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李成林】近年來,美國的跨國離婚案越來越多,如何在離婚時爭取到自己應有的財產和利益備受關注。由於來自亞洲的移民在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可能擁有產業,辦理離婚時就不能僅僅考慮美國的離婚法,還要顧及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法律。比如,美國的離婚判決在中國很難生效,中國大陸房產即使夫妻共有也不易取得。南加州華裔業界人士表示,很多時候,法律不會自動保護個人,而是保護懂得法律的人。跨國離婚的關鍵,在於了解相關國家和地區的財產如何分配,乃至配偶和子女的贍養費如何規定等。
不會因配偶出軌分得更多財產
南加州華裔居民Melody Wong表示,她知道丈夫的情婦就住在洛杉磯傳說中的二奶村,離她家不遠,但律師告訴她,她不會因為丈夫出軌在離婚時分得更多房產。不僅如此,律師還說,她未必能分到他們在中國的房產。
十餘年前,南加州另一位華裔居民Grace Wu的牙醫老公隨著到中國開業的熱潮,成功地在中國大陸東南沿海開了連鎖診所,也在上海、杭州買了許多房產。中美兩地奔波的另一個後果,就是她丈夫無法斬斷和擺脫的婚外情。Grace儘管痛苦也沒有選擇離婚,因為她害怕離婚只會失去更多,不僅不能拿到中國的房產,更擔心日後無錢支付美國住宅的貸款。
Melody在律師的幫助下完成離婚。她的律師通過中美兩地房產估值作為分產方式,讓她拿美國的部分,丈夫分中國的大部分,巧妙迴避了在中國爭產的困難。Melody和Grace遭遇的問題都是一樣的,美國的離婚判決在中國很難生效。
需要知道如何規避損失
南加州婚姻和家庭法專業律師蔣佩芳(Evie P. Jeang)表示,無論男女,都需要知道如何規避在跨國或異族婚姻中喪失個人權益。她的職責是幫客戶在離婚分產時保住更多的錢財。她說,在中國,土地歸國家所有,房產若非在自己名下,即便美國判決夫妻對半平分共有房產,實際執行起來也非常困難。與其耗時費力地請當地律師,不如把重點就放在美國的財產上。通常,她會建議客戶先爭取美國的錢財,落袋為安。
美國各州甚至各個縣都有自己不同的離婚法和家庭法。加州的規定是,當事人只需在此住滿六個月即可(各個縣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很多人喜歡在加州辦理離婚手續,原因之一是在這裡離婚不需要理由。當事人可單方訴請離婚,一方有婚外情等行為,也不會少分財產。
以加州離婚法為例。婚姻中無論是誰賺的錢,都屬於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離婚時也可分得一半。如果結婚超過10年以上,配偶還可以分到對方未來的退休金。不過,婚姻中個人的私有財產可以不算在共同財產中,最常見的是父母的饋贈或遺產。比如父母出首付款購房,離婚時可先把父母給的錢扣除後再對半分。但是,如果把父母給的錢用於投資,放在夫妻共同帳戶中,導致無法區分究竟屬於誰,就自然成為共同財產。
最好與當地律師合作
遇到跨國離婚案,蔣佩芳說她會和當地律師合作,了解兩地的法律,再決定哪個國家的法律對當事人的離婚最有利。例如,日本人不認為小孩有爸爸媽媽在旁邊陪伴就是最好的, 甚至還認為父母的陪伴會造成小孩的困擾。因此,他們的離婚法中沒有配偶和子女的贍養費一說。律師的職責就是幫客人節省或得到更多錢財。蔣佩芳會根據當事人的情況,建議在美國完成當地財產的判決,把子女監護權的部分留到日本完成,這樣就能夠省下付給配偶和子女的贍養費。與日本相比,中國更重視親情,也必須支付贍養費。所以,當事人就應善加利用,爭取到更多的補償。
很多人對婚前協議的感覺不好,認為既然雙方馬上就要喜結連理了,怎麼能在這個時候談離婚的事呢?多不吉利啊!對此,蔣佩芳表示,這是誤解,因為婚前協議的意義並非在於離婚時如何分割財產,而應把它看成一個普通的合約。雙方在結婚之前通過籤訂合約的形式,把兩人的婚前財產講清楚。這樣,萬一婚後真的不幸要分手,雙方也可以避免傷了和氣,更不會浪費律師費。而且,結婚時雙方都非常甜蜜,談什麼都比較容易和慷慨,等到離婚時再談財產分割,那就錙銖必較,一塊錢都能吵半天。
蔣佩芳說,婚前協議的關鍵在於合約具體怎麼寫,因為一份跨國婚前協議,很可能會牽涉到三四個國家(地區)甚至更多。例如,她最近接手的一個案子就是,由於女方是娘家的財產繼承人,因此父母要求她在結婚前和男方籤訂婚前協議。這份婚前協議就聘請了中國大陸、美國、紐西蘭和臺灣四個國家和地區的律師,根據四地的法律共同完成。 跨國離婚還涉及子女的監護權問題,由於各個國家和地區對此規定都不相同,所以必須事先弄清楚,否則很可能會和分割財產一樣,成為國際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