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鎖與容斥原理

2021-02-19 數學教學研究

點擊標題下面一行中「北京 邵勇」後面的藍字「數學教學研究」, 關注本微信公眾號(sx100sy)。本公眾號內容均由邵勇本人獨創。每周推送兩到三篇內容上有分量的數學文章,但在行文上力爭做到深入淺出。幾分鐘便可讀完,輕鬆學數學。

魯班鎖如下圖所示。

從上圖可以看出,魯班鎖由六根方柱交插拼裝而成。因為有交插,所以這些方柱中一定有一些不是完整的,而是被挖掉了一些物質。被挖掉的部分因為被「藏」在了裡面,所以外表看不出來。也正是因為有物質被挖掉,才有可能產生出上圖這種巧妙的拼裝。


那麼,我問您一個可能讓您覺得奇怪的問題:上圖中的魯班鎖,它的中間有沒有空隙?(若兩個表面緊緊靠在一起,我們認為它們之間是沒有空隙的。所以,這裡指的空隙是指空間,哪怕是只能藏下一個小黃豆大小的空間。)

我相信,對魯班鎖非常熟悉並有很深研究的朋友們一定會說中間沒有空隙的。魯班鎖設計得非常好,非常巧妙,所以才會這樣有名。我自己有一個魯班鎖,它是2017年10月北京馬丁·加德納聚會上主辦方送我的禮物,但我不敢隨便就把它拆開,因為我還沒有學會怎麼組裝,怕拆開後裝不回去。但我可以先用數學的方法證明確實裡面沒有任何空隙,是嚴絲合縫的。

怎麼證明呢?我要先求出上面這個未拆魯班鎖所佔據的空間的體積。然後,看一看它比六根未挖過的方柱的體積之和少多少?(體積減少是肯定的,否則裝不上的。) 之後,我會從網上找到組裝魯班鎖的視頻,學會並記住組裝步驟。再之後,我就可以把我的那個魯班鎖拆開了,拆開後就可以計算出所有方柱中挖掉部分的體積之和。最後,如果前面計算出來的體積減小量,與全部被挖掉的體積相等,我們就可以說拼裝好的魯班鎖的內部是沒有空隙的。

好的,我們下面先來計算未拆魯班鎖的體積。

有很多種辦法,我今天要介紹兩種。一種是看著魯班鎖實物或圖形,想像把它拆成容易計算其體積的各種組成部分,然後相加。另一種是數學味道極濃的容斥原理方法。

第一種計算方法:

如下圖所示。有表面露在外面的部分可以分成幾種不同的類型。圖中綠色標出的為一個單位正方體,這種正方體一共有12個(上2,下2,左2,右2,前2,後2),它們都處於魯班鎖的最外端。它們的體積之和是12。接著,圖中以黃色標出的是一個小長方體,它的體積為正方體的四分之一,處於角落處。這樣的小長方體一共有12個(每根上面有兩個),加起來體積一共是12×(1/4)=3

然後計算沒有表面露在外面那部分的體積。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有「邊」露在外面。我們先找出一個這種類型的代表。如下圖所示,它不容易在原圖中畫出來,所以我把它畫到了圖的外面右側。圖中的兩條青色線段(有一條是MN)是露出來的兩條邊,從而我們便可以定位出這個被壓在裡面的「半方塊」。它是一個正方體的一半大小,位於C、D兩塊的上面,同時被壓在A和B的下面,但它卻是E的一部分。這樣的半方塊有6個(兩兩相對),所以一共體積為6×(1/2)=3。最後,應該很容易想到,最中間有一個只有四個頂點將將露出來的一個單位正方體,當然,它的體積為1

於是,上圖的魯班鎖的總體積為:

12 + 3 + 3 + 1 = 19

它比原六根完整方柱的總體積24少了5個單位體積。請記住這個5。

第二種計算方法(容斥原理):

如下圖所示。A和B並排放到一起當成一個整體,C和D也這樣成為一個整體,E和F也成為一個整體。三個整體的體積都是8。對應於右圖(文氏圖)中的三個圓。每兩個整體的公共部分是兩個單位正方體,這相當於右邊文氏圖中的一個棗胡兒形(紅色1加上黑色1)。魯班鎖正中間的那個完全隱藏起來的單位正方體,就相當於右邊文氏圖中中間那個曲邊三角形1。左邊魯班鎖的體積就是右邊文氏圖三個圓的併集。

為方便起見,我們設A+B=X,C+D=Y,E+F=Z,並且簡單地用字母本身表示它的大小。於是,根據容斥原理,有

 (A+B)∪(C+D)∪(E+F)

= X∪Y∪Z

= X+Y+Z-X∩Y-Y∩Z-Z∩X+X∩Y∩Z

‍= 8+8+8-2-2-2+1

= 19

以上用了兩種方法求出了魯班鎖所佔據空間的體積,都為19。這都說明魯班鎖佔用的空間比原六根完整方柱的體積之和小5個單位體積。下面看一下拆開後六個方柱的樣子(我已經學會組裝它了,所以拆開了就不怕裝不回去了)。我們來計算一下一共被挖掉了多大的體積。

實際的魯班鎖6根方柱其實是這樣的,它們的維度都是1×1×4。

其中第一根是完整的,它是組裝過程中最後組裝上的。我們計算一下六根方柱被挖掉部分的總體積。上圖中從上到下被挖體積分別為:

0

1

1.25

1

0.875

0.875

加在一起等於:

0 + 1 + 1.25 + 1 + 0.875 + 0.875 = 5

即一共被挖掉了5個單位體積。被挖前,6根完整的方柱的體積為24,挖掉它們的5個單位體積後,還剩下的體積為19個單位正方體。也就是說,魯班鎖實際用材的體積為19。而前面計算出來的未拆魯班鎖佔據空間的體積也為19。這就說明了,魯班鎖中間是沒有任何空隙的。

聰明的中國人在很早以前就設計出來了這麼一個完美的物件,真是太偉大了!點讚!

我今天講的內容完全是從數學角度出發的。希望您喜歡!想讓您多了解一些物件背後的數學知識和原理。

再加上今天的數學日曆,本篇內容信息量蠻大的。

相關焦點

  • 小學數學知識點:容斥原理
    小學階段最早接觸到容斥原理是在人教三上的數學廣角集合內,容斥原理的題目都可以藉助韋恩圖這一工具來解決,並且非常快速與準確,一起來整理一下吧!一、關於兩個集合的容斥原理集合 A 與B 的併集的元素個數,等於集合 A 的元素個數與集合B 的元素個數的和,減去集合A 與 B 的交的元素個數,即:|A∪B|=|A|+|B|-|A∩B|。
  • 2015國考筆試行測備考:三集合非標準型容斥原理
    【導讀】近些年考試經常出現容斥原理的題型,容斥原理分為兩集合型跟三集合型,三集合容斥原理又包括標準型和非標準型,三集合容斥原理與三集合標準型容斥原理都是相對好掌握的。這裡給大家講解三集合非標準型容斥原理題的解題方法。
  • 2013國考備考行測:運算中容斥原理和抽屜原理
    容斥原理和抽屜原理是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科目數學運算部分的「常客」了解此兩種原理不僅可以提高做題效率,還可以提高自己的運算能力,掃平所有此類計算。中公教育專家在此進行詳細解讀。 一、容斥原理 在計數時,要保證無一重複,無一遺漏。
  • 小學奧數知識點——容斥原理
    容斥問題涉及到一個重要原理——包含與排除原理,也叫容斥原理。即當兩個計數部分有重複包含時,為了不重複計數,應從它們的和中排除重複部分。容斥原理:對n個事物,如果採用不同的分類標準,按性質a分類與性質b分類(如圖),那麼具有性質a或性質b的事物的個數=Na+Nb-Nab。
  • 小學數學容斥原理,數學老師:巧用畫圖法快速秒殺
    2+2-1=3人,因為一對父子是兩個人,兩對父子就是2+2,而其中有一個人重複計算了,所以要減1.這就是我們在數學中經常看到的一類應用問題:容斥原理。在計數時把各種情況都「包含」進來,加在一起,再「排除」重複部分,所以容斥原理也叫包含排除原理。
  • 容斥原理有哪些妙用?幾個小竅門為你答疑解惑
    在大量題海中,你是否遭遇過關於容斥原理的數學題,如果你對這一類型題目感到困惑的話,沒關係,蘭老師將分享一波容斥原理的全新解題技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容斥原理在計數時,必須注意沒有重複,沒有遺漏。為了使重疊部分不被重複計算,人們研究出一種新的計數方法,這種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先不考慮重疊的情況,把包含於某內容中的所有對象的數目先計算出來,然後再把計數時重複計算的數目排斥出去,使得計算的結果既無遺漏又無重複,這種計數的方法稱為容斥原理。
  • 2015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數學運算之容斥原理和抽屜原理
    2015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數學運算之容斥原理和抽屜原理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高分經驗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15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國家公務員考試高分經驗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容斥原理來幫你!
    一般情況下,我們會將所有元素全部計數一遍,之後再減去重複計數的部分,這就是容斥原理。容斥原理的核心公式:1、A∪B = A+B- A∩B2、A∪B∪C = A+B+C - A∩B - B∩C - C∩A + A∩B∩C通俗的來說:
  • 2014年公務員行測:巧解三集合容斥原理問題
    三集合容斥原理此類題型主要出現在近年來各省的省考中,主要是有三個獨立的個體,此類題型主要的做題方法是公式法和作圖法。近年來直接套用三集合公式的題目有所減少,開始出現條件變形的題目,不管容斥原理的題目怎麼變化,但我們只要掌握住核心思想——剔除重複,那麼做任何一個容斥原理題目都能夠得心應手。
  • 小學數學應用題中,有交叉重疊部分的,用容斥原理是不錯的選擇
    之前我們說過加乘原理是重要的計數方法。容斥原理也不例外,但它是專門針對一些有交叉重疊的計數的問題。對於一些應用題有非常大的幫助,畫簡單的韋恩圖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題意。也就是要會畫示意圖,會看圖,還能根據圖中的數據計算。
  • 胖博士奧數課堂733期:容斥原理
    胖博士奧數課堂733期:(四年級)容斥原理
  • 北京小學生研製魯班鎖獲國家專利(圖)
    老師張蕾介紹,讓學生們研究魯班鎖,並製作魯班鎖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魯班鎖的卯榫結構,也可以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楊家林、邱禾佳、程可欣三位同學目前已經升入了中學,但對小學時期製作魯班鎖的經歷還歷歷在目。邱禾佳告訴記者,「我們查資料發現『魯班鎖』利用的是榫卯原理,有9塊結構。」,其中有3塊結構是固定的,因此他們精簡結構,設計出6塊結構的「魯班鎖」。
  • 201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容斥原理解題技巧
    在行測考試中,容斥原理題令很多考生頭痛不已,因為容斥原理題看起來複雜多變,讓考生一時找不著頭緒。但該題型還是有著非常明顯的內在規律,只要考生能夠掌握該題型的內在規律,看似複雜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下面筆者就該題型分兩種情況進行剖析,相信能夠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 歐拉函數φ(m) | 互素 | 容斥原理
    求三個集合的併集中元素的個數,用到的是容斥原理(下式中絕對值表示的是集合的個數):|A2∪A3∪A5| = |A2|+|A3|+|A5|            -|A2∩A3|-|A2∩A5在上式中用m=2×3×5代入,其中p1=2,p2=3,p3=5。
  • 2011年北京市公務員行測衝刺:一題多解容斥問題
    則三項全部合格的建築防水卷材產品有多少  A.34    B.35    C.36    D.37  為便於解決此類計數問題,不妨先讓我們引入小學奧數中經常用到的一個原理,即容斥原理:  在計數時,必須注意無一重複,無一遺漏。
  • 2015年黑龍江公務員考試行測指導:容斥問題不靠公式也能解
    對於許多考生來說,公務員考試行測中的容斥問題一直是難點,特別是一些複雜的三者容斥問題,單單靠記憶一些公式是難以解決的。黑龍江省公務員考試網建議考生,不記這些複雜的容斥原理公式也是可以的,關鍵要學會靈活運用容斥原理,尤其是利用文氏圖結合容斥原理,一些問題可以輕鬆解決。
  • 行測備考系列:破解數量關係模塊之巧解容斥原理
    華圖網校供稿:容斥原理是公務員考試中較難的一類題目,一般的解題思路有兩種:1、 公式法,適用於「條件與問題」都可直接代入公式的題目;2
  • 當容斥原理與最值問題出現在同一道題,這種線段圖更直觀明了
    容斥原理是一種重要的計數方法。它最大的好處是,先不考慮重複的情況,計算出總結果,然後將重複的部分減去,其實就是消重,做到不重不漏。通常會用封閉曲線的內部表示集合及其關係,也就通常人們說的文氏圖或韋恩圖。
  • 讓小學生頭疼的數學問題:容斥應用題,思維導圖高效解答
    容斥問題是小學的熱門題型,常常作為考試重點和提高題,涉及的題型主要是填空和應用題。但是很多試圖去做刷題來掌握,其實這樣的方法往往事倍功半,考試時出錯率還是很高。因此我們掌握了核心的思維模式和分析方法才是最有效的。
  • 小學數學經典應用題,平均數問題和容斥原理是難點,你能做對嗎
    今天,數學世界為大家分享兩道小學數學應用題,第一題是根據容斥原理解決問題,第二題是有關平均數的問題。如果要正確解決,就必須弄清題意,採用正確的思路,否則是不可能解答出來的。由於很多學生找不到解題思路,往往是看著題目發呆,而只有很少的學生能夠正確做出。 數學世界精選了這些數學題分享給大家,目的是希望由此激發學生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並能給大家的學習提供一些有效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