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男童扔凳子砸老師,孩子脾氣暴躁怎麼「治」?

2020-12-22 騰訊網

周末一家人出去吃飯,隔壁桌坐的是兩位媽媽和她們的小孩。兩個小男孩,應該都是4~5歲的樣子。

一開始,兩人關係和睦的一起玩IPAD,玩著玩著就有點意見不合了,開始一個搶一個護的推搡起來。兩位媽媽急忙將兩人分開,並分別教育自己的孩子不可以跟朋友打架。

其中一個小男孩委委屈屈的點點頭算是哄好了,而另一個男孩卻明顯脾氣要大很多。

他首先是放聲的大哭,他的媽媽輕聲的對他說著什麼,隨後孩子的哭聲卻越來越大,並將手中的IPAD重重的摔在他媽媽身上。當他媽媽想去抱住他時,男孩不停的掙扎反抗,甚至開始有要在地上打滾的跡象。

動靜越鬧越大,最終她們匆匆結束了這次不太愉快的午餐,離開了餐廳。

我看了一眼旁邊專心地玩奧特曼的娃,心裡暗暗鬆了一口氣。

平常偶爾會看到有些孩子不分場合的打滾、哭鬧,父母去哄的時候甚至會踢打父母,摔東西的情況,將公共場合變成修羅場。

有些父母耐心不夠,就會與孩子硬碰硬。做父母的畢竟比孩子多吃了幾十年飯,大部分的情況下都能「以暴制暴」的獲得勝利。

有些父母則會選擇退讓,答應孩子的要求,至少也穩定住孩子的情緒,至於回到家後如何處理,那就不好說了。

但無論是用武力鎮壓,還是用糖衣炮彈,兩種方法其實都會留下後患。

大人利用自己身為成年人,身為家長的優勢鎮壓住了孩子,以暴制暴只能取得暫時性的勝利。其後果可能就是孩子有樣學樣的,性格變得更加暴躁起來。

一味迎合孩子,孩子一鬧就滿足他的要求,不但不會讓孩子明白什麼叫適可而止,只會讓他們變本加厲的,用這樣的方式來獲取利益。

前不久上了熱搜的,幼兒園小孩因為不好好吃飯被老師說了兩句,就開始朝老師扔凳子的新聞下,評論中這些觀點獲得了很多網友點讚。

這小孩是不是在家見過大人扔凳子,或者是天生暴力傾向嚴重。

扔東西肯定不是在幼兒園學的。。家庭教育和環境很重要。

沒家教。

我不贊成因此就放大這個孩子的行為,武斷的判定家長不作為,但他的父母也有著無可推卸的責任。

孩子小時候稍有不順心就在地上打滾哭鬧,長大一點開始學會摔東西,進入青春期更加叛逆,頂撞父母,成人後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無法和平與人溝通交往。

沒有哪個父母會願意看到孩子有這樣的未來。

因此,當你的孩子發脾氣時,一定要找準合適的應對方法,幫助孩子找到合適的發洩脾氣紓解情緒的方式。

在這之前,我們先來了解孩子形成這種暴躁脾氣的原因。

孩子脾氣暴躁,可以考慮是否由這幾方面的因素引起:

受能力限制

孩子想做某件事,但因為年齡太小、能力限制而做不好,達不到自己心理預測,於是著急生氣,因而發脾氣。

自我控制能力差

孩子衝動,無法控制住自己的脾氣,這點如果在孩子小時候不引導他進行情緒調節,對孩子未來良好性格的形成非常不利。

發脾氣可以讓他達到目的

當孩子提出的要求被拒絕,但他通過哭鬧耍賴、發脾氣等方式,家長對他又妥協了,那麼孩子會聰明的發現,只要我發脾氣,爸爸媽媽就會答應我的要求,他就會開始有意識地通過發脾氣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負面情緒的釋放

孩子並不是喜歡發脾氣,但偶爾也會有需要發洩的時候。我們應該允許孩子偶爾的負面情緒,讓他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中,以安全的方式發洩出來。

被過度管教

家長這也不準做,那也不準去,孩子長期心理壓抑被束縛。大吵大鬧的發脾氣也是他表達自己、放鬆自己的一種方式。

跟父母學的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注意控制自己的脾氣,家庭矛盾也不會避著孩子,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也習慣了用發脾氣的方式與別人溝通。

而概括的講,孩子在3個年齡段時普遍會表現得脾氣大:2歲、7歲、青春期。

兩周歲左右的寶寶,其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有什麼不順心的事就發脾氣、摔玩具,和小朋友鬧彆扭就揮起小拳頭。

俗話說「七八歲討狗嫌」,七八歲的孩子,壞脾氣是因為好奇心作祟。父母會發現小孩子到處拆卸破壞,近乎偏執地刨根問底,經常還和父母抬抬槓,只是源於他內心強烈的求知慾。

青春期的孩子愛發脾氣,經常和父母吵架。他們身體發育快速,一年長高就可以達到十幾二十公分,仿佛與成年人並肩,但心理的成熟卻需要慢慢經受體驗,顯然與身體的發育不同步。一方面,凡事不喜歡家長幹預,要自己作主,另一方面內心卻依然幼稚,多數時候無法去駕馭和實行自己決定的事情,離不開父母的協助。

開始發現自己的意願經常和父母衝突,有些父母會被青春期孩子出爾反爾的特性激怒,也會在這段時期變得比較苛刻,因此給孩子造成較大的壓抑感,讓孩子更加容易發脾氣

面對發脾氣的孩子,家長可以採取這樣的方法:

第一,3歲後,孩子哭鬧要堅持原則。

教育家尼爾森說:在教育孩子時,家長要溫柔而堅定。

孩子在3歲之後,隨著大腦發育逐漸完善,能夠獨立思考一些簡單的事情。他們哭鬧往往是因為有需求,想要得到某些東西。父母不能隨便的妥協,在原則性的事情面前,父母不能讓步。管孩子如何哭鬧,父母都要用溫柔的聲音,堅定地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

第二,家長情緒要冷靜,最忌諱硬碰硬。

當孩子情緒爆發時,最不合適的方法就是家長比孩子更生氣。

家長要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冷靜下來。如果是在家裡,可以讓孩子在自己的房間內獨處一下,在外頭時,則儘量將孩子帶到無人的角落。

用冷處理的方式對待孩子,等孩子的情緒緩和之後,再來和孩子談論剛才的事情,這時候孩子才能夠聽進父母的話。

第三,同情並鼓勵。

小孩的心理其實非常簡單與單純,但同時也無比脆弱,經不起一點的打擊。比如孩子嘗試著用積木搭高樓卻一直不能挑戰成功。孩子會發現自己並沒有自己認為的那麼能幹,這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此時如果父母說「這有什麼好哭的「,無疑是在他的傷口上撒鹽,讓他覺得自己不僅不能幹,還愛哭。

正確的做法則是告訴孩子:我知道你很難過,但其他小朋友也都會遇到這種情況,也無法完全任務。

如此能減小孩子的心理壓力與自責的情緒,而拉近了與孩子的距離後,父母再進行安慰與引導孩子繼續進行挑戰則會更有效果。

孩子多數暴躁行為的產生都是由於壞情緒的幹擾,是一種本能反應。產生壞情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當孩子壞情緒產生時,家長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應該幫助孩子調節情緒。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以身作則。

我們在孩子面前不亂發脾氣,雖然無法保證孩子一定不會那樣做。但只要家長用態度與行動做好榜樣,孩子的問題起碼不會變得更糟。

相關焦點

  • 幼兒園孩子因被批評扔凳子砸老師 這孩子如此彪悍長大了可怎麼辦
    幼兒園孩子因被批評扔凳子砸老師 這孩子如此彪悍長大了可怎麼辦時間:2020-11-13 11: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幼兒園孩子因被批評扔凳子砸老師 這孩子如此彪悍長大了可怎麼辦 近日,一則新聞震驚眾人,幼兒園小孩竟因吃飯不老實,被批評了兩句,直接扔凳子砸老師,幸虧老師身手矯捷一把接住
  • 幼兒園孩子拿凳子砸老師:霸道孩子,是被老師和家長架空的受害者
    11月10日的時候,四川雅安一個幼兒園就有這樣一個孩子讓我心驚,在吃飯時間,因為孩子吃飯不老實被老師批評,心中有怨氣的他竟然因此拿起自己的凳子砸向老師,好在老師反應迅速接住,才避免了自己和別的小朋友因此受到傷害,但儘管如此,周圍的孩子還是因此被嚇了一大跳,不僅因孩子盛氣凌人的氣場,更因孩子毫無徵兆的傷人行為。
  • 幼兒園小孩扔凳子砸老師,監控拍下全過程,網友:家長該反思
    11月10日,一段視頻在網絡熱傳,四川雅安一家幼兒園裡一名小孩不停的拿凳子砸老師,老師身手矯捷一把接住。視頻截圖據了解是小孩吃飯不老實,被老師批評了兩句,小孩便開始扔凳子。很多家長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喜歡嚴厲的斥責,認為孩子會害怕就會認識錯誤,事實上嚴厲斥責不僅不能讓孩子認識到錯誤,而且還容易刺激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變的暴躁,久而久之產生暴力傾向,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用平和的語氣指出孩子的錯誤並且教育孩子應該怎麼做,以談心的方式維護孩子的自尊心,讓他認識到錯誤。不要讓孩子看有關暴力的音像製品。
  • 幼兒園孩子因被批評扔凳子砸老師 監控拍下全過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幼兒園孩子因被批評扔凳子砸老師 監控拍下全過程 當家長們將自己的寶寶送進幼兒園的時候,大多都是擔心自己的寶寶會不會在幼兒園裡面受欺負,會不會遇到一些不好的老師,會不會受到老師的體罰等等。
  • 孩子丟凳子砸老師,老師上演「絕技隔空接物」
    作為老師,尤其是作為小學和幼兒園的老師一直都是「全能高手」。完全可以稱得上「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哄娃、做遊戲、給孩子穿衣服、教孩子讀書、寫字,這孩子眼中完全就是「無所不能」。作為教師尤其是幼兒園地老師也確實應該做到「樣樣精通」,這樣才能照顧好孩子。
  • 小孩在幼兒園玩凳子,老師把他扔地上致下巴破裂,思考幼兒園管理
    可愛的娃娃們這個月11號,西安未央區新華幼兒園小班發生了一件非常令人震驚的事情。在校期間,老師讓孩子們喝水,有一個孩子在玩凳子。老師以為他把凳子弄壞了,直接過去把孩子提起來扔到地上,不但不把孩子扶起來,還用凳子砸孩子看凳子是否壞了。這樣的老師呀!真不知道你是怎麼想的?孩子的生命值錢還是凳子值錢呢?孩子被扔到地上後立即起來摸自己的下巴,老師和家長把孩子送到醫院,最後孩子的下巴破裂縫了八針。我們佩服這個小孩子的勇敢,為老師感到失望又憤恨。
  • 幼兒園小孩暴力扔凳子砸老師!愛打人的孩子,心裡在想什麼?
    ,是一種語言近日,一幼兒園小孩朝老師扔凳子的事上了熱搜。突然,他隨手搬起一個椅子朝老師扔過去。接著,孩子再一次拎起椅子朝她砸去,老師驚險接住後,小男孩不甘心,還用抹布繼續攻擊老師,而老師只能扭過頭任其抽打。
  • ...陝西男童縫8針詳情曝光!被幼師扔摔縫8針男童母親發聲
    近日,陝西西安,未央區新華幼兒園男童被老師拖摔下巴縫8針一事,引發關注。據媒體報導稱,陝西西安一幼兒園男童在玩耍凳子時,被老師提起扔在地上,導致下巴破裂,共縫了八針。男童母親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該幼兒園每月收費2000多元,本以為會更專業,現在就希望園方能妥善解決兒子的傷疤和心理問題。目前,大明宮派出所已對涉事教師進行治安傳喚,將依法依規進行調查處理。
  • 幼兒園學生不講武德,扔凳子偷襲老師,熊孩子我勸你耗子尾汁
    就在這幾天,一段視頻在網絡熱傳,四川雅安一家幼兒園裡一名小孩非常狂躁,拿凳子偷襲老師,老師身手矯捷一把接住。因此被老師批評了兩句,老師並沒有任何的過激行為。小孩便開始扔凳子,目前家長已經被批評教育。批評幾句就扔凳子砸老師,這絕不是偶然行為。
  • 「熊孩子」朝幼兒園老師扔凳子,只因被老師批評,網友:缺乏教養
    就算老師也要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但是,老師的教育和家長的教育是沒有辦法比的,因為家長和孩子接觸的時間最長,和孩子更親密,對孩子的影響自然也就更大一些。在四川雅安的某所幼兒園監控中,記錄下了「男童用凳子砸老師」的這一行為。雖然說這位老師反應夠快,行動也足夠敏捷,迅速接住了孩子扔過來的凳子,但是這一幕仍然讓人感到「觸目驚心」。
  • 被幼師扔摔縫8針男童母親發聲是怎麼回事
    現在您所在位置: 熱點資訊 >  被幼師扔摔縫8針男童母親發聲是怎麼回事
  • 幼兒園實習老師扔塑料床,砸斷學生小拇指,園長稱這其實是好事,溝通...
    對於學校跟家長來說,孩子都是極為重要的,大家肯定都不希望孩子出任何的事故,但一男童在學校中被實習老師在扔塑料床的時候被砸中,導致小拇指斷裂,學校不可避免的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實習老師用塑料床將其兒子小拇指第一節砸脫離。接指住院13天後出院,「醫生說如果小拇指指甲一兩個月長不出來,那這輩子恐怕都長不出來了。」
  • 脾氣暴躁是怎麼回事? 脾氣暴躁的原因是什麼?
    脾氣暴躁是怎麼回事? 脾氣暴躁的原因是什麼?時間:2016-05-18 13:13   來源:壹心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脾氣暴躁是怎麼回事? 脾氣暴躁的原因是什麼? 1 有些人總是忍不住脾氣暴躁,動不動火冒三丈,摔杯子砸碗,嚇活個死人。
  • 寶寶總是嘶吼、打人、扔東西,家有「小暴君」怎麼治?
    前段時間網上熱傳的一段視頻:四川雅安一家幼兒園裡一名小孩不停的拿凳子砸老師,老師身手矯捷一把接住。原因是小孩吃飯不老實,被老師批評了兩句,小孩便開始扔凳子。,而是紛紛表示「我家的也是這樣易燃易爆的脾氣」。
  • 幼兒園小孩用凳子砸老師,老師一把接住:教育孩子得抗揍
    11月10日,四川雅安,一則視頻在網絡熱傳,幼兒園裡一名小孩不停地拿凳子砸老師,老師身手矯捷一把接住。據了解,是這個小孩吃飯不老實,被老師批評教育了兩句,小孩便開始扔凳子。據孩子家長稱,已經對孩子進行了批評教育。
  • 男童被幼兒園老師摔傷,下巴縫8針!通報來了
    近日一則新聞引發關注,12月11日,網友爆料陝西西安未央區新華幼兒園,一位女教師上課期間摔傷一男童,致男童臉部著地,並用凳子砸向男童,造成男童下巴磕傷縫八針。
  • 男童被幼兒園老師暴摔下巴縫8針 目前警方已介入
    男童被幼兒園老師暴摔下巴縫8針 目前警方已介入 2020-12-22 08:52:06  來源:封面新聞
  • 西安幼兒園男童遭老師提摔下巴被縫8針,園方:可免除學費
    幼兒園是孩子接觸的第一個學校,老師對孩子的態度和教育也是至關重要,老師要是暴力對待學生,會給孩子們造成心理陰影,嚴重的話還會導致孩子對上學感到害怕,近日12月21日有記者就了解到西安一幼兒男童遭老師暴力提摔,導致孩子下巴被縫8針。
  • 熊孩子被批評後拿凳子砸老師:面對調皮的孩子,家長如何應對?
    11月10日,四川雅安,一則視頻在網絡熱傳,幼兒園裡一名小孩不停地拿凳子砸老師,老師身手矯捷一把接住。據了解是小孩吃飯不老實,被老師批評了兩句,小孩便開始扔凳子。目前家長已經批評教育。網友熱評:老師不僅會上課會哄娃,還得身手敏捷能抗揍。
  • 被幼師扔摔縫8針男童母親發聲:幼兒園每月收費2千多,本以為會更專業
    12月11日,陝西西安未央區一幼兒園男童在玩耍凳子時,被老師提起扔在地上,導致下巴破裂,共縫8針。男童母親稱,該幼兒園每月收費2千多,本以為會更專業,現在就希望園方能妥善解決兒子的傷疤和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