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收拾家務,孩子立刻搗亂?收下這張「家務清單」,孩子愛上家務

2020-12-19 爸媽盒子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這句話很生動的描寫了熊孩子要多加管教,很多家長都覺得,讓孩子能夠安安靜靜的不搗亂,就已經叩謝天恩了,如果說要孩子幫自己做家務,那簡直是天方夜譚。

但事實上,能夠幫助家長做家務的孩子其實並不在少數,而且,這些孩子並不是被強制性的被家長命令著去做家務,而是非常樂意的,心甘情願的去做家務。

剛收拾家務,孩子立刻搗亂?收下這張「家務清單」,孩子愛上家務

孩子的天性活潑,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每當家長想要打掃衛生的時候,孩子就像貓咪看到了逗貓棒一樣興奮,他會不停的搗亂,仿佛就像是在不停的刷存在感。

更可氣的是,當家長剛剛辛辛苦苦把衣服洗好,把地拖好,然後做了熱一桌熱騰騰的飯菜,剛剛轉過身,熊孩子把桌布一扯,一桌美味佳餚瞬間就點綴滿了整張地板,一早上的辛苦全部報廢,那個時候家長的內心一定是十分崩潰的。

寶寶為什麼那麼皮?是玩具不好玩嗎?還是動畫片不好看?

好想打一頓呀,可以小機靈鬼一看到你生氣了,就立馬先哭著等了,然後你又心軟了。

最終苦著累著的還是你自己。沒辦法,誰叫孩子是親生的呢?

在做家務的時候孩子真的沒有辦法管住嗎?

NO!其實,在做家務的時候,就是一個鍛鍊孩子的好時機,聰明的家長都會利用做家務的時候讓孩子成為自己的小助手。

如何讓孩子在做家務的時候不搗亂,還能幫忙?

承諾孩子,要是能夠幫助爸爸媽媽做好家務,就獎勵給他一個小獎勵。

只要用科學的方法給孩子布置家務,不僅能夠不讓孩子搗亂,還能讓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和動手能力。孩子在做好家務,得到家長的認可和誇獎以後,更會提升對自己的自我認同感和自信心,對孩子將來的成長非常有幫助。

當家長要求孩子學習做家務的時候,有些孩子一定是不太情願的。

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給孩子設立一些小獎勵,比如完成指定的任務,就可以得到一個小蛋糕。

或者多看一集動畫片等等,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個道理放在孩子身上也是一樣的。

給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循序漸進。

孩子在搗亂的過程中,其實就是展示他自己抓取和投擲的能力,所以家長可以安排孩子先做一些傳遞、拾取的動作。

比如,把「把勺子遞給我」、「把廢紙都到垃圾桶裡」之類比較簡單的家務。

進一步的就可以鍛鍊孩子的分類整理能力了,比如摺疊衣服,內衣和外衣要分開放,長袖和短袖要分別歸類。

當然,作為家長一定要先給孩子親子做示範。

我曾經見過一位媽媽買了一袋餛飩,然後讓孩子拿著,孩子愣了半天沒有理解她的意思。

她突然一下子很兇地把那一袋餛飩塞到了他的手裡,吼著孩子「這樣才叫拿!」把孩子著實嚇得不輕。

家務對孩子來說是比較陌生的,有時候孩子不能理解家長的意思,家長也要多一點耐心,親身示範來教孩子怎麼做。

一張家務清單,分享給你:

1-2歲:讓孩子把紙巾放進垃圾桶裡,或者把玩具收進籃子裡。

作用:簡單傳遞物品,鍛鍊孩子協調能力

2-3歲:觀察孩子喜歡的家務類型,特意安排孩子做

孩子做簡單的家務,一般都不會覺得累,反而還可能覺得很好玩,提升孩子做家務的樂趣很重要

3-5歲:引導孩子固定承包家裡的某項家務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自理能力大大提升,家長可以讓孩子完成自己書桌、玩具籃和衣櫃的整理工作,並且養成長期的習慣,培養責任意識。

最後,在孩子按要求做好這些家務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誇孩子:你做得真棒!而且誇得越詳細,孩子就會越有自信,下次就會做得越好。

今日互動話題:你會培養自己的孩子幫助自己做家務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是時候讓孩子學做家務了!這張分年齡段家務清單你該早點收藏
    而在孩子專門負責一兩項家務活的家庭裡,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也相對較高。△那些認為「只要學習好,做不做家務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為3.17%,而持有「孩子應該做些家務」觀點的家庭中,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為86.92%。這兩項數據的差距可謂懸殊。因而,讓孩子把所有時間都留給學習和休息並非是明智的選擇。
  • 教育專家:讓孩子認為做家務是趣事容易,養成做家務的習慣卻很難
    並且,做家務的孩子,離婚率相對低,患心理疾病的概率也較低。對於一些家長來說,與其讓孩子"幫忙"做家務,不如說是讓他們"搗亂"的。家長們每天也經過高強度的工作,回到家還要打掃衛生。自然是不願意再多分一些時間教孩子如何做家務的,因為這樣會疲憊不堪。
  • 孩子的家務勞動清單
    愛幹家務的孩子,離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另有專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務勞動與孩子的動作技能、認知能力的發展以及責任感的培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美國孩子的家務清單:9-24個月:可以給孩子一些簡單易行的指示,比如讓寶寶自己把髒的尿布扔到垃圾箱裡。
  • 你前面收拾娃後面搗亂?奉上家務清單,別讓娃閒著
    一轉頭,寶寶已經把好不容易整理好的玩具全倒在了地上,而另一邊剛換好的新的沙發套上,也被重新畫上了五彩。這時候的你,是不是 很!絕!望!給寶寶安排家務,需遵循這一原則:從易到難,並且要是寶寶力所能及的事情。寶寶為自己做家務而感到自豪、感到自己很有用、被大家所需要,感受到自身的價值,才能獲得堅實的自信心。如果任務太難而無法達成,反而會增加寶寶的挫敗感哦。
  • 孩子多大就應該做些家務了?這份不同年齡的家務清單請收下
    而讓孩子擁有基本的生活能力,是養育中無法越過的一堂必修課,而這其中最不能缺少的,又最容易被父母忽略的,其實就是:鼓勵孩子做家務。在做家務的過程中,孩子能真正參與到家庭生活中來,增加自己的歸屬感和責任感。同時,這也能增強孩子的「自我效能」。
  • 驚人的美國孩子家務清單+讓不同年齡的孩子做家務的神器
    雖然分配孩子做家務肯定可以減輕家長的負擔,但這不是讓孩子做家務的唯一原因。來自哈佛大學一項為期75年的著名研究的一項研究,檢查了兒童期的心理社會變量和生物過程,這些變量預測了晚年的健康狀況。 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做過家務活的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生活得更好。
  • 常做家務的孩子更優秀,如何讓孩子愛上做家務
    TED上有一個點擊量非常高的演講《How to raise sucessful kids-without over-parenting》(如何在不過度育兒的前提下培養成功的孩子),這裡面提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觀點:在小的時候做家務幹雜活,有助於孩子在未來的成功。
  • 孩子3歲就做家務?這張「兒童家務年齡表」在朋友圈火了,你家娃做到...
    昨天,一張「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在家長圈火了,這張表來自一篇名為《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的文章,作者認為,想要孩子成為精英,做家務是必不可少的。還列出了各種調查研究數據:  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跟不愛做家務的相比,就業率為15:1,收入比後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 培養孩子熱愛勞動不妨從「家務清單」做起
    在樹德小學,有一份特別制定的「家務清單」,鼓勵學生在家庭尋找服務的小崗位,主動參與家務勞動,學會一些勞動的技能技巧。學校將這份家務清單印刷在《樹德作業本》的首頁,在作業記錄後面上印製了「家務完成情況」評價表。
  • 「中美孩子家務清單對比」爆紅 (組圖)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家庭教育>習慣培養>正文「中美孩子家務清單對比」爆紅 (組圖) 2012-11-29 17:24 來源:高分網
  • 1-13歲美國孩子的家務清單,什麼叫力所能及,這就是!
    看看同齡的那些美國孩子,他們在人生的最初十幾年裡,甚至出生後一歲開始,就已經學會處理自己獨立需要解決的家務,這不是段子,而是事實。美國,孩子不論年齡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員,所以告訴孩子他們在家庭中應該負起的責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擔家務則是最好的方式。不同年齡的孩子可以做哪些家務勞動?這張美國孩子的家務清單或許可以借鑑一下。
  • 孩子多大開始參與家務?3歲就行,做家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很重要
    吃完飯,小錦鯉安頓好朋友的女兒後,自己出來了幫我們收拾餐具,我告訴她你去帶妹妹玩吧,今天不用你幫忙了。女兒應了一聲,把手裡的餐具送到廚房後就回屋帶妹妹玩去了。之後聊天時朋友有些驚訝,「你這教育也太到位了吧,小錦鯉這麼小就知道幫忙做家務了?」我笑了笑,「不是現在,其實她3歲時我就有意識的讓她幫忙做事了。
  • 美國孩子的家務訓練手冊
    Cherisse(心理學系教授):我一般不為家務給零花錢,但是我丈夫有時候會。我通常給他們一個時間範圍,讓其完成某件事,如果不能完成,則不讓其參與下一個活動(比如和朋友出去玩耍)。我會把家務的清單明確地列出來,比如房間的收拾、吸塵、衛生間清潔等。我有時間的明確規定,比如是每一周一次還是兩周一次,等。
  • 孩子從3歲開始,就應該做家務?做家務的孩子成績優秀概率高27倍?
    昨天,一張「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在家長圈火了,這張表來自一篇名為《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的文章,作者認為,想要孩子成為精英,做家務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做菜時,讓孩子一同清洗瓜果蔬菜,飯前請孩子擺好碗筷、飯後幫忙收拾餐桌;家長洗衣服時,孩子可以提前按顏色把要洗的衣服分類、在家長幫助下洗小手帕小內褲;孩子還要學會獨立穿衣服,收拾小書包,將用完的毛巾、牙刷放整齊。  6-8歲的孩子,要獨立整理衣服、書包、穿戴,獨立上學,還要學會每周打掃一次房間,飯後收拾碗筷,並放入水槽。
  • 寒假家務清單:生活能力要從小培養,你家孩子適合做哪些家務活
    過年,你會讓孩子一起參與家庭大掃除嗎?要說到做家務活,家長們要麼以耽誤學習為藉口推脫,要麼就嫌小孩「不夠添亂的」。小孩的動手能力是後天培養出來的,現在放寒假了,正好能利用這個機會,培養一下孩子的家務活技能,好好充實孩子的寒假生活。那麼,我們的小孩適合做什麼樣的家務活呢?
  • 孩子常做家務好處多,巧用「5+3法則」,培養愛做家務的勤快娃
    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本著「大人放手,孩子動手」的原則,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時候家長們千萬不要嫌棄孩子「搗亂」。如果你的「嫌棄」導致孩子挽手旁觀後,想再讓已經長大的孩子變得勤勞,就如同「教牛上樹」,會讓你心力交瘁。
  • 郭晶晶帶孩子做家務:做家務的孩子,究竟贏在哪裡?
    朋友們的反應紛紛都是,連他們竟然都帶著孩子做家務啊。劃重點,關鍵詞:竟然。想想好像這樣的驚訝也不奇怪,我們普通人家庭有多少現在是會帶著孩子做家務的,而他們家庭保姆肯定不止一個,按理說,更加不需要做家務了。我特地去翻了霍啟剛的微博,他寫的關於做家務這個點非常認同,做家務需要父母陪伴,這是非常高質量的家庭時光。而同時又是一種為家庭成員「付出」,而付出的確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 哈佛研究指出:愛幹家務的孩子更優秀,父母該如何讓娃愛上做家務
    特別是全職寶媽,每天看孩子,照顧孩子真的是很辛苦,什麼時候要是有人能幫忙做家務,那就真的太好了。你看你多有福。你家孩子這麼小你家孩子都知道幫助你了,真羨慕。前段時間有老同學來家裡面玩,當時孩子剛好也是周末,所以就和我們一起。一開始同學剛進來,孩子就比較聽話的去給他們遞拖鞋,同時給他們倒茶,這讓他們感到十分的驚訝。
  • 中美孩子家務清單對比,未來的差別竟這麼大
    網上曾熱傳一幅關於中美孩子家務清單對比圖,讓許多家長感觸頗多。在中國,如果一個孩子積極的幫助父母做家務,那一定會被誇張為孝順,不過,在外國朋友看來,孩子做家務並不是什麼稀奇事。下面,我們一起來對比一下中美孩子的家務清單吧。
  • 愛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後更優秀,假期實踐起來(附家務年齡對照清單)
    可是,孩子不做家務專心學習,真的就會更優秀嗎?一些家長不願讓家務佔用孩子的學習時間,認為孩子的學習比做家務更重要,但教孩子做家務其實是一門必修課。「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你願意擠,總還是有的。」時間不是讓孩子不做家務的理由,但可惜的是,不讓孩子做家務依舊是很多父母表達愛的一種方式。要知道,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從小做家務的孩子更有才幹,對生活充滿自信,具有更強的人際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