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笨手笨腳做事莽撞,家長焦慮這可怎麼辦?

2020-12-22 感統教育

孩子都快4歲了,但是動手能力比較差,扣扣子要半天,穿鞋子也慢吞吞,校車都到門口接了,她還磨磨蹭蹭的一點不著急,家長如果不幫忙,她連衣服都穿不上。

這位媽媽有些心急的說:「如果我不在家的時候,孩子這樣笨手笨腳要怎麼幫她才好?」

你家的孩子是否也有這樣的情況:

1. 身體不協調,走路常摔跤

2. 做事三分鐘熱度,買來的玩具,不到三分鐘就扔一邊

3. 不喜歡吃飯,吃飯磨磨蹭蹭,邊玩邊吃

4. 對於精細動作一概不會,不會穿鞋帶,不會系扣子,上幼兒園鞋帶開了都要老師來系

5. 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磨磨唧唧,一塊橡皮就能玩上半天

一旦孩子出現這樣磨磨蹭蹭的情況,恨不得上手把這孩子好好修理下,看看能不能教利索點。很多家長都對磨磨唧唧的孩子感到頭疼,尤其急性子家長,看到孩子慢吞吞的樣子就想動手。說了那麼多可孩子根本就不按照自己的意思來,還不如替他做好一些,省時更省口舌。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節奏。我們站在大人的角度去看孩子,甚至直接代勞,都是對孩子動手能力的破壞和體驗機會的剝奪。

孩子動手能力差的原因有很多,究其根本是孩子本身的本體能力發展不足。很多家長平時溺愛包辦過多,孩子缺乏發展本體覺的機會,久而久之就會顯得笨手笨腳。

想讓孩子糾正,家長就要採用正確的方法,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家長可以這麼做,

充分相信孩子的動手能力

所謂「熟能生巧」,指的就是本體能力需要在不斷練習和實踐的過程中逐步提高。

當孩子穿衣系扣動作慢,或者系了好幾次都沒成功,我們要做的是相信孩子,不斷鼓勵孩子:「沒關係,這個確實很難,慢慢來……」

我們要教給孩子正確的方法

有時候孩子慢或者做不好,是不知道怎麼做好,比如牙齒要怎麼刷才能刷乾淨。

這時候我們要做的就不僅僅是站在旁邊加油打氣了,而是要先授之以漁。先教會孩子如何拿牙刷,從哪邊刷,都要刷哪些位置。然後親身給孩子示範,並對孩子的動作進行指導矯正。

有了正確的方法,才有期待的速度和結果。

家長要學會適當示弱

孩子3歲開始,是自我意識逐漸萌芽的時期。這個時候,是培養孩子本體能力的關鍵時期。

此時我們需要適當的放手,學會示弱。不僅讓孩子自己動手做自己的事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還可以鼓勵孩子幫忙做一些家務來提高孩子的感統能力。

比如,「媽媽今天上了一天班好累,你能幫媽媽擇菜嗎?」「今天陽臺上收回來的衣服好多,媽媽一個人忙不完,你能幫媽媽疊衣服嗎?」

讓孩子在不斷參與的過程中收穫成就感和自信,會不斷激發孩子嘗試的動力。

除了讓孩子鍛鍊動手能力外,家長還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對孩子進行時間鍛鍊,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項任務。

舉例來說,今天家長想讓孩子幫忙洗碗,那就給孩子用手機倒計時,並跟在旁邊報數,讓他明白一分鐘只有60秒,而十分鐘也不過是數到600而已。

和孩子共同制定時間計劃列表。

比如說,孩子周末作業一共有六門課,那就需要把周末兩天劃分為六個部分,一門功課佔一個時間段,完成一項在計劃旁邊打上一個對號,全部完成了家長有獎勵。

對於做事喜歡磨蹭的孩子,家長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幫助孩子改正。

相關焦點

  • 孩子總是笨手笨腳做事莽撞,家長焦慮,這可怎麼辦?
    圖片源於網絡一旦孩子出現這樣磨磨蹭蹭的情況,恨不得上手把這孩子好好修理下,看看能不能教利索點很多家長都對磨磨唧唧的孩子感到頭疼,尤其急性子家長,看到孩子慢吞吞的樣子就想動手。說了那麼多可孩子根本就不按照自己的意思來,還不如替他做好一些,省時更省口舌。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節奏。我們站在大人的角度去看孩子,甚至直接代勞,都是對孩子動手能力的破壞和體驗機會的剝奪。
  • 孩子做事笨手笨腳?這4步很重要
    「 孩子已經快4歲了,但是動手能力比較差,扣扣子要半天,穿鞋子也慢吞吞,很多時候我怕上學遲到,都直接幫她穿好。但不在家的時候,孩子這樣笨手笨腳要怎麼幫她才好?」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節奏。我們站在大人的角度去看孩子,甚至直接代勞,都是對孩子動手能力的破壞和體驗機會的剝奪。
  • 孩子做事魯莽,也許是焦慮作祟,這三招可以讓孩子不再焦慮
    文/小熊育兒日記其實在做事的時候最好要穩當一些,這樣的話才能夠完美無缺。但是有的時候有些孩子所表現出來的樣子就是魯莽的,他們做事的時候也不知道為什麼顯得特別莽撞,這也讓很多父母表示沒有辦法。焦慮作祟孩子之所以在做事的時候顯得魯莽,這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焦慮的內心。有很多孩子在平時的表現當中就是比較焦慮的,以至於在做事的過程當中總會顯得特別頹唐,而且毛手毛腳。
  • 孩子做事沒有主見怎麼辦?家長不妨試試這四個教育方法—睿智燈塔
    生活當中,常常有這樣一類孩子,做事特別沒有主見,遇到事情從來不去自己想辦法,總是等著家裡人或者是其他小朋友拿定主意後才去做,很多家長因此頭疼。那麼,孩子做事沒有主見怎麼辦?親戚家的兒子小明,是一個非常聽話的孩子,學習也好,很多人都拿他當榜樣,但有一件事讓小明媽媽很鬧心,那就是小明太沒有主見了,做什麼事情都沒有自己的一點想法。
  • 睿智燈塔-孩子做事沒有耐心怎麼辦,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做事沒有耐心怎麼辦?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最常見的一個現象就是,不管孩子幹什麼都是三分鐘熱度,一會看看這個一會擺弄擺弄那個,總之不能很好地完成一件事,這讓許多家長十分擔心。那麼,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呢?苗苗今年5歲半,每次媽媽把新書拿回家,剛一開始苗苗很喜歡,可是,翻兩下就不看了,很多書都是看了兩三遍就丟在一邊了。
  • 孩子專注力太差怎麼辦?家長試試這幾招,讓孩子做事不拖拉
    有些孩子做事總是拖拉,明明一會就能寫完的作業,孩子卻要寫幾個小時,而且家長一時沒看住,孩子可能就跑去做別的事情了。其實孩子的這種表現說明專注力比較差,無法專心致志做一件事情,如果不及時改正的話,會對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造成影響。
  • 孩子「笨手笨腳」?原來是因為本體覺
    ,但卻不去深究到底為什麼孩子會「笨手笨腳」。孩子的手眼協調、雙側協調性以及身體所有感官的自然協調性發展都依賴於本體覺,對運動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切運動技能都建立在本體覺的基礎上。在生活中,本體覺失調的人很容易表現出「笨手笨腳」的樣子。
  • 孩子總是憋不住尿,家長們的「尿不溼焦慮」,其實正在傷害孩子
    這也導致了很多家長陷入了孩子的「尿不溼焦慮」當中。一、家長們的「尿不溼焦慮」,其實正在傷害孩子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很多父母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育兒焦慮」。而育兒焦慮症是指父母對孩子越來越重視,在培養孩子的過程當中,孩子出現的問題以及未來可能的行為引發的父母的焦慮。
  • 孩子自控力差,做事總是半途而廢,階梯訓練法可有效解決問題
    隨著孩子進入小學後,很多家長突然發現孩子自控力非常差,因為經常被老師反映,家長也可以通過孩子在家裡寫作業時,能直觀地看到孩子總是磨蹭拖拉,或者寫作業時注意力不夠集中,結果總是把完成作業時間拖的很晚。既然家長和孩子一起制定了生活作息時間表,把每一件必須要做的事放在特定的時間段裡,自然就會有開始做事時間,和完成目標任務結束時間。可能家長又會犯難了,孩子根本沒有時間概念怎麼辦?你別急,孩子不是從小學一年級數學課上學了認識時間和計算時間了嗎?現在不正好課本知識生活化應用了嗎?
  • 孩子做事沒耐心,怎麼辦?
    經常聽到家長抱怨說:「給孩子買了他們心心念念的拼圖,可是回來拼到一半,就不想拼了,決定去玩樂高城堡,樂高城堡搭到到一半,又不搭了,決定去搭一個坦克,坦克搭到一半,又被電視聲音吸引去了……孩子做事這麼沒有耐心,總是這么半途而廢,該怎麼辦呢?
  • 孩子笨手笨腳怎麼改變,實操方法教給你
    日常生活中,孩子常會打翻碗碟,拿不好筷子,扣不好扣子,甚至連平時走路都會突然摔跤,運動能力差、身體協調性差,手部精細動作就更不用說了,家長常常為此頭疼不已卻又無可奈何,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孩子笨手笨腳可能主要是本體覺失調。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全靠催?知道這6個原因,才能輕鬆解決!
    剛開始,效果立竿見影,孩子會馬上順從。可他慢慢學會了看你臉色行事,你不發脾氣他就拖拉,你一變臉他就會快一點兒。有時家長吼完以後看到孩子一副不安、害怕的樣子,又覺得於心不忍,有些後悔。怎麼辦呢?先別焦慮,任何行為背後都有它們存在的原因,那孩子到底為什麼會愛拖拉磨蹭呢?具體需要從孩子和家長兩方面的特徵來分析。
  • 別再嫌棄孩子笨手笨腳了,用「精細動作」來鍛鍊,越練越靈巧!
    嘟嘟媽最近很發愁,嘟嘟兩歲半,計劃今年九月份就送到幼兒園,可是孩子平時做事笨手笨腳,不僅左右不分,還不會繫鞋帶,連筷子也用不好,嘟嘟媽擔心盲目送孩子上幼兒園,當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會做的事情,自己卻不會做,容易使孩子產生排斥心理。嘟嘟媽聽鄰居陳姐說這可能是孩子患上了「感統失調症」,她心裡開始犯嘀咕:嘟嘟莫不是真的「感統失調」吧!
  • 「敢考狀元」孩子做事總是拖拉怎麼辦?
    今天分享的主題是孩子拖拉怎麼辦?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做事總是磨磨蹭蹭,刷牙磨蹭、穿衣服磨蹭、吃飯磨蹭如果有方法解決孩子的磨蹭問題,將給父母和孩子節省大量的時間,做事和學習都特別有效率。孩子學習主動成績好,父母每天心情也好很多,那麼想要孩子不拖拉磨蹭,我們應該怎麼做呢?解決孩子拖拉磨蹭的非常有效的辦法之一,就是清單技術,讓他們一起參與制定日常慣例清單,然後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慣例清單來執行,來約束自己。
  • 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怎麼辦?家長需要做這四件事
    在商場裡看見DIY的小店再給石膏塗顏色,自己也非得要塗一塗,結果塗了連一半都沒有,就扔下石膏像去看別人穿珠子了,更不用提去報什麼興趣班了,明明是自己選的,卻連一個月都堅持不下來,非得要家長逼著才能夠繼續。於是好多媽媽就跟我這唉聲嘆氣,我們家孩子腦子可好使了,可是就是做事沒耐性,三分鐘熱度,在感嘆的同時,又在擔心孩子長大之後沒有毅力和耐性,這可怎麼辦呢?
  • 總是因為情緒影響做事效率,該怎麼辦?
    總是因為情緒影響做事效率,該怎麼辦?在後臺收到過很多關於「情緒」的提問:「總是控制不住胡思亂想,很焦慮睡不著怎麼辦?」「為什麼男朋友隨口說的幾句話就會讓我情緒失控呢?我好失敗…」「情緒起伏不定,感覺朋友們都很煩我了,可是我也不想這樣。」
  • 做事拖拉的孩子怎麼辦?要怎麼調教
    對於「做事拖拉的孩子」我們先來看看家長們都怎麼說:1.孩子做事拖拉、磨蹭,怎麼辦?我的孩子做事特別慢,尤其是做作業,拖拉、磨蹭,一份簡單的作業都要做很長時間,導致每天睡覺都很晚,真令人頭疼!2.孩子做事拖拉,該怎麼辦啊?
  • 感統失調:孩子笨手笨腳註意力不集中,巧用3個小妙招,進行規避
    幼兒園老師在一段時間的觀察後,建議小麗帶孩子去看醫生,可能是女兒「感覺統和失調」了。你家孩子有沒有這種表現:行為古怪,笨手笨腳,閱讀總是不能集中。或者多動,坐立不安,走路不穩,不願意和別人觸碰,不樂意洗澡,不樂意刷牙。或者沒有辦法好好戴紅領巾,不能自己繫鞋帶,做不了這些稍微複雜的動作。
  • 孩子總是丟三落四怎麼辦?這些建議很有效
    但很多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嫌孩子做事笨手笨腳,又缺乏耐心去指導孩子,就自己替孩子包攬下來。事無巨細,親力親為,讓孩子失去學習鍛鍊和成長的機會,漸漸地養成惰性和依賴性。凡事都有家長包辦做好,孩子還去操什麼心呢? 心理學上有一個100%理論,就是說如果所有事都是媽媽做的,那孩子就不用做事了;如果媽媽有20%不做,那麼孩子就能做20%;如果媽媽有80%不做,那麼孩子就能做80%。
  • 父母的焦慮,正在毀掉孩子的專注力,怎麼辦?
    這離不開專注力的培養,而現實卻是父母的焦慮,正在毀掉孩子的專注力,怎麼辦?當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不管Ta在做什麼,餓不餓啊、冷不冷啊、喝點水吧、別碰到自己、這兒太髒了到那邊去玩、我來幫你做手工、這個媽媽來告訴你怎麼做?……對孩子成長的焦慮,無意中破壞了孩子「痛快投入地玩兒」的專注力,我們以為孩子只是「三分鐘」熱度,卻擋不住父母三分鐘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