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大就應該做些家務了?這份不同年齡的家務清單請收下

2020-07-25 林小暖bella
孩子多大就應該做些家務了?這份不同年齡的家務清單請收下


在《如何讓孩子成年又成人》這本書中,作者指出,防止父母過度養育的核心,是讓父母做到「及時牽手,適時放手」。

我們為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們以後能一個人很好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所做的準備。

而讓孩子擁有基本的生活能力,是養育中無法越過的一堂必修課,而這其中最不能缺少的,又最容易被父母忽略的,其實就是:

鼓勵孩子做家務。

在做家務的過程中,孩子能真正參與到家庭生活中來,增加自己的歸屬感和責任感。

同時,這也能增強孩子的「自我效能」。當他們幫助父母分擔了一部分的家務之後,會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務、實現目標及把控局面。

這意味著孩子能相信自己做事情的能力,而不是父母幫助他們,或者替他們做事情的能力。

這也是孩子是不是能成長為一個獨立思考、獨立生活的人,至關重要的一點。

今天這篇文,特約譯者Joe整理了三篇與家務相關的文章分享給大家:

「The Reason Children Should Do Chores is Because it’s Good for Them」、「The Ultimate List of Age-Appropriate Chores」(作者美國臨床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學家Robert Myers)、「Chores and Children:Getting kids to help with Housework」(作者Elleen Kennedy-Moore)

接下來,咱們就一起來聊聊家務活對孩子的益處,以及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家務清單吧~


孩子多大就應該做些家務了?這份不同年齡的家務清單請收下


與其做個被家務累垮的媽,不如邀孩子來幫忙


其實,說句實話,小孩子們(僅限小學以前)幾乎就沒有討厭做家務的。

那是因為雖然家務活在父母眼裡是負擔,但在小娃眼裡卻像遊戲一樣好玩有趣。掃帚、抹布、吸塵吸,在他們看來和其他玩具沒什麼兩樣。

但即便如此,我們依然不願意讓小娃幫忙幹家務活。因為,把「家務」當做「遊戲」的娃兒們,很可能會越玩越嗨,最終導致越幫越忙。

有監督孩子把活幹好的力氣,還不如家長自己幹來得省心省力。更何況,一旦碰上不那麼情願幹活,或者幹的拖拖拉拉的孩子,父母可能還得浪費更多的時間、口舌,去和孩子們爭辯。

也許,沒被家務活累死,倒先被孩子氣死了!

其實,讓孩子幫忙做家務好處特別多。如果只為圖一時省心,會錯過許多讓孩子鍛鍊的好時機。


孩子多大就應該做些家務了?這份不同年齡的家務清單請收下


01

讓娃參與家務的好處


1

幫助孩子培養生活必需的基本技能


家務活是生活中必然存在的事情。

雖然聽起來好像人人都會做,但如何有效和高效完成家務活是一項重要的生活技能,也是一項需要學習和鍛鍊的技能。

就拿小娃來說,摺疊衣服和整理床鋪之類的簡單家務活,能幫助他們提高協調能力和運動技能。

做家務活還可以鍛鍊他們學會聽指令,培養他們的組織規劃和時間管理能力。

美國學習習慣研究中心發現,經常做家務的孩子通常學習成績也很優秀。


2

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做家務活能傳遞給孩子們一個信息:

「作為家庭成員的一份子,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每個人都需要付出行動,履行自己的義務。」

在鍛鍊自理能力的過程中,孩子們不僅增強了獨立性,更學會了分擔責任。

這些都將有助於提升整個家庭的幸福感。

研究表明,孩子們在做完家務活之後,通常會覺得更開心,也更能有自我價值感和歸屬感。如果父母包辦了所有事情,孩子會更習慣依賴別人,或者覺得有特權指望別人幫自己把事情做完。


3

有助於增強孩子獨立性


做家務,可以讓孩子意識到家務的必要性。

我們可以和孩子聊聊有關家務活的話題。讓孩子們想一想,為什麼家務活又被稱為家庭瑣事呢?

引導孩子觀察一下,平時父母在家都會做哪些家務活?讓他們思考一下,假如沒有人做這些事情的話,家裡又是怎樣一番不一樣的面貌呢?

讓孩子們學會照顧自己,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有助於孩子更加獨立,也能夠為他們長大後獨立生活做好準備。

另外,也要提醒大家,要讓孩子把照顧自己和做家務區分開,因為有些孩子會覺得自己刷牙也是做家務活。


孩子多大就應該做些家務了?這份不同年齡的家務清單請收下


02

孩子參與做家務的幾個原則


1

與孩子一起做家務


誰也不是生來就會做家務,孩子們也需要學習。家長與孩子一起做家務時,就可以為孩子們提供適當的指導和幫助。

父母要經常給予孩子正面和積極的肯定:「哇,你把床單鋪得特別平整!」或是「水槽現在真是乾淨鋥亮!看起來比以前整潔多了!」

家長與孩子同做家務活,不僅可以幫助他們培養各項技能,還可以降低做家務活的辛苦程度。

哪怕不是所有家庭成員都參與其中,只是有人陪著一起,孩子們就不太會覺得自己做家務活是在單獨遭受壓迫。


2

將家務活變成一種行為習慣


當我們每天或每周在同一時間做家務,就會形成習慣。比如放學後,要掛好外衣才可以吃零食。吃完飯洗好碗,才可以出去玩。

在孩子們還沒養成習慣之前,需要家長在一旁監督,以確保孩子們按部就班完成。

等孩子再大一些,就可以定期召開家庭會議,與他們討論並決定如何公平分擔家務。

他們是喜歡固定承擔某項家務還是更傾向於大家輪流來做?每周什麼時間最適合用來做家務?讓孩子們在做家務方面有發言權,他們會更願意參加到其中。可以讓孩子們來負責製作家務安排表,或是記錄大家定好的規矩。

在幫助孩子形成習慣期間,儘量用陳述的語氣,而不是命令的語氣來要求他們做家務。

比如說「今天是周三晚上,是把髒衣服送去乾洗店的時間。」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孩子們自然就會習慣周三晚上需要送洗衣物。不過也要注意,孩子們偶爾也會出現行為倒退,但這都是暫時的。


孩子多大就應該做些家務了?這份不同年齡的家務清單請收下


3

合理安排家務活


與長時間馬拉松一樣漫長的清潔任務相比,孩子們更願意重複短暫的整理類工作。

比如,當孩子還小的話,可以設置一個15分鐘的計時器,然後所有人都像上了發條一般拼命儘可能快地收拾玩具,直到計時器鈴響。這時候收拾玩具任務結束,大家就可以接著做其他事情。


4

和孩子們定好規矩


現在很多孩子都沉迷於電子產品,這成了他們不願意做家務活的重要原因。

他們抗拒任何必須起身離開電子產品的事情,哪怕只是佔據他們幾分鐘的時間。

一條經驗法則是,家長要和孩子定好規矩,與照料自己、家庭作業、幫助家庭成員或是照顧寵物有關的活動,都應該排在第一位。

只有承擔了這些應盡的義務和責任之後,才可以安排其他娛樂活動。


5

孩子做家務最好不要獎勵零花錢


現在有很多父母質疑,孩子做家務該不該獎勵零花錢。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Ron Leiber在《反溺愛》一書中寫到:「孩子們應當做家務活,原因和我們一樣——因為總得有人來做家務活,而不是為了期盼能得到什麼獎勵。」

Ron認為,「零花錢就是零花錢,不要被當做是酬勞。家長可以用零花錢來教育孩子。」比如說,零花錢可以教孩子明白儲蓄的重要性,讓他們了解物品的價格,懂得做預算,學會捐贈他人。


6

從源頭減輕家務活的負擔


要管理好家務是,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從源頭上避免混亂。

如果有太多的玩具放在架子上,太多的衣服堆在抽屜裡,書架上塞滿了書,壁櫥裡堆滿了外套,書包裡全是亂七八糟的紙,孩子們會感到不知所措,無從下手。

他們內心的感覺是:

「這個爛攤子是如此之大,如此之深,如此之高,我們無法收拾好!我們根本沒有辦法!」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6個玩具就足夠他們玩了。家長可以把其他的玩具藏起來,時不時和孩子之前的玩具進行替換。有時候,這些被藏起來的玩具還沒等拿出來,就已經過了適合孩子們玩的年紀了。所以很顯然,我們並不需要買這麼多玩具。

對於小寶寶來說,等他們不在的時候處理掉這些玩具很容易。但如果孩子年齡大一些,記性更好,如何處置這些玩具就需要徵求他們的意見。

減少了家裡的各類存貨之後,家長要幫孩子們維持規整的起居環境。可以將圖片或文字標籤貼在收納盒和抽屜上,準備放置帽子和手套的收納袋,還可以安裝衣帽鉤或者衣帽架,這些都將有助於家庭環境更加整潔。


孩子多大就應該做些家務了?這份不同年齡的家務清單請收下


03

不同年齡段的家務活清單


孩子處理事情的能力有時候會超出家長的想像。哪怕是學步期的寶寶,也可以幫助家長完成一些最最簡單的家務活。等到了孩子十幾歲的時候,他們已經能夠完成父母所能做的大部分事情。

關鍵是要讓孩子從小就開始做家務,並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教他們做些複雜的家務活。

以下是給2歲至18歲孩子推薦的家務活清單:


(一)學步期幼兒(2-3歲)


學步期幼兒也可以在家裡完成簡單的任務。孩子提早接觸家務活,會比他們長大之後更容易接受。因為大了一點之後,孩子就會開始試探父母的邊界和底線。

在學步期,孩子們認為能夠幫助他們的父母或是兄弟姐妹,是這個世界上最令人興奮的事情之一。處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主要還依靠模仿來進行學習。他們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是通過觀察他人做事情,然後複製其他人的行為。需要注意的是,家長需要監督和指導學步期幼兒做家務。

學步期幼兒可以做的家務活有:


1.收拾玩具;

2.給寵物的碗裝滿貓糧或狗糧;

3.把衣服放進籃筐;

4.將書和雜誌堆放在書架或桌子上;

5.幫父母整理床鋪;

6.用幹拖把擦乾淨一小塊區域


孩子多大就應該做些家務了?這份不同年齡的家務清單請收下


(二)學齡前兒童(4-5歲)


學齡前兒童仍處在模仿學習的階段,因此還是非常樂意為父母提供幫助。這時候,有些孩子已經可以在沒有家長監督的情況下完成家務了。

通常來說都是些他們從學步期就開始做的事情。儘管可能會有一兩個新任務,但他們天生就有做家務活的天分。他們的手眼協調能力得到增強,具備遵循更複雜指令的能力。

在學步期,幼兒需要家長告訴與任務相關的每個步驟,而學齡前兒童已經能夠記住並遵循多達兩個或三個步驟的指示。

學齡前兒童通常可以幫助以下家務事:


1.在沒有家長監督的情況下鋪床;

2.清理桌子;

3.拔除雜草;

4.使用手持吸塵器清理麵包屑;

5.澆花;

6.在家長監督協助下收拾乾淨餐具;

7.幫助兄弟姐妹一起擺放餐具;

8.幫助拎較輕的物品;

9.清洗衣服前,將深色和淺色衣物分類;

10.配對收納襪子;

11.用抹布擦拭灰塵;

12.照顧寵物的飲食和用水。


孩子多大就應該做些家務了?這份不同年齡的家務清單請收下


(三)低年級小學生(6-9歲)


一旦孩子進入了小學,他們就可以承擔更多的家務責任,而無需家長在一旁監督。

他們在繼續學習一些基本技能的同時,也開始探索更加困難和複雜的任務。父母要明白,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獨立性更強,有時他們會開始反抗做家務,家長這個時候要有耐心。

孩子們會理解,全家都需要他們的幫助。有些孩子可能永遠也不會反抗做家務。他們是否願意做,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自己的個性。

6至9歲的孩子通常可以完成以下家務活:


1.清掃地板;

2.幫助製作午餐盒飯;

3.打掃院子;

4.整理自己的臥室,而且不太需要家長監督;

5.把碗裝入洗碗機;

6.清洗水槽;

7.用吸塵器清潔;

8.幫助父母準備晚餐;

9.準備自己的零食/早餐;

10.飯後擦乾淨桌子;

11.清洗自己的衣物;

12.遛狗(在自家院子裡或是在家長監督下);

13.把房間裡的垃圾桶清理乾淨。


孩子多大就應該做些家務了?這份不同年齡的家務清單請收下


(四)高年級小學生(10-13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可以獨自完成許多家務活。家長無需提醒,他們就可以主動承擔這些任務。家長可以給孩子制定一個家務表或者計劃清單,然後讓孩子負責每天檢查計劃是否已經完成。這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更加自力更生,還會讓他們在沒人監督的情況下學會對自己負責。

除了上述年齡段的任務之外,10-13歲的孩子還可以完成以下家務事:


1.在沒有人幫助的情況下洗碗;

2.洗車;

3.在沒有人幫助的情況下準備便餐;

4.使用洗衣機和烘乾機;

5.將垃圾帶到小區垃圾桶;

6.協助父母照顧小嬰兒。


孩子多大就應該做些家務了?這份不同年齡的家務清單請收下


(五)初高中生(14歲以上)


當您的孩子進入初高中後,他們幾乎可以完成任何家務活。這個年齡段正是孩子們為即將成年獨立生活積極做準備的時候。

除之前列出的任務外,14歲以上的孩子還可以做以下家務活:


1.清理冰箱;

2.幫助深度清潔廚房(電器和櫥櫃);

3.清潔浴室的馬桶、水槽和淋浴間;

4.單獨照看年幼的兄弟姐妹(短期);

5.修剪草坪;

6.單獨照顧寵物(包括帶寵物遛彎);

7.準備更複雜的飯菜;

8.獨自出門購物;

9.熨燙衣物;

10.給衣服縫紐扣;

11.幫助父母進行簡單的房間或汽車修理。


孩子多大就應該做些家務了?這份不同年齡的家務清單請收下


好的教育,永遠在生活之中。

做家務,也是讓孩子參與生活最好的方式。就像我每次看那些家居博主在vlog裡做早餐、打掃衛生,一點點把弄髒的房間整理得一塵不染,都會覺得莫名的放鬆和安心。

所以我想,家務事也一定有它的魔力所在吧!

在家務中,凝結著生活的智慧,也包含著撫慰人心的力量。

這同樣也是孩子們的成長必修課,它讓孩子們擁有一份能力,為自己、也為愛的人,創造一個乾淨有序、生氣勃勃的環境。

References:

https://childdevelopmentinfo.com/chores/the-reason-children-should-do-chores-is-because-it-is-good-for-them/gs.z65bqk


-END-


孩子多大就應該做些家務了?這份不同年齡的家務清單請收下

相關焦點

  • 驚人的美國孩子家務清單+讓不同年齡的孩子做家務的神器
    做家務只是一件小事,但它是孩子培養孩子成才的重要手段。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都把做家務視為孩子必須掌握的能力。▲ 在美國,讓孩子做家務幾乎是每個家庭達成的共識。他們認為不論年齡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員,所以承擔家務是每個人在家庭中應擔負起的基本責任。
  • 人民日報推薦:1~13歲孩子家務清單,請收好這份家務指南
    其實,讓孩子做家務並不是給他「加負擔」,而是去培養孩子的動手和自主能力,同時還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和責任感。不同年齡的孩子適合做什麼家務?讓我們學習一下【兒童家務年齡對照表】,安排孩子做些適當的家務吧~1~13歲孩子該做哪些家務?
  • 人民日報推薦:1~13歲孩子家務清單,請收好這份家務指南!
    有些父母在家什麼都捨不得讓孩子做,覺得孩子只要好好讀書就行,結果孩子離家後,處處難以自理。其實,讓孩子做家務並不是給他「加負擔」,而是去培養孩子的動手和自主能力,同時還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和責任感。不同年齡的孩子適合做什麼家務?
  • 愛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後更優秀,假期實踐起來(附家務年齡對照清單)
    可是,孩子不做家務專心學習,真的就會更優秀嗎?一些家長不願讓家務佔用孩子的學習時間,認為孩子的學習比做家務更重要,但教孩子做家務其實是一門必修課。「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你願意擠,總還是有的。」時間不是讓孩子不做家務的理由,但可惜的是,不讓孩子做家務依舊是很多父母表達愛的一種方式。要知道,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從小做家務的孩子更有才幹,對生活充滿自信,具有更強的人際交往能力。
  • 是時候讓孩子學做家務了!這張分年齡段家務清單你該早點收藏
    其中一項關於孩子自理能力的數據顯示:自理能力強的孩子學習能力也更強。而在孩子專門負責一兩項家務活的家庭裡,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也相對較高。△那些認為「只要學習好,做不做家務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為3.17%,而持有「孩子應該做些家務」觀點的家庭中,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為86.92%。這兩項數據的差距可謂懸殊。
  • 孩子的家務勞動清單
    愛幹家務的孩子,離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另有專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務勞動與孩子的動作技能、認知能力的發展以及責任感的培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美國孩子的家務清單:9-24個月:可以給孩子一些簡單易行的指示,比如讓寶寶自己把髒的尿布扔到垃圾箱裡。
  • 2 歲就能做家務?兒童家務年齡對照表,能做到的孩子厲害了!
    孩子在每個家庭裡都是「寶貝」。出於疼愛,父母一般都不捨得讓孩子幹活,總覺得孩子大一點兒再說。不過,有研究發現,做家務對孩子來說是很好的鍛鍊機會,家長應該讓孩子早早地參與到家務中。 其次,不要對孩子做家務的能力期望過高。 孩子們完成一項新的家務可能會需要很長時間,父母也需要花很多精力來指導。但如果不給孩子機會去嘗試,他可能永遠也學不會。 最後,父母可以給孩子列一個需要做的家務清單,讓孩子選擇他想做的家務。
  • 孩子從3歲開始,就應該做家務?做家務的孩子成績優秀概率高27倍?
    昨天,一張「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在家長圈火了,這張表來自一篇名為《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的文章,作者認為,想要孩子成為精英,做家務是必不可少的。最引起爭議的是其中一張「家務年齡表」,提倡家長應從孩子3歲開始,就有意識地培養他們做家務。  作者認為,3-4歲的學前階段,爸爸媽媽應該像做遊戲般引導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比如丟垃圾、收拾玩具、獨立刷牙、學習疊衣服鋪床、擺桌子、擦灰、選擇自己要穿的衣服等。  而4-7歲幼兒園階段,爸爸媽媽可以邀請孩子與自己一起合作做家務。
  • 孩子多大開始參與家務?3歲就行,做家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很重要
    家務,是日常生活中的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我們做父母的應該及早的讓孩子懂得,作為家庭成員的一份子,是有責任為這個家庭做貢獻的。如果家長不去指使孩子,相信很少有孩子會願意主動幫忙做家務,但如果父母早早意識到這一點,從小就給孩子灌輸做家務的必要性,讓孩子意識到家務是自己的責任,那麼他就能逐漸接受,並且習慣參與家務。
  • 人民日報發布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是在害他
    家務勞動可以讓孩子產生自豪感和責任心,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社會閱歷的增加,這種責任心和自豪感會不斷地提升。讓孩子和家長一起做家務,會讓親子關係更加融洽,家庭氛圍更加和諧。關鍵是要讓孩子從小就開始做家務,並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教他們做些複雜的家務活。
  • 各年齡孩子家務計劃表——從小做家務的孩子,長大更有出息
    星媽胡可的育兒方式一直以來廣受稱讚,今天聞達君去「考古」胡可以前的微博,發現這位媽媽真是有大智慧,在孩子做家務這件事上,她的態度是:大人做得越多,孩子做得越少。2、從小做家務的孩子,都有隱藏優勢做家務能有什麼優勢?聽我跟你講一個故事你就知道了。
  • 常做家務的孩子更優秀,如何讓孩子愛上做家務
    曾經也有家長認為,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做家務是大人的事,不應該讓孩子來做。 而且很多家長也覺得,孩子做家務耽誤學習時間不說,他做完一遍之後我要花2倍的時間重新做一次,只會幫倒忙。 可多個研究數據,狠狠地打了那些家長的臉。
  • 孩子常做家務好處多,巧用「5+3法則」,培養愛做家務的勤快娃
    首先, 應正確看待孩子的年齡特徵及個體差異, 因人施教。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儘早學會去做家務勞動, 並能做好, 這是人之常情, 但家長也應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以及孩子的實際能力, 提出相應的要求。(前幾天,若蘭媽咪也曾專門分享了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適合幹的家務活 ,有興趣的培養可以點擊閱讀:做家務要從娃娃抓起!這份各年齡段孩子的家務活清單,家長請收好)其次, 要合理安排任務,給孩子選擇的權利,鼓勵成長。
  • 哈佛大學:孩子要幫家長做家務,不同年齡階段,做的事也不一樣
    做家務一、不做家務對孩子的影響做家務說起來簡單,但其實也不簡單。因為家務不僅僅是一項內容,它還包括很多不同的類別。如果說因為家務瑣碎,父母覺得會耽誤孩子的學習時間而不讓孩子去做的話,孩子的一些能力是會被削弱的,甚至對孩子的成長會產生消極的影響。
  • 培養孩子熱愛勞動不妨從「家務清單」做起
    五一小長假期間,黃梓萌的家長很開心,孩子幫著一起擺放餐具、擦桌子、疊衣服、整理書桌……全家人還一起做「比一比」的遊戲,孩子和奶奶、媽媽、爸爸比一比擺放餐具,看誰放得又快又整齊。黃梓萌是上海市普陀區樹德小學一年級的學生。
  • 不同年齡孩子家務活清單,勞動從娃抓起好處多,家長們開始分配吧
    各個年齡段孩子的家務活清單在寶寶的幼兒時期其實就是開始掌握知識本領的黃金時期了,當孩子開始懂事時,就可以教給孩子做家務活的工作。3歲之前的小寶寶還處於認知模仿階段,還不能理解和完整地做完家務,一般當孩子在3歲之後,家長們就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為孩子分配家務活了。
  • 孩子做家務年齡對照表:合適的年齡做適合的家務,他才會更優秀
    現在可以說家裡面的孩子是越來越嬌生慣養了,很多家長從孩子一出生就不讓孩子幹任何家務。有一些家長甚至還認為做家務是大人的事情,孩子們只需要把學習搞好就可以了,可是那些從來不做家務只專心學習的孩子,真的要比那些經常做家務的孩子更加優秀嗎?
  • 會做家務的孩子更幸福,父母如何引導孩子快樂做家務?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2萬個小學生家庭進行的調查也表明:孩子做家務比不做家務成績優秀的比例高了27倍。01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讓孩子參與做家務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重視讓孩子多多的參與到家務活中來。讓孩子多一些感恩之心當孩子學著自己動手管理自己的生活時,他才能更多的感受到父母的付出,進而擁有更多的感恩之心。03 父母如何引導孩子做家務前些日子,和一位朋友聊天。
  • 做家務和不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後差別居然這麼大!2歲後,一定帶著...
    其實家庭就是職場的雛形,當一個孩子從小做家務,他就能明白,我的參與能推動整個集體的進步,我要用我的努力去成就集體。 這樣的孩子會更具有團隊協作能力,也會更獨立。 我們常擔心孩子做家務會影響學習,給孩子報很多興趣班、培訓班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 人民日報:1-13歲孩子學做家務年齡表,捨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
    出於疼愛,很多父母不捨得讓孩子幹一點家務活。有的媽媽還認為,做家務是大人的事情,孩子好好讀書就好了。可孩子不做家務,專心學習,就會更優秀嗎?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2萬個小學生家庭進行的調查表明,孩子做家務的家庭比不做家務的家庭,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