質呢?而我們又該如何去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呢?接下來會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 家長必看:教育小學生的五種方法
    下面給大家分享五種正確教育小學生的方法:1、你說話的語氣決定孩子對你的態度。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曾說過:你什麼語氣,孩子就是什麼態度。所以我們在與孩子講話時一定要注意,語氣不要過於激動,因為多半這種語氣也會讓孩子接收並反過來用在你的身上。
  • 家長必看:教育小學生的五種方法
    下面給大家分享五種正確教育小學生的方法: 家長在遇到孩子做錯事的情況時,通常第一反應就是訓斥,好像這樣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做錯了,但這不僅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一定的傷害,還會激起孩子逆反心理,更好的做法是和孩子溝通,知曉他這樣做的理由然後再糾正錯誤的想法並告訴正確的做法。3、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 謙讓是一種優秀品質,培養時切勿強迫,可從這3個方法做起!
    謙讓是一種優秀品質,培養時切勿強迫,可從這3個方法做起!引言:謙讓是一種優秀品質,它能幫助孩子更好融入社會,同時也可以讓他們在社交中具備更多優勢。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二胎家庭都面臨這樣的哭鬧,兩個孩子雖然很圓滿,但也同時存在很多問題,類似於搶玩具、搶零食、搶電視等,而想要改善這些問題,最重要的是引導培養他們擁有謙讓的品質,這樣兩個孩子才能夠和平相處,家裡的類似矛盾才會減少。那麼父母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謙讓品質呢?
  • 學生心理健康,少一些理論說教,多一些實用方法
    為以後更好從事教育工作,尤其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打下了一定的基礎。但是我在聆聽心理健康教育講座之後,結合自己實際教育經歷,提出一點膚淺的建議。有些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偏重於深奧理論說教,缺少了實用方法,有點不適合中小學教育。
  • 怎樣培養孩子好的好習慣、好品質?
    怎樣培養孩子好的好習慣、好品質?家庭教育好孩子,應該分階段進行。因為不同階段的寶寶,所需要的教育就去是不同的。 0-2歲、2-4歲、4-6歲,每個階段的發展重點是不一樣的。 0-2歲這個階段是培養信任感、安全感的關鍵期。如果發展得好,在性格中就能有希望、樂觀、自信的品質;發展得不好,則會形成悲觀、多疑、敏感、自卑的性格特點。
  • 人最重要的五種品質,你有幾種?
    人最重要的五種品質,你有幾種?1、敢於認錯當我們犯了一些錯誤時,很多時候礙於面子,明知是錯的,也不願承認自己的錯誤。學會承認錯誤是一種品質。2、心地善良人之初,性本善。我們是生活在一個很複雜的一個社會中,遇到各種各樣人,碰到各種各樣的事。
  • 吉林大學心理育人的「五場雨」
    魏梓慧在畢業留言中寫道:「無論走到哪裡,自我介紹都少不了一句『我是吉大人』,而這份自豪和自信則來自於心理的綻放與篤定。」擁抱自我,感恩生活,感知美好——這是今年「5·25」吉林大學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以下簡稱心理中心)開展「我愛我·寫給自己的情詩」「2020·萬種生活」vlog大賽、「紙短情長·逐夢啟航」畢業留言等一系列活動的初衷。
  • 5種方法,培養孩子專注力
    良好的專注力是孩子今後學習的有力保障,而專注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後天的培養。當孩子的注意力總是被破壞,總得不到保護時,注意力就會慢慢渙散。所以,請讓孩子從容地做完他投入的「工作」。在不受打擾的前提下,注意力是孩子自然具備的一項品質。下面教父母們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的十種方法,供家長參考。
  • 針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五種心理治療整合模式
    有時心理治療被作為精神分裂症的核心治療方式,而有時它卻幾乎被棄用。同時也一直存在哪一種心理治療對精神分裂症最適合的爭論。近來隨著康復運動的發展,在新發展的心理健康的整體模型下,精神分裂症的不同心理治療方法整合統一,並已形成五種整合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