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澳洲學生選修中文,渴求了解中國文化

2020-12-13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兩年前我帶了一批澳洲墨爾本的大學生,到重慶大學參加中澳大學生論壇,同時學生們還進修短期的中文課程。論壇主題是兩國青年如何詮釋彼此的文化。幾個人都喜歡上了重慶。

一次路經一個廣場,音樂喧鬧,原來是大媽們在跳廣場舞。我向澳洲學生解釋,此乃體育鍛鍊的一種方式。學生回應說:不僅僅是鍛鍊,也是熱愛生活。這裡的人都爭取身心快樂。為什麼不呢?

重慶號稱霧都,當地只有三分之一的日子天氣晴好,一般都霧蒙蒙,所以柳宗元說,狗會吠日,因為總也見不到太陽,不認識。「蜀犬吠日」出自柳宗元的《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一年三分之二的時間見天不見日,可是人民仍然安居樂業。外人不解甚至納悶:不見天日多鬱悶。重慶的朋友聞言大笑。天府之國,人們都懷著淡淡的喜悅。不僅重慶本地人熱愛家鄉,外鄉人,甚至外國人也喜歡這裡。

學生們都認真準備論壇發言。

重慶大學外語系的學生認為只有掌握了中國古典文化精華,古為今用,方能在國際交流中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長項,同時了解自己的不足,培養自我反省和獨立思考的精神。這個觀點在論壇上得到澳洲學生的共鳴。他們認為中國悠久的歷史和哲學很有意思!

對此我深有體會。平時講課時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越來越多的澳洲學生選修中文,他們渴求了解中國文化,最初的好奇已經躍升為迫切的求知慾。由於中國持續增強的影響力,不僅中文成為墨爾本機場等公共場所的標示語言之一,而且澳洲也開始慶祝中國的農曆新年。

一位男生臉色蒼白來上課。聽我講情緒和健康的關係。講到思傷脾。有人問,脾是什麼?在哪裡?然後低頭查電腦或手機。我解釋說,脾是中醫的後天之本,和胃一起主消化收納運行。如果你思念太甚,思慮過多,脾就疲憊,慢慢處於懶惰狀態,不好好工作了。那男生眼睛一亮,說,怪不得!我最近沒有什麼食慾,可能太想念自己的女朋友了。教室裡爆發出一陣鬨笑。

他還專門給我看買來的書法配圖片的書,顯示出對漢字的濃厚興趣。他尤其喜歡漢字中隱藏的抽象圖形之美。

講到悲傷肺,祖籍伊朗的馬克略有所悟,說,澳洲很多哮喘病人,肺不好,他們中一些人看起來就抑鬱不樂。也許讓他們高興起來,病情就可以緩解。大家對他的大膽假設抱支持態度。馬克的專業是經濟,由於會說一些中文,畢業後他順利得到澳洲第一大銀行的工作,可以接待來自中國的客戶。

還有幾個學生最喜歡漢字中蘊藏的歷史。讓他們畫車,我說,如果是古代華麗的馬車,就要有華蓋。然後我把「車」字的演變寫出來。學生明白了「車」乃截取了最有代表性的部分——輪子和連接輪子的橫輻。

我講解「明天」:為什麼從字面上看,「明天」是光明的一天?我的理解是:因為今天我們還要經歷夜晚,之後天亮起來,就是明天。中文奇妙,比起一個技術上的時間,它充滿了光與暗對比的哲學,充滿了形象,充滿了生命要素,充滿感恩和希望。

講到道家,問學生小草和大樹誰更剛強。當然是大樹,眾人說。那麼風暴來了呢?一位女生略加思索後回答,風暴中大樹可能被連根拔起,小草卻安然無恙。立即有男生反駁:那如果大樹倒下時砸爛了小草呢?說完後又覺得只是小概率,自己先笑了。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兩國大學生都對文化交流抱持開放的態度,認為需要更新對彼此的認識,打破常規。

湯姆是一位工程專業的學生。他的中國之行包括訪問許多重要工程項目,比如世界上最大的水壩三峽。這位未來的工程師也是頗感性的人,他很喜歡在樹木上掛滿紅布條的許願林,對那些同心鎖也情有獨鍾,因為他相信每一枚同心鎖背後都藏著一個感人的故事。他還攜帶了一些母親的骨灰,把它撒在張家界天門山的最高峰。根據傳說,天門山是生界和靈界的門關。他在自己的微信中介紹了天門山。

坐上重慶火鍋的宴席,幾個學生面對桌子中央的鮮花和滿桌豐富的食材興高採烈,感慨這裡的宴席很有意思,兼有娛樂和與朋友交流的功能。有學生對微信支付相當喜歡,打聽怎樣才能把錢放入微信錢包。

坐高鐵也是神奇的體驗。時速達到300公裡以上的火車目前澳洲還沒有,當然感覺不一樣,好像貼著地面飛。我的學生說,關鍵是很穩,簡直感覺不到火車在高速運行。我回憶起20多年前的綠皮普快列車,時速不過120公裡左右,由於車次少,站票多,上車時擁擠不堪,還有小朋友被從窗口塞進去。現在的高鐵提速接近3倍,大大方便了出行。「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不在話下。

秩序來自於資源的合理配置。我記得十幾年前公共汽車車少人擠,保證準時上班是件讓人頭疼的事。現在車次增多,準點率也大大提升。退休人士可以免費乘坐公交車,這是值得稱讚的一大福利,即使在澳洲這樣人均資源配置很高的國家,退休人士也僅僅是享受半價票而已。

每次回國探親,我都對祖國的活力和建設速度感到驚訝。當然,對老城區的保護也相當重要,因為那裡承載了我們兒時的記憶。我的家鄉有泉城之美譽,每次回去我都要到泉水旁、到大明湖畔徜徉,療愈自己在海外的思鄉之苦。

連續兩周陰雨天氣,周末放晴,天藍得深邃通透。重慶人紛紛外出曬太陽。我注意了一下,沒有看到蜀犬吠日的情況。看來古人也是喜歡誇張的。

對於中國哲學中的天人合一境界,幾個學生開始慢慢領悟。比如課堂上講到「留得殘荷聽雨聲」,一位女生發出讚嘆:哇,這不是很美嗎?(莊 雨 澳大利亞)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1月04日 第 07 版)

相關焦點

  • 學習中文是了解中國的最佳方式-光明日報-光明網
    奪冠的佩莉賽後激動地向記者表示:「我從小就對中國文化很感興趣,所以我選擇學習中文。上學期我在北京學習過幾個月,也是在那裡學會了彈琵琶。」「我很喜歡中國文化,我身邊的小夥伴們也都非常喜歡中國人,在我們大學就有40多人把中文作為自己的第二專業。」
  • 中文傳播讓澳大利亞學生了解中國
    中文傳播讓澳大利亞學生了解中國中文傳播讓澳大利亞學生了解中國一個民族的文化從日常生活行為方式到、學術思想,其內涵越來越豐富,貫穿語言學習的始終。而語言的學習其實就是一種跨文化交際,「洋腔洋調」很多時候並不妨礙人們在語言上的交流,但是文化認知的差異卻使得這種交流不能深入客觀,中文在推廣中文化傳播的斷裂必須引起重視。認為要做好中國文化傳播的工作,必須做好「知己」與「知彼」的工作。
  • 在澳洲長大的中國孩子,中文水平才真正令人擔憂
    隨著越來越多的華人移民澳洲,中文的普及率大大提高,就算不在華人區,也能隨處可見華人的影子,銀行、醫院、學校等重要的國家社會機構裡,多數都有工作在一線的華人。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中文的重要性,我們要讓下一代成為芒果人(外黃內黃),而不是香蕉人(外黃內白),而精通中英文雙語人才的需求也許會成為未來的大趨勢,找工作時也會有更大的優勢。
  • 在澳洲,中文教師年薪輕鬆100W+,不要太火爆!
    >如今,隨著中國在澳洲經濟文化中的影響日益增長,澳洲市場對漢語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對此,澳洲專家呼籲,目前,澳洲人在漢語方面的能力欠缺,政府應從教育政策上入手,大力發展漢語能力培訓,擁抱「亞洲世紀」。《雪梨先驅晨報》: 墨爾本大學榮譽研究員、中文教師培訓中心前主任奧爾頓(Jane Orton)表示,英語在中國被廣泛普及,學校對其重視程度也不言而喻。
  • 澳維多利亞州高中禁止中國學生選修中文惹爭議
    ­  核心提示:有人擔心,沒有中文背景的學生會因為說中文長大的同班同學帶來的激烈競爭而感到「壓力山大」,從而害怕學習中文。­  參考消息網8月6日報導 澳媒稱,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人權監察組織說,禁止中國學生在該州高中學習期間將中文選作第二外語並不構成歧視。
  • 澳洲妹子立志當中國網紅 有顏有身材中文還很溜
    不過,有網友說了,喜愛中國文化的「歪果仁」那麼多,這位有啥特別的?別著急,咱們慢慢看。據華人瞰世界報導,這位妹子有個與眾不同的志向,那就是:成為中國網紅!話說,成為一枚網紅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這位妹子有什麼殺手鐧呢?
  • 澳洲課堂中國體驗項目班 (ACEP)
    −−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 – 2020年)》    隨著「中國夢」的明確提出,中國在國際舞臺上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對外國際交流愈加頻繁,需要更多具有國際視野與能力的青年人才,這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家長和教育從業者的共識。
  • 中澳關係惡化,中文課被澳洲年輕人紛紛棄選,中文課真的不重要麼
    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抗拒學習中文課,因為他們覺得中文太難學了,尤其是一些澳洲高中生因為可以選擇喜歡的課程去修再加上最近中澳關係惡化,澳洲學生對中國文化和漢語的學習激情更是逐漸消退。有一些學生本來是計劃去中國學習漢語,增強文化交流,但是因為疫情也只能擱淺。
  • 考生95%是華裔子弟 美AP中文測試強調中國文化
    同時,他預測5月初的首次AP中文測試考生中,高達95%是華裔子弟。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即將於5月初首次舉辦的AP中文測試將呈現什麼面貌,備受中文課程師生和家長重視。AP測試命題典閱長(Chief Reader)姚道中教授27日透露,測試內容至少四分之一是中國文化,可"逼使"學生提高對中國文化的了解,這既對美國中文教育有深遠影響,也將提高中文在美國的地位。
  • 德媒:德國學生為何愛選修中文? 學生:因語法簡單
    德國之聲中文網8月31日文章,原題:德國學生為何喜歡選修中文?德國文理高中的學生可以自行選擇畢業考試科目。最近幾年,提供中文作為畢業考試外語科目的學校越來越多,選擇中文科目的學生人數也在增加。所有這些中國國情教育的內容都由一個統一的教學大綱規定,網上可以查閱。相對於筆試,口試持續時間只有20至30分鐘,之前有半小時的準備時間,考試內容與筆試大同小異。"口試不但對語言能力要求比較高,同時還考驗考生的臨場反應能力,"沈老師說,"因此大部分學生還是選擇筆試。"雖然和中國的高考類似,德國高中畢業也有一次期末的大考。
  • 測試命題典閱長:美首次AP中文測試強調中國文化
    華聲報休斯敦消息:美國AP中文測試命題典閱長姚道中1月27日告訴休斯敦各校中文教師,截至一年半前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美有22萬人學中文,其中三分之二來自周末中文學校,臺灣移民子弟約10萬,大陸移民子弟約6萬。同時,他預測5月初的首次AP中文測試考生中,高達95%是華裔子弟。
  • 澳洲大學老師用中文警告「別作弊」,激怒中國學生後郵件道歉
    近日,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一名大學老師講課時在屏幕上用中文寫出「我無法容忍學生作弊」的字樣,這引起了中國學生的不滿,認為該講師對中國學生存在偏見。最終,這名老師通過郵件向學生道歉。7日,澳洲國立大學(ANU)的課堂上,一名講師在PPT中用中文表示:「我無法容忍學生作弊。」在場的除了澳洲本地學生外,還有多個國家的留學生,但是這句話這位講師只用了英文和中文兩個版本,難免讓中國留學生感到被侮辱了。
  • 收藏丨澳洲NAATI認證翻譯課程全解析
    澳大利亞有多家高等院校都有NAATI認證的課程。我們現在就來扒一扒澳洲被認證的翻譯課程:澳大利亞大學提供本科類翻譯課程的學校只有西雪梨大學。西雪梨大學不僅提供本科還提供碩士的課程,學生畢業後可以到專業的翻譯公司,健康機構、法律中心或者旅遊機構工作。
  • 漢語躋身南非學校教學大綱 明年起學生可選修
    漢語躋身南非學校教學大綱 明年起學生可選修  記者了解到,南非基礎教育部日前公布了「漢語作為南非學校第二語言教學大綱」,從2016年開始南非的中小學校將陸續開設中文課,學生將可以選修中文。在中國文化和國際教育交流中心(孔子課堂)的支持下,今年已經有14所豪登省的中小學試點開設的中文課,另外13所學校在漢辦公派教師到崗後也將開設中文課。為更好地做好漢語教學推廣的試點工作,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委託江蘇省教育廳和中國文化和國際教育交流中心合作建設孔子課堂,負責整個豪登省的漢語推廣工作。
  • 為什麼越來越多中國學生選擇留學東南亞?
    優質的教育資源、優惠的學費、沉浸式的英語環境、性價比極高的高等教育、相對熟悉的亞洲文化……這些原因使得東南亞高校正成為越來越多中國大學生交換、留學和深造的選擇。越來越多的學生也因此將留學目光聚焦在了東南亞。交換留學體驗多樣文化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兩所頂尖高校之外,東南亞一系列大學綜合實力也在飛速提升。
  • 【澳洲生活】普通話成為澳洲第二大語言!
    近年來,不僅擁有華裔背景的澳大利亞人在說漢語普通話,越來越多本地人也略通一點漢語普通話,尤其是澳大利亞各地學校紛紛開設了中文課,鼓勵學生學中文,學漢語普通話。Popular menu items:「中國遊客赴澳旅遊人數逐年增長,越來越多的澳大利亞餐廳、咖啡館和紅酒農場提供中文菜單,以把握這巨大的機遇,」澳大利亞餐廳和餐飲服務協會副執行官薩利路內維爾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
  • 新州公校學外語情況全美最佳 中文選修人數上升最快
    中國僑網9月14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國際教育委員會(American Councils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最新調查顯示,新澤西州的K-12公校學生外語學習情況全美最佳,課程、學習深度和學生的掌握能力均遙遙領先。
  • 文化交流無國界 愛上中文愛中國
    說到各種語言的學習難度,有一個流傳很廣的說法是中文難度最大,最讓老外頭疼,但隨著中國影響力的越來越大,很多老外都開始學習中文,通過深入地了解,他們對中文,對中國文化都有了不一樣的感受。在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就有這樣一群愛上中文的老外。
  • 埃及學生融通中外了解中國文化 讓外國人學中文更有效率
    埃及學生融通中外了解中國文化 讓外國人學中文更有效率埃及學生融通中外了解中國文化 讓外國人學中文更有效率中文文化當前傳播的現狀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中文這一門卓然昭顯中華民族深沉厚重的文化的語言,備受矚目。
  • 「我無法容忍學生作弊!」澳洲名牌大學用中文提示,華人學生差點當場暴走了!
    而且該課堂以國際學生為主,有來自全世界各地的,除英語國家美國外,還有來自印度,義大利韓國以及德國的留學生,但是偏偏,教授只用了中文注釋。這個舉動,引起了華人學生的轟動。事件爆發之後,有些中國學生對這名老師辱華很不滿,跑去學校Facebook上面發帖質疑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