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
不少孕媽吐槽懷孕後經常睡不好覺,這是晚上身體出現的各種不適所致,比如尿頻、多汗、易夢、腰酸背痛等,有的可能是正常現象,但是頻繁出現以下兩種症狀,則需要提高警惕,很可能是腹中胎寶傳出的危險信號。
警惕孕媽夜間頻繁出現兩種不適
一、頻繁腿抽筋:可能是寶寶傳出的「缺鈣」現象
孕期夜裡頻繁腿抽筋很可能是身體缺鈣所致,懷孕後的女性對鈣的需求量是孕前的兩倍,一旦缺鈣,身體便會發出「急救信號」,最明顯的症狀之一就是腿抽筋。
這是因為缺鈣會導致血液內部的鈣鹽水平過低,導致電解質紊亂,肌肉處於過於興奮狀態而劇烈收縮,因此在夜間經常抽筋,同時伴有牙齒鬆動、關節、骨盆疼痛等症狀。
1、孕媽缺鈣的影響
A:對自身的影響
孕媽缺鈣除了會出現以上的腿抽筋,還會使牙齒的抗齲能力降低、硬組織結構鬆弛以及牙齒鬆動。
B:對寶寶的影響
母體缺鈣容易導致胎兒鈣質不足,會影響骨骼發育,出現宮內發育遲緩,此外,胎兒腦細胞的生長、代謝以及腦部的正常運作都離不開鈣,若胎兒無法從母體獲取足夠的鈣質,會影響智力的發育。
等到出生後,寶寶患先天性喉軟骨軟化病的機率也比較大,而且抵抗力低下、身材矮小。
2、孕期如果缺鈣,又該怎麼做?
孕早期:孕早期胚胎的生長速度非常緩慢,孕婦對鈣的攝入量只需和成年人一樣,每天攝入800毫克即可,可以從飲食中獲得鈣質,比如平時多吃瘦肉、雞蛋和牛奶。
孕中期:懷孕4個月開始,胎兒開始發育迅速,對鈣的需求量增大,每天鈣的攝入量應該是1000毫克,此時需要在口服鈣片的同時,多吃一些牛奶、豆漿、豆製品、蝦米等含鈣豐富的食物。
孕晚期:孕晚期胎兒的牙齒和骨骼發育較為迅速,需要大量補鈣,每天鈣的攝入量應該是1200毫克,在整個的胎兒發育過程當中, 胎兒體內鈣的儲備中有80%是在孕晚期積累的,此時補鈣建議服用孕婦專用的鈣劑。
二、經常做胎夢:可能是寶寶傳出「壓力大」的信號
所謂胎夢就是孕期做的夢。懷孕期間由於激素水平的變化,孕婦身體上會出現各種不適,心理上也會變得格外敏感,非常容易生氣、焦慮不安,在身心俱疲的雙重壓力下得不到緩解,肌肉、神經往往呈現緊繃的狀態,晚上常會出現失眠多夢的情況。
如果偶爾做胎夢是非常正常的,可如果長期如此,而且多以噩夢為主,可能是腹中胎寶在告訴提醒媽媽——精神壓力太大,負面情緒太多。
1、孕媽頻繁做噩夢的影響
A:對自身的影響
研究發現,懷孕時壓力過大,孕婦體內會大量釋放一種引發自發性流產的激素,且體內皮質醇含量明顯升高,它會抑制黃體酮的分泌,而黃體酮是保胎的關鍵激素,一旦分泌量過少,很可能造成流產。
B:對寶寶的影響
研究發現,精神壓力過大的孕媽可能會導致嬰兒先天缺陷,比如孕期經歷「重大變故」的女性生下的嬰兒患有唇顎裂、聽力缺陷、先天性心臟病的概率遠大於其他嬰兒。
2、孕期頻繁做噩夢怎麼緩解?
保證充足的睡眠:睡覺可以補充體內細胞的能量,有助於緩解精神壓力,增強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的功能,同時減少產後患抑鬱症的機率。
平時注意運動:適當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提高睡眠質量,放鬆心情,儘量以輕柔簡單的運動為主,選擇在空氣清新的戶外場所。
保持心情愉悅:良好的心情能夠促進睡眠,睡覺前不要胡思亂想,睡前泡個腳、喝杯牛奶能更好地幫助入睡。(M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