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而美的極簡生活》:讓你看見真實的自己

2020-12-19 安若琴姑娘

如果你不在家,請回想一下不久前你離開家時房間的樣子:

地板上有沒有積滿灰塵,沙發上是否有堆積如山的過期雜誌,衣櫃裡是否凌亂不堪,廚房灶臺上是不是油漬斑斑……

如果是這樣,那麼小心了,你的人生可能危機四伏。

關於斷舍離,總是被現代人提及,但是,究竟如何正確的進行「丟丟丟」,過上真正的極簡生活?

日本作者衝幸子的《少而美的極簡生活》一書給我們帶來了東方禪學與歐洲極簡整理術共64條心靈富裕法則,可以讓我們在邊學邊幹中,重拾清淨知足的生活。

01 掃除,是淨化心靈、磨礪心性

屋亂即心亂,所謂掃除,就是打磨自己的內心。

禪語說:「一掃除,二信心」。

意思是在修行中,信心的產生需要潔淨的環境。

在修行僧們居住生活的禪寺中,掃除被視為與坐禪同等重要的修行……6

除了一日三次用抹布擦淨正殿和其他各殿的每個角落,強風多塵的日子裡更要多擦拭打掃一到兩次。

此外,院落也要根據天氣情況隨時灑掃。

如此細緻周到的打掃,無論是正殿還是院落,都極其乾淨整潔,幾乎不見一塵一土,走廊地板甚至光可鑑人。

因為禪寺的修行僧們認為:

掃除的目的不僅僅是去除汙垢,更是磨礪心靈。

在他們看來,人剛出生時,本來是純潔無垢的。

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內心慢慢沾染上了塵埃,比如貪慾、憤恨、執念、嫉妒等。

一旦任其發展,就會像汙垢一樣包裹全身,成為身體乃至心靈揮之不去的煩惱和雜念。

為了避免內心沾染塵埃,必須時時打掃。

02 消除內心負擔的減法整理術

在一些問卷調查中,很多人都將掃除列為最討厭的家務活中的第一名。

「掃除很痛苦」,這一想法究竟是從何而來呢?

答案顯而易見。

一是東西太多。打掃起來既要挪來挪去,又要拿著抹布到處擦拭,卻是很煎熬。

二是汙垢堆積。因為某些人嫌麻煩疏於打掃,汙垢越積越多,最終變成了難以清除的頑固汙垢。

梁漱溟曾經說過,人一輩子首先要解決人和物之間的關係

打掃房間是頻繁多次、刪繁就簡的過程。

勤於擦拭,避免堆積;減少物品數量,不被物困,才能真正從繁重的掃除工作中解放出來。

在減少汙垢方面,書中給我們帶來了三大法則:

1.變髒之前擦拭;2.變髒後立即擦拭;3.保持乾淨。

這是一切掃除的基本思維方式,將其付諸實踐,必定能讓掃除變得輕鬆,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也是能夠過得簡單舒適的重要技巧。

此外,還有輕鬆掃除的四大準則:

1.工具和洗滌劑越簡單越好。即在日常保潔中,用抹布、撣子、海綿、吸塵器以及洗滌劑這基本5件套就可以。

2.養成給汙垢做減法的習慣。即在使用「減少汙垢三大法則」外,再做到「隨用隨洗」即可。

3.不要同時且長時間的重複同一動作。即頑固如果一次刷不乾淨,就分好幾次刷,軟化汙垢才是重點。

4.規定掃除的地點和時間。即掃除時要遵循「一次一個地方,一次五分鐘」的原則。

03 做好心靈大掃除,擁有清潔簡約的生活

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的買買買,讓我們不僅生活在物質豐富的世界中,還生活在以網絡為代表的高度信息化社會之中。

但是,面對塞得滿滿當當的家和信息擁堵的大腦,我們反而深陷物慾橫流的煩惱之中,內心感受得不到豐盈。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物質無法帶來真正的富足。

一兩百年前,電腦手機尚未問世,沒有飛機,也沒有新幹線,四季遷徙,秋收之時,儘管物質並不豐富,內心卻著實富足。

有一句話叫做:「無一物中無盡藏。」

意思就是無一物之中蘊藏著無限可能,而能帶來這一可能性的正是不持有多餘的物品,將自己從對物質的執念中解放出來。

放下執念,制定丟棄規則,一天減少一件,買一件丟一件,如此,看著乾淨整潔的房間,不僅心情會變得愉悅,同時也是對心靈的掃除。

《少而美的極簡生活》一書,既有掃除房間汙垢的妙招,也有打掃心靈的方法。

如果你也深陷物慾橫流的煩惱中,不妨一看。

相關焦點

  • 極簡,極美
    何為極簡?不是空空如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只留下最重要的部分,保持恰如其分的比例。 極簡,不僅是一種美學,更是一種生活,一種智慧。但是,在留白之中,你仿佛看見了潮平岸闊,雲霧繚繞。只是寥寥幾筆,卻勾勒出「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的深遠意境,無聲勝有聲。
  • 極簡,才是一個人生活的高配
    倒不如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簡約一點,不給自己施加太多的壓力,反而更容易看見生活的美好。比起追求更多,我們會發現,簡約會讓生活更加精緻和優雅。讓欲望極簡,才能更真實的了解自己,把精力放在更迫切的事情上,不盲從,不跟風。作家林清玄說:「清歡是生命的減法,在我們捨棄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綁,回到最單純的關係,是生命裡最有滋味的情境。」讓我們明白,花開半夏最美,人生有度最宜。
  • 極簡主義者:嶄新的生活方式
    訂閱「北大縱橫」,與千位諮詢師零距離==============================在你去百度「極簡主義者」一詞之前,或許你認為,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就是去掉生活中一切樂趣,電視、網絡、汽車、麥當勞、IPHONE,甚至只能保留50件生活物品,過著苦行僧般清修的生活…事實上,極簡者(Minimalist)的核心理念在於:崇尚簡約生活,回歸生活本質
  • Less is more——極簡主義的生活哲學
    最後,每個極簡主義者自己的標準也是不同的。你大可不必看到那些極端極簡主義者的做法就害怕退縮。選擇極簡主義不代表你明天就得把衣櫃裡的物品減到33件,或者把所有家當裝進車的後備箱裡。或許你這輩子永遠也不會「極簡」到那個程度。這不重要,這不代表你的「極簡主義」就比他們的「極簡主義」不正宗。對於簡化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舒適區,簡到自己喜歡的位置就好。
  • 日式生活美學,用極少的物品,過極簡的生活
    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被日式生活美學吸引了,用極少的物品,過極簡的生活,這才是創造日常生活之美的關鍵所在。眾所周知,日本社會在進入第四消費時代以來,人們不僅是在消費上追求極簡,這股風潮更是刮進了日常生活之中,在生活裡面也開始盛行起這種極少物質打造的極簡生活。
  • 極簡生活怎麼能少了膠囊衣櫥?解放你的不知道穿什麼的煩惱
    對於女人來說,衣服永遠少一件!所以衣櫥裡面的衣服簡直就是想要進行極簡生活前必須跨過的坎,看著堆積如小山的衣服,不得不驚嘆買買買的背後,其實真的只是一時興起,有多少衣服都壓根就是壓箱底,幾乎不穿的。據環球網的報導:中國每年丟棄2600萬噸衣物,不到1%被回收再利用。
  • 冬天穿極簡風的你,美的很高級
    你是不是總有種這樣的感覺,一副精心創作的畫作,顏色再繽紛、內容再豐富,看過後有時也不會將它記在腦海中,而往往那些極其簡單甚至只有幾種單一色彩的畫作,卻看一眼便能令你印象深刻?Barnett Newman極簡主義作品極簡風需要注意什麼呢?
  • 今日人物兩周年慶典上,對生活極簡之美進行了探討
    在3月18日,數百名業界大咖、學者齊聚一堂,分享了自己的「極簡」經驗。2017今日人物兩周年慶典圍繞「愛上生活的極簡之美」的主題,從商業模式、資本和技術等多個視角展開討論。聚焦「極簡生活」帶來的線下活動、線上社區、跨界產品等層面拓展新的邊界等熱點,並將眼界擴展至短視頻以外的全方位休閒娛樂和生活服務領域,是業內首次以新視角來重新審視、探討新媒體行業未來發展之路的思維巔峰。
  • 極簡生活美學 這五款日系美型家電你肯定愛不釋手
    極簡生活美學 這五款日系美型家電你肯定愛不釋手 2017年06月03日 00:01作者:趙雷編輯:趙雷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以無印良品為代表的「極簡美學」日系性冷淡風,近年來備受年輕人喜愛,沒有多餘的設計語言,完美塑造摩登優雅質感,如果你也是外貌協會的醫院,那麼下面這五款產品肯定有你喜歡的。
  • 讓我們看見更真實的自己,讓女人拾起她們的力量
    維羅妮卡·溫特斯 | Veronica Winters維羅妮卡·溫特斯是一名當代旅美俄國藝術家,她以寫實主義繪畫詮釋著女性精神的美與力量。溫特斯塑造了許多生動的女性形象,用畫筆將自己的內心世界表達成肉眼可見的故事。作品顏色優雅,構圖浪漫,給世界增添了一份和諧的心緒,賜予我們直面黑暗的力量。溫斯特的創作由內而外的散發著對世間的美的慶祝,讓我們看見更真實的自己,幫助女人拾起她們的力量。
  • 《我的鄰居山田君》極簡主義描繪幽玄之美,雋永俳句彰顯生活真諦
    影片儘管票房上失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觀眾們對於動畫中體現出的幽玄之美的意境和充滿睿智的人生哲思卻與日俱增。在極簡主義美術手法的表象下融合了神話、童話、浮世繪等多種元素,彰顯出東方式的生活態度。從這部作品中,我們不僅能體會到高畑勳對於生活和生命的人生感悟,更能感受到其融合了現實主義和人本主義的多元日本文化。
  • Less is More,揭秘極簡生活中的極簡消費
    與消費主義者沉浸在快消費、多消費帶來的滿足和愉悅感不同,極簡主義者們倡導少買、精買,通過斷舍離的生活方式享受精神的愉悅。樣樣買,買不出幸福感在這個消費主義盛行的時代裡,跟風現象並不少見。比如,部分大學生尚未畢業就把「高配」當成「標配」,把蘋果系列、TF口紅、LA MER套裝當成都市麗人的必備物品,不斷刷卡消費甚至網貸,逐漸走上過度消費、超前消費的不歸路。
  • 生活中的美學,不只是你以為的精緻和極簡
    真正的精緻生活不在於生活怎樣,而在於我們能用一顆精緻的心,永遠熱情地對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02極簡生活,不是簡單「扔東西」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極簡之風席捲了整個世界,「斷舍離」成了大家口中常常提起的熱詞。
  • 薩提亞模式,讓你在生活中看見自己
    近日,一本關於薩提亞模式心靈成長手記的心理學圖書《那一刻,我看見了自己》由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透過大量生活案例,讓大眾在那一刻與自己相遇  作者王俊華,多年來一直致力於薩提亞模式的學習與研究,為家人、朋友、學生以及來訪者,進行家庭情感諮詢與相關個人成長探究,同時更沒有停止運用它探索自我。新書最大的亮點是作者將生活與諮詢中的真實案例解讀給大家,帶領讀者一起體會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一刻」。
  • 也說生活的極簡主義
    極簡主義並不是日本人的專利極簡主義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這個概念並不是日本人創造的。極簡主義是西方一個重要的藝術流派,由極少主義衍生而來。極簡主義也並不是僅僅指生活層面的理解,至多只能算是對待生活態度的一部分。
  • 「閃耀」職場的秘密武器,就是極簡生活植物胺基酸牙膏!
    小編一口氣刷了十幾集,根本停不下來……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刷這部劇的時候,有沒有感覺一秒回到自己初入職場的時候。小編可是看到很多令人心酸的彈幕飄過:「這是什麼大型職場圖鑑」;「太真實了,這不就是我曾經的人生嗎?」;「看哭了,自己現在正在經歷。」
  • 極簡人生:「讓你活得輕鬆自在。」
    生活,就要有自己的本色,生活,不是為了去討好別人,而丟失了自己;生活,就要活出自己想要的狀態和樣子。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那是一種美好。不管是生活,還是感情,以及在工作上,我們都要用心去整理好,該扔的扔,該留的留,儘量活得簡單點,不要搞那麼複雜。這樣,我們才能輕裝上陣,活得輕鬆自在,活出自我。
  • 看見自己最真實的部分
    圖片來源於網絡最近上體重秤自己重了,可是自己的感覺告訴我變瘦了,我選擇了相信感覺,但有個小妹告訴我這段時間我變胖了,我如實的承認,小妹描述我哪裡胖了,我意識到自己的可笑之處!原來我一直選擇去相信自己的感覺而無視現實!明明每天有有數字顯示自己的重量在上漲,可是看著鏡子裡的自己,看著自己瘦瘦的樣子!我是在掩耳盜鈴!這個點一下子將我拉回到現實中,不再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為什麼喜歡沉浸其中是因為自己的軟弱,是因為自己膽小,是因為自己懶惰!感謝自己每一次的覺知!
  • 日本小哥的極簡生活走紅朋友圈,一人一屋,極簡精緻,太美好了
    日本小哥的極簡生活走紅朋友圈,一人一屋,極簡精緻,這樣的狀態太美好了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被日本一位小哥分享出來的極簡生活圈粉了,憑藉一人一屋,極簡精緻的生活狀態走紅朋友圈。一直從事編輯工作的他,開始愛上了這種極簡的生活狀態,在簡約空曠的房間裡面,內心開始變得平靜,寫出來的內容也更加接地氣,他把自己目前的生活所得編輯成書,結果大獲成功。極簡的生活狀態,不僅給他的日常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極簡的生活狀態,也給他的工作事業帶來了翻紅和成功。
  • 控制自己的物品不超過一百件,這可能是極簡主義生活中最大的謊言
    許多朋友在開始接觸極簡主義生活,可能都是從「斷舍離」這個概念開始的。最初的舉動便是歸納自己的物品,然後無情的全部丟掉,讓自己的空間變得空空蕩蕩,仿佛越是一無所有越能體現出自己是極簡主義生活的踐行者。慢慢在這個初級的極簡主義生活的圈子中開始流傳這樣一個定律:控制自己的物品數量,絕對不能超過一百件,只有這樣你才能成為一名極簡主義者。甚至有很多人為了達到這樣一個數量,絞盡腦汁,費盡心力,反而讓生活變得更加糟糕。我今天要告訴大家的就是,這可能是極簡主義生活中最大的「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