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第三法院與東莞異地商會構建多元解紛機制 助力市域社會治理!

2020-09-09 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

為發揮平安文化在社會治理中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進一步實現糾紛多元化解,推進訴源治理工作,8月28日,東莞市委政法委組織東莞第三法院與東莞十家異地商會召開平安文化共建試點工作座談會,會議就雙方如何開展糾紛多元化解、推進訴源治理和平安文化建設試點工作展開了深入討論,並建立了相關合作機制。

一、建立長效互助工作機制

東莞第三法院將與參與合作的東莞異地商會訂立《合作備忘錄》,雙方合作建設&34;,共同指導異地商會企業依法依規開展活動。

東莞第三法院為商會會員間的矛盾化解提供專業的法律意見,幫助異地商會、會員企業開展普法教育、法律(訴訟)服務、糾紛調解等工作。異地商會以&34;的模式,發揮與異地創業者、務工人員的鄉情紐帶作用,設立專門的調解委員會與東莞第三法院對接,協助法院及轄區黨委政府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為法院開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訴源治理以及平安文化建設提供幫助、便利和支持。

二、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東莞第三法院與異地商會將共同成立訴調對接調解小組,並選任小組成員為特邀調解員,與法院工作人員共同負責商會企業糾紛的訴調對接,引導商會企業選擇非訟調解方式解決糾紛。

涉及商會企業的矛盾糾紛到法院的,東莞第三法院可以委託異地商會特邀調解員進行調解,促進矛盾就地化解;商會企業發生矛盾糾紛的,法院通過委託行政機關、調解組織,委派專職調解員、律師調解員以及特邀調解員等方式指導和幫助化解,調解成功的可當場進行司法確認,實現糾紛&34;化解。

三、提高企業依法經營意識

東莞第三法院將不定期地為異地商會企業開展道路交通安全、企業用工管理、勞動者權益保護等講座,邀請異地商會及其會員企業相關人員通過線上線下方式觀摩庭審,幫助異地商會、會員企業開展普法教育,為企業營造良好的學法知法守法用法氛圍,促進企業依法管理、合法經營。

東莞第三法院蕭稚娟副院長表示,通過幫助商會化解矛盾、培養調解人員,及充分發揮異地商會與異地創業者、務工人員鄉情紐帶作用,更精準地為會員企業和異地務工人員提供訴訟服務,東莞第三法院將引導商會積極融入市域社會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福建商會表示,商會將設立專門的調解委員會與東莞第三法院對接,積極解決會員企業的矛盾,踴躍參與訴源治理。與會代表均表示,此次座談會開展及時,法院主動為企業化解矛盾,為他們在莞經商解決了後顧之憂。

東莞市域治理辦綜合統籌組郭德雲組長指出,東莞第三法院與東莞異地商會共同構建多元解紛機制,是融入現代化社會治理格局的新嘗試,與商會積極參與會員企業矛盾的化解,將為東莞的穩定發展貢獻新的力量。

通訊員 | 鍾紫薇 楊亨楷

相關焦點

  • 東莞第三法院與異地商會合作,推進糾紛「一站式」化解
    為發揮平安文化在社會治理中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進一步實現糾紛多元化解,推進訴源治理工作,8月28日,東莞市委政法委組織東莞第三法院與東莞十家異地商會召開平安文化共建試點工作座談會,會議就雙方如何開展糾紛多元化解、推進訴源治理和平安文化建設試點工作展開了深入討論,並建立了相關合作機制。
  • 多元解紛改革案例——東莞中院:構建「1+2+3」多元解紛新模式
    「1+2+3」多元解紛新模式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司法引領、推動和保障作用,堅決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構建訴調對接「1+2+3」模式,積極融入市域社會治理,推動從源頭上化解矛盾糾紛。2019年,全市法院參與訴前調解一審民商事案件80706件,調解成功率60%;新收一審民商事案件86194件,增幅同比下降26.7%。2020年1月至6月,全市法院新收一審民商事案件33388件,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8.14%,42%的民商事糾紛通過多元化解機制解決,真正從源頭上減少了訴訟增量。該院舉措被省委政法委評為全省第二批社會治理實踐創新項目。
  • 東莞市河南商會等異地商會與第三法院籤約平安文化共建項目
    東莞豫商消息(吳亞成):為發揮平安文化在社會治理中的引領和支撐作用,進一步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加強訴源治理,助力東莞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9月17日,在東莞市委政法委的統籌協調下,東莞市河南商會等七家異地商會與東莞第三人民法院(以下簡稱「第三法院」)籤訂合作備忘錄,攜手打造「法院+商會」及「法律+鄉情」模式,共同推進多元解紛、訴源治理、平安文化建設工作
  • 廣東高院發布多元解紛改革案例
    8月24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六個多元解紛專題改革案例。案例包括整合各方資源促進糾紛分類化解;深化科技引領優化司法確認程序;創建和解中心提升專業調解水平;分類精細管理培育高水平調解員;打造跨境平臺創新爭議多元化解;源頭減少訴訟增量助力市域社會治理。
  • 提前化解矛盾糾紛6.8萬件 東莞訴源治理卓有成效
    6月3日,東莞市政府召開「全面推進訴源治理構建訴調對接『1+2+3』工作機制」新聞發布會。建立制度機制,引導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會上,蔡澤偉強調,訴源治理工作是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的題中要義。目前,東莞市積極推進訴源治理工作,探索構建訴調對接「1+2+3」模式(建立1個訴調對接中心和線上線下2個調解平臺,構建專職調解、律師調解、特邀調解共3大調解隊伍),建立東莞市調解協會,並建立源頭化解工作機制。未來,將進一步強化訴源治理工作,深入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 廣東3家法院獲表揚!
    9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決定對全國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先進單位予以通報表揚,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法院、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3家廣東法院獲表揚。」擦亮先行示範區法治名片深圳法院牢牢把握深圳法治建設的示範定位,支持深圳爭創首批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示範城市,通過「網際網路+社會治理」新模式,加快推進「立體化、集約化、多元化」的「一站式」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 盤州法院全力構建多元解紛體系 有效增強多元解紛合力
    為實現讓人民群眾參與訴訟、解決糾紛更加便利的目標,盤州市人民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建機制、定規則、搭平臺、推運用」四個環節為重點,深入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提升新時代人民法院化解矛盾糾紛、服務人民群眾的能力,構建中國特色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模式。
  • 開封市龍亭區人民法院:融入「一中心四平臺」 多元一體在線解紛
    中國法治河南訊(賀志國 通訊員 高向南)為完善「一站式」多元解紛體系,融合「一中心四平臺」信息化、智能化的優勢,助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9月14日,開封市龍亭區委政法委、區法院等部門召開「網格化多元解紛」聯席會議,部署建立網格化多元解紛工作機制。
  • 立足新疆區情 全力融入治理 新疆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機制建設成效速覽
    9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全國高級法院院長座談會。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副院長馬國偉在和田地區中級人民法院通過視頻連線參加會議。高院黨組副書記、院長巴哈爾古麗·賽買提在塔城地區中級人民法院通過視頻連線就新疆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機制建設工作情況作交流發言。
  • 洛大雨:以創新思維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
    黑龍江大慶兩級法院始終堅持以創新思維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在黨委領導和政府支持下,推動調解責任向基層組織延伸、調解網絡向重點領域延伸、調解資源向特色品牌延伸、調解方法向線上融合延伸,形成「源頭預防為先、非訴機制在前、法院裁判終局」為核心的多元解紛工作格局。
  • 「一站式」融入社會治理大格局 ——高臺法院走出多元解紛新路子
    「一站式」融入社會治理大格局 ——高臺法院走出多元解紛新路子 2020-11-17 1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站式多元解紛,來看河北法院這份成績單…
    會上,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衛彥明以《服務大局推進社會治理 深入基層延伸訴服觸角 融合科技重構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格局》為題,重點介紹了河北法院著力創新解紛機制和訴服模式推進一站式建設情況。,全省法院主動作為,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全力服務和保障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北京冬奧會籌辦「三件大事」,用實際行動當好首都政治「護城河」。
  • 重慶一中院:「高校+法院」,助力多元解紛
    為豐富「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力量,9月4日,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召開專場新聞發布會,與西南政法大學勞動社會保障法制研究中心合作搭建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此舉系重慶法院系統創新性嘗試。同時,該院引入專業行業調解力量搭建8大平臺,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手段,助推多元解紛工作取得實效。01「高校+法院」升級解紛力量據介紹,西南政法大學勞動社會保障法制研究中心現有專職研究成員12人,兼職研究員20多人,研究人員均為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和訴訟領域的理論專家和實務踐行者。
  • 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湖北法院著力打造多元解紛新模式
    ,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的做法,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肯定。堅持「請進來」,按照專業化、集成化、一體化的思路,把各類社會調解資源匯聚到法院,由法院主導形成一站式多元解紛平臺。
  • 【法院動態】壽陽:三家聯動 推動共建共享多元解紛機制
    ,研究討論多元解紛平臺應用推廣工作,推動共建共享解紛機制。參會人員表示,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加強溝通聯繫,理清工作思路,加強平臺應用,聯調聯動,構建多元解紛聯動體系另外,要以各種宣傳方法提升多元解紛平臺的知名度,使多元解紛平臺成為人民群眾化解矛盾糾紛的首選方式。
  • 翁牛特旗法院創新多元解紛「加減乘除法」
    □ 張雲峰  2018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翁牛特旗人民法院(以下簡稱翁旗法院)黨組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通過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新模式,創新多元解紛「加減乘除法」,有效破解了涉訴信訪量居高不下、矛盾糾紛易發多發等難題
  • 關口前移 訴非聯動 源頭解紛——莆田市荔城區人民法院司法助力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近年來,荔城區人民法院從關口前移、源頭解紛破題,充分發揮司法審判職能優勢,主動融入市域社會治理新格局,探索出一條對外橫向多元共治、對內縱向多層銜接的訴非聯動新路子,訴源減量成效顯著。該院被授予全省首批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示範法院,並被確定為全省破解「案多人少」矛盾工作試點法院,相關經驗做法去年連續3個季度被省法院予以全省推廣。
  • 本市法院系統構建「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
    近年來,天津法院系統認真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立足「五大平臺」,積極構建符合天津實際的「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突出「對接」「聯動」,著力打造訴前多元解紛平臺。
  • 推動多元解紛駛上「快速路」——吉林市兩級法院訴源治理工作紀實
    孫兵 於利濤近年來,吉林省吉林市兩級法院以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為契機,不斷探索訴源治理新路徑,推動定分止爭從終端裁決向源頭防控轉變,給出了提高市域治理能力的法院方案。近年來,吉林法院堅持防重於治,將解紛機制重心從法院埠前移至矛盾糾紛源頭,從普法宣傳、司法服務、「無訟」創建入手,盡最大努力將矛盾糾紛消滅在萌芽狀態。
  • 白城中院:加強訴源治理 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
    ,從源頭上預防糾紛;健全訴非程序銜接機制,暢通聯絡對接渠道,為訴前多元解紛提供司法保障;完善訴調一體對接機制,強化訴調統籌銜接,促進訴調對接實質化,做到能調則調,當判則判;完善「分調裁審」機制,著力實現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推動形成分層遞進、繁簡結合、銜接配套的整體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