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置」、「混搭」、「小確幸」……在臺灣,當臺北故宮的文創產品與鳳梨酥、高山茶一樣,成為赴臺遊客必買的伴手禮時;當臺灣巷弄間一家家小小的創意作坊成為遊客心中特有的印記時;當文創園區成為臺北、高雄不容錯過的城市風景時,「文創」已經成為人們感受臺灣不能錯過的關鍵詞,臺灣知名文創品牌同時也成為大陸爭相效仿的對象。
「故宮衍生品」
興創意、重細節……還能帶你穿越前世今生
爽不爽?!
臺北「故宮」曾推出一款創意紙膠帶「朕知道了」一夜爆紅,簡單四字霸氣十足,讓很多普通消費者趨之若鶩,大呼要過一把皇帝批奏摺的癮。而這僅僅是臺北「故宮」諸多文創衍生品中的一個,也是臺北「故宮」文創產業的冰山一角。
以「典藏」著稱的臺北故宮,擅長將創意悄無聲息地融入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同時接上了現代人的地氣。按照國際化的標準生產出新奇頑皮的種種創意。
「霹靂布袋戲」
天馬行空、愛恨情仇……歷經N年長久不衰
帥不帥?!
霹靂布袋戲是臺灣在1980年代新發展出的一種電視布袋戲,以每集名稱前皆冠以「霹靂」兩字而得名。而劇情特色,除了傳統布袋戲中的武俠劇情及文系中詩詞文釆之外,更發展出許多天馬行空的劇情。包括回到過去、異次元世界、吸血鬼、生化人及現代科技的武器等等。其表演手法也有所不同,包括聲光爆破,電腦特效、戲偶精緻化及操偶方式等等。
「臺鹽衍生品」
鹽雕翠玉白菜、鹽燈……「鹽」裡的大文章
服不服?!
創意無界限,「鹽」裡也有大文章。
除了經營鹽、水、清潔用品、化妝品、保健品之外,臺鹽對文化創意產業也非常重視。通過電透析生產的精細食用精鹽,製作出獨步全球的文化創意藝術品。先前推出了鹽雕翠玉白菜,最大化提升鹽的附加價值;而後又取鹽代表吉祥的寓意,仿國寶12生肖獸首,雕製成「鹽燈」,併到大陸巡展。
2010年,臺鹽在廈門設立子公司,對大陸市場的適應能力極強。曾結合廈門的博餅風俗,在中秋節推出特別的饋贈親友的禮品——小號的翠玉白菜加上一小袋米goodfeel,取鹽和米的吉祥如意之意,深受消費者喜歡。
此次「瘋臺灣」為你準備的文創品牌還遠遠不止這些,另有鐵藝文創、澎湖海洋文創、賽德克巴萊圖騰紋身、桐花衍生品、鶯歌陶瓷、媽祖包庇文創……,涵蓋歷史文創、傳統文創、工藝文創、設計文創、原民文創、海洋文創等領域;
還有宜蘭花生卷、基隆三明治、九份芋圓、深坑臭豆腐、淡水酸梅湯、新竹貢丸炒米粉、逢甲珍奶或雞排、彰化肉圓、嘉義愛玉、臺南擔仔麵、高雄黑輪、恆春飛魚香腸、臺東原住民烤肉、花蓮麻糬、宜蘭蜜餞、臺北鳳梨酥、桃園豆乾、新竹米粉、南投茶葉、臺中太陽餅、雲林醬油、嘉義方塊酥、臺南黑糖、高雄牛車糖、金門一條根、澎湖海鮮、三義木雕、鹿港一口酥、古坑咖啡、阿里山茶、海角七號、蘭嶼丁字褲、洛神花衍生品、繼光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