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數學課堂上,進行了一年級上冊的第6單元測試,考試的結果,令老師感到了深深的無力。
這次測試,有3道「難題」,全班都不會做。令老師無奈的是,偏偏這3個難題,在課堂上是講過的,那麼,孩子們為何還不會呢?原因在哪裡呢?
來看上圖,班級裡的這位小同學,此次測試,僅僅考了37分!
看他的答卷情況,錯題特別多。
第二大題的第4小題,第5小題,全班都出現了錯誤。就是這類題目,一年級小學生很難掌握,由一位數過渡到兩位數以後,要學習兩個數位,即——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
一年級小學生,在學習數位時,必須明白,數位上的數,表示的含義。個位上的數,表示幾個一;十位上的數,表示幾個十。
像上面的第4小題,正確的解答是:16的個位上是6,表示6個一;十位上是1,表示1個十。
在這裡,因為既有數字,又有漢字,一年級小學生在記憶和填寫時,就很容易混淆書寫的格式,老師雖然課堂上一再強調幾個一、幾個十,這裡的「一」和「十」,都必須書寫成漢字格式,不過,一年級小學生,還是很容易搞混、寫錯。
像上圖的第5小題,也是同樣的道理,13裡面,有1個十,和3個一。如果一年級小同學能夠正確理解數位的概念,那麼,這類題目,就不會再出錯了。
再來看這位小同學第2頁的答卷。
看來,他聽老師讀題的時候,根本沒認真聽,對於題意不明白,在作答時,頭腦裡是糊塗的,就很容易出錯。更讓老師不安的是,這位小同學,就連第五大題的計算題,也有一半的錯題!一年級的內容,並不難,但這位小同學,出錯率如此高,看來,他的數學基礎,有點差,需要好好加強一下了。
看圖寫算式,也是一年級數學中,比較常見的類型題。
這類題目,首先在看圖時,需要分辨清楚,應該用加法,還是用減法。如果算法弄錯了,那麼整個題目就都錯了。第七大題的第1個小題,一圖三式,這種類型訓練過許多次了,為何依然出錯呢?
這位小同學,錯在數錯了數量,粗心大意。再如第3小題的氣球,通過看圖,能夠觀察到總數是17,那麼,另一部分是多少,就需要用減法來算。
上圖的壓軸題,同樣是全班都不會的一道「難題」。
這道題,其實老師剛剛在昨天的課堂上,講過了。這類排隊問題,之間有幾人?對於一年級小同學來說,列算式較難理解,因此,老師講授了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可以用畫圖法,畫13個小棒或圓圈,標出第8的小蘭,和第13的小紅,然後,數一數在小蘭和小紅之間,有幾個小棒或圓圈,那麼,答案就出來了。
第二種方法,可以用寫數字法,從數字8寫到數字13,再把8和13之間有幾個數字,數一下,答案同樣就出來了。
數學測試中,考37分,確實成績很差,老師會盡力幫助這位小同學,但是呢,家長也要引起關注了,如果再不想辦法,幫幫這位小同學,他的數學基礎,根本無法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