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食澳門|用舌尖品嘗這座老城,每一口都飽含真誠

2020-12-11 在芒果街上的小屋

絮語

旅途中經過的風景都會成為一生的寶貴財富,嘗遍百味之後的體重,也是回憶裡不可多得的「財富」。好友們都表示不理解, 澳門 這麼小,一兩天就走完了,有什麼好逛的。澳門 雖小,但!是! 澳門 好吃的可一點都不比 香港 少。地方小,遇到美食的機率豈不是更大?怎麼能不喜歡?!腰圍三尺非一日之饞。

這篇遊記裡的提到的食物,都是多次過 澳門 玩耍的時候逐家吃下來的。然而這些都不過是冰山一角, 澳門 還有更多美食等著好食之人去發掘。時間相隔太久,許多相關照片都找不著了。為了以後把空缺補上,又給了我去 澳門 逛吃的理由。

大龍鳳茶樓

沙度娜

禮記雪糕飲冰專家

交通與實用貼士篇

【過境交通篇】出發前準備好港澳通行證和有效籤證,去 澳門 的口岸一般的遊客都走拱北口岸或者橫琴口岸。酒店免費穿梭巴士:過關出來可以看見出 租車 和巴士站前往各區,往左看會看見很多專為酒店及娛樂場而設的免費穿梭巴士,每間酒店接送巴士都會有顯眼的車身貼紙,注意不要搭錯車。想前往該酒店附近購物或入住的都可以在這裡等候,大概二十多分鐘就有一趟車。

回來時也可以從酒店搭這些巴士回來,但是個別酒店需要乘客出示乘車券才給上車。另外,這些穿梭巴士要求滿21周歲才可以上車,因為 澳門 政府規定需要年滿21周歲才能進入 澳門 賭場。

出 租車 :澳門 有兩種顏色的出 租車 :黑色出 租車 和黃色出 租車 。起步價13塊,大件行李、過離島都需要加收。

公共巴士:出門不趕時間的首選,因為巴士太能繞路了,直路兜一兩個圈才到。大部分巴士是黃色、橙色、綠色三種顏色。上車付錢,下車記得按鈴。

澳門 幣和港幣都可以使用,但是他們不接受 香港 10塊的硬幣。

【實用貼士】1、 澳門 和 香港 一樣使用三角方形插頭,電壓220V。

2、 澳門 的住宿偏貴,但是酒店設施都很不錯。因為沒錢住酒店,以前過去都是住一家書店,有洗澡的地方和躺椅,還有書可以看,去年查一下似乎關門了。

3、窮人不用愁, 澳門 一共有兩家青旅,一家叫做黑沙青年旅舍,在黑沙海灘,另一家叫做竹灣青年旅舍,在竹灣海灘。黑沙更大一些,床位多,也容易申請到。兩家的位置都比較偏僻,發財車不到,可以坐公共巴士前往。

4、 澳門 包括 澳門 半島、氹仔和路環兩個離島。如果只是過來玩一天,建議把時間都留在半島,這邊的景點集中,步行均可到達,吃的也非常多,舊街小巷逛起來特別有味道。

新八佰伴百貨

漫遊舊區 | 聽歷史講故事

澳門 半島有著400多年歷史的老城區,這裡也是 澳門 旅遊景點最集中的地方。穿梭在 澳門 這些歷史的街道中並不會讓人感到枯燥無趣,因為這些歷史建築和人文結合得很巧妙,漫步其中的同時既可以品嘗 澳門 的特色小吃,還能順便購買到當地特產。

新八佰伴百貨

【議事亭前地】坐落在民政總署總部對面,整個廣場由碎石子鋪成波浪狀,附近道路已闢為行人專用區,周圍有長椅,所以人們都喜歡聚集在這裡談天和休閒。在廣場的中央矗立著一座噴泉,它同時也是這裡的標誌。現今,噴水 池上 擺放著象徵 葡萄牙 航海遠徵的天球儀,晚上配上燈光效果讓議事亭前地生色不少。這裡商店林立,從以往到現在都是繁盛的商業區,更因設有不少手信店而吸引旅客到此購物。

議事亭前地

議事亭前地

【玫瑰堂】玫瑰堂就在議事廳前地附近,最初用 樟木 興建,所以也被人稱為「板樟堂」。亮眼的黃白色外牆,巴 洛克 設計風格。教堂內還存有許多富有奇趣的油畫及佛像,尤以耶穌基督像最為著名。

玫瑰堂

【郵政總局】屹立在新馬路,這幢高雅的大樓便是郵政總局,採用 維多利亞 式建築,帶有濃厚的古典主義風格,它不但是古蹟,今日仍肩負服務大眾的任務。

澳門郵政局大樓

澳門郵政局大樓

【仁慈堂大樓】仁慈堂位於議事亭前地,是 澳門 第一所慈善組織,於1569年由 澳門 首任主教賈尼路創立,負責慈善救濟的工作,故名「仁慈堂」。成立之後,仁慈堂開辦了 中國 第一間西式醫院白馬行醫院,並設育嬰堂、痲瘋院、老人院、孤兒院等機構。

現在仁慈堂的二樓為博物館,收藏了很多許多由私人捐出的宗教祭品。 但令人想不到的是,仁慈堂與 澳門 龍頭產業博彩業有密切關係。原來 澳門 是 中國 最早正式發售中西式彩票的地方,而第一批以慈善為目的彩票就是由仁慈堂發行。

仁慈堂大樓

【民政總署大樓】民政總署大樓是 澳門 最具代表性的建築,坐落在 澳門 繁華的心臟地帶。大樓建於1784年,前身為市政廳,樓內部有畫廊及圖書館。每年12月舉行的「全澳書畫聯展」,堪稱 澳門 藝壇重要展覽。圖書館則散發著一種截然不同的味道——葡國風情,專門收藏17世紀至1950年的外文古籍珍品,包括創刊於1822年的葡文《蜜蜂華報》。

民政總署大樓

【主教座堂】澳門 天主教的中樞,每年一度最盛大的天主教子夜彌撒、耶穌聖像巡遊等大型活動也在此舉行,並非它是 澳門 教堂中最大,而是因為它最具威嚴的象徵。就在大三巴附近,很氣派的天主教堂,教堂內可以拍照。

澳門主教座堂

營地大街是中區的一條商業街道,也是 澳門 最古老的一條街道,無論早晚遊客絡繹不絕。

營地大街

【盧家大屋】盧家大屋是用厚青磚建造的中式兩層建築,是典型的中式大宅,內裡布置和裝修採用中西合璧的風格,如彩繪玻璃、假天花等,也是晚清時期粵中民居溫婉纖細建築風格的典型。藏在一條美食街當中。

盧家大屋

盧家大屋

黃枝記人均:$20一碗雲吞麵,食足六十年。路過的人都會被門面那副對聯吸引:「無酒安能邀月飲,有錢最好食雲吞。」如今這間老店從做本地街坊生意的小店,逐漸演變成為訪澳遊客必打卡食店。門外排長龍是常事,但是出品還是很不錯的,如果你吃得慣鹼水面的話。

黃枝記

浴火餘生 | 重新認識大三巴

大三巴牌坊是 澳門 的地標,原是聖 保祿 學院的附屬教堂,一場大火將教堂與學院燒毀,僅剩下現在看到的前壁。而「三巴」為聖 保祿 的諧音,教堂前壁遺蹟貌若 中國 傳統的牌坊,所以稱其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

【大炮臺】座落在大三巴牌坊側,可以從沿著博物館的指示標,從一條小路上去,或可以搭乘電梯直達。此處是眺望 澳門 半島風景的好地方,可以遠觀新普京娛樂城。【 澳門 博物館】門票: 澳門 幣15元(每月15號免費入場)開放時間:10:00~18:00 (17時30分後停止入場 / 星期一休館)澳門 博物館建於大炮臺上,是一間展示 澳門 歷史和多元文化的博物館,館內的展品以其豐富和深刻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展示數百年來 澳門 的歷史變遷,講述來自不同國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在 澳門 和平 共處的生活。剛好碰上閉館,只好在附近逛逛,有很多中年退休人士會來這邊晨運,跳廣場舞。

澳門博物館

澳門博物館

【大三巴手信街】大三巴附近的大三巴街上,各式商鋪林立,更有眾多手信店,不少老字號食店也隱藏其中。參觀完大三巴牌坊,可以順路來這裡逛一逛。你會看見很多蕭正楠...啊不是,是很多家鉅記餅家, 澳門 杏仁餅品牌最出名的兩家,一家是這個鉅記餅家,另一家就是咀香園。

大三巴手信一條街

大三巴手信一條街

吃貨天堂 | 新馬路覓地道美食

新馬路是 澳門 半島最繁盛的地區,也是昔日澳葡當局的事務中心,因此人流極多,商鋪食店林立。除了買手信,在這充滿異國風情的橫街小巷裡穿梭,說不定在哪個角落裡就會遇上地道美食。

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

瑪嘉烈蛋撻店人均:$20你可能不知道瑪嘉烈蛋撻和安 德魯 蛋撻之間的小故事,但你肯定去過肯德基吃過他們的葡式蛋撻,其中的配方就是由瑪嘉烈女士提供的。小店的位置比較隱秘,在一條背街的天井裡,樓前一片空地,整條街都飄散著蛋撻的香氣,大老遠就可以聞到,所以找起來也沒有十分難。慕名而來的遊客絡繹不絕,店門前常常排起長龍,你得不介意跟陌生人拼桌以及坐在窄小擁擠的板凳上聽著服務員大姐大聲吆喝,「邊張臺要的蛋撻啊!」

瑪嘉烈蛋撻

蛋香濃鬱、外皮酥脆,焦糖表面被烤得有些焦糊,至於味道就見仁見智了,店內的其他餅食和果汁,性價比不高,不推薦在這消費。下次應該會去故事裡離島的另一家店——安 德魯 咖啡餅店,滿足一下強烈的八卦之心。

瑪嘉烈蛋撻

澳門 義順牛奶人均:$18記得當年去到大良,第一件事就是仁信拔草。要了碗正宗雙皮奶,那種甜味我現在都還記得,甜到齁嗓子。後來老闆跟我解釋,現在的人生活好過了,過去那個年代吃都吃不飽,吃到這麼甜的東西才會認為是好東西。

這個道理我在 臺南 的時候也聽過,原來在舊時,擁有過甜味就已經是幸福了。現在義順也算是 澳門 的一家網紅店了,這碗紅豆雙皮奶甜度適中,個人覺得凍吃爽口,不易膩;熱吃更能吃出牛奶的味道,但是容易膩。

義順牛奶公司

榮記豆腐麵食人均:$10位於爛鬼樓對面的榮記,特別之處在於,他們家的豆腐花是用淡奶代替糖水,口感又滑又嫩。雙皮奶也很好吃,鑑於中午時段會很多人,建議下午再過來,坐下來慢慢品嘗一碗豆花。也是有緣分,我和朋友是不小心迷路了誤打誤撞遇到這家店的,下次還會再來試試他們豆腐撈麵。

榮記豆腐麵店

榮記豆腐麵店

盛記白粥人均:$13老店位置在新馬路民政處旁,點了熬得很綿的白粥,牛脷酥和紅豆沙。糖水偏甜,白粥除了綿之外沒什麼特別,可以考慮在這解決早餐,但是味道方面沒有被驚豔到的地方,也有可能是我試得種類少。

盛記白粥

盛記白粥

何開記人均:$10在大三巴手信街附近的一家老店,賣的是牛脷酥、白粥腸粉、九層糕等傳統糕點,老店的營業時間都是看心情,路過買了塊牛脷酥和紅豆糕,味道讓我想起舊時,經常有小販踩著三輪車在附近的小巷子吆喝兜售這種小糕點,大喊一聲他就會踩著車向你奔來,一塊五毛的就能過個口癮。

何開記糕品店

陳光記燒臘飯店人均:$40可能我本身就是 廣東 人的關係,從小燒味吃多了,這家陳光記燒味的味道算中規中矩吧,並沒有傳說中的好吃,而且量少,青菜還要另外給錢買!吃起來超級幹,朋友說還沒有他公司樓下的燒臘店賣的好吃。好吧,都是被門外那些油亮亮的燒臘給迷惑了。

陳光記飯店

大聲公涼茶在大三巴手信街試吃過一輪後,身為 廣東 人,我們都有一種自覺,咦感覺喉嚨好像有點上火誒。吃了一點熱氣的東西就會想喝杯涼茶解毒,這類似於枸杞泡啤酒,熬夜敷面膜等新型養生方式,如今已經演變一種潮流了。

大聲公涼茶

上海 長城菜館在議事亭前地對面的小巷子裡,因為路過的時候肚子還很飽,就這麼錯過了,沒有吃到,下次要去吃吃看他們的紅燒圓蹄。

鳳城 珠記麵食專家人均:$30位於營地大街,大三巴走過來很近,他家魚皮角很出名,有帶包裝的魚皮角出售,不少人買了帶走當手信。試了一碗鮮蝦雲吞,爽口彈牙,味道還不錯,價格適中,下雨天避開飯點過來遊客不是很多。

鳳城珠記麵食專家

順德 公海鮮飯店原定計劃過去這家吃魚,一直沒找到,後來吃飽了準備拐去福隆新街時,才發現它原來窩在這個角落裡。

國華戲院商場澳門 著名老電影院,位於板樟堂街,市區繁盛之地。電影院雖已結業,樓上空空如也,但地鋪的小食店的生意卻十分火旺,到了夜晚這裡才開始變得熱鬧起來,除了有十幾塊錢一大杯的鮮榨果汁,還有香脆可口的pancake和crepes,來這邊解決宵夜也是挺不錯的。

煙花之地 | 福隆新街的舊時光

【福隆新街】澳門 半島中區的一條古老的街道,歷史約有幾百年。舊時為煙花之地,政府改建後,現在已經搖身一變成為食肆一條街了。這一帶的很多老建築,特別有味道,在這裡拍照應該會有不錯的懷舊效果。

福隆新街

【新華大旅店】在褔隆新街65-67號的門牌下,隱藏著一個低調卻屢屢受寵的旅館——新華大旅店。電影《2046》、《 伊莎貝拉 》都曾在此拍攝。這 個舊 式的小樓的確很有味道,老舊的招牌,墨綠色的牆壁和柜子更是透著濃濃的懷舊感,家具看上去也破舊和老敗,這一切都可以讓你隱約看到或者幻想出那個年代,那些歲月中發生過的故事。不是這裡的住客的話,上樓拍照會被趕下來。入住需要提前在他們的官網預定,聽說很難訂到房。而且這裡只有公廁,衛生、房間設施並不是十分好。外表看著文藝,決定要在這住一晚的話,還是要再掂量一下。

福隆新街

三元粥品專家人均:$30早上過來這邊掃街,想喝碗白粥配油條。路過這家三元粥品,招牌幾個大字醒目簡單。招牌及第粥,一碗不到30,裡面有豬肝、豬肚、豬腰和豬肉丸,非常實在的配料,味道不錯,如果加個蛋就更完美了。

三元粥品

梁慶記粥面粿條人均:$25元福隆新街的一家老店,店面整潔,顧客雖然多,但是老闆的服務態度還是很好。看推薦這裡的魚皮似乎很不錯,要了碗鮮蝦雲吞和蝦子撈麵,還點了一份鯇魚皮,魚皮爽口有嚼勁,重點是沒有魚鱗!

梁慶記粥面粿條

梁慶記粥面粿條

梁慶記粥面粿條

滔滔咖啡美食人均:$30離議事亭前地很近,步行五分鐘就可以走到。也不知道是不是來得太晚,服務員的態度很差,有種「我們都快打烊了你現在才進來吃飯」 的感覺,隨便點了份通粉和蛋治,吃幾口趕緊走人。

滔滔咖啡美食

滔滔咖啡美食

杏香園甜品店人均:$40逛的差不多準備回旅館的我們,選了這家杏香園充當宵夜。無奈店裡的甜品種類實在太多,選擇困難症要發作,最後只是點了常規的杏仁露和蓮子紅豆沙。這時候聽到隔壁桌報單:「芒果紅豆椰汁西米雪糕涼粉」,本以為這是一個任性的要求,沒想到老闆只是過來跟他確認一遍就寫單了。我的天還可以這麼混搭的啊,太好玩了。對這家店印象深刻的是老闆的態度,長相像極了TVB裡上了年紀但是非常有精神的老大叔。應該是看到我有點失落,過來問我是不是覺得不好吃,我連忙搖頭,表達了想再來一碗混搭的甜品但是肚子已經裝不下了的不甘心。大叔笑得很大聲,那你下次記得要再來幫襯啊,肯定給你整大大碗的。吃完準備出門的時候還認真跟我們說,謝謝你。門外的風有些凍人,但心情和肚皮一樣又飽又暖

杏香園

杏香園

市井生活 | 沙梨頭與新橋北區

新橋區是 澳門 典型的住宅區,這裡沒有大型商場,沒有喧鬧的街道,有的只是一些小商店、小食店。白天街坊鄰居在三盞燈圓形廣場聚集,拉拉家常。晚上年輕人走到蓮溪廟附近的夜市吃宵夜、聊聊天,在這邊逛了兩天,感嘆住在這邊的人生活實在是太休閒了。

紅街市

【紅街市】從三盞燈出發覓食,道路縱橫交錯,很容易迷路。在高士德馬路附近遇見了紅街市, 澳門 建築遺產,原本叫提督街市,不過因為紅磚牆外表太過搶眼,慢慢地紅街市這個名稱更容易被人們接受。街市內有過百攤檔,附近的街坊都是來這裡買菜,街市外也有許多手推車攤檔,還有不少 越南 特色餐廳,難怪這邊的夜市這麼熱鬧。

紅街市

【永樂戲院】老舊的招牌,不鏽鋼外觀的售票處、陳年機械式的體重秤,這些都出賣了它的年齡。本想等晚上過來這邊懷舊一番,最後因為有別的行程沒去成。

大龍鳳茶樓

大龍鳳茶樓人均:$40前身是德來茶樓,超過70年的歷史,至今仍保留古色古香的布置,賣的也是排骨燒賣、雞球大包等傳統的點心,價格十分親民,來光顧的都是吃了幾十年的老主顧。

大龍鳳茶樓

另外,大龍鳳也保留了舊式茶樓的傳統,每天下午有粵曲表演。現在美食易尋,融入當地文化的茶樓卻是難得一見。粵曲表演時段有低消,但不用門票,而且店裡的服務員的態度都很親切。

大龍鳳茶樓

榮暉咖啡美食這又是一家計劃去沒去成的餐廳,路過拍個照,介紹推薦這裡的雞湯米線,已經碼入下次行程裡了。

遠離鬧市 | 荷蘭園與下環地標

來到 荷蘭 園,除了要到禮記吃一份懷舊 三明 治雪糕外,還有穿過二龍喉公園、 松山市 政花園,有著 澳門 最高的東望洋山,滿山蒼翠欲滴的樹木,登上山頂,在東望洋炮臺上,一睹 澳門 城市全景。

【塔石廣場】這裡曾經是 澳門 居民的「大球場」,小至踢足球,大至「搭棚」做臨時看臺舉行大型賽事,都曾在這裡進行。相傳此地原為一塊巖石地,有人發現有三塊巨石相搭成塔形,故稱此地為「塔石」。廣場的地下為行車隧道。塔石廣場被五幢建築物包圍著,從左往右分別是文化局大樓、塔石衛生中心、 澳門 中央圖書館、歷史檔案館、塔石藝文館。

禮記雪糕店人均:$20喜歡這家店裡的布置,有上世紀70年代港式冰室的懷舊風格,很多人來這裡吃那款懷舊 三明 治雪糕,我們點了草莓和椰子味的雪糕,入口濃濃的椰子味,味道確實不錯。

禮記雪糕飲冰專家

禮記雪糕飲冰專家

禮記雪糕飲冰專家

【二龍喉公園】纜車票價:$2單程,$3往返二龍喉公園位於士多紐拜斯大馬路,是 澳門 最大的公園之一。昔日的二龍喉宮,是本世紀早期的澳督官邸。澳督遷出後,庭院開放供大眾遊覽,於是改建成公園。

二龍喉公園

想順便去東望洋 燈塔 的遊客也可以在二龍喉公園纜車站坐著纜車上山,也可以從登山小道步行登山。纜車的票價簡直不能更便宜了,如果不是趕時間,真想坐個三四回過夠癮。

二龍喉公園

這裡也是 澳門 最高的一個公園,山上有一條1.5公裡的跑道,還有一些運動設施,每日早晚,都有很多人過來這跑步、鍛鍊身體。

二龍喉公園

【 澳門 旅遊塔】來到下環,這裡有 澳門 新的標誌性建築—— 澳門 旅遊塔。集觀光、會議、娛樂於一體,是全球十大觀光塔之一,而作為觀光塔為全球第8高塔,它也是超越 巴黎 艾菲爾鐵塔的 東南亞 最高觀光鋼塔。

澳門旅遊塔

旅遊塔60樓有個360°cafe自助餐廳,在這用餐可以免門票,自助晚餐好像是$299/位,如果想更有情調地欣賞 澳門 夜景,在這吃飯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旅遊塔成人票$120元,某寶可以預訂。和其他城市的觀光塔一樣, 澳門 旅遊塔除了購物、餐飲等服務,還特別設有多項刺激驚險的活動, 比如 空中漫步、蹦極、高飛跳等。恐高症的我看著窗外的笨豬跳挑戰者們像下餃子一樣逐個往下跳,在室內蹲在地上瑟瑟發抖,看完一圈趕緊搭電梯下去。

澳門旅遊塔

氹仔散步 | 來官也街買「手信」

穿過澳凼大橋,來到了凼仔村的官也街。這裡是 澳門 著名的美食街,整條街不過百來米,十分鐘就能走到底。這裡也有很多手信店, 比如 晃記餅家、文記餅家、莫義記等,幾乎來這參觀完的遊客都會大袋小袋提著返回關閘口。

官也街

旅行不能承受之帶手信。澳門 手信三寶——杏仁餅、鳳凰卷、肉乾。第一次去 澳門 的時候貪新鮮,逛一圈大三巴手信街基本上飽了,再逛一圈官也街基本上膩了。等到我第二次過來的時候,連進去試吃都懶得進,那些阿姨大姐恨不得把試吃盒裡的杏仁餅肉乾塞到你嘴裡,然後再一遍又一遍問你想買哪個要多少盒需不需要快遞,試完不買會產生佔別人便宜的心理障礙,錢包和身心都感受到非常大的壓力。於是決定拒絕一切帶手信的委託,專心覓食。

官也街

官也街

官也街

莫義記人均:$15官也街上的老字號,大菜糕、榴槤雪糕、木糠蛋糕是它的看家三大法寶。生意非常好,很多食客慕名而來,甜品界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莫義記雖然裝修陳舊,但勝在勇於搞創新, 比如 大菜糕、燕窩雪糕等。

官也街

誠昌飯店人均:$180官也街上很火的一家飯店,經常要排隊。招牌是特色的水蟹粥。他家有兩個店面,如果一家滿座了會有人帶你去另外一家。環境比較簡陋,出品也一般般。水蟹粥的分量足,但也僅分量足這個優點了,不夠鮮甜。椒鹽魷魚還不錯,整體價格偏貴,夠我回 珠海 吃兩鍋水蟹粥了。

誠昌飯店

誠昌飯店

新好利咖啡餅店人均:$15瑪嘉烈和安 德魯 的葡撻吃多了,可以試試這家的蛋撻,有自家餅房,蛋撻甜度剛剛好,價格適中。

新好利咖啡餅店

大利來記人均:$30來氹仔不得不吃的就是豬扒包了,然而我沒點。在新馬路吃了一份豬扒包,不太能接受麵包夾豬扒的口感,索性點了份菠蘿油配奶茶湊數,感覺一般般,沒有看見傳說中的排長龍,估計是味道大不如前了,但也有不少人慕名前來,不愁沒生意做。

大利來記

大利來記

附近就是龍環葡韻博物館,可惜照片弄丟了,很漂亮的一個地方,舊時 葡萄牙 人住的房子,在這邊很適合拍小清新的寫真,滿滿的蒂芙尼藍。

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

沙度娜木糠布丁人均:$30木糠布丁原是葡菜中一道普通的甜品,而沙度娜是一家專門賣木糠布丁的店,人不多,可以坐在店裡吃。感覺就是布丁上撒了一層餅乾碎,勺一口,甜甜的吃起來很像冰淇淋,GET到了新吃法,回家後在外面買紙杯雪糕時我都會買些餅乾壓碎了撒在上面,假裝它們是木糠布丁。

沙度娜

有很多種口味的木糠布丁,店裡還可以電話預定木糠蛋糕。

沙度娜

一動一靜 | 去離島吹吹海風

在氹仔逛完後,我們決定出發去路環逛逛。特地去的 澳門 大學,這個還真是建在山上的大學,那個坡陡得啊爬得那個心累啊。學校裡的環境很不錯,不過後來迷路了,差點以為要丟在山裡了,還好最後找到了出口,心有餘悸地搭巴士前往黑沙海灘。

【黑沙海灘】位於 澳門 的離島路環島上,是天然的海灘,也是 澳門 著名的天然海浴場,「黑沙踏浪」是 澳門 八景之一。海灣呈半月形,坡度平緩,灘面廣闊。附近有一片松林,蒼翠茂密;旁邊建有寬廣的停車場、公共汽車站及各式小食店。

黑沙海灘

黑沙海灘

黑沙的特色在於黝黑、幼滑的細沙,海灘因而得名。據說,黑色的細沙是由於海洋特定環境形成的黑色次生礦海綠石所致。「海綠石」受海流影響,被搬運至近岸,再經風浪攜帶到海灘,使原來潔白明淨的 白沙 灘,變成迷人神秘的黑沙灘。

黑沙海灘

這裡有一家黑沙青年旅舍,雖然去市區的交通比較不方便,但勝在便宜。公共巴士坐到氹仔要四十多分鐘,去半島要一個鍾。預訂的話可以去yha官網,旺季最好提前兩個月預訂。

黑沙海灘

【竹灣海灘】既然去了黑沙海灘,就順便去一下竹灣海灘吧。跟黑沙海灘一樣,遠離市區,從官也街搭公共巴士要坐大半個小時才到。

竹灣海灘

竹灣海灘

很清靜的沙灘,這邊也有很多當地人會過來玩,水質跟黑沙海灘差不多,但沙子的顏色很白,沙質比較粗。這裡也是遊泳的好去處, 澳門 政府有提供免費的更衣室和淋浴間。旁邊有竹灣酒店和竹灣青年旅舍,住上兩天度個假很不錯。

竹灣海灘

黑沙海灘適合一群人熱熱鬧鬧地去燒烤,遊泳、沙排、打水仗...對比下我更喜歡清靜的竹灣海灘,適合一個人散散步,發發呆。

竹灣海灘

後記

關於 澳門 的初印象,不過是個賭場雲集的地方。去過多次後,卻只不過記住吃過的、好吃的和想吃的。到底是喜歡這個城市什麼?是物慾橫流紙醉金迷的賭場?還是偏街小巷深處的牛雜攤鋪?是充滿異國風情的小咖啡店?還是見證歷史老而不舊的茶樓?說不太清楚,倒是願意花更多的體重去這座慢悠悠的小城發掘我的答案。期待未來會有更有趣的相遇。

此文章來自於馬蜂窩博主——南君

如有不妥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躺在這幾家超美的澳門酒店,才算是睡了這座城市
    澳門是一顆,鑲嵌在伶仃洋岸精鑽,它之晶瑩,剔透著玲瓏,熠熠生輝。——咫嵐澳門是被明媚風光與溫暖人情環繞的地方,400年中西文化的沉澱,讓它既有古樸漁村的神韻,又有現代生活的氣息,既有老城中悠然的舊時光,又有數不盡的燈紅酒綠和紙醉金迷,歷史老城與現代港口,構成了澳門獨特的魅力。
  • @長春人 舌尖上的雲旅行開始啦!每一口都是千山萬水
    穿越千裡,讓舌尖去旅行。蘭芳園奶茶鮮蝦雲吞麵碗仔翅港式蛋撻 澳 門澳門的許多小吃都有些中西結合的味道。大盤雞饢坑肉羊蹄黃面烤肉麵肺子+米腸子炒米粉 內蒙古來到內蒙古一定要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用舌尖感受蒙古族的豪情。
  • 尋鮮蘇州,品嘗舌尖上的蘇式美味,還有蘇州古運河美食專線
    人間天堂,東方水城,蘇州這座擁有2500多年歷史的古城,因水成市,因水成街,因水成橋,因水成景,一句「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寥寥十字便生動描繪出一幅讓人魂牽夢縈的姑蘇水鄉畫卷。姑蘇水上遊,數十年來已有口皆碑。如若再加上一桌美食,一杯香茗,一曲評彈,集多重體驗於一趟旅途,豈不美哉?
  • 這座山水釀出來的嶺南老城,一碗梅菜扣肉,就足以笑傲美食江湖
    這座山水釀出來的嶺南老城,歷經時光洗禮,依然初心不改,完整地保留著客家風味,形成了獨特的東江菜系,一碗梅菜扣肉,就足以笑傲美食江湖。一座山水「釀」出來的城市你一釀,客家人就懂了有人說,惠州是一座山水釀出來的城市,東江繞城而過,平靜的西湖則悠然地徜徉在城市中央,一汪碧水讓這座城市更加秀氣、更有靈氣。大多數人對惠州的認知就是梅菜扣肉和客家文化,而客家最有名的莫過於「看見什麼釀什麼」的高超釀技。|| 梅菜扣肉-惠州無可替代的城市名片
  • 女神節,與你共享舌尖上的美食,這些精緻的糕點,值得品嘗
    今天,讓我們跟隨她們,共享舌尖上的美味!所以呀,女神節,與你共享舌尖上的美食,這些精緻的糕點,值得品嘗!鏡糕:這是回民的一大特色小吃,有上百年歷史,是以糯米粉為主料,用特殊木料手工雕刻成的蒸籠蒸製而成,鏡糕這物件,小如鏡,也圓如鏡,厚不盈指。
  • 舌尖上的山東:這些個美味的山東特色美食,你都品嘗過嗎?
    這就看看舌尖上的山東:這些個美味的山東特色美食,你都品嘗過嗎?煎餅卷大蔥:一提到山東小吃,第一印象就是煎餅卷大蔥。可能很多山東本地人都沒怎麼吃過煎餅卷大蔥,但是絕對很多人都知道它是山東的傳統特色小吃,香脆的煎餅,配上山東本地特產的大蔥,再抹上一點醬,一口吃下去,別提多爽了。
  • 能夠吃足一整年的搵食指南,現在為你奉上!
    【陳家生煎】   每一口都爆汁的生煎界隱藏「實力玩家」。   03   讓舌尖去旅行   偶爾想要品嘗異域風情,   無奈卻抽不出時間,   或許你可以選擇,   搭乘這趟讓舌尖去旅行的航班。
  • 鼎泰豐攜手老城根Gpark 全國最高形象店隆重開業
    鼎泰豐老城根G park店於2018年9月13日正式開業。本次開業的老城根G park店是全國的最高形象店,這也是鼎泰豐在西北地區的重要布局。用品質製造出的非凡每一細節精緻,才能呈現精緻,用精緻蒸烹出的美味。
  • 奇趣覓食節—「荷爾蒙青年秀」 | 活動推薦(6.29~7.21)
    荷 爾 蒙 美 食 街 世界上美食這麼多,每種都想嘗一下怎麼辦?覓食森林為年輕人帶來了全新的美食體驗!本次活動期間,只要購買「奇趣覓食節」體驗票,就可以獲得15張「覓食嘗鮮券」(線上購票者可於活動期間每周六日在覓食森林一層兌換實體覓食嘗鮮券)。
  • 6.29~7.21 奇趣覓食節—好吃、好聽、好玩的「荷爾蒙青年秀」
    本期「奇趣覓食節」,集結了美食、音樂和遊戲,為大家帶來一場好吃、好聽、還好玩的「荷爾蒙青年秀」,讓年輕的激情盡情揮灑,酣暢淋漓! 荷 爾 蒙 美 食 街 世界上美食這麼多,每種都想嘗一下怎麼辦?覓食森林為年輕人帶來了全新的美食體驗!本次活動期間,只要購買「奇趣覓食節」體驗票,就可以獲得15張「覓食嘗鮮券」(線上購票者可於活動期間每周六日在覓食森林一層兌換實體覓食嘗鮮券)。
  • 醇香濃鬱的巧克力戚風蛋糕,每一口都值得細細品嘗~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款好吃的巧克力戚風蛋糕,可可粉的加入,讓蛋糕顯得更加誘人,味道香醇濃鬱,組織蓬鬆細膩,每一口都值得細細品嘗哦!2、用加熱的油來混合可可粉,可可粉的香味被完全激發出來了,在加入熱牛奶攪拌後,可可糊會越來越稠,就像巧克力漿一樣了,可根據稠稀適當調整一下牛奶的用量。3、製作中空戚風蛋糕模的蛋白霜可以打硬一點,蛋糕呈漂亮的爆炸頭更完美。
  • 【舌尖上的欽州】靈山大粽,每一口都是家鄉的味道!
    【舌尖上的欽州】靈山大粽,每一口都是家鄉的味道! 以靈山產的優質糯米為主料 配以磨碎去皮的綠豆 一層糯米,一層綠豆 中間鋪上切成條的半肥半瘦的豬肉
  • 《覓食記》吃播第一彈!徐州4個吃貨在鹽城經歷了什麼?
    八大碗中每一道菜,不僅經過歷代廚師精心改良傳承,形成了頗有名氣的風味宴席,背後還都有著一段經典生動的奇特故事。1月3日12點47分出站,因為高鐵站到大洋灣景區公交不算方便,覓食小隊分打車取道2019年12月15日通車的鹽城東環高架,車行12分鐘抵達,車資25元。隨後,在鹽城八大碗餐飲公司總經理衛正新引領下,領略並品嘗了傳說中的八大碗的風採。
  • 神戶是日本最善於做牛肉和甜品的城市,用舌尖體會這座城市的魅力
    愛吃甜食的人不妨多留些時間,探訪隱藏在神戶街頭的美味甜品店,用舌尖體會這座甜品之城的魅力。舊居留地十五番館位於神戶市浪花町的舊居留地十五番館是一間擁有超過120年歷史的洋館,現今建築的外觀與內部裝飾依舊保持著舊時的模樣,在周圍大量現代化樓群之間頗為醒目。
  • 澳門文化藝術界飽含深情文化戰「疫」
    人民網澳門2月24日電(記者毛磊)疫情發生以來,澳門文化藝術界積極行動,用心創作一批飽含深情的文藝作品,支持澳門特區政府與社會各界齊心戰「疫」,致敬澳門前線戰「疫」人員,祝福湖北武漢等內地同胞,弘揚正能量,得到社會廣泛認同與讚賞。澳門美術界率先發出作品徵集倡議,得到積極響應。
  • 亮相《舌尖3》的麻辣燙排不進前三!這座讓成都「甘拜下風」的美食...
    《舌尖3》的播出,完美詮釋了「一手好牌被打爛」這句話。在杭州推胡辣湯,讓一個山東人來做廣式煲湯,雖然《舌尖3》的熱度不減,美食卻徹底淪為配角,評分從未開播時的8.7一路跌至及格線以下的5.0也是意料之中。
  • 舌尖上的山西:帶你去品嘗山西有名的特色小吃,你都吃過幾個?
    那麼下面就來看舌尖上的山西:帶你去品嘗山西有名的特色小吃,你都吃過幾個?晉中油糕油糕,是以黃米(即軟黍米麵)為皮,糖料或棗泥,豆沙等為餡,經油炸制而成的食品。色澤金黃,外焦裡嫩,綿軟香甜,美味可口。因為早年太原人天不亮就起來吃頭腦,也叫「趕頭腦」,需要掛燈籠照明,所以經營頭腦的飯店門前都掛一盞紙燈籠作標誌。清徐灌腸這是山西著名的漢族小吃,屬於晉菜。其起源於山西省離省會龍城太原市30公裡,以「醋都、葡鄉」著稱的清徐縣境內。
  • 這些澳門特色店,你都打卡了嗎?
    陳勝記飯店——《舌尖上的中國》推薦過的澳門餐廳經歷三代人的傳承,陳勝記至今已走過七十餘載,靠著每代人用心堅持做傳統手工菜,陳勝記走上了「舌尖上的中國」,成為全國馳名粵菜飯店。陳勝記飯店的招牌陳皮鴨,處理上色油炸後,要用菓皮和香料醃製,吊乾等十多個小時後,再燉兩小時才能出鍋,為了保證陳皮鴨這道菜的口感,多年來老闆都堅持不設打包外賣。生炒排骨,裡脊肉經過兩次油炸後,加上用山楂煮水和糖熬煮成的汁,外脆肉嫩多汁,酸甜適中,果香味撲鼻,令人垂涎。至於梅菜扣肉,用上等五花肉經過滷、炸、煮、插針去油等多道工序,用上六至八小時才能完成。
  • 澳門山寨版的巴黎鐵塔,吸引了眾多中國人,都在拍照假裝在法國
    這是巴黎的浪漫和拉斯維加斯的激情。這是澳門。受巴黎的啟發,澳門巴黎綜合度假村充滿了浪漫的法式風情。它使用巴黎塔作為地標,巴黎塔是在一半的原始建築中建造的。澳門巴黎大酒店為何能屢獲殊榮?位於金光大道上的澳門巴黎人,猶如一顆璀璨的寶石,有著獨特的魅力和光芒。
  • 用舌尖感受城市之美~7間臺北必訪的精緻甜點店
    那些遠赴海外學習並結合臺灣當地食材的創作、對於用料有所堅持只為呈現最好的用心、以及每份甜點背後的那份渴望傳遞幸福的心意,都使每一口成為甜蜜的記憶。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這7家臺北必訪的甜點店,用舌尖品味屬於大城市小人物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