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兔同籠」竟可以這樣講

2020-09-15 教學課堂

「雞兔同籠」這個流傳千年的經典問題打開了多少孩子的思維創造力,又啟發了多少孩子的數學想像力!

用好一題,一題可破千題,參透一理,一理可通萬事,打開智慧,一朝徹悟勝十年。

這道「雞兔同籠」題怎樣教學才能發揮它的最大效益呢?

題目: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

問題設計:

1.每隻動物都按2隻足,根據頭數計算足數:(94-35×2)÷2=12,35-12=23,得兔12隻,雞23隻。

請解釋算式,35×2表示什麼意義?【每隻動物按2隻足計算的足數】94-35×2表示什麼意義?【比實際足數少算的總足數】÷2中的2代表什麼意義?【每隻兔少算了2隻足】(94-35×2)÷2整體表示什麼意義?【少算的總足數除以每隻兔少算的足數得免子數】

2.請模仿上述算式給出另一種類似解法,並說出算式的意義。【每隻動物都按4隻足,根據頭數計算足數:(35×4-94)÷2=23,35-12=12,得兔12隻,雞23隻。】

3.每隻動物都按2隻足,根據足數計算頭數:94÷2-35=12,35-12=23,得兔12隻,雞23隻。請解釋算式的意義。【每隻兔算2隻足,按足數算則兔數比實際數多了一倍,總差即為多出的數量是兔數的一倍】

4.列出與方法3類似的算式,並解釋其意義。【每隻動物都按4隻足,根據足數計算頭數:(35-94÷4)×2=23,35-23=12,得兔12隻,雞23隻。意義:每隻雞算4隻足,按足數算則雞數比實際數少了一半,總數差即為少掉的數量是雞數的一半。】

5.數形結合:如下圖用足數表示面積,則一邊長為雞兔數,另一邊長為每隻動物足數,由面積與邊長關係可先求得兔數,再求雞數。此法與方法1本質相同,是方法1中算式的圖形表達。

6.依照方法5用類似方法計算,並指出與前面4種方法的聯繫。【根據面積關係可先求雞數,再求兔數】

7.如下圖,把圖形先割再補拼成邊長為2的長方形,如何計算?是前4種方法中哪一種方法的圖形表達?

8.再畫出前4種方法中還有一種方法的圖形表達。

9.設雞有x只,可以怎樣列方程?

(1)按足數關系列方程:2x+4(35-x)=94

(2)按頭數關系列方程:x+(94-2x)/4=35

10.設兔有x只,怎樣用兩種關系列方程?

11.設雞足共x只,可以怎樣列方程?

(1)按頭數關系列方程:x/2+(94-x)/4=35

(2)按足數關系列方程:x+4(35-x/2)=94

12.設兔足共x只,怎樣用兩種關系列方程?

13.設雞有x只,兔有y只,怎樣列方程組?

14.設雞足共有隻,兔足共y只,怎樣列方程組?

15.通過以上各種方法的解答,你有什麼發現?

(1)方程方法比算術方法簡單易想,所設未知數越多,方程越容易列,因為方程是順向思維,直接根據題中關系列式,算術方法是逆向思維,根據互逆運算反求答案。方程解法列式簡單計算過程多一些,算術方法列式困難計算簡單直接。

(2)每種方法都要利用四個條件數據:2,4,35,94;每種方法都分別利用了頭數關係和足數關係。說明問題要得以解決必須要把所有條件充分利用。

(3)解方程時求未知數的式子與算術方法所列式子相同。也就是說方程變形得到求未知的式子可以用實際意義來解釋,這說明方程的解法是對實際意義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所有數學規則都是對現實問題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所以它反過來可以應用到各種實際問題中。

16.鋼筆每支3元,鉛筆每支1元,買12支筆共花了22元,問鋼筆、鉛筆各買多少支?試用前面各種方法解決本題。

17.上題與雞兔同籠問題有何共同點?

都涉及兩種對象的兩種數量關係,且已知兩種對象的總數量及單位量:雞兔的總頭數(鋼筆鉛筆的總支數),雞兔的總足數(鋼筆鉛筆的總錢數),每隻雞足數(鋼筆單價),每隻兔足數(鉛筆單價)。這類問題可以稱之「雙和問題」,是一種很常見的問題。

18.試編寫一道類似的可以用同樣方法解決的問題。

如:(1)球賽勝一場得3分,負一場得1分,某隊賽了12場,共得22分,求勝負各幾場。

(2)[2017張家界]某校組織「大手拉小手,義賣獻愛心」活動,購買了黑白兩種文化衫共140件,進行手繪設計後出售,所獲利潤全部捐給山區困難孩子,每件襯衫的批發價和零售價如下表:


批發價/元

零售價/元

黑色文化衫

10

25

白色文化衫

8

20

假設文化衫全部售出,共獲利1860元,求黑、白兩種文化衫各多少件?

19.幾個小孩分蘋果,每人7個剩4個蘋果,每人9個少8個蘋果,共多少蘋果多少個小孩?試分別用算術解法、圖形解法、方程解法至少三種方式解答。

(1)算術解法:每人分9個比每人分7個蘋果總數多(4+8)=12個,每人多2個,所以人數為12÷2=6,7×6+4=46,共6個小孩,46個蘋果。

(2)圖形解法:用面積表示蘋果數,人數為邊長,如下圖:

(3)方程解法:

設有x個小孩,7x+4=9x-8,x=6,7×6+4=46,即共有6個小孩,46個蘋果。

設有x個蘋果,(x-4)/7=(x+8)/9,x=46,(46-4)/7=6,即有6個小孩,46個蘋果。

學生在思考解決上面問題的過程中收穫的不僅是解題的經驗和方法,還學會了類比歸納探索創新,同時感悟到數學的靈活多樣與和諧統一,思想態度得到無形薰陶,能力素養得到同步發展,也許這就是數學教學的根本之道。

相關焦點

  • 雞兔同籠問題的智慧
    1、雞兔同籠最近看了些孩子們的奧數,小學二年級的數學題,竟然很多題目全家大人都不會做。比如,小學二年級奧數典型的雞兔同籠問題:小明的鄰居養了一群兔子、一群雞,晚上雞和兔子睡在同一個籠子裡。實際上,雞兔同籠是中國古代的數學名題之一。我國隋朝時期,公元五世紀,也就是大約一千五百年前,出現了一本《孫子算經》,流傳下來的有上、中、下三卷。其中,下卷第31題,就是「雞兔同籠」問題。「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 雞兔同籠問題及各種變形雞兔同籠問題
    前幾天yangyang回家說他們今天數學進行測驗了,其中一道題是「雞兔同籠」問題,很多同學都不會做。這兩天我在網上查了些資料梳理了一下,發現「雞兔同籠」其實不是一道題,它是一類題,貫穿了整個小學數學的教學,學會它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解決這類問題。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 如何給孩子講雞兔同籠問題
    這是典型雞兔同籠問題。家長會覺得很簡單,列個二元一次方程就能解決,但是小學生沒學過二元方程啊,此路不通。這種「變種的」雞兔同籠問題怎麼抬腳呢?用抬腳的方法還能解麼?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從一年級開始回憶:□+△=9,□-△=1,□=(?
  • 雞兔同籠的綁腿法
    雞兔同籠的綁腿法這一思路新穎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數學家讚嘆不已.除此之外,「雞兔同籠」問題的經典思路「假設法」.假設法順口溜:雞兔同籠很奧妙,用假設法能做到,假設裡面全是雞,算出共有幾隻腳,和腳總數作比較,做差除二兔找到.
  • 雞兔同籠書評
    第一次來烏鎮,第一次知道青賽,看了六場,最愛《雞兔》。看的是決賽場次,烏鎮的每一天有多累不用再說了,晚上在青旅,朋友說,但你還是應該早起,早起,確保能看到那部《雞兔》。《雞兔同籠》是講「女兒」給「爸爸」探監的故事,也是「爸爸」給「女兒」一點點講述他是如何愛憐她的故事。「囚禁」的雙關與無法觸達的愛交纏,讓這份親情的表達,在糾結中更加濃稠。
  • 「雞兔同籠」可以是數學題,還可以是……
    「雞兔同籠」可以是數學題,還可以是…… 2020-09-04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雞兔同籠解法總結和沒有雞兔的「雞兔同籠問題」
    今天把雞兔同籠問題做一個階段性的收尾。 先做一下總結,我們一起學習了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常用方法:抬腿法、假設法、分組法、替換法。至於其他的畫圖法、方程法等千姿百態的方法就不一一贅述了,因為所有的方法都是基於「雞兩腳、兔四腳」這一常識得來的。
  • 「雞兔同籠」問題的另類教學
    帶著這些認識,我開始了我的「雞兔同籠」之旅。  在我國,「雞兔同籠」問題作為一類有趣又重要的數學問題的代表,大量出現在各種數學書中。但是進入小學數學教材,近20年裡,還是頭一次。  這個內容到底該怎麼教?與針對學有餘力的孩子開設的數學樂園的教學又有什麼區別?已有的教學中有哪些值得借鑑?
  •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教案
    >理解掌握並會運用列表法、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掌握運用列表法、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教學難點】理解掌握假設法,能運用假設法解決數學問題。引出課題——《雞兔同籠》(二)探索新知先從簡單問題出發,呈現例1:8個頭,26隻腳,雞和兔子各幾隻?猜測一下教師總結學生回答:3隻兔子,5隻雞,22隻腳;4隻兔子,4隻雞,24隻腳。
  • 雞兔同籠問題(一)及答案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數學趣題,最早出現在大約1500多年前的古代數學名著《孫子算經》中。《孫子算經》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意思是說:把雞和兔關在同一個籠子裡,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隻腳。求雞和兔各有多少只?因為題目的內容有雞又有兔,所以我們稱這類問題為雞兔同籠問題。【例題點撥】【例1】雞兔同籠共35隻,足80隻,雞兔各幾隻?
  • 「雞兔同籠」奧數題的幾種解法精講
    今天我們帶給大家的奧數題是「雞兔同籠」。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這道題出自約1500年前的《孫子算經》,是我國古代的名題之一,現在已被人教版的四年級數學教材收錄。翻譯成現代白話文就是:籠子中雞和兔總共有35隻,地上的腳總共是94隻,問雞和兔各有多少只?
  • 雞兔同籠不會算?記一種方法就夠用了!
    「雞兔同籠」一直以來都是小學數學階段最「火」的系列問題,關於這個問題的解法很多,很多家長也不知從何講起,那今天晨希老師就把最簡單的方法寫出來,那就是所有雞兔同籠計算方法的基礎——假設法。思考方向:和之前的學習內容不同,雞兔同籠的難度在於我們現在需要同時求兩個未知的數——小雞的數量和小兔子的數量,因此有的同學會感覺無從下手。
  •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說課稿
    一、說教材本次說課內容選自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屬於綜合與實踐的內容,教材中藉助古代課堂情境對《孫子算經》中記載的「雞兔同籠」問題進行探討,以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數學趣題為契機,幫助學生經歷猜測、驗證的過程,從而把握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
  • 經典數學應用題「雞兔同籠」問題
    「雞兔同籠」類型的題目是中小學數學應用題中最經典的一個類型。從古代到今天始終吸引著一代代數學愛好者,有著無窮的魅力。雞兔同籠小學低年級是直接告訴雞和兔子的只數讓學生計算總的有多少條腿,主要練習乘法和加法的混合運算。
  • 數學老教師:小升初「雞兔同籠」專題講解,學霸早已人手一份!
    「雞兔同籠」一是小升初數學必考的知識點題型,作為從古代流傳下來的名題之一,它主要考察的是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雞兔同籠」的發展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它獨特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是其它方式所不能比肩的。比如古文: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小學數學的一道雞兔同籠應用題:有N只雞和兔子在一個籠子裡,有35個頭,94隻腳,問籠子中有多少只雞多少只兔子?
  • 雞兔同籠問題詳解【大全&收藏】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代著名趣題之一。通過學習解雞兔同籠問題,可以提高我們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 雞兔同籠的公式,例題
    雞兔同籠例題(簡單):雞和兔同籠,籠子裡一共有27個頭。一共有腳86隻,問雞和兔各有多少只?上面算法我們可以得出雞兔同籠公式 :《1》(兔的腳數×總只數-總腳數)÷(兔的腳數-雞的腳數)=雞的只數;總只數-雞的只數=兔的只數。
  • 一課研究之「雞兔同籠VS方程思想」(20210211)
    不同點是簡易方程例題4中的兩個未知數可以成倍數關係,也可以成和差關係,而雞兔同籠問題中的兩個未知數成和差關係,所以五年級上冊的簡易方程例題4並不屬於雞兔同籠模型,而雞兔同籠問題是從屬於方程模型,也可以用方程思想來解決。       比較上述兩個例題的配合練習,可見假設法和抬腿法僅僅能夠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有局限性。而畫圖法、列表法、方程法能夠解決更多類型的數學問題。
  • 小學數學經典問題——雞兔同籠
    雞兔同籠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代著名趣題之一。通過學習解雞兔同籠問題,可以提高我們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題:大約一千五百年前,我國古代數學名著《孫子算經》中記載了一道數學趣題,這就是著名的「雞兔同籠
  • 行測「雞兔同籠」不再愁
    在近幾年省考、國考以及事業單位等的考試當中,常常會出現雞兔同籠問題,這部分的考察並不難,但很多同學做的並不好。今天中公教育就帶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以便以後遇到此類問題能夠輕鬆應對。A.80隻 B.70隻 C.60隻 D.50隻通過上邊的例題,我們可以發現,形如x+y=A,mx+ny=B的特殊的二元一次方程組所解決的問題稱為雞兔同籠問題,那麼對於此種問題,有兩種解題方法:①找到題目中存在的等量關係,並列出方程組求解;②假設法;學會這兩種方法並靈活運用,那麼雞兔同籠問題將不再是大家的絆腳石,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