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股權」和「控制權」的關係,中國合伙人股權分配!

2021-01-07 騰訊網

亞宸投資

企業掛牌/投融資/上市輔導/法務顧問

導語:創業維艱,每一個創始人都會竭盡所能來發展壯大企業,其中也包括藉助外力——融資。但是,創始人不得不承認的是,在企業進行融資時就意味著控制權的逐漸轉讓,當創始人的股權稀釋到一定程度時 ,若無其他協議的特別規定,創始人的控制權就會受到威脅。

1

「股權」和「控制權」的關係

那些年,丟失公司控制權的創始人都怎麼樣了?

2001年,新浪在美國上市的第二年,其創始人王志東被趕出董事會,失去對新浪的控制權;

2010年,1號店以80%股權為代價從平安融資8000萬元。後來,平安又將1號店控股權轉讓給了沃爾瑪,最終沃爾瑪全資控股1號店,於剛離開;

2015年,俏江南創始人張蘭被掃地出門;

2016年1月,去哪兒網創始人莊辰超因不敵擁有約68.7%投票權的百度,無力反對去哪兒網與攜程的正式聯姻,最終選擇出走;

2016上半年,萬科股權大戰炒得沸沸揚揚,其創始人王石早在1988年就放棄了個人股權,因此當寶能一舉成為最大股東,王石面臨出局萬科的窘境,大家有目共睹。

其實,我們講的控制權就是要在公司掌握權力。想要實現創始人的控制地位,首先就要明白公司的治理結構和決策機制,從而掌握控制權存在的關鍵地方。

一、控制權的幾個關鍵點

>67% 完全絕對控制權

>50% 絕對控制權

<50% 相對控制權

>34% 擁有否決權

>33% 參股

>20% 重大同業競爭警示線(不能投兩個企業都超過20%)

<5% 重大股權變動警示線

>3% 臨時提案權

二、公司控制包括:股權控制、董事會控制、經營控制

大股東如何在創業的整體運營中能把握控制權,可分以下三個方面予以解決:

1、股東會的控制權:可通過設立有限合夥企業持股、表決權委託、一致行動人協議來控制。

2、董事會的控制權:可籤訂一致行動人協議、過半數的董事席位由大股東委派等方式來控制。

3、管理層的控制權:可通過總經理、財務總監、市場總監、技術總監、運營總監、人力資源總監等人選的選聘來確定對管理層的控制權。

如大股東失去對公司的控制權,公司有可能淪為投資機構及產業資本的玩物。

三、控制權運用(以免失去控制權)

1、多數席位

2、董事提名權(寫入章程)

3、減少了所有權,就要增加【控制權】

4、注意股權架構設計、類別股份設計

5、控制不了股東會,就控制【董事會】

6、【增加外部董事、設計提名權或引進新投資者】

7、控制不了董事會,就動用【否決權】

8、沒有否決權,就運用【期權設計】

9、好的股權架構

10、股權結構簡單清晰

11、存在一個核心股東(帶頭大哥)

12、股東資源互補

四、股權不一定等於控制權

國美電器黃光裕雖然身陷囹圄,但他還能實現對公司的控制,得益於公司股權結構的合理性以及獨特的一票否決制度。

黃光裕家族控制著31%的股份,作為上市公司其處於絕對控股的地位。

因為黃光裕突然被關押,黃光裕緊急將公司交給陳曉全權負責,誰知陳曉意欲利用黃光裕被關押的便利,引入貝恩資本稀釋黃光裕家族的持股比例。

因為黃光裕在公司章程中保留了重大事項的一票否決權力,關鍵時刻黃光裕家族的一票否決了陳曉的決議,陳曉落敗離開。

資本的介入,股本被稀釋是必然結果,有些公司設置不同表決權的股本結構來實現公司的控制權。

比如美股的 AB股制度,所謂 AB股制度,即公司發行同股不同權的A類、B類股票,B類股票的投票權遠高於A股,一般會分別對應股權比例。

此類制度一般確保權力能夠掌握在公司特定人群,在股份被稀釋的前提下,仍能保有大量的投票權。

阿里巴巴、百度、京東就設置了不同類型的AB股制度。

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可以看成是另類的AB股制度。

阿里本準備在香港上市,但是港股「同股同權」規定,無法滿足馬雲資本和控制權的需求,馬雲最終選擇了允許AB股的美股。

此外,百度李彥宏夫婦持有佔公司20%股份的B類股,但其投票權超過60%。

京東劉強東持有的B類股與其他人持有的A類股投票權比為20:1。IPO時,劉強東持有18.8%股份,投票權卻超過50%,將公司命運和控制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公司的歷次融資勢必讓創始人的股權不斷被稀釋,很難一直保持股權佔比上的絕對地位。為了維持對公司的控股權,可以將其他部分股東的股權與投票權相分離,從而達到創始股東控制公司的目的。

常見的幾種股權與投票權分離的方法有如下5種:

1、投票權委託(表決權代理)

公司部分股東通過協議約定,將其投票權委託給其他特定股東來形式。如京東再上市前,11家投資方將其投票權委託給劉強東形式,使得持股20%的劉強東通過委託投票權掌控京東上市前過半數的投票權。

2、一致行動人協議

通過協議約定,某些股東就特定事項採取一致行動。意見不一致時,某些股東跟隨一致行動人投票。

一致行動人與投票權委託的區別在於投票權委託可以是全權代理;而一致行動人指的是針對特定事項的部分代理。

3、有限合夥持股

可以讓股東不直接持有股權,而是把股東都放在一個有限合夥企業裡面。讓這個有限合夥企業來持股。

創始人擔任有限合夥的普通合伙人(GP),其他股東為有限合伙人(LP),按照法律規定,有限合夥企業的Lp不參與企業管理,從而達到創始人控制合夥企業、進而擴至公司的目的。

4、境外架構中的"AB股計劃"

如果公司使用境外架構,可以用AB股計劃,及實行"同股不同權"制度。

主要內容包括:公司股票區分為A序列普通股與B序列普通股,其中A股由機構投資人與公眾股東持有,B股由創業團隊持有,兩者設立不同的投票權。

5、創始人一票否決權

這是一種消極防禦性策略。

當創始人的股權低於50%時,股東會層面決定會給創始人一些否定全,主要針對一些重大事項而設置,如合併、分立、解散、融資或上市。

2

9張圖教你如何進行

中國合伙人股權分配

股權問題,比其他問題,更有可能扼殺一家新公司,甚至會在公司設立之前就使其戛然而止。所以,對公司而言,確定股權如何分配,是非常意義的一件事情,首先需要弄明白三個問題:一、誰應該作為創始人?二、創始人的身價如何確定?三、創始人股權該如何分配?

1、誰應該作為創始人?

2、創始人的身價如何確定?

3、創始人股權該如何分配?

- END -

聲明:來源:股權投資論壇,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如標註來源有誤或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告知我們,我們將予以及時處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關於我們 ★

亞宸投資諮詢(深圳)有限公司,簡稱:亞宸投資,公司秉承「發現價值、傳遞價值」的服務宗旨,團隊、質量是事業的根本,溝通是傳遞價值搭建資本的橋梁。

亞宸投資諮詢(深圳)有限公司是專注國內企業上市前後投行諮詢服務的初創型機構,是中小企業掛牌上市服務中心,主要為中小企業提供亞太股權報價系統掛牌服務、境內外上市服務、企業戰略顧問服務、法務顧問服務等諮詢服務,為企業進行上市導向戰略規劃,同時為境內外企業進行財務輔導、行業細分領域研究等諮詢服務。從戰略、策劃、管理等各個方面輔助企業,為客戶全面統籌和管理上市項目,確保其滿足上市掛牌等要求,並輔之法務顧問服務,為企業省心,避免法律問題,最終實現企業上市融資發展的目標。

亞宸投資

相關焦點

  • ...和「控制權」的關係及9張圖教你如何進行中國合伙人股權分配!
    「股權」和「控制權」的關係 導語:創業維艱,每一個創始人都會竭盡所能來發展壯大企業,其中也包括藉助外力—— 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可以看成是另類的AB股制度。 阿里本準備在香港上市,但是港股「同股同權」規定,無法滿足馬雲資本和控制權的需求,馬雲最終選擇了允許AB股的美股。 此外,百度李彥宏夫婦持有佔公司20%股份的B類股,但其投票權超過60%。
  • 股權如何分配?這裡有詳細的股權方案,老闆再也不會掉入股權陷阱
    同一件事,別人看到了現象,你就需要讀懂背後的邏輯,否則很有可能,最終會因為缺乏足夠的創業經驗和風險認知,累死在賽道上。俗話說的好,「生意好做,夥計難搭」,這些年我見過太多的朋友,創業失敗的一塌糊塗,從一開始的同舟共濟到最後的同歸於盡!很多並不是因為外部競爭,而是因為內部矛盾,是什麼引起的矛盾呢?毫無疑問是利益分配!
  • 合夥創業,如何分配股權和設計股東規則?
    確定最終的股權比例 根據Step1,我們可以明確公司每位合伙人的股權最終都是由兩部分組成:人力和資金,兩者比例是60%和40%;而根據Step2,也已經明確每位合伙人在人力和資金中的貢獻比例。
  • 致命錯誤:股權分配的4大逆鱗
    但是,股權分配並不是一門簡單的學問,很多時候,初次創業的無經驗創業者會犯很多常見錯誤。1、不信任合伙人之間的不信任,對企業來說會是比商業模式和行業選擇更具有毀滅性的打擊。首先,如果合伙人對彼此能力持有懷疑態度,就會對對方負責的事情感到不放心。
  • 如何通過股權頂層架構設計保障控制權和實現節稅?
    本文主要探討的是如何通過股權頂層架構設計保障控制權和實現節稅。在筆者律師執業的10年期間,服務和輔導過很多企業家,我發現大部分企業家對於公司股權架構的設計並不重視,甚至有些企業家不知道股權架構的內涵,簡單地認為股權架構就是公司股權比例的分配,並未認識到公司股權頂層架構的設計對於保障創始人對公司的控制權和降低股東的稅負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 除了預防合伙人中途退出,股權分配還應該考慮哪些情況發生
    除了預防合伙人中途退出,股權分配還應該考慮哪些情況發生 一、股權如何分配 1. 看出資 在創業初期注意任何事都需要有錢,有錢就好辦事,如果空對空事情就會很難辦理,所以啟動資金就非常的重要。
  • 2人、3人及以上合夥創業,股權到底應該如何分配?落地乾貨 收藏
    在利益,尤其是巨大的利益面前,創業合伙人關係大概率完全服從「人性的基本面」,像瓷娃娃一樣脆弱不堪。 對創業合伙人而言,最為核心的問題之一往往是創業企業的股權架構應該如何設計?股權應該如何分配?這也是創業企業治理最為重要的部分。實際上,創業企業的股權架構設計和股權分配事關公司利益格局和利益分配,是創業者和創業企業必須邁過去的「生死劫」。
  • 另類「中國合伙人」:股權控制權錢和人性
    趙凌燕是這個項目的聯合發起人之一,同樣也是Mars成名背後的操盤手之一,如今,她和Mars以及Crazybaby再沒有一星半點的關係。根據趙凌燕向鈦媒體記者提供的信息顯示,當時Mars By Crazybaby是其和另一合伙人張海星的想法。
  • 乾貨分享:股權分配,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面對日益人性化的用戶需求和激烈的市場環境,創業者憑藉一己之力很難殺出重圍,必須藉助團隊力量和外部資源,才能在商業浪潮中有一席之地。但是合夥初創時期團隊股權分不好,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可謂是後患無窮。所以進行合理的股權分配是避免企業迅速失敗,為企業獲得持續成功保駕護航的重要基礎! 那麼初創團隊股權的分配與布局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 小米創始人雷軍講創業股權怎麼分配
    在今天網際網路創業裡面,你百分百持有股權,想把事情做成的概率近乎等於零。 大家可以看下過去所有五年成功的公司,都是很好的完成拼圖的公司。 股權的分配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如果公司能做成,作為合伙人拿多少都是很多錢。如果你的公司不小心辦成騰訊了,六億美金的百分之一可以嗎?
  • 動態股權設計,錢和權分離,把握股權分配五個原則,避開五種誤區
    下面先來介紹股權設計的五種誤區。誤區之一,兩人合夥創業股權怎麼分配?大師們都說5:5是最差股權結構,容易導致僵局。但「股權道」之前介紹過,早年的騰訊在獲得南非MIH融資之後,創始團隊和投資人之間多年都保持5:5的結構。
  • 只有這篇文章讓我搞懂了創業公司股權分配!(必讀好文!)
    到了一定階段,出現分歧的時候,如果沒有一個人擁有絕對的控制權,可能誰也不服氣誰,最終的結果就是分道揚鑣,創業失敗。基於公司法規定的的股權1/2的決議規則和2/3的特別決議規則,相對理想的股權分配是持1/2以上股權,更理想是2/3以上。本文試圖解釋實際中有些具體的操作問題。本文分為四個部分:一是創始人的股權。二是員工的股權。三是眾籌的股權。
  • 股權設計10種坑,持股67%有絕對控制權、7:3是最優股權結構!
    ,他和戰略投資人共同成立一家公司,自己是持股51%的大股東,後來他說中圈套了。第五種坑,5:5是最差股權結構大師說5:5,3:3:4是最差股權結構,可是「股權道」之前介紹過,騰訊在2001年6月獲得南非MIH的融資,另外兩家投資人退出,騰訊管理團隊和MIH之間的股權結構變成了5:5,而且多年都維持這樣的股權結構。
  • 股權設計與案例分析|讓企業立得更穩,該如何做好股權設計?
    一個公司的股權設計,如同建築之中的設計圖紙,將會對企業控制權以及治理的結構造成直接的影響,間接決定了企業後續的業績。股權設計是公司組織的頂層架構設計。傳統企業網際網路轉型,戰略和商業模式解決做什麼、怎麼做,而股權設計能夠解決誰投資、誰來做、誰收益、如何分的問題。如果初始股權分配沒有得到妥善處理,很可能為未來的業務失敗埋下隱患。
  • 磚家寶CEO楊宇培:理不清股權關係公司會越來越亂
    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筆記俠微信ID:Notesman編輯:筆記俠活動:2016年3月26日(上午)「京東眾創學院GO窩第五期成都專場」中國企業存活率特別低,9%-10%是因為合伙人產生矛盾,股權結構是主要失敗原因之一。
  • 中創商學:關於股權架構的幾種設置模式
    常見的股權架構類型 (1)一元股權架構 直接按各自出資分割股權、分享股權決策權及分紅權,這是最簡單、較傳統的股權架構類型。 一元股權架構這種是指股權的股權比例、表決權(投票權)、分紅權均一體化。
  • 股權、期權和原始股,哪個更值錢?(推薦收藏)
    說到股權、期權和原始股,很多人可能多少都聽過,但是要真讓你說出個所以然來,很多人可能還是一頭霧水,那麼股權、期權和原始股有啥區別呢?這三者到底哪個更值錢?今天就來給大家提供滿滿的乾貨,以後再說起股權期權和原始股,就清楚裡面的門道啦!
  • 「首席娛樂官」事件背後:股權四六開真是個問題?
    創業者可以從「首席娛樂官」股權糾紛吸取什麼教訓?投資人如何判斷創業團隊的股權分配方案?一、股權四六開,真是個問題嗎?陳妍妍與鄒玲最初約定四六開的股權分配方案。據鄒玲介紹,陳妍妍為了確保「絕對大股東」身份,要求佔股70%以上,讓鄒玲退出部分股權。事後諸葛亮「專家」們紛紛站出來評論,陳妍妍應該持股2/3以上,以實現絕對控制公司。
  • 史光起:創業公司該如何合夥並分配股權
    隨著單打獨鬥的「老闆時代」的結束,如今創業都開始找合伙人,幾個人湊些錢,能力各有所長,可以有效提高創業的成功率。可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創業公司的合伙人如何分配股權、股權如何稀釋、誰說了算、怎麼退出,等等。
  • 掌握公司控制權的10種模式,阿里、華為、螞蟻金服、30多家公司股權設計
    年的萬科之爭轟動全國,同一年創始人出局的還有汽車之家和南玻A,這些都曾是行業第一的公司,創始人被出局的悲劇故事還在上演。傳說持股67%有絕對控制權,持股51%有相對控制權。但是,公司融資需要出讓股權,吸引聯合創始人、合伙人要分股權,做員工的股權激勵也要分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