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崗區:「三進三出」暢通鄉村振興人才培養主渠道

2021-02-13 紅花崗區黨旗飄揚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當前,正值脫貧攻堅決勝期,鄉村振興戰略起步期,重任在肩,道阻且長。為著力解決村級組織人才隊伍年齡結構不優、幹部隊伍「青黃不接」等問題,紅花崗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關於實施「雙培養」工程重大戰略部署要求,通過嚴格「進口」、暢通「出口」,切實推進鄉村振興人才全面儲備、全面提升,推動基層組織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 關於印發《關於在中等職業學校培養鄉村振興人才

充實村級後備力量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緊扣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開啟鄉村振興全面振興的迫切需要,成立「雙培養」工程領導小組,建立區委、區直部門、鎮(街)黨(工)委一抓到底的「1+1+1」協同推進機制,統籌區直機關工委、區人社局等部門形成「1+8」協同推進格局。先後印發《紅花崗區村級組織領軍人才培養工程實施方案》《關於在中等職業學校培養鄉村振興人才充實村級後備力量的實施方案》,制定「一人一策」「一村一策」,從制度層面暢通鄉村振興人才培養渠道,著力培養一支餘留芬、冷朝剛式的鄉村振興村級組織領軍人才隊伍,儲備一批村級優秀青年後備力量。

▲ 紅花崗區2020年村級組織領軍人才

培養工程專題培訓班

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真正把想幹事、有闖勁、善創新的優秀人才選入村級組織領軍人才和後備力量隊伍。實施村級領軍人才選拔「四步」法和後備力量選拔「六步」法,細化年齡、學歷、經歷等要求,制定8項正面標準和5項負面清單,從全區35歲左右,具備高中及以上學歷的在任村(社區)「兩委」成員及新入學中等職業院校學生中,擇優選拔重點培養對象,建立鄉村振興人才資源庫。目前,嚴格按照「高標準、高素質、高質量」的要求,會同12個部門對「雙培養」工程培養對象開展綜合審查3輪,區委常委會逐一研判確定市級領軍人才培養對象6名,綜合評選區級培養對象50名,中職院校鄉村振興後備力量培訓班學員160名。

▲ 紅花崗區鄉村振興後備力量培訓班

利用遵義社區幹部學院、區委黨校、鎮級黨校、新時代大講堂等平臺,強化對村級組織領軍人才和後備力量的近、中、遠期培養,進一步提升綜合能力。建立區級領導、鎮街主要領導與領軍人才培養對象「一對一」幫帶機制,結成幫帶聯繫對子12個。圍繞產業發展、經營管理、基層治理等內容,舉辦「領軍人才交流座談會」及「後備力量交流座談會」,區委書記、區長、組織部長開展專題授課3次,開展區級專題培訓5期,現場觀摩1期,外出學習1期。完成鎮街輪訓全覆蓋。培養區級領軍人才培養對象苟恩遠為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顧露露、餘海松2名同志進入村(社區)「兩委」班子。

▲ 中青年幹部培訓班

「擔當新使命·展現新作為」主題座談會

堅持「大穩定、小調整」的原則,保持培養規模相對穩定,推行動態調整管理。每季度組織召開1次座談會,聽取培養情況匯報、交流工作心得、分析查找不足、提出工作思路,全方位觀察了解、考察識別培養對象。明確6項「一票否決」標準,對存在嚴重違法違紀、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道德品行敗壞、侵佔集體資產、無法正常履職等情形的,及時進行調整。對在疫情防控、防汛減災、基層治理等基層一線發現的優秀人選,根據需要動態納入培養計劃,推動培養對象隊伍新陳代謝,全面提升「雙培養」工程培養對象隊伍整體質量水平。

▲ 紅花崗區開展幹部考察工作專題培訓

印發《紅花崗區「雙培養」人才考核評價辦法》,堅持「區委統攬、組織主導、鎮街主抓」,圍繞「素質過硬、實績過硬、口碑過硬、作風過硬」「思想品德好、學習成效好、實踐鍛鍊好」標準,每半年對「雙培養」工程培養對象開展一次考核評價,考核結果納入「成長檔案」。嚴格按照「自下而上、抽查覆核」標準規範考核程序,量化積分標準,制定21條加分項,33條扣分項,按照「A」「B」「C」「D」四個等次評定考核結果,考核綜合評定為「A」的在評優評先、到村(社區)任職時優先推薦,為「C」的由主管部門或鎮街進行提醒談話,做出半年限期改正處理,評定為「D」等次的,直接調整出培養對象隊伍。

▲ 龍江村村集體經濟

突出學幹一體、實戰歷練的培養導向,始終將基層一線、急難險重任務作為「雙培養」工程培養對象實踐鍛鍊的重要渠道,進一步推動作用發揮。區級領導定點幫扶培養對象所在村項目發展,建成「雙培養」實訓基地10個,落實龍江集團、好菇娘食用菌基地等村集體經濟項目12個,總投資1.99億元。建立上掛鍛鍊和頂崗實習機制,幫助在學中幹、幹中學,切實提升綜合能力,實現歷練培養與項目推進「雙豐收」。目前,已有15名中等職業院校後備力量培訓班學員利用暑假期間到居住地村(社區)跟崗實踐。

相關焦點

  • 新蒲新區:三重三強培養鄉村振興 村級組織領軍人才
    今年以來,新蒲新區聚焦鄉村振興村級組織領軍人才培養工程,從重幫帶強培養責任落實、重機制強培養規範運行、重項目前培養後續效果三個方面,落細落實,著力培養一支能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村級組織領軍人才隊伍。
  • 新蒲新區:三重三強培養鄉村振興 村級組織領軍人才
    今年以來,新蒲新區聚焦鄉村振興村級組織領軍人才培養工程,從重幫帶強培養責任落實、重機制強培養規範運行、重項目前培養後續效果三個方面,落細落實,著力培養一支能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村級組織領軍人才隊伍。
  • 讓人才成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
    今年全國脫貧攻堅任務即將完成,在實現全部脫貧摘帽的基礎上做好鄉村振興的接續工作至關重要。鄉村振興關鍵是人才振興,人才興則農業興,人才強則農村強。通過構築吸引外出人才回流農村、加強培養本土人才、輸送鄉村振興人才的人才體系,讓人才成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打造引鳳「強磁」,優化造血功能。
  • 清華大學遠程教育助力遵義市紅花崗區教育扶貧
    建站十餘載,清華大學鄉村振興遠程紅花崗教學站共舉辦各級各類培訓活動178期(次),培訓受益幹部群眾9.17萬餘人次,圓紅花崗區成千上萬學員之清華夢,為強化全區的幹部培訓和各方面人才的教育奠定了基礎,有力的促進了地方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使遠程教育培訓成為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助推器,高效助力脫貧攻堅智力幫扶工作。
  • 武勝縣中心鎮:引領鄉村振興,培養本土人才是關鍵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要認識到,人才振興與鄉村振興之間是雙向良性互動關係。
  • 「銅仁·松桃」「三注重」紮實推進鄉村人才振興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松桃苗族自治縣「三注重」積極推進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夯實鄉村振興的人才基礎。注重農民隊伍培育,激發發展內生力大力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加強基層黨員幹部、農村致富帶頭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新型職業農民、返鄉知識青年等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培養,結合該縣鄉村經濟發展需要,聚焦生態畜牧業、茶葉、蔬果、食用菌、中藥材、油茶六大主導產業,印發《松桃苗族自治縣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工作方案》等文件,通過新時代農民講習所、「田間講堂
  • 山東省推動鄉村人才振興工作方案(全文)
    、大展才華、大顯身手,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三、重點工作  (一)聚焦「引進來」,實施高端人才引進計劃。  1.強化農業科技領軍人才「領頭雁」作用。依託泰山人才工程、外專雙百計劃,加大農業科技領軍人才引進培養力度。
  • 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培育農村創業創新帶頭人!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和加強黨對鄉村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把鄉村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養本土人才,引導城市人才下鄉,推動專業人才服務鄉村,吸引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健全鄉村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強化人才振興保障措施,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 如何強化鄉村振興的人才支撐?——天作雲平臺的解讀與行動
    新型職業農民——人才振興的主力軍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破解人才瓶頸制約。要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暢通智力、技術、管理下鄉通道,造就更多鄉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並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 四川師範大學創建鄉村振興學院 助推鄉村人才振興
    馮慶 四川在線記者 李寰四川師範大學發揮學校智力人才優勢和師範教育特色,圍繞定點幫扶縣域發展短板,堅持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等,健全「1+3+6」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工作體系,助推脫貧攻堅由「輸血」向「造血」轉換,為理塘縣和普格縣順利脫貧「摘帽」、
  • 新蒲新區:加強村級後備幹部培養 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
    今年以來,新區大力實施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實施方案,加強村級後備幹部培養,努力打破鄉村振興人才瓶頸。今年3月,因疫情待業在家的胡璟通過自我推薦、村級綜合篩選後,被三臺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聘用。7月份,胡璟又被村裡推薦,參加了新蒲新區鄉村振興領軍人才及後備幹部培訓,培訓結束後就到戶籍所在地三臺村進行實習鍛鍊,經過考核後,今年10月正式成為村委會的一名工作人員。
  • 【萬易產業政策快訊】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和加強黨對鄉村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把鄉村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養本土人才,引導城市人才下鄉,推動專業人才服務鄉村,吸引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健全鄉村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強化人才振興保障措施,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 鄉村人才振興,與你相關!
    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既是中央部署的工作要求,也是基層實踐的迫切需要。       ■ 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和加強黨對鄉村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把鄉村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養本土人才,引導城市人才下鄉,推動專業人才服務鄉村,吸引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健全鄉村人才工作體制機制
  • 青島勢起|三個關鍵詞再造鄉村振興「青島樣板」
    5月9日舉行的鄉村振興攻勢推進情況質詢會議揭開了答案——「這個平臺上的產業要最強、農民要最富、農村要最美。通過示範區建設,打造一個城鄉融合、城鄉一體化的樣板區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先行區、美麗宜居的示範區、農村改革的實驗區。」更重要的是,這場質詢會議中,三個關鍵詞的提出令「青島路徑」愈加清晰。
  •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培養助力鄉村振興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中國教育在線訊 近日,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下稱「仲愷」)召開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會,由教授和科研人員組成的48支「農村科技特派員鄉村振興服務團隊」和60支「三下鄉」大學生鄉村振興服務團隊授旗出發,趕赴鄉鎮一線,形成仲愷精準服務廣東鄉村振興「百團大戰」的精彩局面。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人才」為筆,描繪鄉村振興秀美畫卷
    鄉村發展的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牢記總書記囑託,山東緊緊圍繞解決鄉村人才「引不進」「留不住」「用不好」的問題,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全力做好多元化引才、全方位育才、多渠道留才文章,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在鎮域經濟發展中一直處於威海市的中遊,資源稟賦並無特殊之處,大水泊鎮靠什麼闖出新路?鎮黨委書記滕新強表示:走「人才驅動鄉村振興」的路子!
  • 務川創建「五化」村級鄉村振興人才驛站
    為推動鄉村人才振興,務川自治縣堅持黨管人才,著力打造村級鄉村振興人才智慧高地、技術窪地、創業園地、服務陣地、技能賽地,下好「人才振興」先手棋,高標準創建123個村(社區)「鄉村振興人才驛站」,將驛站建成人才智慧中心、數據中心、交流中心、服務中心、實踐中心,不斷增強鄉村振興人才歸屬感
  • 雲縣茂蘭鎮三抓三強 築牢鄉村振興根基
    持續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優勢、組織功能、組織力量,凝聚廣大黨員的思想、行動、力量和智慧,激發廣大群眾脫貧致富、建設美麗家園的內生動力,齊心聚力投身鄉村振興戰略實施。2020年開展「萬名黨員進黨校」3期,完成黨員教育培訓500餘人次。二是支部引領聚合力。
  • 菏澤鄆城:吸引優秀人才「回流」 推動鄉村人才振興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4日訊 近日,鄆城縣用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吸引優秀人才「回流」,推動鄉村人才振興。並在各類創業環節中給這些回鄉人才搭建舞臺,提供服務,讓他們在鄉村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
  • 黃道鄉:著力引進培育人才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黃道鄉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堅持把鄉村人才振興放在鄉村振興的重要位置,著力引進培育一大批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高素質人才,為加快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銜接提供了堅實人才支撐。自脫貧攻堅以來,該鄉抓住契機、大膽探索、積極實踐,紮實做好「人才+產業」的文章,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和「村社合一」模式,以人才推動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