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太平天國農民戰爭-農民群眾的鬥爭風暴

2020-12-16 騰訊網

眾所周知,太平天國農民運動是發生在19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大規模的農民反抗戰爭。雖然其在抗爭之路後期產生諸多讓人詬病之處,但不可否認的是其在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843年洪秀全,馮雲山等人創立拜上帝教。1851年,洪秀全率領拜上帝教教眾在廣西桂平金田發動起義。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由此開始,一場卷席全國的農民運動風暴拉開序幕。在這場風暴中,誕生出了許多對早期中國出路的新思考。

金田起義

雖說農民起義破壞了正常的朝廷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國家的貧困程度。但是小編認為,就單論其起義原因而言,太平天國運動是必然的結果,這可以從國內國外兩個方面分析。在這裡小編就不一一闡述了。

太平天國御璽

太平天國運動代表著農民階層在資本-帝國主義入侵,中國民主危機和社會危機日益加重的大背景下提出的農民對國家,對未來的思考。太平軍所進行的戰爭大程度上是反對清政府統治和地主階級剝削的正義戰爭。太平天國軍隊所到之處「免租稅三年」,鎮壓打擊官僚,這使太平軍受到了群眾的歡迎和擁護。

天下一家,同享太平

不僅如此,太平軍在軍事上獲得了巨大的勝利,沉重的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1856年,太平天國在湖北,江西,天京和安徽等地區取得了巨大的軍事勝利,達到了軍事上的巔峰。輝煌的戰果刺激了全國各地的抗清起義,這加速了清王朝的衰敗過程,同時也沉重打擊了外國侵略勢力

太平天國軍事巔峰時期

同時,在太平天國期間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資政新篇》等方案深刻的體現了農民對未來的思考以及一部分先驅者對國家前途的思考。。。

太平天國起義是十九世紀中葉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亞洲民族解放運動,是中國舊式農民起義的最高峰!

所以在面對太平天國運動時不可以一味的貶低,其在中國進步史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也是需要大家所看到,所肯定的。

相關焦點

  • 第二章 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
    本章考點詳解 第一節 農民群眾鬥爭風暴的起落 一、 太平天國農民戰爭 隨著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中國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日益加深,農民階級、地主階級洋務派、資產階級維新派、資產階級革命派,他們從各自的階級立場出發,對國家的出路進行探索
  • 2014考研政治考前預測: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農民群眾鬥爭風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國農民戰爭隨著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中國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日益加深,農民階級、地主階級洋務派、資產階級維新派、資產階級革命派,他們從各自的階級立場出發,對國家的出路進行探索,先後提出了不同的主張和方案。
  • 太平天國農民戰爭、洋務運動、戊戌維新運動的異同點總結
    一、核心考點1.相同點:(1)都是在「救亡圖存」「振興中華」這面愛國主義大旗下發生的(2)均以失敗告終2.不同點:(1)領導力量(階級)不同:太平天國農民戰爭是農民階級領導和發動的洋務運動是封建地主階級洋務派領導和發動的
  • 2014考研政治高頻考點精解——農民階級的探索
    一、太平天國農民戰爭 隨著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中國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日益加深,農民階級、地主階級洋務派、資產階級維新派、資產階級革命派,他們從各自的階級立場出發,對國家的出路進行探索,先後提出了不同的主張和方案。農民是外國侵略者和本國封建統治者的主要的壓迫對象和反抗力量。
  • 農民起義起家的太平天國,卻鎮壓農民起義,打一場富有爭議的戰爭
    文中描寫的是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太平軍在浙江諸暨知縣鎮壓一個村農民起義,這場農民起義的領導人包立身和他的妹妹包鳳英被殺害的的情形,這場戰爭歷時九個月,出動近十萬人馬,史稱包村之戰, 那麼,可能有人會問,太平天國自己是農民起義起家,為什麼會派重兵去與一個村的農民打仗呢?
  • 海豐農民運動的風暴
    (圖為廣東省農民協會第一屆執行委員會委員合影,後排左2為彭湃。)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在大力領導工人運動的同時,也開始發動和領導農民運動。在中共早期農民運動先驅彭湃的領導下,廣東海豐成為全國農民運動最先興起的地區之一。   1922年5月,彭湃開始在他家鄉海豐地區開展農民運動。同年7月,彭湃發動五位青年農民和他一起,成立了僅有六個人的農會。農會成立後,他們在貧苦農民中進行宣傳發動工作。不但幫助會員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困難,反對封建惡習,而且帶領農民打擊土豪惡霸的剝削,取消苛捐雜稅,因此逐漸獲得了農民的信任。
  • 清代農民起義軍貨幣——太平天國聖寶鑑賞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曾席捲了十餘個省,太平天國錢幣在公元1853年太平軍建都天京後開始鑄造。雖然它們主要仿照了清朝制錢以及鹹豐大錢的形制,但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重要的農民起義政權的鑄幣,它的歷史價值和珍貴性也很早被現代藝術市場所認識。
  • 太平天國起義作為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鼎盛時管轄的面積有多大?
    太平天國起義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從1851年在廣西金田村發動起義,到1853年定都天京建立太平天國。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在南方堅持抗清長達14年時間,沉重的打擊了腐朽的滿清王朝。那麼太平天國在鼎盛時期管轄的面積有多大呢?
  • 中國古代農民戰爭中的皇權思想,封建社會擺脫不掉的歷史輪迴
    農民戰爭的概念發端於恩格斯的《德國農民戰爭》。在中國,農民戰爭史成為歷史學的最重要課題應該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的事情。中國古代素來以農業立國,農民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礎,每當歷史上的朝代因為末期的亂政而導致社會危機,就會有以農民為主體的人民起義的誕生,但是在推翻前代王朝之後,歷史好像又重新開始新一輪的洗牌,這天下也只不過換上新人來做皇帝而已。
  • 1525年德國農民戰爭與近代政治革命
    在近現代史上,德國作為一個沒有明確革命傳統的國家,其建立近代國家的努力似乎一直是靠對外戰爭來實現的。通常我們認為德意志統一的時間是1871年,而將此前的普丹戰爭(1864)、普奧戰爭(1866)和同年的普法戰爭看做是統一道路上的三次主要事件。
  • 太平天國影響了美國南北戰爭的歷史進程?
    這些年,太平天國研究並非國內史學界的熱點,而如何為太平天國定性,在國內史學界至今爭議仍然很大——到底是農民起義、革命還是叛亂? ■ 史景遷兩位學生出專著論述太平天國■ 開啟太平天國研究新視角
  • 太平天國運動:我國歷史上最後的農民起義,一旦成功將變為災難
    由於殘酷的民族壓迫和階級剝削,生活在廣西一帶的「拜上帝教」組織再也無法忍受清廷的統治,一場由下而上的大規模農民起義戰爭就此打響。▲太平天國運動油畫復原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且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對中國的發展有深刻的消極影響力,其所建立的起義政權,也和清政府分庭抗禮十一年。
  • 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鬥爭
    (根本原因)評價:太平天國運動是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聲,它沉重打擊了清朝的腐朽統治和外國侵略者(不能說「反帝反封建」),但農民階級不能領導中國民主革命取得勝利《天朝田畝制度》時間:1853年冬太平天國全盛時期目的:鞏固政權
  • 太平天國老照片曝光:清朝洋槍隊被消滅,被俘女兵下場悽慘
    太平天國老照片曝光:清朝洋槍隊被消滅,被俘女兵下場悽慘清朝末期是我國歷史上十分動蕩的時期,它不同於其他朝代的動亂。其他朝代的動亂集中在階級矛盾或者少數民族入侵。而清末的矛盾則不僅僅是階級矛盾,還包括西方列強的入侵,是中西方兩種文明的鬥爭。
  • 中古五大農民起義,陳勝領導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陳勝、吳廣農民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給秦王朝的殘暴統治給予了沉重的打擊,為後來劉邦、項羽推翻秦王朝的統治奠定了基礎。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利用太平道的宗教觀念和社會政治思想,打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組織群眾率領起義,由於起義者頭戴黃色頭巾,故稱為「黃巾起義」。
  • 同是農民起義,為什麼它的歷史評價那麼低?
    黃巾起義,是一場發生在東漢晚期的農民戰爭,也是中國歷史上範圍最大的一次宗教方式組織的民變之一,開端於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當時朝廷糜爛、當朝的宦官和那些外戚一直在為一些國土領權爭吵不止、邊疆的戰事一直都在爆發,國家的勢力一直都在減弱,又因全國發生了一次嚴重的旱災,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走投無路的貧困農民在巨鹿人張角的號令下,紛繁揭竿而起,他們頭扎黃巾,
  • 再論太平天國政權性質問題_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震驚中外的太平天國革命運動,是舊式農民革命的高峰和典型,但又是一次歷史悲劇的重演。認真探索這場革命運動的規律,總結其經驗與教訓,是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的。筆者在《論太平天國政權性質問題》(1979年5月在全國太平天國史學術討論會上提出,現刊於《群眾論叢》1979年9月創刊號。)
  •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農民起義時期的錢幣
    歷史學者秦暉曾經把秦以後農民起義的原因歸納為六個方面,這在上表中都可以得到體現: 1、官府濫用民力,橫徵暴斂。 2、官府實行嚴厲的經濟壟斷,比如茶葉專賣、海禁等政策,中國古代凡是經濟利益比較好的項目都是由國家壟斷。
  • 中國歷史上爆發的農民起義,原因何在,結局如何
    再加上苛捐雜稅繁重,致使農民難以維持生存,農民只有奮起反抗。如:爆發於新莽末年的綠林農民大起義。西漢後期﹐土地兼併愈演愈烈。大批農民喪失土地﹐有的成為地主豪強的佃農﹐更多的則完全被排擠出生產領域﹐成為輾轉溝壑的流民﹐甚至淪為奴婢(見兩漢奴婢)。成帝時﹐因饑饉而死於道路的貧民數以百萬計。哀帝即位後﹐大司馬師丹建議限田限奴婢﹐丞相孔光和大司空何武等為此擬訂了方案﹐但因遭到權貴的反對而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