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可嚴重危害生命,也是感染致死主要原因

2020-12-22 佳佳聊健康

導語: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是臨床上面一個較為嚴重的疾病,是在很多疾病的基礎之上,病因導致體內的血管平衡紊亂,導致全身的大量血栓形成將引發出血和微循環障礙,為特徵的臨床症候群。

01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病因複雜,一般情況下,可以分為六大類

1、感染

目前臨床上一般認為感染是導致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這主要是因為大部分細菌都可以生細胞毒,而這些細胞毒素進入血液當中或者謝軍本身進入血液當中會導致菌血症或者膿毒血症,從而誘發全身性的血管損傷

同時,體內的凝血機制主要是靠凝血系統所維持的,這需要大量的凝血因子來輔助,血小板是凝血因子最主要的一個聚集地之一,當凝血因子被有效激活的時候就可以促進體內的凝血系統激活,進而使血小板和纖維蛋白聚集,攔截大量的紅細胞和血細胞,進而發生凝血

當體內出現膿血症或菌毒血症的時候就有可能因為血管內皮損傷繼而以大量消耗這些因子,而體內產生這些因子需要大量時間和物質一旦大量消耗很難在短時間內進行補充,從而誘發了瀰漫性血管內凝血。

同時很多的病毒本身就可以自我消耗,這些凝血,因子尤其是比如黃金色葡萄球菌,感染等,相應病菌可以有效地通過凝血因子來補充自身營養大量消耗凝血因子,從而加重這種情況的發生

2、腫瘤

腫瘤也是導致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的一個重要病因,隨著近幾年腫瘤病的高發,腫瘤導致的瀰漫性血管內凝血也有著上升趨勢,尤其是大部分的白血病等相應的腫瘤,很有可能會因為血細胞的紊亂繼而導致瀰漫性血管內凝血,這是因為癌細胞可能會攻擊,血管內皮。

同時,使得血管內皮的通透性發生改變,一旦通透性發生改變,就可以有效的刺激體內的凝血機制,隨著體內的凝血機制被激活,大量的凝血因子被消耗進而導致體內出現短時間的凝血因子匱乏,從而使得體內出現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的情況。

3、產科疾病

除了常見於上述兩種疾病之外,最常見的主要是婦科疾病,這是因為當體內出現胎兒的時候,因為胎兒免疫系統跟母體的免疫系統不同,將有可能會出現胎兒攻擊母體當中的血細胞,從而導致相應的損傷,而大量的凝血因子被消耗也有可能會導致體內出現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的情況。

同時,分娩期間是最容易感染病毒的時候也是母體免疫力低下的時候,這是因為大量的母體產生的免疫機制很有可能給了胎兒,以保證胎兒的免疫機制的完善,而母體體內暫時性的缺乏抗原抗體等相應物質,進而導致體內的免疫功能發生低下,這時候很容易發生感染,繼而導致嚴重的感染誘發瀰漫性血管內凝血。

4、手術

事實上,很多物質都有可能會富含有組織因子,比如腦、前列腺、子宮等,而這些物質一旦被損傷就很有可能會誘發組織因子釋放,進而導致體內發生大規模的凝血反應,從而誘發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的情況。所以在手術過程中,尤其是在做這些器官的手術的時候,就可能會引發血管內凝血。

除了手術以外,大規模的身體創傷比如骨折和大面積的燒傷也有可能會引發血管內凝血的產生。這是因為身體內大面積的創傷會導致大量的凝血因子被消耗進而導致凝血因子含量偏低,而一時無法補充,從而從而誘發的瀰漫性血管凝血。

5、中毒

大部分的蛇毒都可能可能會對體內的凝血因子造成大面積的消耗這也是為什麼蛇毒會導致人死亡的一個重要因素,除了神經蛇毒以外,很多毒蛇都有可能會分泌這種消耗體內凝血因子的毒素,進而導致體內發生明暗性血管內凝血

6、其他

還有很多目前尚無明確的情況,也可能會發生引起血管內凝血比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和中暑等,一旦出現較為嚴重的病症,就會可能會誘發血管內凝血的產生,雖然機理不明,但是臨床上面有部分案例是因為這些疾病引發的。

02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很有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危害,主要的危害有這四類

1、出血

因為體內產生大規模的凝血,因子消耗所以體內很有可能會產生自發性的出血,多為自發性和突發性的出血很有可能會遍及全身。需要注意這些出血主要多見於皮膚黏膜或者傷口處,且多呈現瘀點瘀斑的形式。

而因為體內凝血因子匱乏,少部分患者很有可能會出現較為嚴重的流血不止的情況尤其需要注意,嚴重者因為體內凝血因子過度缺乏很有可能會造成內臟出血或顱內出血的情況,臨床上面需要格外注意

2、休克

一般常伴有持續性和過程性的一個血壓下降的過程,多半是因為體內大量的血液流失所導致的,雖然除此以外體內大量的微血栓形成很有可能會導致毛細血管阻塞進而導致大量的血液無法通過微循環造成的休克。

早期很有可能會出現肝腎功能甚至大腦功能的不全,並且出現肢體發冷、尿少、呼吸困難等相應症狀,這是因為這些器官最容易受到損傷。同時要注意休克是血管內凝血情節最為嚴重並且愈後情況最為不良好的一個併發症,需要格外注意。

3、血栓

血管內凝血最主要的還是因為血管內產生大量的微血栓所導致的,而微血栓雖然不並不會阻塞大動脈但是很有可能會阻塞毛細血管,雖然在皮膚的表現並不十分明顯但是在大部分內臟上面都可能會因為毛細血管阻塞進而導致相應的症狀,可能會出現腎衰竭等相應問題。

結語: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是臨床上面高發的一種致死率非常高的相應併發症,需要引起格外注意,尤其是對於出現嚴重感染的患者來說,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是導致其死亡的一個重要因素。

相關焦點

  • 第三節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發展過程(分期)及分型
    第三節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發展 過程(分期)及分型   一、分期   DIC是一個病理過程,根據它的病理生理特點及發展過程,典型者一般可經過三期:   (一)高凝期   由於凝血系統被激活,所以多數患者血中凝血酶含量增多
  • 抗病毒免疫突破 病毒感染導致致死性炎症的主要原因
    抗病毒免疫突破 病毒感染導致致死性炎症的主要原因時間:2019-02-23 11:23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抗病毒免疫突破病毒感染導致致死性炎症的主要原因 北京2月22日電(金歆、莊穎娜)日前,我國科學家在機體抗病毒機理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解密新冠肺炎死亡的背後原因—感染引發的靜脈血栓形成
    這些現象的背後本質原因是什麼?通過分析新冠病毒感染引發的靜脈血栓形成機制,有望解密新冠肺炎死亡的背後原因。疾病進展階段三示意 階段四:如果這時病人的免疫力能及時恢復,造血器官生產的新生白細胞能及時補充增援,這些血凝塊會逐漸溶解,病人的病情能夠好轉;然而如果病人的免疫力差,類似的自救反應越來越強,血凝塊會越集越多,形成靜脈血栓,這也是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等膿毒性休克症狀的主要原因
  • 可能由嚴重細菌感染引起
    ,繼而由局部感染髮展為嚴重的全身性感染,細菌的嚴重感染導致了急性白血病的發生,進而影響身體凝血功能,導致腦出血死亡。全身嚴重感染為什麼會導致腦出血呢?給大家介紹一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概念,說的是出血,現在怎麼又成了凝血呢?
  • 【原創】佔位、瀰漫性病變……嚴重嗎?
    發生在皮膚就是我們的水泡或者膿皰,囊腔內的性質與囊腫的形成原因有關,感染性的通常會形成膿腔,比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後的膿腫;也有可能在囊腔內存在組織液,比如經常在老年人的檢查報告中可以看到肝腎囊腫。 瀰漫性病變和佔位性病變 經常有肝友在問,我這瀰漫性肝損傷是不是很嚴重呀,是不是要處理,需不需要吃藥,是不是得開刀?簡單的來講,瀰漫性病變就是說這個病變到處都有,但具體是什麼病變,影像學檢查看不出來,需要結合其他的檢查共同來判斷。
  • 奶牛乳房內出血的原因通常是未知的
    獸醫進行了一些血液檢查,顯示這頭牛有嚴重貧血症狀。產後的第三天,母牛摔倒然後死亡。是什麼原因導致這頭奶牛流血過多?來自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Simon Peek博士對此症狀做了相應闡述。奶牛很少會出現乳腺出血並致死的情況。然而,由於涉及兩個乳區,一頭奶牛在產犢後3-4天內可能會失血過多,從而死於出血性貧血。
  • 一女子明知胎死腹中,拖了一個月才去引產,原因讓人憤怒
    胎死腹中不及時進行引產對人體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不能因為對疫情過於恐慌而導致出現更嚴重的危害。對於新冠肺炎疫情做好防護,一般是不會被傳染上的。而且醫院更加會做好防護措施,不會因為到醫院做引產就會傳染上。對於新冠肺炎病毒,有人過於恐慌,有人過於大意,不上心,這兩種情況都是不可取的。
  • 就算腎功能正常,腎病這7種併發症或比尿毒症可怕,卻可防可治!
    如下這七種併發症,常見於急性腎炎、腎病症候群(尤其是膜性腎病)、IgA腎病及狼瘡性腎炎等,但卻可防可治。1.感染在抗生素使用之前的年代,細菌感染是腎病患者第一死亡原因,現如今,感染仍是腎病患者主要死因。
  • 秋季是輪狀病毒感染高發期,孩子2歲以下千萬警惕,嚴重可致死
    成年人免疫力強悍,多數能不受侵擾,但2歲以下的小寶寶卻做不到,於是「發燒、嘔吐、腹瀉」,嚴重情況下甚至可能致死,寶寶難受,家長也跟著心疼。因絨毛細胞受損,腸胃不能對食物進行正常的吸收消化,於是大量的水以及電解質在腸內滯留,最終導致吸收障礙性腹瀉。而且,由於絨毛上皮細胞的病變的緣故,不能將食物中的糖類吸收消化,被細菌分解成了小分子短鏈有機酸,導致腸內液體的滲透壓加大,大量水份滲入,還會導致滲透性腹瀉。
  • 鼻子出血是什麼原因 這些原因讓你鼻血流不停
    ①非特異性炎症乾燥性鼻炎、萎縮性鼻炎、急性鼻炎、急性上頜竇炎等,常為鼻出血的原因。②特異性感染鼻結核、鼻白喉、鼻梅毒等因黏膜潰爛易致鼻出血。5、腫瘤。6、其他。如鼻腔異物、鼻腔水蛭可引起反覆大量出血。在高原地區因相對溼度過低、而多患乾燥性鼻炎為地區性鼻出血的重要原因。全身原因1、血液疾病。①血小板量或質的異常。
  • 月經量多的原因 月經量多的原因和危害
    月經量多的原因月經量多主要體現在女性子宮出血量過大,女性月經出血量過大容易導致女性出現貧血,頭暈等現象。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對於月經量過多可能沒有一些明確的標準,所以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也不明白月經量多會給女性帶來什麼影響。引起月經量多的原因有?引起月經量多的原因有?
  • 腎病患者容易感染?需要警惕的,還有這5種併發症,不妨早點重視
    腎病一直是人們諱莫如深的話題,最害怕發展到尿毒症階段,並不是所有的腎病都會發展成尿毒症,但腎病發展過程中易出現多種併發症,其帶來的危害遠遠高於尿毒症,特別是受到感染。為什麼腎病患者易受到感染?感染是導致腎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特別是腎病綜合症患者,易並發感染性疾病。其主要原因分為4種,第一,患者尿液中大量蛋白流失,降低淋巴細胞合成速度,再加上全身營養狀況差,從而使得血液中IgG水平下降。第二,體內白細胞功能明顯降低。第三,補體成分下降會影響旁路激活途徑,從而使得B因子下降。第四,患者血液中缺乏蛋白質以及鋅元素。
  • 被蜱蟲咬險喪命 為何被蜱蟲咬會這麼嚴重
    「當時這名患者生命垂危,無尿,還出現嚴重的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血常規顯示血小板不足正常值的十分之一,而膽紅素一度達到正常值的20多倍。」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嶽茂奎說,最終確診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根據以往的經驗,這類患者幾乎沒有搶救過來的可能。
  • 你能從「凝血四項」裡看到多少信息?知識匯總,乾貨滿滿
    一、凝血因子的分類與合成凝血因子是凝血過程的主要參與者,包含12個經典凝血因子和2個激肽系統的因子。因子VI是因子V的活化形式,已廢用;除外因子IV為鈣離子,其餘均為蛋白質;除因子III存在於血管內皮組織,其餘均存在於血漿中,且多在肝臟中合成。
  • 造成血小板低的原因有哪些?
    血小板是人體內重要的凝血物質,當血管內皮發生損傷時,凝血因子、血小板、血管、纖維蛋白溶解等很多因素共同作用,修復血管內皮,預防出血的發生,這其中,血小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血小板低引起的最主要的危害就是引起各種出血,比如皮膚出血造成的紫癜,腦出血、消化道出血等有可能危及生命的情況也有可能發生
  • 急性冠脈症候群,一種不可忽視的心腦血管疾病,嚴重危害生命健康
    一種危害極大的心血管疾病,還需引起重視1、急性冠脈症候群的概述急性冠脈症候群是心血管疾病中的病死率很高的一種類型,在全世界範圍內由於此病導致的死亡人數逐年上升。急性冠脈症候群患者病情危重,需要得到及時有效的幹預措施,否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影響患者的遠期預後,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
  • 血小板低可能會引發這些疾病,威脅生命
    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促進止血和加速凝血,同時血小板還有維護毛細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過程中,具有形成血栓,堵塞創口,釋放與凝血有關的各種因子等功能。在小血管破裂處,血小板聚集成血小板栓,堵住破裂口,並釋放腎上腺素, 5-羥色胺等具有收縮血管作用的物質,是促進血液凝固的重要因子之一。血小板還有營養和支持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的作用,使毛細血管的脆性減少。血小板低會引發哪些疾病?
  • 湖南確診首例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病例 患者暫未脫離生命危險
    人民網長沙10月20日電(記者 匡瀅 通訊員 梁輝)湖南新化一農婦被確診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病例,系首例病例,已被送至湖南省人民醫院重症監護病房隔離治療,目前還未脫離生命危險。 據了解,59歲的吳珍英(化名)是婁底新化縣的一名普通農婦,平時身體健康。
  • 瀰漫性軸索損傷,它為什麼危重?
    瀰漫性軸索損傷是在特殊外力作用下腦內發生的以神經軸索斷裂為特徵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是重要的腦外傷類型之一,直至80年代才正式命名為瀰漫性軸索損傷,並被國際學術界所公認。
  • 流鼻血是什麼原因 鼻血事雖小背後或有大疾病
    流鼻血也源於鼻竇感染,感冒和血壓高的壓力,這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出血在鼻後部大血管。鼻竇腫瘤,可能是良性或癌性,可能會導致流鼻血,尤其是老年人和吸菸者,他們更容易患鼻腫瘤,AAO報告。在鼻息肉,良性的肉質生長,可導致流鼻血等。遺傳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症,或HHT,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導致小血管異常稱為毛細血管擴張成長上的鼻膜以及臉,嘴唇和手指和腳趾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