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規矩打好拳

2021-02-12 傳統楊氏太極拳班侯直系
點擊「傳統楊氏太極拳班侯直系」關注我們

☀ 河北邯鄲,太極之鄉,楊、武氏太極拳發源地。

taijiyunshui】來自班侯直系後人,做最好的太極拳藝及文化推廣。

太極拳招生信息: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或百度「太極雲水網小編微信syjh5566

現在以健身目的學太極拳的人,一般是採用速成學習的方法:有的參加個短期學習班,有的買個光碟自己在家練,有的跟在別人身後照葫蘆畫瓢。速成學習的最大缺點是學的是楊式太極拳,打出來的是「胡式」和「糊式」太極拳,有的只是近似太極動作的廣播操。因為有僅有些「教材」是按廣播操的方式編寫的,甚至有的老師也是按教廣播操的方法來教的,初學者一般不知道打太極拳的一些基本原則和基本要求,更不懂得動作的武術含義,只是機械的模仿。這樣學出來的「太極拳」當然稱不上是太極拳了。

學太極拳首先要學一點太極拳理性方面的基本知識,弄清楚太極拳是什麼,太極拳的風格特點和太極拳拳法的原則等,這對於理解太極拳、掌握太極拳的一般規律和打好拳都有好處。另一方面,在實際練習中還應該掌握和落實好下列一些基本原則和基本要求:

一、意念

意念在太極拳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意念在不同階段要求不同,初學時以意導動,使動作隨著思想想像,儘可能把動作做到位;在動作較為熟練之後,要意動勢隨,思想要轉到理解動作的目的意義上,轉到勁力的運用上,逐步做到神形兼備,內外合一。

二、太極拳對身型、手法、步型、步法以及眼法的基本要求

太極拳規矩較多,如能抓住下面幾點,打拳會順當得多。

身型方面。心靜體松、尾閭中正,這是打太極拳的前提條件,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心靜,指思想要集中,要排除一切雜念;體松,全身關節要放鬆,全身肌肉要放鬆。在打拳的全過程中,無論前進後退,左旋右轉,始終要保持尾閭中正,即脊梁骨要中正,上體要中正,不要一做動作就前俯後仰,七歪八斜。這一點對初學者來說十分重要。

手法的基本要求。轉腰帶臂手走弧線。腰是關鍵,要以腰帶臂運動而不要以手帶動腰轉動,手的運動軌跡非圓即弧,定勢時也要保持一定的彎曲度。

對步型的要求。開胯圓襠,重心穩定。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弓步,用得很多而做錯的不少,主要錯在前後腳腳跟之間橫向沒有距離或距離過小。一般要求順弓步為10釐米,拗弓步要大於20釐米。

至於步法,拳書上說:邁步如貓行。步法為貓步,但不是服裝模特那樣扭屁股走直線,那是洋貓。太極拳的貓步與洋貓相反,既不扭屁股,也不走直線,而是弧線上步。弧形上步,開胯圓襠,可以避免出現夾襠的毛病。

眼法的要求。眼法使用是否得當,可以看出對動作的理解程度,反映出打太極拳的水平。眼法的要求比較簡單,一種是眼隨手轉(大多數);另一種是目視前方。常見錯誤是眼不看手,如雙峰貫耳,悶頭不看手;左右蹬腳(分腳)時,不看手而看前方等等。

三、太極拳柔中寓剛,剛從何來?綿裡藏針,針在何處?

用速成法學習太極拳的,是按廣播操的方式接受太極拳的,一般不了解動作的武術含義,只會機械地模仿,所以存在著一些問題,試以海底針為例說明。

我們常會看到有的人把海底針做成「童子拜觀音」似的彎腰凸臀,低頭垂手,這樣做是錯誤的。造成錯誤的主要原因是誤解「海底」的含義,把地面當成海底。其實海底針的海,指的是武術上的氣海,也就是會陰穴。海底指會陰前的要害部位。這個動作的目的是打擊男子漢的雄風,進攻男子漢身上最薄弱的部位。

從上述例子可知,打太極拳要做到柔中寓剛、綿裡藏針,就要對所做動作的釋名和目的意義有個大概的了解,否則動作就不容易做好,甚至可能做錯,就有可能做成動作輕飄、軟綿無剛,變成柔軟體操,影響太極拳的健身效果。

聲明:文章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後臺留言聯繫。

關注本號,為您助力

本號官網 http://www.yunshuiwang.com

相關焦點

  • 中華武學的規矩
    武學的外在規矩是習武成敗的關鍵,各門派均有獨家的練法。如少林韋馱六合門的練法就與內家拳截然不同,即使與原始的心意拳的法要也無相似之處。內家二三拳在身法上也有一定的差異,如八卦掌講究提頂溜臀、空胸緊背。各派太極拳的規矩也不盡相同,武式有「身法八要」的規矩為代表,但楊式、吳式等在身法的要求上也有自己的特點。
  • 孩子從小懂得規矩,長大才能更好適應社會發展,所以規矩要趁早立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讓孩子從小懂得規矩,長大後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才能更好地與人相處。給孩子立規矩,這是很多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也是令人頭疼的一個過程。立不立?立高了不好,不立也不好。怎麼立?太嚴了不好,太鬆了也不好。規矩如何立得不挫傷孩子天性?如何立得令孩子信服?
  • 練好太極,要遵循這些規矩,一步一步來!
    因為現在使用的教材大都是按廣播操的方式編寫的,老師也是按教廣播操的方法來教的,初學者一般不知道打太極拳的一些基本原則和基本要求,更不懂得動作的武術含義,只是機械的模仿。造成這種狀況的責任不在學員,也不能怪老師,這是速成學習太極拳的必然結果。問題是在速成以後下一步怎麼辦?
  • 陳照丕《太極拳見解》(手抄本)
    九、 打太極拳必須知道三節的規矩頭為上節,上節不明,無依無宗,頭為周身之首。打太極拳如果不知道頭的規矩,周身渙散沒有系統。為此,不能低頭,不能擺頭,不能頭硬往上頂,頭要自然正,二目平視,如某手至,眼神只注於某手的中指甲,嘴唇要合,舌尖頂住上顎,使呼吸自然。腹為中節,中節不明,滿腔是空。
  • 形意拳站樁秘法
    —— 以下是正文 ——很久以來,我就想把練習形意拳的道理寫出來,供諸位同好作為研究內家拳的基礎。但是,始終鼓不起勇氣執筆。因為我們人類的身體結構極其複雜,就算練了幾十年拳術,所能體會、領悟的也是極為有限的。以有限的認識去揭示極為無限的人體結構,豈非事倍功半,勞效微薄麼?不過深入一想,實是似是而非。
  • 給領導送禮,越想討好領導,越要懂得三個規矩,以免弄巧成拙
    有些員工在給領導送禮的時候完全不懂規矩,往往會在送禮的時候給領導帶來很大的麻煩,也有一些年輕人並不知道該送什麼東西為好,因此才會顯得特別的發愁。所以筆者也是建議大家在給領導送禮的時候,越想討好領導,越想恭維上級,其實就應該越要懂得以下這三個規矩,以免弄巧成拙。
  • 道理總講娃不聽,孩子三歲前要立好規矩,否則之後就不好管了
    孩子不聽話,都是三歲前沒有立好規矩惹的禍家長三令五申提出的要求,孩子並不聽從,歸根結底都是因為沒有提前立好規矩。關於立規矩這件事情:詹姆士·杜布森博士曾經在《勇於管教》一書中說過:「若在懸崖邊設置欄杆,懂得的孩子會有安全感,而不懂得的孩子就沒有。」其實所謂欄杆,對孩子來說就是規矩,如果想要讓孩子懂得,就要提前把規矩立好。
  • 什麼是規矩?
    社會習俗是規矩——行為習慣、生活倫理,包括約定俗成的各種「老理兒」,這個,你也得不要違背了,約束你做事的規矩,這是你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舒適的基本規矩底線。規章制度是規矩——法律法規、組織紀律、村規民約,你同樣得遵守了,這是不可輕易觸碰的社會規矩高壓線。《韓非子·解老》云:「萬物莫不有規矩。」人生在世,與人交往,修身養性,處處都離不開規矩。
  • 學拳的三個關鍵問題
    1961年後,他又受聘於上海體育宮任陳氏太極拳教練,在多年的教拳實踐中,他拳藝更加臻於上乘水平,而且有他自己的風格。他所教的拳架,形式完善,內容充實,甚受廣大學拳者的熱愛,我就是由於看了他的拳架深表熱愛,並由雷慕尼老師介紹而向他學拳的。他不僅拳架精美,推手水平很高,而且對太極拳的理淪也有很深研究。
  • 3歲前寶寶要懂得的「規矩」:自律的三個階段
    到了1-2歲左右,孩子的需求不僅僅是吃喝拉撒睡,有了獨立思考的人格,但是不太理解規矩,這時候就到了他律期,需要父母或其他人對其提醒和講解,這個階段會持續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當孩子建立了正確的價值觀,樹立了良好的習慣,每一個習慣都會變成一個自律點,比如到晚上自己睡覺,比如睡覺前洗臉刷牙,這些不再需要別人提醒,這就是自律。
  • 情商高的年輕人,找領導和客戶敬酒,往往懂得這三個碰杯的規矩
    在進入職場工作後,有很多年輕人其實都是涉世未深,所以大家在為人處事或者是參加酒局的時候,根本就不了解一些規矩,自然就會得罪客戶,引起客戶的反感。關鍵是王女士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犯了錯誤,在喝完杯中酒以後,客戶也是直言王女士不懂規矩,經過同事提醒,王女士才知道自己犯了錯,這是因為這樣一個小細節導致她沒有獲得訂單,反而被同事捷足先登,所以從那以後王女士也是學習了很多酒桌上的規矩,絕對不會在飯局上我行我素。
  • 活該,男子拒戴口罩捶公交司機16拳獲刑三年三個月
    男子李某坐公交車不聽司機勸說戴口罩,而且錘打司機16拳,被判三年三個月有期徒刑。李某被判刑,網友難得觀點一致:活該!擾亂公共秩序,不對自己負責,也對別人負責,還毆打司機,這下好了,遭報應了吧,罪有應得,就該讓他知道不守規矩的代價。
  • 規矩,是一種修行
    什麼是規矩?規矩,是一種存在。自然規律是規矩——四季輪迴、物種演化,五運六氣,無不遵循著某種自然法則,你得遵守了,這是對自然規矩的敬畏。社會習俗是規矩——行為習慣、生活倫理,包括約定俗成的各種「老理兒」,這個,你也得不要違背了,約束你做事的規矩,這是你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舒適的基本規矩底線。 規章制度是規矩——法律法規、組織紀律、村規民約,你同樣得遵守了,這是不可輕易觸碰的社會規矩高壓線。
  • 何為規矩?
    什麼是規矩?規矩,是一種存在。自然規律是規矩——四季輪迴、物種演化,五運六氣,無不遵循著某種自然法則,你得遵守了,這是對自然規矩的敬畏。社會習俗是規矩——行為習慣、生活倫理,包括約定俗成的各種「老理兒」,這個,你也得不要違背了,約束你做事的規矩,這是你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舒適的基本規矩底線。 規章制度是規矩——法律法規、組織紀律、村規民約,你同樣得遵守了,這是不可輕易觸碰的社會規矩高壓線。《韓非子·解老》云:「萬物莫不有規矩。」
  • 人練拳,拳練人,人拳合一
    形意拳宗師車毅齋之拳論,道出」人練拳,拳練人,人拳合一」三種境界之奧妙,太極拳亦然! 續讀《孫祿堂武學集注之形意述真》,形意拳宗師車毅齋之拳論,讓吾對內家拳「人練拳,拳練人,人拳合一」之三種境界,有了更深體悟。 師傅說,學成太極拳者,須經三種境界。
  • 王宗嶽《太極拳論》通解
    《太極拳論》的第一句話的來源沈先生說是根據宋代理學家周敦頤(1017-1073)在《太極圖說》中所說的「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無極而太極」等語。懂勁,懂得勁的規律。神明,神妙而高明。俗話說:「熟能生巧。」學習太極拳也必須從動作熟練開始,由動作模仿規範入手,逐漸到著法熟練,再到懂得勁路的變化規律。當然在練習過程中,必須兼練走架和推手,光靠走架摸勁是不夠的。反之,只推手不走架,推手懂勁的根基也深不了。這與其他武術項目訓練一樣,在初級階段要求熟習著法,謹守規矩。達到高級階段,要求精熟和懂勁,能夠隨機應變,形成條件反射、「第六感覺」。
  • 義和拳的來歷
    趙三多因此受"梅花拳"內保守派拳師們的排擠,遂聯合一些其它門派建立了一個新的拳師組織"義和拳"。這是"義和拳"這個名稱在那幾年第一次出現(歷史上曾在華北出現過幾次,意思是幾種拳法的聯合門派,在地方志中也作"異夥拳"),趙三多也因此被一些歷史研究者認為是義和拳的創始人,但沒有證據證明此義和拳與後來的拳亂有直接聯繫。
  • 北京市武協主席杜德平:太極拳「操、舞、拳」之識
    我認為:操、舞、拳有「大道相通」之處,都是一門技藝的學習,都需遵循一定的規律,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就太極拳而言,其步驟有三:一是一板一眼太極操:    初學太極拳階段,就是要一板一眼,丁是丁卯是卯,萬不可圖快。慢練是開始,慢練是基礎。我小的時候學習自行車,起初想慢也慢不下來,多次摔倒都是因為快。當時也知道要慢,但是怎麼也控制不住,慢不下來。
  • 太極初學者如何練好楊式太極拳?
    初學者開始習練太極拳時,身、眼、步、手和方向角度必須按照拳法拳理要求,循規蹈矩而不得有隨意性。要按明師的口傳心授,規矩練拳、用心體悟。 至於楊式太極拳架的規矩,對於初學者,首先是楊公澄甫《太極拳術十要》,其次是明白十三式,再有就是32目。
  • 阿福內家拳網絡輔導2019年招生
    在過去的一年阿福在廣大粉絲網友們的支持下開辦了內家拳網絡輔導。向學員們打開了一個通向內家拳山峰的階梯,只要找到並登上第一階,下面就是堅持和按法習練下去的事情了。同時阿福自己也在輔導學員的過程中有了更深的思考和領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現在2019的內家拳網絡輔導已經開始招生,阿福老師親自一對一輔導並按照學員的情況和進度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