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王某持年卡進山遊玩,違規闖入嶗山未開放區域。接到其家人求助後,景區聯合社會各界共出動救援人員將近200人,歷經12個小時搜救,將王某安全救出。12月8日,嶗山風景區行政執法大隊對王某開出罰單1000元。這也是嶗山風景區針對違規進入未開放區域行為所開出的首張罰單。(12月10日《半島都市報》)
這名違規闖入嶗山未開放區域的「任性驢友」,因遇險而導致近200人歷經12小時的搜救,雖然最終被安全救出,但景區對其違規進入未開放區域行為開出首張1000元的「罰單」,無疑具有一定的警示意義。這不僅是對這名任性驢友的一種處罰,更是對其他驢友的一種警示。同時,也是對任性驢友的一種安全保護。
近年來,驢友戶外登山探險越來越「時興」,有的結伴去陌生的大山深處探險,有的甚至獨自一人去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裡探險。可以說,驢友的這種不怕艱險,勇於探險的精神確實值得我們的學習,但筆者以為,驢友戶外登山探險時必須隨身帶上「安全」。
首先,要做好安全防護措施。戶外登山探險之前,除了配備好必要的安全設備之外,還需詳盡了解登山地的天氣狀況、路況、進山路線等。如果對這些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都「不屑一顧」的話,那萬一發生意外,就極有可能引發「悲劇」。近年來,各地發生驢友在探險路上迷路、摔傷、摔死、被動物襲擊而死等報導屢有發生。可見,驢友外出登山探險,安全防護一定要緊跟,切不可麻痺大意。
其次,要結伴而行。驢友戶外登山探險,最忌諱的就是單獨行動。有的驢友任性十足,自以為是,總以為登山探險不會有多大危險。於是,不做任何安全防護,就獨自行動。殊不知,戶外環境複雜,變數較多,尤其是進入人跡罕至的大森林裡探險,更不能「任性」行事,單獨行動,一定要結伴而行,少則五六人,多則數十人一起出遊,才能做到防患未然,以備不測。
其三,要學會戶外生存的本領。驢友大多都會選擇在少有人去的大山裡探險,由於山高人少,危險較多,加之山上危險動物也多,因而學會戶外生存的技能和本領顯得十分重要。一方面要掌握一定的戶外運動的知識和技能,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險的,要心知肚明。另一方面要學會沉著冷靜,遇事不慌的處置本領。比如,迷路了,如何設法走出「迷宮」、遇上危險動物,如何「化險為夷」,等等,這都需要我們的驢友在出行之前要一一掌握。否則,盲目行動,勢必危險重重,甚至會因此而丟了性命。
近年來,因一些驢友的「任性」而導致迷路,甚至付出生命代價的事例已發生多起。為此,相關部門出動大量的救援人員進行搜救,這無疑是對公共資源的一種浪費。一些地方為此出臺了「有償搜救」的規定,其目的也是為了讓更多的任性驢友改改「驢脾氣」,不再任性冒險,不再浪費有限的公共資源。
但願通過嶗山景區開出的首張任性驢友「罰單」,能警示更多的驢友在戶外登山探險的時候,多些「安全意識」,少些「任性」,讓「安全」無時無刻地伴隨著我們的探險之路,從而確保我們驢友的戶外探險「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