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即將過完,這一年的醫美行業過得又如何呢?

2020-12-22 雪纖瘦

- one -

相信大家對醫美行業並不陌生,每年的寒暑假也是醫美的旺季。大家每次出入小區或寫字樓的時候想必都能在電梯裡見到醫美相關行業的各式廣告,無論是機構廣告或是APP的廣告都讓人眼花繚亂。

現在醫美的領域最受資本關注的一是以內容為主的線上交易平臺,二則是品牌連鎖的線下實體機構。後者是醫美行業真正的載體,而前者卻是代表著行業的新機會。

2019年即將過完,這一年的醫美行業過得又如何呢?

- two -

在這一年裡除了少部分診所和醫院被售賣以外,卻很難見到相關的品牌機構能夠被融資的情況發生。

市場的流動性確實是太大了,一批又一批的機構由於看好醫美市場的前景而進入,但是一批又一批的機構以虧損退出。

現在來說,在中國醫美機構超過了12000家,光是2018年就新增加了3000多家醫美機構。尤其是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醫美尤其熱門,每個城市自身機構超過了400來家。然而就是如此,真正正規的醫美機構也仍然是供不應求。

先不談其他,一線城市的競爭過於激烈,大部分優秀的醫美資源都集中於此。至於二三線城市,企業戰略開始變化,機構之間已經打響了價格戰。

那麼很多消費者會對醫美行業有一定的疑問和顧慮,這也是再正常不過了。

- three -

畢竟在消費不斷增長的現在,不僅是年輕人勇於追求美,就算是中年人也會對美有自己的想法。所以醫美行業將會繼續強勁增長,只是對比起其他每日所需的生活服務來說,顯得就低頻許多。

其外,作為消費者,在下決心到真正做醫美的過程其實是非常長的。因為縱使現在廣告如此繁多,商家不斷地利用自己的各式手段向消費者傳播項目信息的時候,消費者對於醫美的信息實際上還是有所缺失的。這也就是為何現在能夠提供高質內容的平臺備受消費者青睞的原因。

「醫美,醫美」反覆吸嚼這個詞也會知道,醫療美容在於醫療,本質上也是醫療服務的一部分。消費者所接受的服務更依託於醫生的專業同技術的成熟。如果醫生服務難以標準化,機構服務難以結構化,信息難以同步化,那麼消費者也是很難以信賴這個行業的。

行業和消費者之間的信任如何構建?醫生和患者之間的信任和情感連接如何保持?這都是醫美行業接下來要繼續走下去的路。

不論和受服務者拉近距離堅定信任的路有多長,我們The Beauty Medical都會一直朝前方走下去的。

- end -

圖片:源自網絡

文字:桃園初戀女友

環遊的行星 怎麼可以 擁有你

相關焦點

  • 這一年,2600家醫美關門了
    來源:阿爾法工場導語:2019,醫美集體「破產」年。走下暴利的神壇,一大批醫美機構正悄悄消失。這並非誇張。新氧(NASDAQ:SY)創始人金星曾在公開場合說到,很多醫美機構在大面積虧損,整個中國的醫美市場中,只有30%的機構是盈利的,多數處於持平或者虧損的狀態。而早在2018年底,醫美行業就迎來大佬的集體發聲:倒閉就要潮來了。回顧剛剛過去的2019,醫美似乎真正進入了集體破產年。
  • 顏值時代催生的醫美行業,如何走向成熟化?
    此外,疫情過後,49.3%的女性被訪者表示對「醫美」消費有濃厚興趣。醫美行業正在成為一座金礦,而這座金礦正在迎來越來越多的「淘金者」。截止目前,阿里健康、美團、百度、京東等為代表的巨頭紛紛「殺入」醫美行業。另一邊,2019年,新氧科技登陸納斯達克,「中國醫美第一股」為整個行業帶來開門紅,並很快在2019年三季報裡實現了淨利潤扭虧。
  • 這一年,2600家醫美醫院關門了
    而早在2018年底,醫美行業就迎來大佬的集體發聲:倒閉就要潮來了。回顧剛剛過去的2019,醫美似乎真正進入了集體破產年。據企查查數據,這一年共有2600家醫美醫院倒閉,業內人士表示:「真實情況肯定更多,市場上還有大量沒有統計上的黑醫美。」
  • 行業如此「暴利」,醫美為何掙錢費勁?
    市場夠大而且夠亂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14-2018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已從521億元增長到1217億元,複合增長率為23.6%。佔全球醫療美容服務市場約13.5%的市場份額。2019年全球醫美市場規模達到1460億美元,國內醫美市場規模達到2560億元人民幣,近五年保持年均25%以上的增長速度。
  • 2020「顏值經濟」下,醫美行業如何做營銷?
    為什麼這幾年醫美領域的發展會如此之快,原因還是在於現在的女性觀念意識越來越開放,都樂於嘗試提升自己的外在魅力。藉助這幾年網紅直播的誕生,再加上宣傳工作,很多女性都開始能夠接受微整形。根據「更美」及「美黛拉」兩大網際網路醫美平臺權威發布的數據,到2020年,醫美市場將突破至萬億人民幣金額。
  • 「技術突破」激烈角逐、行業復甦箭在弦上 這場盛典為醫美送上一劑...
    記者 趙雯琪對於整個醫美行業來說,即將過去的2020年顯得有些艱難。回顧這一年,「服務線下」和「醫療」為主的醫美受到疫情影響較重,直到目前仍未能復甦到此前水平,從業者和行業分析師人士對於醫美行業未來的討論也從未停止。而另一面,在新的消費趨勢和機遇刺激下,醫美線上化也蹚出了一條全新的發展路徑。
  • 新氧浴火:探索醫美行業的「信任經濟」
    而對於醫美服務業,通過我們的研究,它的預期差可能是最大的:2021年,很有可能將是這一領域浴火重生的時刻。經過進一步研判,這一賽道有望真正進入高景氣度的「長態」時刻。 從國際視角看,中國醫美行業還有誕生真龍的空間與時間窗口,對比各國醫美行業的滲透率: Frost & Sullivan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千人醫美次數14.8次,約日本的 1/2,韓國的1/6。同時,中國醫美市場正在從高線向低線城市滲透,預計未來5年內二線城市消費用戶佔比有望超過新一線城市。
  • 2020擁抱新醫美 長沙醫美行業年度盛典舉行
    為進一步推動長沙醫美產業向專業化、規範化、集群化發展,1月11日下午,「2020擁抱新醫美——長沙醫美行業年度盛典」在長沙君悅酒店盛大開啟。活動通過開展行業論壇、年度頒獎晚宴等形式,總結2019年行業發展情況,探索2020年長沙醫美發展新路徑。本次活動由長沙市醫療美容協會主辦,紅網傳媒承辦。
  • 新氧2019醫美行業白皮書 CEO探討深耕與拓展
    日前,《新氧2019醫美行業白皮書》在京發布,顯示中國醫美市場仍在高速發展,2019年中國醫美療程消費量將超過美國巴西日本韓國等,居全球第一。同時,新一線崛起、抗衰項目的熱潮、行業規範發展成為這個時代的幾大顯著特徵。
  • 醫美行業龍頭——愛美客
    公司產品主要是讓人變美,屬於醫美範疇。而醫美項目具備單次價格較低、操作簡單、恢復期短及風險較小的特點,但不具備永久性療效,因此接受度和復購率較高。所以,客戶穩定而且具有黏性。另,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國透明質酸行業市場研究報告》,2018 年愛美客玻尿酸產品在國內醫美市場的銷量佔比達到 12.5%,位列中國品牌第二、全部品牌第三。醫美行業壁壘比化妝品要高很多,注射型的玻尿酸屬於醫療器械,受到國家嚴格管控,全國只有40張牌照。
  • 2021年的醫美消息
    過江龍和地頭蛇的PK雖然在武林傳奇故事裡地頭蛇總是比較厲害的一方。但現實卻是地頭蛇往往被過江龍犁庭掃穴。這些跨界進醫美打劫的強人哪一個不是身強力壯、膀大腰圓?醫美市場高速成長,千億級別體量,高的讓人流口水的毛利率,而玩家二十年沒怎麼長進。這簡直就是頑童持金於鬧事的場景。
  • 長沙一年近百萬人次消費醫美服務
    在「顏值經濟」的帶動下,醫美行業風生水起,2019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高達2560億元,醫療美容行業的迅猛發展有目共睹。但究其背後,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消費平臺魚龍混雜、虛假營銷亂象、醫療事故頻發……如何讓消費者的美麗之路更安全更放心?
  • 醫美國際、新氧以及醫美概念股,為何在金融市場「失寵」?
    作為兩隻美股上市的焦點醫美股之一,如何「混」成了現如今的地步?從1997年的鵬城診所到如今的美股上市的醫美國際,醫美國際應該算行業內資歷最老的那一批,上市時擁有21個治療中心,其中19個為全資持有或佔據較多股份。發展最快的時候,在2017年到2019年上半年這30個月內新增了11家醫療中心,這樣的勢頭不可謂不迅猛。
  • 醫美2017這一年,5位不同產業鏈親歷者講述變局
    多份研究報告表明,中國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醫美第二大國,未來很有可能我們每一個人都會與醫美發生關聯。而在即將過去的2017年裡,中國的醫美行業發生了很多變化。尤其在這一年的尾巴上,這些變化更加明顯。12月23日,新氧創始人兼CEO金星宣布,新氧已完成4億元D-1輪融資。
  • 種草日記造假、整形致人死亡 醫美不再那麼「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8日電(謝藝觀)近期,更美被多位明星起訴,給醫美行業的2019年畫上了一個不完美的句號。行業事故頻頻,監管出手整治,醫美行業進入洗牌期,一年中就有數千家醫美機構倒閉。旺盛的需求和漫長的人才培養之間的矛盾,催生了大量無證人員非法上崗,引發行業亂象。有媒體報導,2019年6月,天津某醫療美容診所辦的「微整形全科班」,宣稱7天便可速成出師。12名學員中,9人無任何醫學知識背景。所以,當你走進一家醫美機構,為你操刀的醫生,有可能只是在雞皮上練習了如何割雙眼皮。
  • 醫美,口腔等三大行業如何進行廣告投放?
    醫美,口腔等三大行業如何進行廣告投放?本篇給咱們帶來的是 醫美/植髮/口腔 三大職業營銷頁建立攻略,職業投進參考。1、醫美職業我國醫美職業在經歷了2013-2018的快速增長後,由2019年進入職業洗牌階段。
  • 2019年鄭州醫美新設72家,醫美下半場玩法巨變!
    這一點,從2019年新設醫美機構的變化趨勢就能看出來。一、醫美機構大型化新設醫美機構,等級越來越高,面積越來越大。2019年新設7家二級醫療美容醫院(歐華、壹加壹、聚美、締萊美、盛世、中植植髮、新生植髮),這是前所未有的。
  • 網際網路醫美戰火再升級,美團醫美黑馬逆襲?
    網際網路醫美賽道戰火再升級。3月23日,「網際網路醫美第一股」新氧發布的2019Q4和2019年財報顯示,2019年全年,新氧營收11.52億元,淨利潤1.77億元。與此同時,市場潛力巨大的醫美「蛋糕」也引來了巨頭的入局。
  • 一年4萬起醫美事故!畢業整容這些坑千萬要注意……
    02 黑診所每年4萬起醫療事故近年來,不論是上市公司還是大型醫療機構都出現過醫療事故。2019年1月3日,年僅19歲的大二女孩夏麗莎,因為做了隆鼻手術而永遠躺在了手術臺上,此次手術的涉事機構為利美康,曾為新三板「隆胸第一股」。7月24日,製藥公司愛力根在全球範圍內召回紋理乳房植入物,稱其可能導致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
  • 醫美行業亂象:從業者不專業,假產品泛濫
    賽迪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醫療美容診療人次突破1000萬,同比增長34.29%,而且連續三年保持了這樣的高速增長。與之對應的是,因醫療美容導致毀容的投訴記錄平均每年逾2萬起,甚至醫美導致的死亡事故也在不斷發生。醫美行業現狀到底如何?繁榮的背後又掩藏了什麼樣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