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引導孩子進行情緒管理可以這樣做

2020-09-06 米媽談教育

有時候孩子在家裡會莫名其妙地發脾氣,尖叫哭鬧,摔東西;又或者在公共場合撒潑打滾,讓父母非常尷尬。

孩子發脾氣時很可怕,他自己也會感到害怕、痛苦、無助,但又控制不了自己的這種行為。此時此刻,他的內心中被怒火控制,周圍的一切都像是與自己無關。

當父母遇到孩子出現這種狀態時,要麼手足無措要麼趕緊哄,要麼以暴制暴。

用我父親對我說的一句話:他急,你不能跟著急。你自己首先要冷靜下來,想解決辦法。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在孩子發脾氣時,我和我的家人是如何引導孩子進行情緒管理的幾點經驗:

儘量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

我不認為有天生的壞孩子。孩子的性格秉性養成都跟父母的影響和生長環境有關。我們應該儘量站在孩子的角度,從他的視角看待問題,尤其是當孩子發脾氣時。

米米班上有個孩子脾氣暴躁,總會欺負班裡其他同學,經常都有其他家長給老師告狀,自己孩子又被欺負了。老師頭疼,家長也覺得很沒面子。幾乎每天都在給孩子錄道歉視頻。如果你的孩子也是這樣的調皮蛋兒,那麼建議你這樣做:

1、先弄清楚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小孩發脾氣往往因為情感脆弱,缺少他真正需要的關愛,挫折感也會讓他們情緒激烈。有的家長忽略對孩子的陪伴,很少和孩子溝通、玩耍。孩子發脾氣搞破壞是想引起大人的關注。並不一定真的是脾氣不好。所以,家長應該先弄清楚孩子為何發脾氣?

2、採取一些可行的方法防範:比如每天送孩子上幼兒園、上學時,提醒孩子如果今天在幼兒園、學校表現好(上課認真聽講,積極發言,和小朋友友好相處等,一定要把要求說出來,讓孩子直觀認識到自己需要怎麼做),就能收到爸媽給的驚喜獎勵(可以是口頭上的語言表揚激勵,特別是平時很少誇獎孩子,最好多用語言讚揚。也可以是一些價值不高,但是孩子喜歡的實物獎勵。)

發脾氣的當下,轉移注意力

不僅是孩子,想想作為我們成年人也會有無法承受壓力的時候,工作遇挫,生活不如意,家務瑣事煩擾等等。當孩子情緒不佳時,就不要再用過激的語言刺激了,先等孩子冷靜下來,再慢慢開導。我們可以嘗試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這個辦法非常有效。家長可以試試:

1、用新奇的語氣或表情:有幾次晚上快要睡覺了,米米提出來想吃巧克力,我說不行。他立馬想用哭鬧的方式達到目的。這時,我會表現出誇張的表情,「現在天都黑了,你知道嗎?蟲子都是趁我們人睡著以後,在我們嘴裡搞破壞,它們最喜歡的就是甜食,所以我們不能給他們傷害我們牙齒的機會。」「那我們白天吃就會沒事嗎?」「是呀,白天它們還在睡懶覺。」

2、用別的他感興趣的東西轉移注意力:有時候孩子看上了一樣東西,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想要。我們可以嘗試用其他他感興趣的東西吸引他,轉移注意力。比如,有時候米米哭鬧想要某些東西時,我們正在看電視,就會用電視裡的情節轉移他的注意力;又或者問他今天在班上有什麼開心的事?今天在幼兒園學了哪些新知識?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其實很多,只要繞開當下孩子的關注點,把注意力吸引到其他會讓他有興趣的事物上就行。

語言的體貼和安撫比肢體動作更好

當父母遇到孩子發脾氣時,要麼手足無措要麼趕緊哄,要麼用更大聲壓制孩子甚至是打罵。這些方式都不如等待孩子恢復了平靜後,父母加倍的語言體貼和安撫。不要盲目地去抱孩子,有些孩子在發脾氣時是不接受父母的擁抱的。如何正確運用語言體貼和安撫呢?建議家長這樣做:

1、氣頭上的孩子,不要馬上講道理:誰在氣頭上,都是聽不進別人任何勸說的,更別說是講所謂的大道理。我們成年人都做不到。所以當孩子正在氣頭上時,不要講道理,更不要火上澆油,或是簡單粗暴地制止孩子。

2、耐心等待孩子平靜,再語言安撫:如果是在家裡,可以由家裡對孩子最有權威的人帶到一個安靜的房間裡,耐心地等待孩子平靜下來。可以告訴孩子,我會等你安靜下來我們再好好談。當孩子安靜下來後,一定要用溫柔的言語安撫孩子。米米小時候也偶爾會發脾氣,尖叫聲幾乎可以穿透屋頂。每當這時,外公(米米最信服的人)會馬上把他帶到另一間安靜的屋子,先等他冷靜下裡再安撫他。首先外公會表示對米米發脾氣的理解,把他發脾氣的原因陳述一遍,並確認是因為這個原因發脾氣嗎?接下來外公會問他,覺得這樣發脾氣是否能夠解決問題?如果不能,那麼我們可以用什麼辦法來解決?如果米米不知道,外公會提出幾種解決的方法,再徵詢他的意見,想用哪一種方法來解決。這種先讓孩子冷靜下來,再安撫情緒以及和孩子溝通解決問題的方法。

公共場合發脾氣,適當給予幫助

很多父母害怕孩子當眾發脾氣,丟人沒臉面,往往會順從孩子。只要有一次孩子就知道這法子管用,以後還會反覆使用。那麼當孩子在外發脾氣時,父母該怎麼做呢?我建議這樣試試:

1、有選擇地給予幫助: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對於不合理的要求,可以避開矛盾,比如告訴孩子回家再說,或者換個時間再說等。前幾周我帶米米去了一個地方,那裡有一些玩樂設施他很想玩,但我告訴他,「媽媽今天沒帶錢,等下次爸爸來給你買幣」。間接避開了當下的矛盾。孩子記性很好,後來我們再次去到那附近時,他就拖著爸爸的手想去玩,考慮到這件事拖了兩三周,而且當時我也算是「答應」了他,所以應該說到做到。雖然只玩了三個項目,但孩子玩得很開心。他還留著幾個幣說下次再來玩,非常珍惜的樣子,畢竟得來不易。

2、提前做好預防:明知道那裡有孩子一定想要的東西,可以設法巧妙避開。比如,我們帶孩子逛超市,知道靠近結帳出口有個區域是賣玩具的,就不會走那裡,會走另外一條路去結帳通道。提前做好預防,有效避開孩子會因為沒有被滿足而「發脾氣」的可能。還有一種辦法,會帶他去賣玩具的區域,但我會先跟米米說好,「看可以隨便看,看到你覺得不想看為止,但不會給你買,如果你想要,那你自己要先想好用什麼來交換?」這樣明確給孩子說好, 讓孩子有心理準備,也可以防止孩子任性吵鬧。

不要怕孩子發脾氣,家長自己先冷靜下來,才能想如何解決問題的對策。上面四點方法是我實踐中驗證過的,因為有效果才會推薦給大家,希望能對你們有幫助。

往期文章推薦:


我是五歲小男孩米米的媽媽,關注幼小銜接及小學階段孩子的學習和教育,歡迎同路的父母一起探討分享經驗,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更加優秀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正確引導情緒是關鍵,聰明父母都這樣做
    你家孩子,會不會玩著玩著就突然生氣了呢?反正我家孩子是這樣,特別是到了兩歲的時候,經常發脾氣甚至亂丟東西,從來不會聽父母的話,甚至和父母吵架。所以,從那時候起我就知道,想避免孩子養成愛發脾氣的壞習慣,家長的正確引導很關鍵,聰明的孩子都這樣做。
  • 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比起打罵,這5個小妙招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如果剛好正在辦要緊的事情,可以與孩子約定一個時間進行溝通。你無心的「嗯」,「沒空」,「別煩我」等,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不被重視。在同一個情境下,家長分別做出情緒失控、情緒控制得當的舉動,引導孩子向正面示範學習。當然,也可以通過角色互換的形式進行哦。
  • 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 家長應該這樣做
    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有這樣的經歷愛發脾氣,父母也是拿孩子沒有辦法,當孩子遇到任何的困難首先就是大喊大叫來發洩自己的不滿,並不能很好的駕馭情緒來表達自己,這個時候家長應該怎麼做呢?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詳細的了解清楚這一方面的內容吧。
  • 孩子喜歡發脾氣?只需這樣做,就可以事半功倍地管理好孩子的情緒
    接下來,父母要運用言語反映孩子的真實感受,協助孩子覺察、認清自己的情緒,例如:&34;響應孩子的感受,可以讓孩子明了自己的感覺。孩子的情緒問題往往是情商問題。有教育專家曾說過,&34;。孩子的改變需要時間,幫助培養情緒力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一旦開始,就會漸入佳境。只要父母投入時間和耐心,運用技巧和練習,就能調好孩子的情緒體質,讓孩子知道自己可以有所選擇,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 孩子亂發脾氣愛哭鬧?情緒管理「5步走」,教會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大媽一邊用手攏著被孫子扯散的頭髮,一邊說「這孩子一直就這樣,稍有不順心就又哭又鬧,亂發脾氣,怎麼哄都沒用。」當孩子用哭鬧當作表達需求的工具,必須讓他知道這樣做是錯的,再引導他正確表達需求。舉例來說,孩子想拿玩具車,可以告訴他要說拿或者要說車車;孩子尋求協助,可以告訴他要說幫忙或者要說幫幫,等孩子能夠用言語正確表達,再滿足他的需求。孩子一旦發現哭鬧不能解決問題,說出正確的關鍵詞才能解決問題,就會慢慢學習說出自己的需求。剛開始引導通常要花很長的時間,爸爸媽媽要有耐心,只要多練習就會越來越好。
  • 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家長不用講道理,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是關鍵
    發脾氣是人們情緒的正常宣洩,是有益身體健康的。在孩子發脾氣的過程中,大多數家長做得最多的不是講道理就是阻止,甚至是命令孩子不要哭。實際上,這幾種方式,都無法讓孩子內心的情緒正確的釋放出來,孩子長期將情緒憋在心中,只會讓孩子更加委屈或者脾氣變得更加暴躁。
  • 孩子愛發脾氣,家長這樣做,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荀子執筆:橙媽定稿:橙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負面情緒,要說負面情緒之中「殺傷力」最強的,應該就是憤怒和暴躁了。負面情緒,不僅對自己的身心有害,還會傷害到身邊的人。小孩子同樣也會有負面情緒,而且孩子不同於成年人,孩子不是非常擅長管理自己的情緒,有的時候會特別喜歡發脾氣。這個時候父母往往會比較苦惱,擔心孩子的性格有問題。
  • 2歲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4個方法幫助孩子控制情緒
    當孩子想說說不出來,大腦中負責情緒管理的部分又遠沒有成熟時,就很容易發脾氣、扔東西、打人。就像孩子半歲時,我們不會責怪他不能走路一樣,對待2、3歲的孩子,我們也不能因為他控制不好情緒而責罵、懲罰他。相反,我們應該給予幫助和引導,讓他這方面的能力得到發展。
  • 如何引導孩子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讓孩子不再亂發脾氣的5個步驟
    接下來,我要講的內容是,如何引導孩子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生活中,很多爸媽都遇到過這樣的狀況:孩子稍有不開心,就大喊大叫,甚至摔東西,每次都會告訴他有話好好說,不能發脾氣,孩子答應的很好,結果到下次還是這樣。很多爸媽都覺得孩子總是發脾氣,只是年齡小不懂事的緣故,長大了自然就成熟了。
  • 孩子總愛發脾氣,怎麼辦?教會孩子控制情緒,對孩子一生有益
    這個時候,很多家長的表現,都是直接拿出作為父母的威信來教訓孩子,直接指出孩子的錯誤進行批評教育。這種方式一般讓孩子無法接受,只會傷害親子之間的關係。其實家長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讓孩子擁有話語權,在孩子說出自己想法的時候,自己也要表達真實的感受。家長應該先去平緩孩子的情緒,再慢慢進行安撫,過後才分析事情的因和果。
  • 孩子經常發脾氣怎麼辦?做好情緒管理,從這4個方面入手,很實用
    很多媽媽面對孩子愛發脾氣這個問題都會束手無策,有人覺得認為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慢慢等孩子長大一些就會變好,能夠控制自己的脾氣,但如果放任孩子發脾氣,對於孩子並沒有好處。如何引導這個時期的孩子?孩子發脾氣時,家長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 面對愛發脾氣的孩子,父母應正向引導,教他們做好情緒管理
    情緒管理就是指通過大家自己對自己興趣的認識,來培養自己駕馭情緒的能力,並且得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小孩子總是喜歡發脾氣也是情緒管理失敗的原因,很多孩子還不能夠充分地認識自己的情緒,所以總是情緒管理失敗。2、讓孩子認清自己的情緒其實從2歲開始就可以對孩子進行情緒認知教育了,這個時候的寶寶雖然語言上的表達能力跟不上,但是會通過打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這個時候父母不應該對孩子打人這件事情有過激的反應,會讓孩子誤以為自己打人的行為是有效的行為。
  • 孩子愛發脾氣,媽媽怎麼辦?
    編者按:我們在面對孩子愛發脾氣的這件事兒的時候,應該怎麼樣來做呢?怎麼樣跟孩子來和平相處呢?12月14日,果媽李璇在我們的社群進行了一次免費微課。01孩子愛發脾氣的3個原因孩子愛發脾氣,我們會從三個部分進行分析,首先,我們要注意一下孩子的年齡段,不同的年齡段的孩子,他的其實背後的原因也都是不盡相同的。
  • 6歲前的孩子,情緒喜怒無常,家長正確引導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6歲前的孩子,情緒喜怒無常,家長正確引導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本文作者 | 夢雨(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嚴禁抄襲孩子哭鬧發脾氣,大都是因為他們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遇到孩子哭鬧發脾氣時,家長可以這樣做正確教育引導孩子,讓孩子認識到不能做的事情錯在哪裡發現孩子有不良情緒時,家長要多和孩子交流,詢問原因,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 愛發脾氣的孩子,一定有個愛發脾氣的父母,家長先控制好自己情緒
    鄰居也和我抱怨過:孩子越大越不聽話,動不動就發脾氣;每次說好幾遍都不聽,說多了還生氣;孩子都六歲了,再這樣下去,管不住了怎麼辦.鄰居經常邊說邊嘆氣:「孩子越大,脾氣也越大,每天家裡像住著仇人一樣,真怕哪天控制不住自己,扇他兩巴掌。」很多父母會覺得,孩子愛發脾氣,就是不聽話、叛逆的表現,應該及時制止,以免以後闖下大禍。
  • 孩子遇到一點小事就發脾氣?情緒管理,還得從3方面入手
    這樣的情況,讓我非常尷尬。老師說,有時候小朋友不小心碰一下,也會發脾氣,建議在家多與孩子進行溝通。面對孩子這樣愛發脾氣的情況,與他進行過分析,但效果並不大,感覺自己也要被折磨的想要跟他發脾氣。孩子發脾氣了,你該怎麼辦?
  • 孩子總愛亂發脾氣?可能是情緒管理出了問題,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導語:鄰居張女士最近特別苦惱,她家6歲的寶貝兒子總是愛發脾氣,而且小傢伙還動不動的摔打東西,這讓張女士頭疼的很。再加上孩子年齡比較小,張女士不知道用什麼樣的方法去教育,如果動手打,張女士捨不得,但是用語言教育,孩子又不聽,這可讓張女士犯了難。
  • 幼兒園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巧用六種兒童繪本,讓孩子做情緒高手
    家長怎麼幫助孩子管理情緒,特別是幼兒園孩子?如果把引導孩子做「情商高手」,那麼就借用繪本這把利劍,教給家長一些「練功」小妙招:妙招一:情緒命名。情緒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引導孩子識別出不同的情緒,這是管理情緒的前提。
  • 孩子愛發脾氣?父母可用三種方法,引導他走出情緒波動期
    她不明白,之前乖巧聽話、對她言聽計從的孩子,為什麼突然變得這麼愛鬧情緒?>孩子變得愛發脾氣、喜歡鬧情緒,與他的生長發育有一定關係。,引導孩子走出情緒波動期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出現情緒波動是很正常的。不過,在孩子鬧情緒的時候,父母要正確處理,以免孩子悶悶不樂,影響身心健康。卡卡媽認為,父母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引導孩子,讓他儘快走出情緒波動期。
  • 寶寶亂發脾氣,不會管理情緒怎麼辦?
    其實不是的,這是這個階段寶寶的正常表現,很多時候寶寶哭鬧,發脾氣只是因為他委屈,因為他想要說的說不出來,著急。另外,這個階段的孩子年紀小,大腦發育不完善,使得寶寶的自控能力不足,孩子才會表現出情緒不穩定的情況,其實這個時候是家長教孩子情緒管理的最佳時機,那麼家長具體應怎麼做呢?首先,關注寶寶,聆聽並理解寶寶的負面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