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浙江省杭州市江幹區紀委的談話室,江幹區一國有企業財務科李科長鬆了松領口上的紐扣,長籲一口氣,「這次組織約談,我確實感覺到平時對自己要求還是不嚴,今後一定要吸取教訓。」前不久,她被舉報接受單位合作銀行的禮品,此次則被叫到區紀委派駐第六紀檢組接受談話函詢。
「紀委的工作不僅僅是查辦案件,還對黨員進行經常性遵守黨紀教育,及時治一治那些輕微感染的『病樹』,扶正那些『歪樹』。」江幹區紀委書記、監察委員會主任葉素說。
實操細則助基層「防病治病」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第七條規定,黨內監督必須把紀律挺在前面,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經常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約談函詢,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成為違紀處理的大多數;黨紀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的成為少數;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成為極少數。
其中,第一種形態如何運用,之前基層的不少紀檢幹部對此有困惑。在處理一些苗頭性問題或是輕微違紀問題時,批評教育、談話函詢或是通報批評何時進行,它們各自的尺度在哪裡?
2016年,杭州市江幹區紀委通過探索實踐,制定出臺了《關於規範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七種方式的實施意見(試行)》,對於提醒談話、批評教育、談話函詢、民主生活會、通報批評、告誡和誡勉等七種方式,列舉了44種使用的具體情況,讓基層黨組織和紀檢監察組織參照實施,推動黨員幹部批評、談話等工作走向規範化,讓「紅臉出汗」成為常態。
翻開江幹區紀委製作的《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七種方式工作手冊》,可以看到實施主體、適用情形、實施程序等內容十分明確。「對每一種方式,我們都規定了三到六種具體的適用情形,確保基層處理苗頭性問題有章可循。」江幹區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潘洪說。
七種方式分類實施
具體如何實施這七種工作方式呢?
前不久,江幹區紀檢幹部在一次基層走訪中,了解到一家單位基層站所為了增強團隊凝聚力,準備組織一次聚餐。「聚餐會不會發生公款吃喝的問題?」對此,紀檢組根據操作細則,立即對該基層站所負責人進行提醒談話。
「操作細則規定:提醒談話是針對黨員幹部可能出現的違紀違規問題進行事前提醒。依據細則,當黨員幹部存在輕微違紀違規問題應當提醒的,我們就會啟動『提醒談話』。」彭埠街道紀工委書記曹國富說。
若存在違反紀律的問題,但情節輕微構不成紀律處分,依據操作細則,江幹區紀委會啟動「批評教育」程序。今年春節前,區紀委通過暗訪,一個社區曾經購買過超市卡,準備將其作為社工的勞保用品。獲知這一線索後,街道紀工委書記啟動了「批評教育」程序,對社區責任人朱某進行了約談。約談後,朱某及時退還了超市卡,街道黨工委根據規定對朱某給予了批評教育。
2017年3月,有群眾匿名反映轄區一個行政執法中隊負責人在工作紀律上存在問題。因為反映的問題線索較為籠統,有一些難以核實,閘弄口街道紀工委就對這個執法中隊負責人進行了談話函詢。「談話函詢是我們對涉及反映黨員違紀行為線索的一種處置方式。」街道紀工委書記張文娟告訴記者,「根據操作細則,我們參照『談話函詢工作實施辦法』對他進行了談話。這既是我們了解問題的途徑,也是對黨員本身的一種警示教育。」
這七種方式也會組合使用。不久前,一位社區書記除了被「批評教育」,還被「通報批評」。「我們接到舉報,這個社區的幹部為了增加集體收入違規建了一個倉庫。」筧橋街道紀工委書記徐旭升說,「我們綜合使用了七種方式中的兩種,既是對這個幹部的處理,也可以讓其他黨員幹部引以為戒。」
動態考核促黨內監督落實
操作細則制定了,如何確保這七種方式能在基層落地?
「我們實施了年終大考與月報、不定期督查相結合的動態考核機制,及時跟蹤掌握落實情況。發現落實不主動、不規範、不到位的,及時進行督促提醒;對存在問題的,實行責任制檢查考核動態扣分。」葉素解釋說,「同時,對各單位運用七種方式存在問題的,我們會及時抄告分管及聯繫的區領導,由區領導督促整改。」
2016年9月,一封要求對行政複議已確認違法的相關人員進行問責的信訪件,引起了派駐區市場監管局紀檢組的重視。經過調查,反映情況基本屬實。隨後,經紀檢組建議,責任人被批評教育,並作書面檢查。為了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該局黨委對全年行政訴訟、行政複議案件進行梳理分析,特別是敗訴案件,由局黨委書記、副書記、駐局紀檢組長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提醒談話、批評教育。駐局紀檢組組長毛展宏說:「幸好我們及時發現,及時進行處理,不然今年責任制考核就得扣分,還要成為區領導的掛牌督辦對象。」
「操作細則使基層開展工作有章可循,有規範形式,可以切實把強化黨內監督落到實處。」江幹區公安分局幹部王澤彪說,「2016年以來,局裡依照細則處理了5位民警,他們都心服口服,也給全局民警上了教育課。」
第一種形態七種方式的運用,也得到了基層幹部群眾的好評。不久前的一件事,讓居民李可林記憶深刻。「聽說我丈夫被叫去談話了,當時我真是嚇得不輕。後來知道是街道紀工委的一次提醒談話。」李大姐說,「現在想想,這個提醒得好,可以防止出現大問題嘛!」
一年多來,江幹區已累計開展提醒談話1699人次,批評教育170人次,談話函詢45人次,通報批評18人次,召開民主生活會315次,告誡1人次,誡勉4人次。七種方式的運用使得「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不僅推動了幹部中一些「小微問題」及時得到糾正解決,也使得信訪量有了下降。2016年,江幹區紀檢信訪總量和重複信訪量分別同比下降27.7%、25.7%,黨風政風人民滿意度從2015年的93.0%上升至94.7%。
《 人民日報 》( 2017年07月25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