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足,會對大腦有何影響?Science文章揭示答案!

2021-03-05 國際科學
前面提個醒,每天獲取國際前沿科研成果,掃碼關註上面的公眾號「國際科學」千萬別錯過哦。充足的睡眠對我們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很重要,但睡眠不足幾乎成為現代人的通病。當我們沒有睡好的時候,就會覺得大腦不能很好的運轉,難以集中注意力,脾氣變得暴躁。隨著清醒時間不斷延長,枕頭和床對你的吸引力也變得難以抗拒。

圖片轉自 Pixabay

 

睡眠不足對大腦的影響是為神經生物學家所熟知的。晝夜節律以及相關激素的調控讓我們在睡眠的過程中得以放鬆,同時伴隨DNA的修復和身體自我補給。

長期的睡眠不足對學習、記憶、認知、情緒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然而對晝夜節律在大腦調控中的分子機制研究並不深入,這些因素在我們睡著之後是如何相互作用以使大腦恢復活力的,我們仍然還不清楚。

 

2019年10月,國際頂刊《Science》上發表的兩篇論文將焦點放在了神經元之間的突觸上。其中一篇文章是《The forebrain synaptic transcriptome is organized by clocks but its proteome is driven by sleep》。

另一篇文章《Sleep-wake cycles drive daily dynamics of synaptic phosphorylation》。

突觸是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的連接點,是神經元之間信息傳遞的基礎,對學習與記憶至關重要。同時突觸在分子水平上非常複雜,興奮性突出中有>1,000個基因編碼突觸後蛋白。因此這些蛋白質的表達差異可能會增加大腦內突觸多樣性的可能,進而對認知功能產生一定的影響。

 

與其他組織不同,神經元能將RNA運輸到樹突和軸突,並在那裡進行局部翻譯,這種機制需要生理和環境需求的協調。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神經元之間的交流節點,是我們為睡眠所做的內部準備和我們的睡眠相關行為的影響交匯的地方。新的發現表明,在缺乏睡眠的情況下,相關蛋白質周期及磷酸化也會出現變化。

圖片轉自 Pixabay

 

University of Zurich藥理學和毒理學研究所的Sara B. Noya和她的同事們發現,在老鼠體內,生物鐘調節著節律相關的指令,控制轉錄本和相關蛋白質節律性變化。

 

Noya的研究小組發現,和哺乳動物其他器官的基因表達節律相同,在24小時內轉錄本和蛋白質在黃昏和黎明達到高峰。而這兩個階段的轉錄本顯示了生物功能節律性的劃分,黎明前的轉錄與新陳代謝和翻譯有關,而黃昏前的轉錄與突觸的結構與功能相關。這些存放的分子為睡眠時突觸的快速更新和正常運作奠定了基礎。

 

Noya和她的同事發現了在有規律的睡眠-覺醒周期中,這些指令生成的蛋白質在黎明和黃昏時也顯示出最高產量。然而,睡眠剝奪的小鼠中細胞仍然出現了轉錄本,但卻消除了相關蛋白質。這一結果意味著睡眠調節了最後的蛋白質生成步驟。

圖片轉自 Pixabay

 

而在另一篇論文中,University of Munich和Max Planck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的Franziska Bruning和她的同事們探索了生物節律驅動下蛋白質磷酸化的相關變化。

 

晝夜節律相關磷酸化能夠控制外周器官的蛋白周期變化。磷酸分子的附著或移除就像一個開關,開啟或關閉蛋白質的功能,因此研究人員仔細觀察了大腦中這一過程。

他們發現,磷酸化蛋白質的節律水平也有個明顯的峰值分別是在夜晚由清醒到睡眠這一階段中和清晨由睡眠到清醒的階段中。

圖片轉自 Pixabay

 

和之前的實驗結果相似,睡眠剝奪幾乎完全消除了突觸中兩個磷酸化周期的峰值。研究人員認為,突觸節律性變化的分子過程是由磷酸化控制的,如在黎明時突觸抑制,在黃昏時突觸興奮。而睡眠不足會導致前腦突觸98%的節律性磷酸化缺失。

 

參與者兩篇文章的作者之一Maria Robles說,區分蛋白質生成和活動的不同階段的發現讓人大開眼界,揭示出大腦有一種很好的方式來控制這些分子。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和Perelman School of Medicine的神經科學家Akhilesh B. Reddy,雖然並沒有參加這項實驗,但他認為這兩項實驗將焦點放在突觸上,能夠在對睡眠與記憶力的鞏固上有一些提示。

他說,儘管這些研究是在老鼠身上進行的,但事實證明,這些動物的大腦是相當可靠的人類大腦的替代品。雖然通過這兩篇文章,我們對這一方面的知識有了新的認識,但這並不意味著基於這些發現,提高記憶力和認知能力的幹預措施將在不久的將來出現。

 

參考資料: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sleep-deprivation-shuts-down-production-of-essential-brain-proteins/DOI: 10.1126/science.aav2642DOI: 10.1126/science.aav3617DOI:10.3969/j.issn.1000-1336.2006.04.019https://doi.org/10.1016/j.neuron.2018.07.007說明:國際科學是一個優質的大型公益科普平臺,每日報導「有趣+有用」的國內外重磅科研成果,既可供普通讀者學習新知、增加科學素養,亦可供科研工作者開拓科研選題與方法思路,敬請關注和推薦給你關心的人哦。1、本站現招兼職學術導師、顧問(博士以上),待遇豐厚,簡歷發至ketengedu@163.com。2、海外博士、教授人才引進職位內推,簡歷發至fudan1392@163.com。3、您如果有以下需求,歡迎求助我們:考博申博輔導 | 考研輔導 | 留學申請 | 計劃書輔導 | 論文輔導 | 科研方法 | 科研繪圖 | 英文潤色 | 碩博交友 | 招聘發布(後臺回復關鍵詞「」,聯繫對接老師)

編輯/審核:Vincent

推薦關注「我要考編制」

獲取國家公務員/事業單位重要報考信息

註:本站所有文章僅為最新科研成果報導及信息提供,讀者的任何相關需求必須遵循現實中專業人士的意見,不得將文中內容作為實際應用參考。建議、合作、投稿等可後臺回復「約」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長期熬夜、睡眠不足,為何會引發「猝死」?
    睡眠不足會對身體造成哪些傷害,會引起哪些疾病?該研究是否會對治療睡眠不足帶來的健康危害有所幫助?為此,記者採訪了國內相關專家。熬夜已成為人們的新常態在專家看來,熬夜是現代社會的一個現狀,由於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社會競爭壓力的增大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熬夜已成為人們的新常態。但是,經常熬夜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危害。
  • 多篇文章解析神奇的「大腦記憶力」!
    直到最近,我們才開始意識到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而最有可能影響患病風險的生活方式因素是體育鍛鍊,」文章作者,副教授Jennifer Heisz說道。睡眠時我們的大腦記憶是如何儲存的?doi:10.1126/science.aay0616近日,來自法國法蘭西學院生物學跨學科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已經表明,我們睡眠時大腦產生的三角波並不會隨著皮質區域的靜止而變得沉默,相反,它們會通過隔離一簇特殊的神經元而有助於長期記憶的形成,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Science雜誌上。
  • 同一課題組背靠背兩篇Science:揭示睡眠和突觸節律之間的關係
    t,LMU)的時間生物學家在《Science》雜誌的兩篇文章中指出,睡眠-覺醒周期對突觸中調節其活動的的蛋白質和磷酸化動力學至關重要。生物鐘控制著人體幾乎所有的生理過程,預測著晝夜等日常循環的環境變化。晝夜節律和睡眠如何影響大腦細胞水平的分子機制尚不完全清楚。
  • Science:揭示大腦中關鍵電學開關的結構
    2019年4月14日訊 /生物谷BIOON /——科學家們已經揭示了大腦中和學習、記憶、行為和心情有關的關鍵受體的結構。這項新研究發表在《Science》上,研究人員第一次揭示了AMPA受體處於天然狀態下的結構。這項發現將為揭開一系列神經系統障礙和疾病背後的機制帶來新思路。
  • 睡眠銀行研究報告:當心睡眠不足大腦會慢慢吃掉它自己
    原標題:睡眠銀行研究報告:當心睡眠不足大腦會慢慢吃掉它自己     2018年,著名國際醫學期刊《神經學雜誌》刊登了義大利馬爾理工大學神經科學家米歇爾·貝蕾西帶領團隊的最新研究。通過對老鼠腦內神經元的對比研究發現,睡眠不足和長期睡眠不足的老鼠中,星形膠質細胞活性增加,大腦內部分突觸被星形膠質細胞吞噬,且被吃掉的大部分突觸往往是壽命最久和使用最頻繁的部分。簡單地說,睡眠不足,大腦會慢慢「吃掉」它自己使用最頻繁的部分,進而引起神經損傷。
  • 睡眠與癲癇:在大腦中相伴相生 | Sleep Science and Practice
    為了慶祝這一歷史時刻,我們邀請了睡眠研究專家Giuseppe Loddo來為我們解釋睡眠與癲癇相關聯的原因及機制。 如果我們將睡眠當作一個動態的過程來看待,那麼在這一過程中的神經活動就如同一曲交響樂,不同的電節奏、頻率、模式和連接響徹整個夜晚。因此睡眠能夠影響癲癇也就不足為奇了,反之亦然。 睡眠與癲癇的關係,早在公元前300年就已被意識到了。當時亞里斯多德假設,那些諸如睡覺或癲癇發作(包括靈魂出竅在內的意識狀態的改變)是可以預知未來的。
  • 孩子睡眠不足,影響學習?如何提高孩子的睡眠質量
    為什麼睡眠不足呢?由於大量的信息都實行了無紙化傳播,網絡迅速發展,孩子使用網絡的時間過長,電腦、手機等,再有學習上的課業壓力,都會影響孩子的睡眠時間。父母對睡眠的重視程度不夠。如果抱有「困了自然就去睡」的想法,孩子就很難養成規律的睡眠習慣,困了也不願意躺在床上睡覺。兒童的睡眠環境不利於兒童的休息,環境不安靜,有噪音都會影響睡眠質量,如果睡前看手機、電視動畫也會讓孩子大腦興奮心跳加快,孩子不易入睡。兒童的情緒有壓力,如是問題沒有被及時發現,並給予解決,那麼孩子的情緒問題就會轉化為睡眠障礙。
  • 多篇文章聚焦人類大腦記憶的奧秘!
    科學家成功揭示大腦記憶形成的分子機制!海馬體以及大腦的其他部位都有engram細胞的存在。最近的許多研究表明,這些單元格形成與特定記憶有關,並且當該部分記憶被調用時,這些網絡將被激活。但是,這些記憶的編碼和檢索的分子機制尚不為人所理解;在記憶形成的最初階段,稱為「即時早期基因」的基因會在engram細胞中激活,但這些基因很快會恢復正常的活動水平。麻省理工學院的團隊希望探索在此過程的後期會發生什麼,以協調長期記憶的存儲。
  • 睡眠不足影響孩子記憶力,充足的睡眠對大腦發育有很大促進作用
    大腦是全身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只有充足的氧氣供應才能提高大腦工作效率,才能維持大腦的正常功能。而經過實驗驗證,充足的睡眠對於增強大腦功能也大有裨益。給孩子提供一個有充足氧氣的空間睡覺,還是可以睡得更舒適和深沉。研究表明,孩子在一個氧氣充足的房間睡覺,有利於提高孩子的記憶力,使孩子更加聰明。
  • Science:研究揭示大腦與眼睛神經元再生機制
    2020年10月6日訊/生物谷BIOON/---神經元的死亡,無論是在大腦還是在眼睛中,都會導致許多人類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生,包括失明以及帕金森病。目前對這些疾病的治療只能減緩疾病的進展,因為一旦神經元死亡,就無法替代。
  • 睡眠不足會影響青少年執行功能發展 一文帶你了解青少年睡眠現狀及...
    睡眠不足會影響青少年執行功能發展 一文帶你了解青少年睡眠現狀及背後的健康服務市場  吳小燕 • 2018-12-29 08
  • 2019年2月22日Science期刊精華
    2.Science:睡眠剝奪加快阿爾茨海默病中的大腦損傷doi:10.1126/science.aav2546; doi:10.1126/science.aaw5583睡眠不佳長期以來與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有關,但是人們對睡眠中斷如何促進這種疾病知之甚少。
  • 超過3億中國人睡不好,睡眠不足究竟有多少危害?
    研究者表示,缺乏睡眠會以一種劑量反應的方式來放大機體的焦慮水平,慢性睡眠不足和急性完全睡眠不足常常會顯著增加健康個體機體的焦慮水平;睡眠不足對焦慮影響的進一步證據常常來自於臨床科學研究,睡眠障礙是公認的焦慮症的常見症狀,此外,睡眠障礙還與焦慮障礙的發生和進展直接相關,其存在關聯性的證據在於,睡眠障礙通常存在於主要焦慮障礙的整個軸線上,其中就包括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廣泛性焦慮障礙
  • 多項研究結果顯示:睡眠不足、過度都能對健康造成負擔
    過猶不及的智慧,同樣彰顯在「睡覺」這件小事上……12月5日,來自北京協和醫學院阜外醫院的李衛教授團隊、加拿大McMaster大學醫學院Salim Yusuf團隊合作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期刊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發現:睡眠不足、過度都有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和過早死亡的風險。
  • 睡眠質量影響孩子發育,超6成孩子睡眠不足
    然而現實情況是,受城市生活、工作壓力等多方面影響,為人父母的主力軍80後,90後,大多都有晚睡、熬夜的習慣,並在不知不覺中,把這種習慣帶到了孩子的生活中,極大降低了孩子的睡眠質量,對於身心處於快速發育的3-5歲兒童來說,理應達到10-13小時的睡眠時間,不足8小時的睡眠時長已經觸及了不推薦的紅線,勢必對孩子的成長造成較大影響。
  • 睡眠不足影響孩子智商,不到5歲的孩子晚上幾點睡合適?看看答案
    我們來看看睡眠不足對孩子會造成何種影響:1、影響智力發育大腦與身體裡面其它臟器一樣,無法24小時不間斷工作,它同樣需要休息,而睡眠正是大腦放鬆的時段。孩子如果睡眠不足,相當於不給大腦充足的休息時間,久而久之,在超負荷工作狀態下,神經元會逐漸萎縮、壞死,嚴重時甚至會干擾神經信號的傳遞,最後強行拉低孩子的智商!降低容易,提高難,尤其是在大腦發育期(成年之前),家長可別拿孩子的未來開玩笑。
  • 寶寶不睡覺,專家:睡眠不足影響智力和情緒,父母別妨礙孩子睡眠
    導讀:寶寶不睡覺,專家:睡眠不足影響智力和情緒,父母別妨礙孩子睡眠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不睡覺,專家:睡眠不足影響智力和情緒,父母別妨礙孩子睡眠!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研究表明:阿爾茨海默症和癌症與深度睡眠不足有關
    北京時間8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發達國家中最令人恐懼的兩大疾病是痴呆症和癌症,二者都與睡眠不足有關。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睡眠不足還是決定你是否會患上阿爾茨海默症的關鍵生活因素。
  • 備孕睡眠不足有哪些不利影響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正在為懷孕做準備,但是要準備懷孕,您必須首先了解懷孕會影響什麼。您知道懷孕期間睡眠不足的影響嗎?讓我們一起在下面看看。 其他人則深受睡眠質量困擾,無論哪種情況,最終的直接結果就是睡眠不足,長期缺乏睡眠不僅有害,而且對生育有一定的不利影響,在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導致不孕。
  • Science:揭示催產素促進社交能力機制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澳大利亞弗洛裡神經科學與心理健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始提供一種答案:通過當社交發生時提供愉悅的感覺,準確地查明大腦中促進社交的區域和過程。這些發現指出了潛在地有益於人們(比如那些患有自閉症或精神分裂症的人,這些人非常討厭社交)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