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育改革熱門的一年,教師工資待遇問題成為了老師們關注的話題。在老師們的心裡,提升教師地位、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一直是他們心裡吶喊的聲音!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下面簡稱《意見》)明確指出「切實提高教師待遇,確保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熱議,很多老師也是憂喜參半,很多老師也開始討論「2018年,要漲工資了?」,這只是老師們的猜測,但是,今天,咱們一起討論一下熱門的字眼:教師待遇,績效工資,教齡工資。
一、教師待遇
教師工資待遇問題涉及到每位教師的貼身利益,面對經濟水平的快速提升,當地的物價、消費水平隨之提高,2017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分行業年平均工資出爐,教育行業平均工資比2016年名義增長率12%,也就是說教育行業的平均工資漲了!
教育部長陳寶生說,「貫徹年初下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教師隊伍改革的文件,擺在我們面前的主要任務,是提高教師地位、榮譽感,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同時,他表示,這個任務的完成需要做六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提高待遇,完善教師待遇保障機制,健全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制,確保中小學教師的工資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收入,提高鄉村教師的待遇,落實貧困地區教師的補貼政策。」
提升教師的地位,提高教師的待遇,這是每位教師心裡的喜事,最終也會成為現實。
二、績效工資
《意見》對教師的績效工資明確了一點,「完善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制度,改進績效考核辦法,使績效工資充分體現教師的工作量和實際業績,確保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
教師的績效工資也是每位教師工資的一部分,績效工資是對每位教師工作能力的一種認可,也是對老師們工作的一種激勵,很多學校的績效工資分為三個檔次,把第三檔的30%的績效工資拿出來,激勵第一檔的老師。這樣造成了很多教師的心理不平衡,很多地區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調整,把30%的績效工資還給了老師們,而且還採取」績效增量工資「對教師進行績效考核,這樣提高了老師們工作的積極性。
三、教齡工資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下達的《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和國務院工資制度改革小組、勞動人事部《關於實施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若干問題的規定》有關條文,教齡津貼的執行標準為:
教齡滿5年不滿十年的,每月3元;
滿10年不滿15年的,每月5元;
滿15年不滿20年的,每月7元;
滿20年以上的,每月10元。
隨著教齡的增長,每月的工資也隨之向上長,雖然不是很多,但也是國家對教育教學工作人員的一種支持。
2018年,已經快到6月份了,教師工資的」漲與不漲「成為老師們心中」打鼓「的一件事情,當然,大家迫切希望漲,因為,教師也是為了生活,那麼,2018年,到底漲不漲工資呢?從國家的文件政策來看,教師職業待遇的發展將會一片大好,讓我們拭目以待!
你有什麼看法,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