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到底哪去了,官方並沒有明確記載,只是時長從坊間送來傳聞罷了,可信度不高。正史中是這樣記載「靖難之役」之後的朱允炆。只是說朱棣打入京城後,一場大火在皇宮中點燃,最後誰也不知道朱允炆的下落。而朱棣用皇權強加給歷史的解釋是,朱允炆是因為被身邊奸臣所害才死去的,但是這只是朱棣給自己「清君側」找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罷了。
而從後來民間從不間斷的傳聞來講,甚至在傳聞中親眼看見了朱允炆,不管傳聞是真是假,但是朱棣還是很重視這些傳聞的,至少這一點可以證明,朱棣應該也不確定朱允炆的真實下落,也在盡全力殺死朱允炆的任何可能性。
今天就來細數一下這些傳言,有些太過離譜,大家就當是看個樂趣。在眾多的傳言中最匪夷所思的,就是這件事情和鄭和下西洋有直接關係。鄭和下西洋對於我們來說都再熟悉不過了。這是我國歷史發展階段的,最重要的一個時期。鄭和下西洋的舉措,充分向世界證明了我國在明朝時期的航海能力。如果非要說鄭和下西洋和這件事情有什麼關係的話。我想即使是往大了說,也不過就是,鄭和在出發的時候,朱棣,對他說了一句,你順便幫我找一下朱允文吧。如果說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找朱允文的話,我完全可以說按照朱棣的這種做法,他就不可能在日後被人稱作永樂大帝。
另外一種在民間比較流行的說法就是,朱允文脫去黃袍之後,躲在了民間的某座寺廟裡。而這個說法的根據是來自於一位,和朱允文同在一座寺廟,出過家的最後還俗僧人說的。不得不說這種說法尚且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具體的事情到底是怎樣的呢?還需要我們的持續分析。首先我想先帶大家了解一下,朱棣到底知不知道朱允文的下落?我是認為朱棣是一定知道,自己侄子的下落的。而且我甚至懷疑朱允文就是被朱棣給放火燒死的。而朱棣現在的說法,只不過是在混淆視聽,只不過是不想背上殺去,在位皇帝的罪名。如果這種說法成立的話,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找朱允文,那麼完全就是子虛烏有。
說回一開始,就是事件的起因,朱棣為什麼要殺朱允文?這就要把事情繞到,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身上。朱元璋在覺得自己即將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就已經把自己的皇位傳給了太子的兒子朱允文。朱棣在朱元璋活著的時候,不敢直接反抗自己父親的命令。最後也就只能使用這樣的手段,也就是朱棣自己所說的「清君側」。但是不得不說,朱棣是一個極為合格的皇帝。在他的統治時期,明朝不僅穩定住了江山,還在極短的時間裡,就走向了繁榮,這是在中國歷史上難得一見的局面。但是畢竟朱棣是殺了正統的皇帝,他還是擔心後市會把它寫成一個奪權的賊子。所以朱棣在做事的時候,難免會有一些的剛愎自用。他殺死了很多敢於忤逆自己意思的臣子和學者。而在這其中,最為悲慘的就是一個名為方孝孺的儒生。他因為違背了朱棣的意思,而並且破口大罵朱棣是一個小人,最後被朱棣誅十族。
朱棣這一生,不管你說他是暴君也好,你說他是殺皇帝的賊子也好。誰也不能抹去他對明朝的貢獻,誰也不能抹去他對中國歷史發展的貢獻。
(聲明:本文內容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無任何攻擊或詆毀行為,望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