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工作坊的第一天,一位媽媽很著急,向我投訴孩子沈迷網絡,完全不理會大人,她要孩子讀些有益的書,看有益的頻道,孩子完全不願意。不止如此,孩子還會口出惡言,並且打媽媽……
家中有人和孩子對話嗎?媽媽說孩子根本不理她,要怎麼樣對話呢?
我邀請她學習與孩子對話,媽媽一點兒都聽不進去。
孩子的口出惡言,打媽媽是哪裡學來的呢?
媽媽完全不明白,因為孩子罵她,比她罵孩子還嚴重,況且她打孩子下手沒像孩子這麼重…
媽媽只想解決問題,卻不明白孩子的反應,很可能從自己的教養而來。
媽媽告訴我,只要能解決問題就好,我要她回到內在,要她運用對話,她看起來並不想聽。
我只好與她對話,讓她進入內在,我問了幾個關鍵問題,媽媽在眼淚裡面出不來,頓時頭疼起來。
我擺應對姿態時,刻意請她上來。我示範了應對姿態之後,自然要示範一致性的應對,請上臺的夥伴,舉出夫妻應對的問題,我來示範一致性的對話,這是我最常示範夫妻對話的部分。說來我是大膽的,請他們扮演任何情況下的衝突,我來進行一致性對話,我心知唯有現場示範,才能讓學員知道一致性,了解對話的重要性,請現場的夫妻舉出日常應對的問題,比較有生活上的體驗。
那位媽媽在雕塑姿態現場,有不少觸動。然而即使如此,她面對回家功課,仍然不以為然,因為她認為孩子不會和她對話。
怎麼辦呢?只好為她客制化幾個程序,邀請她覺知情緒,邀請她想像幾種狀況,我為她在幾種情況下,設定幾種應對語言。但是,她依然告訴我,兒子絕對、絕對不會與她對話…
第一天結束之後,她頭痛欲裂的開車回家,並且一邊開車一邊詛咒我,詛咒我什麼方法都沒有給,根本不知道孩子不會對話….
她是個很可愛的人,即使詛咒我也跟我說。
她也是個「聽話」的人,照著我給她的流程去說話。她兒子果真玩計算機,並不理會她,她就照著我說的,先停頓之後,留了一句話就離開。
兒子過不了多久,竟然放下計算機,跑來跟媽媽問話:「不是要跟我說話嗎?…」
媽媽開始對話起來,對了三句話,媽媽開始提問了…
這個14歲的男孩,太可愛了,竟然跟媽媽說:「妳現在懂得問我了吼…..」
天呀!這個媽媽過去從來不提問,都是道理與指責,應該說兒子終於等到這一天了呀!兒子開始跟媽媽對話。但是媽媽不敢問關於課業問題,反倒是兒子主動提起來了。
這一段對話結束了,媽媽竟然發現兒子很上進,去看媽媽希望兒子看的東西。媽媽完全不能理解,只是在第二天不斷道謝,問怎麼會這樣?
三天工作坊上完了,媽媽的頭疼還在反應著,因為她長年不跟自己靠近,被引導著與自己內在連結,一些反應就進來了。有趣的是,同在現場的她妹妹,亦跟她一樣頭疼欲裂。
三天工作坊結束了,這位媽媽從咒罵我,到給我無限回饋。我心思的確要讓更多父母知道,如何覺察情緒,如何展開對話,是人跟人連結的基礎,而這一份連結有多重要。
任教臺灣第一所體制外中學7年。結合親職教育、閱讀、寫作與生命教育,創立千樹成林創意作文、快雪時晴創意作文班,致力於推廣閱讀、寫作、文學與教育工作。
文字創作曾獲得:
時報文學獎、教育部文藝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臺灣省文學獎、五四文藝節散文獎、全國詩人獎、玉山文學獎、洪醒夫小說獎、臺中市文學獎、臺中縣文學獎、夢花文學獎、臺北市公交車捷運新詩獎……。
曾出版的書與類別如下:
小說集《上邪!》,童書《王建民的故事》。
青少年勵志書:《給長耳兔的36封信》、《心念》。
閱讀教育:《閱讀深動力》(與甘耀明合著)。
作文教育:《作文,就是寫故事》。
古典詩詞教育書:《超級有趣的古典詩詞》(與李崇樹合著)
另類學校實踐教育:《沒有圍牆的學校》(與甘耀明合著)、《移動的學校》。
教育書:《麥田裡的老師》、《心教》、《對話的力量》(與甘耀明合著)、與《薩提爾的對話練習》。其中《麥田裡的老師》曾獲選2013年《中國教育報》影響中國教師之10本書;《薩提爾的對話練習》獲得金石堂2018年十大影響好書。
在臺灣公開行程:
教育部講座、國教院講座、臺中市教育局講座、嘉義縣教育局講座、新竹縣教育局講座、新北市教育局講座、大專閱讀與書寫計劃講座、健保署戒菸高階種子教師講座…。
在臺灣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演講超過超過2千場。
於旭立文教基金會、博幼基金會、永齡基金會、彩虹協會、家扶中心、關懷協會、學習障礙協會、自閉症協會、福智基金會……擔任講座。
於長耳兔心靈維度開設工作坊。
受邀講座國家與城市:
中國大陸上海、西安、南京、嘉善、金華、鄭州、黃山。
美國舊金山、洛杉磯、休斯敦、西雅圖、紐約、芝加哥。
馬來西亞吉隆坡、巴生、檳城、怡保、馬六甲、新山。
澳門、香港、新加坡。
擔任顧問
曾任新加坡耕讀園教育中心顧問。
馬來西亞薩提爾全人發展協會顧問、德信學校顧問、小樹幼兒成長學園顧問、耕讀軒顧問、藝術村顧問。
香港自然學校顧問。
西安貝曼薩提爾中心顧問、北京歌露營公益團體顧問。
臺灣曉明女中、惠文高中特約作家,臺灣青少年教育協進會理事長。
如何加入李崇建書友會
非常歡迎各位父母以及教師加入李崇建書友會,參與我們的對話分享活動,讓我們共同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完善自己,成為有覺知的教育者。
具體方式:
點擊關注公眾號,可添加小編微信(下方二維碼)獲得邀請進入李崇建書友會交流群,我們會不斷地在群中分享我們在親子成長道路上遇到的問題、總結的經驗和可以利用的資源,分享崇建老師的對話脈絡以及具體的教育方法、不定期舉辦線下交流活動、開展親子活動項目、分發各種福利,不定期有資深老師關於親子教育的線上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