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發布「2020排放差距報告」 預計今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降7%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央視

原標題:聯合國發布《2020排放差距報告》 預計今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將下降7%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9日發布的報告指出,新冠疫情後的綠色復甦有望推動全球在預測的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基礎上減排25%,使全球更接近《巴黎協定》設定的2℃溫控目標。

聯合國環境署的年度《排放差距報告》發現,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所下降,但世界仍朝著截至本世紀末升溫突破3℃的方向發展。但是,如果各國政府在疫情後的復甦進程中投資氣候保護行動,並致力於在2021年11月即將于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 26)上提升各自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承諾實現「淨零排放」,則有望將全球碳排放量降至基本兌現「2℃溫控目標」的水平。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英格·安德森說:「 2020年極有可能成為有現代氣溫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之一,而野火、風暴和乾旱還會持續產生破壞力。但是,聯合國環境署的《排放差距報告》指出,疫情後的綠色復甦有望大幅降低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並有助於減緩氣候變化進程。」

據了解,每年發布的《排放差距報告》都會評估「預測排放量」與實現《巴黎協定》規定的2℃溫控目標(及進一步實現1.5℃溫控目標)所要求的排放水平之間的差距。該報告發現,2019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包括土地利用變化)創下了591億噸二氧化碳當量(GtCO2e)的歷史新高。自2010年以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平均每年增長1.4%,而2019年由於森林大火頻發,增長速度甚至達到2.6%。今年,疫情大流行導致人員出行受到限制、工業活動迅速放緩、發電量大幅減少,預計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將下降7%。但是,這一降幅僅僅意味著到2050年全球升溫幅度降低0.01℃。與此同時,國家自主貢獻仍然不足。

這份報告還指出,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的排放量是最貧窮的50%人口排放量的兩倍以上。富人群體需要將其碳足跡減少至少30倍,才能與《巴黎協定》的目標保持一致。(總臺記者 楊瓊)

相關焦點

  • 新冠疫情致出行減少 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下降7% 創史上...
    據美聯社11日報導,國際權威科學家周四公布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下降7%,這將創下有史以來最大降幅。疫情致出行持續減少由數十位追蹤排放量的國際科學家組成的「全球碳計劃」權威小組10日在《地球系統科學數據》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稱,他們通過計算得出,2020年全球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達到
  • 《2020排放差距報告》發布 疫情後綠色復甦有助於減緩氣候變化進程
    中國網12月11日訊近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發布了《2020排放差距報告》。該報告指出,疫情後的綠色復甦有望推動全球在預測的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基礎上減排25%,使世界更接近《巴黎協定》設定的2℃溫控目標。
  • 2020年全球CO2排放量下降7%!主要是這些原因導致
    國際非政府組織「全球碳計劃」 11日發布報告說,初步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範圍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7%。該組織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新冠疫情期間人們乘汽車和飛機旅行減少,在疫情結束後預計排放量會回升。
  • 研究: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7%
    研究: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7% 國際非政府組織「全球碳計劃」12月11日發布報告,初步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7%。
  • 報告:各國化石燃料產量每年需降6%方能溫控達標
    來源:經濟日報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日內瓦訊(記者 楊海泉)近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攜手有關研究機構共同發布《2020年生產差距報告》和《2020年排放差距報告》。《2020年生產差距報告》指出,世界各國需要每年減少6%的化石燃料產量才能將全球變暖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新冠肺炎疫情後的復甦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一個潛在轉折點,各國必須轉變方向,避免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實際生產水平持續保持高位。《2020年排放差距報告》指出,雖然今年各國為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採取了多種封鎖限制措施,使得全球碳排放量下降7%,但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仍微乎其微。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李興虎:碳排放差距與能源...
    排放差距用于衡量人類為了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做的與實際做的工作之間的差距,以定量方式給出了全球二氧化碳當量溫室氣體排放量需要下降到的水平與基於各國當前脫碳承諾預計的二氧化碳當量溫室氣體排放水平之間差距,因此,排放差距也可以稱為「承諾差距」。
  • 聯合國報告,2020將成為有史以來第二溫暖的年份
    12月2日,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在其臨時性的2020年全球氣候報告中表示,今年將成為有現代記錄以來第二溫暖的年份。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世界正處在氣候災難的邊緣。2015年各國籤訂的《巴黎協定》要求各國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平以上2攝氏度之內。並努力將其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然而,在中國等國家強調自己將堅持保護環境之時,2020年美國總統川普卻領導美國正式推出了巴黎協定。
  • 一年你可能排放了2.7噸二氧化碳 阻止全球變暖從我做起
    今年是旨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籤署10周年,今天是重點關注兩極冰融問題的「世界氣象日」。我國預計未來20年將變暖2.8℃,上海則剛經歷了百年氣象史上最暖的一個冬天。科學家發現,導致全球氣溫上升的誘因中,過度排放二氧化碳佔2/3。目前國際社會正試圖改變一個難以忽視的「碳源」:個人消費引起的「碳排放」。
  • 杭州一對小夫妻,一年排放3.3噸二氧化碳
    與會的杭州市環保局黃炳元說:「用傳統牙刷代替電動牙刷,把花在跑步機上的45分鐘改為到附近公園慢跑,用電子郵箱代替傳真機,這樣,每人每天至少能減少7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杭州一戶普通的兩口之家,一年要排放多少溫室氣體?英國BP公司曾經給出一個簡單方便的「碳排放計算器」,根據這個公式和係數,我們找了杭州的一對有房有車的小夫妻作為樣本,大致算了算。
  • 聯合國機構:全球氣溫最快12年後就比工業化前升1.5℃
    聯合國機構:全球氣溫最快12年後就比工業化前升1.5℃ 據新華社10月8日報導,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8日發布報告顯示,如果氣候變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續下去,預計全球氣溫在2030
  • BloombergNEF:2020年美國溫室氣體排放出現歷史性驟降
    在全球範圍內,今年的排放量預計最多將下降7%。如果這些削減是有意為之,而不是經濟和健康危機的結果,這將是一個令人欣慰的消息。根據聯合國科學家的說法,溫室氣體排放量需要在整個十年內每年保持下降7%以上,才能讓世界將氣候變化控制在一個相對可控的水平。要做到這一點,各經濟體需要迅速向清潔能源轉變。然而工人不可能永遠呆在家裡。
  • 研究:為達減排目標,2050年我國需實現二氧化碳近零排放
    圖為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程婷 圖「到2050年實現2℃溫升控制目標的深度減排路徑,需要實現二氧化碳近零排放,二氧化碳淨排放量需要並有可能降低到20億噸左右,與世界屆時人均排放1-1.5噸的平均水平相當,將比2030年前二氧化碳峰值排放量減排約80%。」
  • 歐7排放標準要來了,內燃機或迎滅頂之災?
    外媒日前報導稱,歐盟委員會將在2021年第四季度就新一輪排放標準(歐7,Euro7/VII)提出立法建議,預計最快會在2025年生效。歐7排放標準將進一步降低空氣汙染物最大排放量,包括細顆粒物、碳氫化合物和一氧化碳等。要想達標,車企需要較當前大幅提升電動汽車銷售比例,且傳統內燃機車的合規成本也將大幅增加。
  • 碳中和,全球在行動:法國爭當國際舞臺「生態先鋒」
    法國跨行業空氣汙染研究技術中心2020年6月發布公報說,法國2018年(4.45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和2019年(4.41億噸二氧化碳當量)二氧化碳排放量是自1990年以來最低水平,特別是2018年較前一年下降4.2%;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預計2020年法國的碳排放量仍會保持下降趨勢,但這與低碳目標還「相距甚遠」。
  • 一年你可能排放了2.7噸CO2 阻止全球變暖從我做起
    今年是旨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籤署10周年,今天是重點關注兩極冰融問題的「世界氣象日」。我國預計未來20年將變暖2.8℃,上海則剛經歷了百年氣象史上最暖的一個冬天。科學家發現,導致全球氣溫上升的誘因中,過度排放二氧化碳佔2/3。目前國際社會正試圖改變一個難以忽視的「碳源」:個人消費引起的「碳排放」。
  • 英研究報告:新冠疫情致2020年碳排放降幅創紀錄,達7%
    (觀察者網訊)12月10日,英國東盎格利亞大學、埃克塞特大學和全球碳項目組織當天聯合發布一項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全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約24億噸,較2019年下降7%,創有記錄以來最大降幅。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導,這份報告發表在期刊《地球系統科學數據》(ESSD)上。
  • 全球哪些國家和地區設立了碳中和(淨零排放)目標?
    7、哥斯大黎加  目標日期:2050年  承諾性質:提交聯合國  2019年2月,總統奎薩達制定了一攬子氣候政策, 12月向聯合國提交的計劃確定2050年淨排放量為零。  在今年6月份的報告中,新成立的氣候高級委員會建議法國必須將減排速度提高三倍,以實現碳中和目標。
  • IPCC:全球氣溫12年後可能比工業化前升高1.5攝氏度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10月8日發布報告顯示,如果氣候變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續下去,預計全球氣溫在2030年至2052年間就會比工業化之前水平升高1.5攝氏度。
  • 2019年,全球CO2排放量將創新高
    2019年,全球CO2排放量將創新高科技日報北京12月5日電 (記者劉霞)一項新研究表明,儘管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的使用量有所增加,但全球二氧化碳(CO2)排放量今年將再創歷史新高。據美國《科學新聞》網站4日報導,到2019年底,全球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CO2排放量將高達368億噸,高於2018年的365.7億噸。研究人員根據不同地區報告和估算的月度排放數據得出了上述數據,發表於《環境研究快報》在線版。研究還預測,隨著石油和天然氣的使用量與日俱增,全球CO2的排放量可能會繼續上升。
  • 數據|在德國發一度電會產生多少二氧化碳?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在德國,每發出一度電(1kWh電力)會產生多少二氧化碳?統計顯示這一數據在逐年下降,說明了德國電力清潔化做得越來越好。但報告也顯示,和全球平均比較起來,德國這一數據依然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