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覺察情緒,是人跟人連結的基礎!

2021-02-18 李崇建書友會

三天工作坊的第一天,一位媽媽很著急,向我投訴孩子沈迷網絡,完全不理會大人,她要孩子讀些有益的書,看有益的頻道,孩子完全不願意。不止如此,孩子還會口出惡言,並且打媽媽……

家中有人和孩子對話嗎?媽媽說孩子根本不理她,要怎麼樣對話呢?

我邀請她學習與孩子對話,媽媽一點兒都聽不進去。

孩子的口出惡言,打媽媽是哪裡學來的呢?

媽媽完全不明白,因為孩子罵她,比她罵孩子還嚴重,況且她打孩子下手沒像孩子這麼重…

 

媽媽只想解決問題,卻不明白孩子的反應,很可能從自己的教養而來。

媽媽告訴我,只要能解決問題就好,我要她回到內在,要她運用對話,她看起來並不想聽。

我只好與她對話,讓她進入內在,我問了幾個關鍵問題,媽媽在眼淚裡面出不來,頓時頭疼起來。

我擺應對姿態時,刻意請她上來。我示範了應對姿態之後,自然要示範一致性的應對,請上臺的夥伴,舉出夫妻應對的問題,我來示範一致性的對話,這是我最常示範夫妻對話的部分。說來我是大膽的,請他們扮演任何情況下的衝突,我來進行一致性對話,我心知唯有現場示範,才能讓學員知道一致性,了解對話的重要性,請現場的夫妻舉出日常應對的問題,比較有生活上的體驗。

那位媽媽在雕塑姿態現場,有不少觸動。然而即使如此,她面對回家功課,仍然不以為然,因為她認為孩子不會和她對話。

怎麼辦呢?只好為她客制化幾個程序,邀請她覺知情緒,邀請她想像幾種狀況,我為她在幾種情況下,設定幾種應對語言。但是,她依然告訴我,兒子絕對、絕對不會與她對話…

第一天結束之後,她頭痛欲裂的開車回家,並且一邊開車一邊詛咒我,詛咒我什麼方法都沒有給,根本不知道孩子不會對話….

她是個很可愛的人,即使詛咒我也跟我說。

她也是個「聽話」的人,照著我給她的流程去說話。她兒子果真玩計算機,並不理會她,她就照著我說的,先停頓之後,留了一句話就離開。

兒子過不了多久,竟然放下計算機,跑來跟媽媽問話:「不是要跟我說話嗎?…」

媽媽開始對話起來,對了三句話,媽媽開始提問了…

這個14歲的男孩,太可愛了,竟然跟媽媽說:「妳現在懂得問我了吼…..」

天呀!這個媽媽過去從來不提問,都是道理與指責,應該說兒子終於等到這一天了呀!兒子開始跟媽媽對話。但是媽媽不敢問關於課業問題,反倒是兒子主動提起來了。

這一段對話結束了,媽媽竟然發現兒子很上進,去看媽媽希望兒子看的東西。媽媽完全不能理解,只是在第二天不斷道謝,問怎麼會這樣?

三天工作坊上完了,媽媽的頭疼還在反應著,因為她長年不跟自己靠近,被引導著與自己內在連結,一些反應就進來了。有趣的是,同在現場的她妹妹,亦跟她一樣頭疼欲裂。

三天工作坊結束了,這位媽媽從咒罵我,到給我無限回饋。我心思的確要讓更多父母知道,如何覺察情緒,如何展開對話,是人跟人連結的基礎,而這一份連結有多重要。

任教臺灣第一所體制外中學7年。結合親職教育、閱讀、寫作與生命教育,創立千樹成林創意作文、快雪時晴創意作文班,致力於推廣閱讀、寫作、文學與教育工作。

文字創作曾獲得:

時報文學獎、教育部文藝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臺灣省文學獎、五四文藝節散文獎、全國詩人獎、玉山文學獎、洪醒夫小說獎、臺中市文學獎、臺中縣文學獎、夢花文學獎、臺北市公交車捷運新詩獎……。

曾出版的書與類別如下:

小說集《上邪!》,童書《王建民的故事》。

青少年勵志書:《給長耳兔的36封信》、《心念》。

閱讀教育:《閱讀深動力》(與甘耀明合著)。

作文教育:《作文,就是寫故事》。

古典詩詞教育書:《超級有趣的古典詩詞》(與李崇樹合著)

另類學校實踐教育:《沒有圍牆的學校》(與甘耀明合著)、《移動的學校》。

教育書:《麥田裡的老師》、《心教》、《對話的力量》(與甘耀明合著)、與《薩提爾的對話練習》。其中《麥田裡的老師》曾獲選2013年《中國教育報》影響中國教師之10本書;《薩提爾的對話練習》獲得金石堂2018年十大影響好書。

在臺灣公開行程:

教育部講座、國教院講座、臺中市教育局講座、嘉義縣教育局講座、新竹縣教育局講座、新北市教育局講座、大專閱讀與書寫計劃講座、健保署戒菸高階種子教師講座…。

在臺灣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演講超過超過2千場。

於旭立文教基金會、博幼基金會、永齡基金會、彩虹協會、家扶中心、關懷協會、學習障礙協會、自閉症協會、福智基金會……擔任講座。

於長耳兔心靈維度開設工作坊。

受邀講座國家與城市:

中國大陸上海、西安、南京、嘉善、金華、鄭州、黃山。

美國舊金山、洛杉磯、休斯敦、西雅圖、紐約、芝加哥。

馬來西亞吉隆坡、巴生、檳城、怡保、馬六甲、新山。

澳門、香港、新加坡。

擔任顧問

曾任新加坡耕讀園教育中心顧問。

馬來西亞薩提爾全人發展協會顧問、德信學校顧問、小樹幼兒成長學園顧問、耕讀軒顧問、藝術村顧問。

香港自然學校顧問。

西安貝曼薩提爾中心顧問、北京歌露營公益團體顧問。

臺灣曉明女中、惠文高中特約作家,臺灣青少年教育協進會理事長。

如何加入李崇建書友會

 

非常歡迎各位父母以及教師加入李崇建書友會,參與我們的對話分享活動,讓我們共同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完善自己,成為有覺知的教育者。

具體方式:

點擊關注公眾號,可添加小編微信(下方二維碼)獲得邀請進入李崇建書友會交流群,我們會不斷地在群中分享我們在親子成長道路上遇到的問題、總結的經驗和可以利用的資源,分享崇建老師的對話脈絡以及具體的教育方法、不定期舉辦線下交流活動、開展親子活動項目、分發各種福利,不定期有資深老師關於親子教育的線上課程。

相關焦點

  • 覺察自己,覺察他人的情緒(散文 心理篇)
    文/怡心理(原創)覺察,是一種能力。覺察自己的身心處於什麼狀態,愉悅還是憤怒,沒有能力覺察自己的人,自然也沒有能力覺察他人處於什麼身心狀態,所以覺察自己是基礎,也是根本。我們經常會發現有一些人會在一些特定的場合說一些不合時宜的話,別人的臉色都變了,已經陷入了尷尬的氛圍,ta仍然自顧自的眉飛色舞……這樣的場景,我想幾乎每個人都遇到過,對別人的言行,表情沒有覺察的能力,這樣的人我想沒有人會喜歡。我認識的一個女人,經常愛跟別人開玩笑,是一名老師,在大家的眼中屬於能說會道的那種類型。
  • 覺察情緒是控制情緒的第一步
    很多人是覺察不到自己的情緒的,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比如你和老公吵架,跟孩子發火。當時肯定是血往上湧,心都要從嗓子眼蹦出來了,很多人甚至氣的臉色發紫,嘴唇直顫,渾身哆嗦。嚴重的還會做出很多不堪設想的衝動舉動,打人,摔東西,再嚴重的,跟多社會新聞,路怒症,很多小矛盾升級甚至會動刀要命。或者人在失戀時,那種撕心裂肺,頹廢至極,到處跟朋友打電話哭訴,不吃飯不出門不上班,用酒精麻痺自己,渾渾噩噩度日的狀態。想想正常狀態下的人會這樣嗎?而這些事情又經常發生在每個人身上。
  • 情緒管理第一步:覺察
    這裡是《情緒管理核心課》的第二節:覺察的力量。在上一次的課程裡,我們聊到了情緒的概念,也聊到情緒與生命的關係,最後我們還留了一個小任務:找出平時最困擾您的一種情緒,並列出這種情緒來的時候,您習慣的做法。其實,完成這個任務的過程,是一個覺察的過程。
  • 教育孩子要如何控制情緒?從「情緒覺察」開始
    事實上,所有情緒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必要性。情緒的存在就是為了保護我們,同時也告訴我們:"當面對什麼樣的人時,我們會對什麼事情或什麼人產生怎樣的看法,我們內心在意的到底是什麼?"從而讓我們更好地生活。即使是被很多人視為"洪水猛獸"的消極情緒,也被寫入人體基因的本能保護機制。
  • 如何正確快速地覺察自己的真實情緒?|羅清軍
    什麼是情緒的覺察?通俗一點講,是自己當下情感的自我認識。此刻的你是快樂?還是悲傷?抑或是憤怒和恐懼。你是否能夠準確覺察自己的情緒呢?每個人都想要做到情緒管理,想要控制那些不好的情緒,想要培養良好的心情。
  • 身處疫情,我們如何覺察和調節自身的情緒?
    我如何去調節自己的負面情緒,如何幫助身邊人調節他們的情緒呢?這次的情緒與以往公共事件的情緒相對而言,又有什麼特點呢?本文會幫助大家去回答以上的這些問題。1. 情緒是什麼?它們是怎麼產生的呢?官方和非官方的新聞在不斷地更新,我們的情緒經常也被帶著起起伏伏。
  • 自我覺察,時刻覺察自己的情緒,成為自己的觀察者
    如果它是毒藥,它是如何給我下毒的,在哪個部位下毒的,它是如何影響我的。 很重要的練習就是學習覺察。當我們不能覺察自己的念頭、自己如何思考,我們就沒有辦法找到解決方案。所以,當我充滿掙扎的時候,需要思考一下:我用了怎樣的語言,我是如何思考的?
  • 你最需要的是「情緒覺察」
    凱叔說kaishushuo情緒,其實沒有好壞之分。重要的是能覺察到自己的情緒,保持對自己、對孩子狀況的清醒覺知。在這樣的基礎上去解決問題,我們和孩子之間還會有什麼問題呢?如何自我覺察情緒?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特別是產生了強烈負面情緒的時候,要想冷靜地解決問題,學會對自己的情緒進行覺察,變得非常重要。那麼什麼叫覺察呢?覺察,就是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注意自己在做什麼。比如我覺得孩子不可理喻的時候:我是生氣的嗎?我身體哪裡有緊張?有沒有不舒服?
  • 自我關懷從覺察情緒開始
    學會與情緒相處是一門學問,人一旦陷入負面情緒中出不來,便會加重自己的心理負擔,壓抑,憤怒,自卑,退縮,恐懼多種情緒交織,找不到正確釋放的出口,極易導致心理疾患。心理助人者幫助來訪者學會自我關懷,從覺察自己的情緒開始。
  • WeDeep14天正念成長行動營Day 4|如何覺察和應對情緒
    大家晚上好,今天WeDeep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關於如何覺察和應對情緒。Part 1如何覺察情緒1.培養意識要了解自己的情緒,首先要學習覺察情緒,培養覺察的意識。只有在你對自己的情緒有意識之後,你才可能把注意力放在覺察它上面。如何培養這種意識呢,多問問自己為什麼。你為什麼要學習覺察情緒;情緒怎樣影響你的生活和關係;管理自己的情緒有什麼好處。這些問題會帶動你思考,並讓你有意識地在生活中覺察情緒對自己的影響。
  • 明明有情緒,卻總說「沒事」| 困境背後,是未經覺察的情緒
    「他跟我道歉了,說因為工作上的問題,前幾天一直很煩躁。他本來覺得自己沒事,所以也沒跟我說。我把他的一系列『惡行』擺出來後,他才意識到自己狀態不對......」類似的情況,你是否也似曾相識?一直覺得自己「沒事」,但其實整個狀態早就受到了影響。經常要經過他人提醒、或是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才能意識到,自己之前有情緒了。
  • 【家庭教育】陪伴 覺察 升華——共生共長的家庭情緒力量
    今天,我們精選了西南大學教育學部學前教育學院副教授胡福貞教授的線上微課,「陪伴 覺察 升華——共生共長的家庭情緒力量」,與各位家長一起分享父母在陪伴孩子共同成長過程中,對於自身情緒以及家庭情緒的覺察,收穫一些使家庭關係更加積極和諧的實用方法。
  • 培養自知覺察意識:動機行為後的情緒欲望
    我們常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可見自知是非常重要且稀罕的思維意識,畢竟物以稀為貴嘛。 讓我們看看如何培養自知覺察在人際溝通中的問題。 一是有意識從日常生活訓練善解人意 心理學乃至生活常識告訴我們,每個人言行背後都有動機意圖,如果不能及時覺察出來,就會無所適從,甚至看不出真實意圖,乃至會被人稱為傻子。
  • 『自我覺察』是一切智慧的基礎 | 胡因夢
    自我覺察是一切智慧的基礎。 自我覺察也跟身體密切相關,因為我們每一個念頭、我們每一種情緒都是一種信息,這些信息事實上都會在我們的經絡系統、中脈七輪的能量體上面隨時隨刻產生一些氣息的變化。
  • 對身體感覺的覺察是如何幫我們提高情緒調節能力的?
    #第10周答疑會現在開始#Q1:正念裡面有講到,任何情緒都有對應的身體感覺,那麼,通過對身體感覺的覺察是如何幫忙我們提高情緒調節能力的呢?是將對情緒的體驗轉移到身體感覺上來嗎?如果是,這是不是一種逃避?
  • 為什麼說人需要自我覺察?
    自我覺察包括監測我們的困擾、思維、情緒和信念。這很重要,因為它是影響個人發展的主要機制。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如何以及在什麼情況下會觸發我們的情感,我們的生活會失控得非常快。自我覺察為什麼重要?高度的自我覺察可以有效地預測一個人是否會成功,也許是因為一個有自我覺察的人知道什麼樣的機會是適合自己的,也知道如何讓一個合適的企業運作得好。
  • 總是吼完孩子就後悔,避免「死循環」,家長要學會「情緒覺察」
    看著孩子委屈的哭著,姐姐滿是心疼,連忙跟孩子道歉,安撫孩子。 二、不懂"情緒覺察"的家長帶來的負面影響 不懂"情緒覺察"的人不僅僅會對本身產生不好的影響同時也會對身邊人的情緒產生一定的影響。
  • 意象中「沒有看到的人」對覺察的影響
    因為覺察是光,所以覺察不是為了改變,覺察本身就是改變。覺察是意象對話的核心、根基,無論是面對,還是接納,都是以覺察為前提。意象對話很重視覺察,覺察到了,就給這個意象、情緒、情結一個容器功能。容器不會給這個情結加力,不會染,只是呈現。這個和通過一個人的眼睛看到不一樣,因為這個人可能對這個意象有情緒,這個情緒如果覺察不到,會染。下面我們說說覺察的兩種形式:有哺乳動物的覺察和人的覺察。
  • 情緒覺察,情緒波動
    很多找到我的來訪者都會很著急的問,老師我該怎麼辦,ta要和我分手,ta要和我離婚,相信很多學員,這個分手離婚肯定對方和你提過很多次,甚至是無數次,但你如果當時能意識到這背後的情緒反應,你們就不會被動到這個局面,今天主要是想要分享情緒覺察這個版塊。
  • 覺察你內心的情緒,創造美好人生
    第一階段:自我覺察。覺察的對象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內心狀態在每一次情緒升起時,覺察自己正在害怕什麼,內心有著什麼擔憂。此時可以覺察看看:為何自己會有這樣的行為,內心深處在害怕什麼?是害怕被遺棄?害怕不被愛?或是害怕沒有安全感?無法覺察自己的人,就會不斷的重複體驗以上的痛苦情緒。心理學家榮格曾經說過:「你沒有覺察到的事,就會變成你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