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絲欄目|絲說高考複習
高中生的英語成績呈現出兩極分化特點,滿分150分的試卷,一部分同學輕輕鬆鬆拿到130以上,一部分同學拼了老命可能勉強及格——90分以上。其中,失分點較多的就是閱讀理解,部分同學就是靠蒙,壓根就沒有讀懂文章的意思。
「冷絲說人文教育」根據2018年的高考英語全國卷以及教育部考試中心公布的相關資料,總結出近幾年英語命題中閱讀理解的三大特點,順便也說說作文和其他題型的特點,僅供考生和家長參考。
先看看閱讀理解題目的整體情況,了解核心特點。
需要提出來的是,所謂「立德樹人、素質教育」可不是空頭支票,在命題中有顯著的體現,作為英語教師、家長必須弄懂,考生也要跟著弄懂。
就全國2018年高考英語各套試卷的所有語篇和語料來看,尤其是閱讀題目的材料,所有材料都是圍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三大主題,取材廣泛,具體說涉及故事、科普、人文、社會現象和文化活動等。材料的體裁也是多樣的,包括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等。
這些材料都是取材於當下,時代性強,考查能力全面,充分體現了高考堅持立德樹人、發展素質教育的目標。請注意,這可不是一句空話套話,而是實實在在的話,「冷絲說人文教育」結合教育部考試中心的相關材料在下文作進一步的具體分析。
第一大特點,著重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特色,這種體現貫穿在每一個題型之中。
不僅僅是閱讀理解題目,2018年高考英語全國I卷寫作部分第二節設置了外國朋友將到中國家庭做客的情境,要求考生給外國朋友回復一封郵件,告知在中國家庭做客的基本習俗,內容包括到達的時間、帶小禮物及餐桌禮儀等。
全國II卷語言知識運用部分第二節語篇介紹中國近年來根據人民膳食變化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節水節肥,為全球生態環境保護作出了貢獻。
全國III卷閱讀理解部分的一篇文章報導了中國建築設計師在他們的作品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獲得國際大獎,讓世界了解中國的消息。
這些語篇的選擇和能力考查題目的設置符合考生的能力水平,在自然融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宣傳介紹中國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引導考生在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偉大民族精神的同時,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四個自信」。
第二大特點,融人人文知識,引導關注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8年高考英語全國I卷閱讀理解部分選取一篇關於世界語言種類隨著人類社會發展而進化和減少的文章,倡導保護人類歷史與文明。
全國III卷閱讀理解部分選取一篇關於加拿大道森市的歷史發展與現狀的文章,倡導與自然和諧相處。
全國I卷閱讀理解部分選取一篇關於做起來省錢、吃起來味美的食物的新聞報導和一篇介紹新舊電器使用與能源消耗調查的文章,倡導生活節儉和節能環保。
不難看出,閱讀題及相關題目,這些材料都可以引導考生在理解文章內容和作者觀點態度的基礎上關注人類命運共同體,強化考生的社會責任意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與可持續發展。
第三大特點,重視考生的思維品質培養,倡導建立和諧人際關係。
2018年全同II卷閱讀理解部分選取了一篇研究報導,介紹人們在社交過程中適當寒暄和閒談,這是成為人際間相互理解溝通的基礎。
全國III卷閱讀理解部分選取了一篇文章,介紹作者如何引導孩子主動捐獻玩具,並從玩耍簡單玩具中獲得快樂。
全國II卷完形填空篇章介紹一位父親碰巧營救了自己的兒子,引起強烈的親情共鳴。
全國III卷完形填空篇章講述一男子在收到陌生簡訊後禮貌地回復併到醫院探望新生嬰兒的故事,體現了滿滿的善意。
這些篇章及相關題目讓考生在閱讀文章內容的同時,深入思考在生活日趨便利的當今社會,更應該關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引導考生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和人文情懷。
高考英語命題沒有那麼神秘,命題中的材料都是很接地氣的,都是現實生活中我們能夠摸得著看得見的內容,你只要稍稍動動腦子,仔細總結一下,一定能夠掌握一些命題特點,這樣複習起來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拿到130分也不是什麼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