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觸到不少的家長,他們抱怨的最多的就是孩子玩手機問題。原本孩子上學期間,學校不讓帶手機,然而現在是到了暑假,孩子不用整天學習,於是就整天抱著手機不放手,晚上不睡,早上不起,飯都不願意吃。
早上起來一睜眼,他就抱著手機。你做好早飯,叫他起床吃飯。他嘴上說著好好,眼睛卻一直盯著屏幕,屁股卻根本不願意挪動。眼看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眼看著飯菜都涼了,你的耐心被消耗乾淨。
於是忍不住的推開他的房門,朝他吼道:「喊了幾遍,飯都涼了,能不能早起一點吃點飯,天天就知道玩手機,能有啥出息」。結果孩子直接嚷道:「想吃自己吃去,我不餓」。說完轉身,把臉對著牆。
而這樣的情形並不是只發生一次,幾乎每天都在上演。為了讓孩子放下手機,你是斷電斷網收手機,然而每次都是以失敗告終。在這場與手機爭奪孩子戰中,我們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
嚴重的挫敗感讓我們深深的懷疑自己,我們感覺到自己的無能,感覺到現在教育孩子真的太難了。我們把所有的罪過都歸結到手機上,就是因為手機,把我們的孩子搶走了。
讓孩子放下手機真的難嗎?事實上一點都不難。之所以無法讓孩子放下手機,就是因為百分之99的家長都做錯了一件事。他們只看到了孩子玩手機的現狀,卻從來不知道為何孩子會這樣。
換個說法,當我們看到樹上的葉子黃了,然後落了,有些家長只是盯著葉子不放,認為是葉子出了問題。事實上葉子之所以會變黃,就是因為樹根出了問題。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我們想要真正的解決孩子的問題,不要停留在孩子的問題上,而是去考慮到底是什麼造成了孩子這樣,簡單來說也就是孩子有這些問題的根源。
就拿玩手機來說,為何很多孩子到了暑假就抱著手機,其實根源就是因為他在現實中找不到一點存在感與價值感。
父母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最近學習怎麼樣了」。如果孩子考得好,那麼父母就很高興,如果孩子考得不好,那麼父母就是嚴厲批評。原本當前的孩子在學習上的壓力就很大,結果父母更是不讓一點放鬆。
都說父母與孩子之間應該平等,應該像是朋友一樣嗎,然而現實卻是像是犯人與獄卒的關係,孩子一直被父母盯著,稍微有點錯就被打擊。
原本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在學習上遭遇困難也想要努力,然而父母的打擊讓孩子寒了心。就像是某一天孩子突然掉進一個井裡邊,他在拼命的掙扎,想要跳出來,然而由於井太深,孩子遭遇了失敗。
正在他沮喪想要停歇一下時,站在井旁的你非但不鼓勵,相反對著孩子吼道:「能不能加把勁,你能有什麼出息」。事實上,你只需要拉孩子一把他就能出來,然而你並沒有做,你給孩子的只有打擊。
學習也是如此。你的打擊和批評以及否定慢慢的讓孩子對學習沒了興趣,他沒有了動力,開始放任自我。為了自我療傷,所以他逃避現實,選擇在手機的虛擬世界中翱翔。
此時的你看到孩子沉迷手機不能自拔,你只看到了他的沉迷,看不到他的痛苦,於是很殘忍的要把孩子拉回現實世界。當孩子抗拒,你會以發脾氣、否定、斥責的方式來對待孩子。
你的方式並沒有起到作用,相反讓孩子更加的厭惡你,厭惡現實世界。他和你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隔閡越來大,孩子不願意與你溝通,甚至是不願意和你待在一起。
你開始抱怨教育孩子的難,開始把所有的責任給推到了手機上。其實你更應該感謝手機,因為手機幫助了你的孩子,讓他能夠有自己一片精神世界,而不是選擇傷害別人。
因此,你想要幫助孩子放下手機,你最應該做的就是讓孩子在現實世界中有存在感,有價值感。當這兩者都不具備時,你的所有努力都會是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