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校企聯合研發垃圾處理新技術:「吃進」垃圾「吐出」肥料

2020-09-09 中國日報網

「武漢的新學期來之不易!新學期要立新的flag!這個學期就從有機垃圾的『重生之旅』開始。」9月8日,武漢工商學院後勤管理部副部長葉育樁告訴記者。

在武漢工商學院,利用一種專門對付廚餘垃圾的「黑科技」,可以將無用的廢料轉化成再生的肥料,日均「吃進」5噸廚餘垃圾,可以「吐出」500公斤肥料,處理1噸垃圾的成本僅為70元。

(有機垃圾生化處理一體設備)

這項「有機垃圾生化處理一體」技術由武漢工商學院環生學院的師生科研團隊與合作企業湖北君集水處理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聯合研發,在武漢工商學院率先應用,這一技術能夠有效處理有機垃圾廢棄物、助力綠色循環經濟。

葉育樁介紹,眼下疫情尚未徹底結束,清潔衛生的綠色校園建設更是尤為重要。以前,學校食堂等校內產生的有機垃圾主要採取填埋焚燒處理,基本沒有進行其他回收利用。由於廚餘垃圾含有極高的水分與有機物,很容易腐壞、產生惡臭。校內師生人數較多,每天產生的廚餘垃圾也較多,如果不及時清理會嚴重影響校園環境。

自2019年9月起,學校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著力打造「零垃圾校園」。「有機垃圾生化處理一體」技術由學校師生參與研發,不僅有利於培養環保領域的應用創新型人才,更是學校師生以實際行動參與綠色校園建設的最好示範。

(廚餘垃圾轉化成的肥料)

在武漢工商學院垃圾處理現場,只見操作員按下按鈕,裝滿餐廚垃圾的專用桶緩緩上升至傳送帶邊將垃圾傾瀉而出。進入傳送帶,這些垃圾就開始了「重生之旅」。預處理系統首先會對所有垃圾進行篩分,之後固體物料進入入「好氧發酵系統」,進行好氧發酵堆肥,最終的產出物為有機肥;另一邊,好氧發酵產生的廢氣經噴淋塔生物除臭後達標排放;液體則進入「油水分離器」部分隔油後,分離的油脂可以作為生物柴油原料,汙水經生物反應器處理後達標排放。

湖北君集水處理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武漢工商學院企業導師董俊是有機垃圾生化處理一體技術研發負責人之一,他介紹,這套有機垃圾生化處理一體機可以精準處理不同有機垃圾種類,例如餐廚、廚餘、城市糞汙、園林廢棄物、秸稈、禽畜糞便、汙泥等,針對各類有機垃圾可投加有針對性的高效微生物菌種和生物酶,實現各類有機垃圾的高效降解。

(廚餘垃圾轉化成肥料栽出瓜果)

「通過生物手段,可以將有機垃圾中的固體轉換為有機肥料、液體轉化為生物燃料,實現有機垃圾的再生利用。整個系統通過『電控系統』實現自動化控制、數據自動傳送存儲和遠程監控,在24小時內可將餐廚垃圾減量化達到90%以上。」董俊說。

近年來,廚餘垃圾的生產量快速上升。據統計,2015年我國廚餘垃圾高達八千多萬噸,其中城市廚餘垃圾造成量佔六千多萬噸。

(研發人員展示有機垃圾轉化成的肥料)

君集公司董事長巴能軍介紹,針對廚餘垃圾這類溼垃圾處理設備效率低、能耗高的問題,有機垃圾生化處理一體設備採用智慧能源控制系統輔熱,相對市場上電加熱方式,整體能耗可降低40%以上。

目前,有機垃圾生化處理一體設備在武漢工商學院已穩定運行半年,處理了600噸有機垃圾,再生成60噸肥料。未來還將在湖北省多家單位進行大規模的推廣應用。據透露,潛江市已於近日與君集公司達成合作意向,將利用有機垃圾生化處理一體技術對全市的餐廚垃圾進行處理和資源化再利用。

(中國日報湖北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吃進」垃圾「吐出」肥料,開學季「武漢造」黑科技將校園廚餘垃圾變廢為寶
    「武漢的新學期來之不易!新學期要立新的flag!這個學期就從有機垃圾的『重生之旅』開始。」武漢工商學院後勤管理部副部長葉育樁告訴記者。時隔大半年,武漢的開學季註定不同以往,學生返校之後餐食亦成為關注焦點。在武漢工商學院,利用一種專門對付廚餘垃圾的「黑科技」,可以將無用的廢料轉化成再生的肥料,日均「吃進」5噸廚餘垃圾,可以「吐出」500公斤肥料,處理1噸垃圾的成本僅為70元。
  • 武漢一高校運用設備變廢為寶:「吃」垃圾「吐」肥料
    中新網武漢9月8日電 (柯雪梅 藍靜)「吃進」5噸廚餘垃圾,可以「吐出」500公斤肥料,並能將無用廢料轉化成再生肥料,處理1噸垃圾的成本僅為70元。這是武漢工商學院專門應對廚餘垃圾的「有機垃圾生化處理一體」設備。8日在武漢工商學院垃圾處理現場,操作員按下「有機垃圾生化處理一體」設備按鈕後,裝滿餐廚垃圾的專用桶緩緩上升至傳送帶,將垃圾傾瀉而出。
  • 武漢工商學院生化處理廚餘垃圾
    本報訊(記者 程墨 通訊員 藍靜 彭寵)「吃進」5噸廚餘垃圾可以「吐出」500公斤肥料,處理一噸垃圾的成本僅為70元。秋季新學期開始,武漢工商學院在校園裡推廣應用有機垃圾生化處理一體技術,將廚餘垃圾轉化成再生肥料。
  • 武漢工商學院生化處理廚餘垃圾
    本報訊(記者 程墨 通訊員 藍靜 彭寵)「吃進」5噸廚餘垃圾可以「吐出」500公斤肥料,處理一噸垃圾的成本僅為70元。秋季新學期開始,武漢工商學院在校園裡推廣應用有機垃圾生化處理一體技術,將廚餘垃圾轉化成再生肥料。
  • 盯著問題出實招 破解難點譜新篇——浙江省走出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新路徑
    2020年,浙江省根據《浙江省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三步走」實施方案》《2020年度浙江省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實施方案》及2020年度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重點任務要求,持續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五大」專項行動,切實加強垃圾分類處理基礎設施、政策法規、制度標準、保潔機制、資金保障、監督考核機制等建設,走出了一條具有浙江特色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新路徑。
  • 懷化企業創新生活垃圾處理新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
    懷化新聞網訊 8月上旬,湖南省環境保護科學院組織專家學者深入廣西桂林市資源縣,考察由懷化企業研發的農村縣域生活垃圾處理新技術。專家學者表示,新技術總體上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屬於生活垃圾技術處理的領跑者,可在全國實現推廣。
  • 研極食物垃圾處理器 走進武漢萬科嘉園社區
    2020年8月2日上午,由武漢童聲視界傳媒、東湖高新技術區關東街道辦事處、萬科嘉園物業、武漢品中科技等多家單位,以「垃圾分類多重奏,美麗社區我先行」為主題,在武漢萬科嘉園社區組織開展了垃圾分類知識宣傳進社區活動。
  • 農業部助力,農村生活垃圾有機化處理技術
    在城市地區,生活垃圾中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較多,餐廚廢棄物等有機垃圾相對較少。因此,農村生活垃圾處理不能簡單模仿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方式,需結合有機垃圾多的特點,合理選擇技術模式,將有機垃圾變成有機肥料,推進農村有機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 一、有機垃圾處理模式 有機垃圾堆肥。
  • 東莞試水規模化深加工處理:「吃進」樹枝樹葉
    4月17日,記者走進位於東莞市道滘鎮大魚沙村大魚沙工業區的東莞市致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致力新材料),據了解,該企業為東莞首家對綠化廢棄物進行深加工處理的企業,目前日處理綠化垃圾80餘噸。未來,他們計劃在全市分片進行布點。
  • 3D列印垃圾回收棚、智能分揀、廚餘機……垃圾分類新技術產業化江蘇先行
    垃圾分類「新技術」帶來更便捷生活垃圾分類產業化的前提是技術成熟,新技術是解決垃圾分類難題的法寶,在江蘇,3D列印、生物分解、智能分揀等新技術已被常規運用於垃圾分類處理,並初步形成規模化、產業化。一旦用戶告訴它,即將丟入的是什麼垃圾,回收箱就會自動分析,開啟相對應的箱口。廚餘垃圾一直是垃圾分類處理的難題,南京標優美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則研發出一款「吃垃圾機」,無論是怎樣的廚餘垃圾都可以「一口」搞定。「吃垃圾機」全稱為環保生物廚餘機,其看起來像一個縮小版的自動洗衣機,高度有半米左右,裡面的構造為不鏽鋼材質,容器中有螺旋槳攪拌葉。
  • 雲課堂•精彩回顧 | 第三講《我會垃圾加減法——垃圾的處理》
    8月19日下午,由共青團武昌區委員會、武昌區青少年宮共同舉辦的「垃圾分類雲課堂——我會垃圾加減法《垃圾的處理》」開課啦!這是《垃圾分類》系列課程的最後一節課了,青少年們通過這節課學習了分類後的垃圾都到哪裡去了,垃圾應該怎麼處理。同時,青少年們還跟隨老師一起做了一個「變廢為寶」的創意手工——環保鉛筆袋,學會將身邊的「垃圾」變廢為寶。
  • 世博園學習垃圾處理技術 食物殘渣能發電
    工作人員檢查垃圾桶本報訊記者 陳宏 如果你能夠潛心參觀,那你會發現,即使是垃圾,在世博園內也會成為讓人嘖嘖稱奇的東西:收集、管理、利用,未來垃圾處理的完整流程,都會在這裡有著先進技術的展示事實上,從世博園一軸四館區域綻出的這些「嫩芽」,可是大有來頭:它們是中國首次應用於大型場館和市政道路垃圾收運的自動化系統,投資達6000萬元人民幣。 據記者了解,這種垃圾箱的底部配有目前中國最大的垃圾氣力輸送系統,垃圾被投入後,將通過該氣力系統被自動回收到垃圾處理中心。
  • 上海國企與高校共推垃圾處理效能
    日前,由復旦大學、上海臨港集團和光明集團旗下上海牛奶集團等聯合舉辦的「中瑞城市綠色生態環境研討會」上,三方團隊聯合研發的「溼垃圾源頭資源化處理設備與系統」正式發布,光明集團將牽頭啟動城市溼垃圾處理工程。垃圾資源化處理的不斷完善,是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也是社會文明程度和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體現。
  • 2016湖北十大科技事件出爐 垃圾處理「湖北樣板」上榜
    經開門受理推薦、公眾投票、專家評選等環節,經廳長辦公會研究確定,最終從徵集到的54件參選事件中評選出「百年華新成功轉型升級打造垃圾處理『湖北樣板』」、「湖北氫能源汽車研發生產取得重大突破」、「國家支持華科開發中國自己的治癌利器『質子刀』」、「武漢銳科公司高功率光纖雷射器實現進口替代」、「星載銣原子鐘助力我國衛星導航系統領先國際」、「《湖北省自主創新促進條例》正式出臺」、「湖北科技創新大會吹響加快建設創新強省號角
  • 環保政策影響下,如何探索溼垃圾處理的市場機會?
    但對於倍奇能源這樣的溼垃圾處理系統提供商來說,可以說是迎來了「春天」。倍奇能源成立於2012年,由李卓婭與Stephane夫婦倆聯合創辦。李卓婭回憶道:「創業並不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尤其是我們這類環保企業,往往需要與政策方向綁定,垃圾分類條例出臺前後,倍奇能源的市場機會截然不同。」
  • 寧波推廣垃圾分類有新招 分好垃圾 「吐」出彩票
    寧波推廣垃圾分類有新招 分好垃圾 「吐」出彩票 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0-12-17 07:35    浙江日報訊  「我帶兒子在小區參加垃圾分類活動,沒想到居然中了萬元大獎!」前一天晚上,他在小區裡參加體彩「搭把手」一體機垃圾分類活動時獲得了幾張體育彩票,最終中得兩注,一注獎金1萬元,另一注100元。垃圾分類是民生工作新時尚,運動與健康是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重要內容。對於這臺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積分自助兌換體育彩票的智能終端設備,其實寧波市民並不陌生,在寧波中心城區有超過2100個智能回收服務網點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
  • 吃2000噸垃圾吐96萬度電能!垃圾在這裡變廢為寶
    這個地方森林環抱,鳥語花香,也許你會以為這裡是一個新開的郊野公園,但其實這裡是一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這裡每天會吃進2000多噸垃圾,吐出96萬度電,按照每個家庭一天六度的用電量來算,可以供給16萬戶家庭。這一切就發生在這裡。這裡是上海天馬生活垃圾末端處置綜合利用中心。
  • 未來城市生活垃圾的全過程處理工程
    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刊發《建設可持續型垃圾填埋場——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全過程處理新觀點》一文指出,未來城市生活垃圾的填埋處理方式必然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前端的分類、減量與資源化技術以及末端的汙染物快速消解與防滲漏技術的協同發展。
  • 武漢工商學院,參與研發環保新科技,變廢為寶還改善環境
    武漢工商學院今年初參與研發的一套有機垃圾生化處理一體機可將廢料轉化為可再生的肥料,變廢為寶的同時極大改善了校園環境。「原來一天大概會產生10噸左右的垃圾,我們對少部分可回收的進行了處理,剩下的則清運到政府指定的填埋場進行填埋或焚燒。」
  • 沒臭味,溼垃圾還能當肥料
    由於溼垃圾熱值低,採用焚燒方法處理成本高、效益低,因此只能走其它資源化路徑,比如通過生化處理方法生產能源產品或肥料產品。每天處理1噸溼垃圾大約需要,花50分鐘粉碎及壓榨水分,再耐心等待1天後,就可獲得有機肥料。該機器的肥料生產率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