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和同學朋友聚餐,經常會遇到有人請客。「請客」用英語該如何表達呢?
顧名思義,從第一人稱的視角來看,請客就是「我來買單」,有人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I'll buy」,但這一表達中式英語的痕跡太重,一點也不地道。那麼「請客」到底怎麼說才地道呢?
在英語中,關於「我請客」的地道表達很多,今天就要跟大家分享如何用英語表達「我請客」以及一些相關的地道英文表達。
① foot /have /get /pay the bill
關於該短語中的後三個動詞,相信大家都能理解。這裡著重說下foot,作為名詞大家都知道其意思,但是作為動詞它也有「支付」的意思,一定要記牢啦!
Hey guys, I will foot the bill this time.
嘿,朋友們。這次我請客!
注意:除此之外,這一表達還適用於以下兩個場景。
It's time to have the bill.Hey, waiter, Could I pay the bill?② sth be on sb
這一地道表達很簡練,只用一個介詞on就行,非常便於記憶。This dinner is on her. She just got the scholarship.
晚餐她請,她剛榮獲獎學金。
It's on me.
我請客,算我帳上。(美國常用俚語)
On me this time.
這頓算我頭上。
註:店老闆請客的話,可以說It's on the house(即店裡免費贈送)
③ be one's treat
My treat/It's my treat today.
今天我做東。
④ be paying /buying
I'm paying/buying tonight.
今晚我請客。
⑤ Be my guest
Be my guest「請便, 不用客氣」,類似於help yourself to it,很好理解。
Be my guest. Please order whatever you want to have.
晚餐我請,你想吃什麼隨便點吧。
⑥ take the check
check 在這裡指「帳單」的意思,也可以作動詞表"買單"
I lost the game. So I'll take the check today.
我遊戲輸了,所以今天由我買單。
⑥ pick up the tab
這裡的tab是bill的同義詞,意思是「帳單」,所以pick up the tab就可以理解為「承擔費用;買單」。
Listen, please don't argue with me. Let me pick up the tab/bill this time.
行了,都別跟我爭啦。這次我來買單吧。
說完了「請客」,我們下來再說說「AA」,說白了就是分開付帳。現在在朋友之間,「AA」也越來越容易被接受,那「AA」的英文怎麼說呢?
① split the bill
We decided to split the bill for our dinner.
我們決定要分攤晚餐的費用。
② pay separately
Do you pay together or separately?
你們一起買單還是各自付帳?
③ separate check
Would you like your bill one check or separate check?
您的帳要一起結還是分開呢?
④ pay one's own share
How about we pay our own share?
我們各付各的如何?
⑤ go halves
havles的原形是half,go halves的意思是「(兩人)平均分攤,平分(費用)」。
Let's go halves this time.
這次我們各付一半吧。
⑥ go Dutch
Let's go Dutch next time.
下次咱們AA制吧。
註:其實,老外在生活中很少說go Dutch,因為其歷史淵源可能引發歧義。
關於go Dutch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荷蘭人喜歡算帳,無論和別人做什麼事,都要同對方把帳目算得清清楚楚。於是英國人就幽默的把「go Dutch」引申為「AA制」。這其實是英國人對荷蘭人的偏見。
還有個說法,16~17世紀時的荷蘭和威尼斯,是海上商品貿易和早期資源共享本主義的發跡之地。終日奔波的義大利、荷蘭商人們已衍生出聚時相互交流信息、散時各付資費的習俗來。因為商人的流動性很強,一個人請別人的客,被請的人說不定這輩子再也碰不到了,為了讓大家都不吃虧,大家共同分攤便是最好的選擇了。而荷蘭人因其精明、凡事都要分清楚,逐漸形成了let's go dutch(讓我們做荷蘭人)的俗語。而幽默的美國人將這句話引申成為「AA制」。
「AA」是「Algebraic Average」的縮寫形式。意思是「代數平均」。顧名思義,就是按人頭平均分擔帳單的意思。這個意思首先來自英國人對荷蘭人的偏見,因為古荷蘭人非常熱衷平分帳單,英國人認為荷蘭人沒有紳士風度。
No.1: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how much it is?
No.2: Could I have the check, please?
No.3: Would you please bring me the check?
還有一種說法:what's the damage?
這句英文表達,常用於歪果仁的日常生活中,而且還是一種很地道的說法。
劍橋詞典對這句話的解釋是:used to ask how much you have to pay for something,就是「該為....付多少錢?」的意思。不了解這句話的人,第一反應很有可能是「什麼損壞了?」,以為自己又做錯了什麼了。所以以後再聽到這句話,可不要再會錯意了哦!
最後,這些表達大家都記住了嗎?是不是又收穫滿滿呢!知道其他相關表達的同學也可以留言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