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瑞集團高管鮑毓明被舉報性侵養女的消息曝出後,引發了全網關注。
南風窗出了專題新聞報導,曝光了該事件的原委細節,看完簡直讓人頭皮發麻,脊背發涼。
目前,該案件還在偵查中,網上各大媒體和明星開始呼籲關注這件事情,真心希望這件事情能夠給予公正處理,希望這樣道貌岸然的社會敗類能早點被繩之以法。
作為一個母親,看到這類事情都快要窒息了,除了無比憤怒外,我有更多的疑惑。
在南風窗的報導中,我注意到一個細節。可憐的孩子受到性侵後,竟然是通過百度查詢,從一位「醫生奶奶」那兒才得知自己被強暴了。
何其可悲,一位14歲的女孩兒,她的性知識儲備幾乎為零啊!
由此可見,我們很多家庭的性教育和安全教育是有多失敗。
有的父母可能認為,性侵害不過是小概率事件,我們的孩子不會那麼倒黴,攤上這種事情的。
可是,當一個個鮮活的案例、一組組冰冷的數字曝光在我們面前時,難道不觸目驚心嗎?
作為個體,我們也許無法改變法律制度和大環境,無法阻止壞人作惡。
但作為父母,給孩子做好性教育啟蒙,教孩子如何保護自己,卻是刻不容緩的。
01讓孩子認識身體和性別
有很多人對性教育有誤解,以為性教育是性器官教育,所以常常談「性」色變,但其實是身體教育和性別教育,而不僅是性器官教育。
孩子對身體的認識,其實是從五官開始的。
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就開始對人的五官感興趣。所以帶孩子認識身體可以先從五官開始,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和認識加深,再逐漸擴展到別的部位,包括隱私部位。
正確的告訴孩子每一部位的名稱,強調隱私部位和其他身體器官一樣,都是身體的一部分,而且可以自然舒服地和爸爸媽媽談論。
在認識身體部位的名稱之外,還可以通過繪本、圖畫等,來幫助孩子認識身體部位的擴展知識,幫忙孩子進行延展思考。比如,頭可以用來思考和做夢,腳可以用來跑步和跳遠,鼻子可以用來呼吸和聞氣味,屁股可以用來尿尿和便便,從而自然引入乳房等性器官的功能。其中科普翻翻書《我們的身體》、《可愛的身體》都是很不錯的認識身體的繪本。
研究表明,孩子三歲左右就有了性別認識。在身體認識的過程中,讓孩子有性別的區分。在生活中可以就男女孩的外觀穿著進行討論,分享男女生之間的差異。比如,我家是個男寶,我會告訴他不可以看媽媽上衛生間,不可以看媽媽洗澡,平時也會迴避在孩子面前換衣服。
孩子能通過家長的性別教育懂得自己的生理、心理與異性的差別,並且形成符合自己性別的性格和行為。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從父母的態度裡感受到自己的身體是被喜愛的、是被接納的、是被尊重的。這樣他也會更加愛護自己。
02讓孩子知道生命的由來
很多孩子會對生命有好奇,當孩子問:「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啊?」
「橋邊撿來的」、「石頭裡蹦出來的」、甚至還有「充話費送的」
看到這些回復,我們都不陌生,可以說是好氣又好笑。
現如今依舊很多性盲的家長,由於不懂如何解答,或者覺得難以啟齒,便隨意打發。
國際信息委員哈夫納認為,關於孩子的性疑問,成人一定要認真回答。
當孩子提出有關性方面的疑問時,孩子只是純粹表達疑惑和好奇。父母如果支支吾吾,顧左右而言他,會讓刺激孩子的獵奇心理,孩子可能會轉向一些情色作品,孩子一旦偷偷自己找答案,後期家長往往沒法很好的正確引導。
所以,我們應該用用孩子能理解和接受的言語和方式給予解答,使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得到解決和滿足。
如果孩子追問了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查閱知識後,藉助一些性教育短片,或者一些孩子能懂的繪本,認真科學地回答孩子的問題。
讓孩子直觀的了解生命從何而來,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對性獵奇心理就會逐漸減弱,後續和孩子繼續聊兩性話題就會自然得多。
03 告訴孩子隱私部位不允許侵犯
《歐洲性教育標準》提倡,「4歲之前,從出生即開始進行性教育」。這期間,性教育的重中之重還是教導孩子認識隱私部位,並學會對「壞的碰觸」堅決說不。
給孩子洗澡是個特別適合分享私密部位的時光。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身體被泳衣覆蓋的部位被稱為私密部位,可以用圖片、玩偶等形象的方式來強調,被泳衣覆蓋的地方是堅決不可以給別人碰觸的。這是教會孩子保護自己的底線。
和孩子梳理什麼是「好的觸碰」,什麼是「壞的觸碰」。比如說:最親密的撫養人給孩子洗澡、撫觸、擁抱等就屬於好的觸碰。如果是醫生要看孩子的身體,需要有爸爸媽媽陪伴的情況下才可以看。而別的讓自己不舒服的觸碰都是「壞的觸碰」。
要讓孩子知道界限感,具體如何界定和區分,爸爸媽媽可以通過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的方式來協助完成。
教會孩子,如果遇到有人想要摸自己,特別是隱私部位,需要大聲的勇敢的拒絕,同時呼喊尋求幫助。即使是自己熟悉的人提出這樣的要求,也需要堅決的拒絕。
04告訴孩子如果有不舒服,第一時間求助父母
首先,告訴孩子不可以有身體秘密。如果有人說這些話,比如:
「我很喜歡和你玩,但是你不可以告訴別人,不然我就不能再和你玩了」
「這是我們的秘密,你如果告訴別人,我就會跟別人說這是你的主意,你就會有大麻煩」
孩子需要馬上告訴爸爸媽媽,不能保持這樣的秘密。讓孩子明白,說出這樣的秘密並不會有大麻煩,保持這樣的秘密反而會有大危險。
告訴孩子要勇敢拒絕別人的不合理要求,如果不幸遇到了傷害,一定要第一時間向爸爸媽媽求助。在平日就要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告訴孩子爸媽是永遠的港灣和依靠,會永遠和孩子站在一起。
對於兒童性侵案,有太多熟人作案。如果孩子能夠第一時間求助,才能有效避免二次傷害。
05結語
與其無意識地、零散地向孩子傳遞性知識,不如正面、積極、科學地進行性教育。
面對孩子們對性的好奇時,不迴避不撒謊,給他們適齡的答案;如不幸遇到任何感覺不舒服的觸碰,要第一時間尋求幫忙。
當然我們不會天真的以為,做好以上種種準備和教育,就可以高枕無憂的免受傷害。
但至少可以降低一些可能性,或者將傷害降到最低。
在沒有足夠給力的大環境支持下,與其花時間去罵人渣,去埋怨監管部門,為人父母,教會孩子怎麼保護自己,才是有效阻止傷害發生的第一步。
孩子是我們的希望,孩子是世界的未來。
真心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不被傷害,能夠被這世界溫柔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