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12歲以前不要給孩子報這2種興趣班,腦力訓練才是關鍵

2020-12-15 騰訊網

最近在網上衝浪,看到了一個熱門的話題:大家覺得自己的孩子聰不聰明?

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其中90%的家長都是認為自己的孩子很聰明。

這個結果看來,家長們都期望著自己的孩子可以是聰明的,可以成為他人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因此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都早早的在給孩子規劃未來,定好路線,希望孩子可以是優秀的。而近幾年各種早教機構和培養興趣的興趣班都是雨後的竹筍,順勢生長,為了迎合家長們的迫切的心理。

根據調查發現,我國家長在教育孩子上可以說是毫不吝嗇,據統計學齡前教育的支出竟然佔一年收入的26%。

李玫瑾:再愛孩子,12歲以前不要給孩子報這2種興趣班,腦力訓練才是關鍵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講座上,就說過家長不要過早的給孩子上興趣班,這樣很有培養出來的不是孩子的興趣而是反感。尤其是這2種興趣班,報了也是浪費錢,還會影響到孩子的大腦發育。

第一種:書法班

我國有句古話叫做「字如其人」,說的是那些字寫得好看的人,所以很多家長也自己的孩子也可以擁有一手漂漂亮亮的字,雖然不可能達到書法家那種程度,也希望自己孩子的字是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

其實對於一個12歲的孩子來說,天性依舊是好玩,好動的,畢竟孩子還是個小學生,如果要是逼著這樣一個孩子天天坐在那裡寫字。會對孩子的大腦造成一些不可逆轉的影響,時間一長,孩子容易出現反應遲鈍、理解能力差等狀況。

第二種:口才班

口才班應該是最常見的一種興趣班了吧,確實一個人的談吐、說話的方式真的會影響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也確實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口才,比如:競選班幹部,未來的工作面試都是一個考驗口才的時候。

口才雖重要,但是孩子要是過早地去學習口才,訓練的可不是孩子的口才,訓練的是孩子的背誦能力。因為12歲以前的孩子,各方面都還沒有發育完全,很難理解社會上的人情世故,能會的只是口才班的資料上的固定話術,這樣不但無法提升孩子的口才鍛鍊,還會致使孩子的思維趨於固化,對孩子成長是沒有好處的。

腦力訓練才是關鍵

根據人類20歲前的成長發育規律,我們可以發現,孩子的大腦一直到12歲都是處於上升趨勢,而到了12歲後,大腦發育開始變得平滑,接下來的變化也是微乎其微,所以在12歲之前,對於孩子來說最關鍵的就是腦力訓練。

著名腦科專家洪蘭教授也曾說過:12歲前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若是錯過,對孩子來說將會是一生的遺憾。

怎樣做幫助孩子進行腦力訓練提升大腦的各方面能力

一、在孩子1-2歲的時候多給孩子玩一些小遊戲

這個年齡的孩子還不即使不了很多知識,這個時期就以玩為主,多做一些簡單的益智小遊戲,就比如我經常給我家寶寶做的小遊戲,我會準備兩把糖果,分別握在兩個手裡,一個多一個少,然後讓寶寶猜哪只手裡的糖少,然後猜對的話就把多的糖果給寶寶

這種小小的遊戲,別看不起眼,但是卻可以鍛鍊孩子的多種能力,比如想像力、邏輯思維能力、觀察力等等。我們可以選擇讓孩子多玩一點這一類別的遊戲。

二、在孩子3-4歲的時候多帶孩子接觸一些外界的世界

3~4歲的孩子就會有良好的語言能力、動手能力等等諸多能力,這時候就是強化這些能力。為了能讓孩子多多了解外面的世界,對帶孩子出去走走,不只是通過眼睛認識,還有接觸,講解,比如拿一個葉子,然後讓孩子撕掉,讓孩子感受撕碎葉子這個感覺,還有就是孩子在體驗各種事物的時候很容易產生很多疑問,在這個時候我們要儘可能的回答這些疑問,讓孩子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發揮。

三、在孩子5-7的時候就可以帶孩子做一些開發腦力的問題了

5~7歲之後,孩子已經上學了,開始學習一些基礎知識,一直到初中課業方面也是很輕鬆的,這時候的孩子已經可以簡單的知識和基本的學習能力。藉此幾乎我們就可以開始對孩子的腦力進行開發了,選擇一些適合孩子的開發大腦增長腦力的問題了。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別給娃報這2種興趣班,費錢還坑娃,腦力訓練才是關鍵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千萬不要在孩子12歲以前給孩子報這兩個補習班,不僅費錢還坑娃,到底是什麼補習班呢?口才訓練班我們都知道,口才考察的不僅是一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有他的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良好的口才可以讓人在各種場合遊刃有餘,也是在很多場合中大部分都都非常需要有良好的口才,為什麼不建議12歲之前的孩子報口才培訓班呢?
  • 李玫瑾:孩子6歲前,沒必要報這3種「興趣班」,浪費錢還沒啥用
    李玫瑾老師就說過,給孩子報班一個星期不要超過兩個,報什麼班要好好考慮,有三種興趣班就沒必要報,浪費錢還沒啥用!硬是讓孩子學就是浪費時間、金錢,消磨孩子對學習的熱情。二、經濟承受範圍之外的興趣班不要報還有些家長,希望孩子將來能「跨越階層」,會為孩子選擇一些經濟承受範圍之外的興趣班。
  • 李玫瑾:沒必要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作用小得可憐還費錢
    這年頭,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父母少不了要給孩子報幾個興趣班。畢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是社會渴求的。而且身上多一兩個才藝總歸是多了幾分優勢,興趣班的興起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但是父母憑著一腔熱血給孩子報了興趣班,費錢費力的,孩子卻未必領情。朋友小梁的孩子本是眾人眼中的乖乖女,但是在小梁未經孩子同意報了奧數興趣班之後,卻遭到了孩子的反對。一段時間的學習後,孩子不僅去上興趣班時還是一臉抗拒,學習成績也並沒有上升。這時小梁才開始反省自己是不是做錯了。
  • 李玫瑾:6歲前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沒啥用,還浪費錢
    從孩子3歲半開始,凱凱媽就給孩子報了各種大大小小的興趣班,藝術類、體育類、文藝類、學科啟蒙類等一樣沒落下。如今凱凱7歲半,4年時間,凱凱上過大大小小14個興趣班,花費了20萬有餘。用凱凱媽的話來講:「當時覺得自己生了個聰明絕頂的孩子,樣樣都很有天賦;現在悟出來後才發現,未來絕頂是有可能的,聰明不聰明,就真不好說」。
  • 李玫瑾:在孩子6歲前,沒必要報這3種「興趣班」,沒啥用還浪費錢
    我曾經看過一項教育支出佔家庭年收入的調查,發現每一年在教育上投入3.6-7.2萬的家庭佔了37%,而且大多數教育支出都花在了報興趣班上。你們還記得有一個新聞"給孩子報了14個興趣班",父母從3歲起就開始給孩子報興趣班,一直到7歲報了14個興趣班,花了近20萬,可是到最後孩子堅持學的就2、3個興趣班。
  • 8歲前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娃累還浪費錢,訓練思維才是關鍵
    隨著社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家長更迫切地希望孩子能&34;。甚至有的家長,還讓自己的孩子提前起跑,比如給他們報各種早教班、興趣班等等。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更聰明,從小就領先比人一步。但是,從小就給孩子報興趣班,真的能讓他們更聰明嗎?
  • 8歲前給娃報這2種興趣班,既浪費錢還耽誤孩子,思維訓練是關鍵
    為娃好,8歲前給娃報這2種興趣班,既浪費錢還耽誤孩子第一:號稱培養天才的興趣班有很多興趣班,抓住了家長「想讓孩子變得聰明」的心理,於是號稱自己的興趣班可以培養出「小天才」。家長們想讓孩子變得聰明,成為人中龍鳳的想法是沒錯的,但這種號稱「培養小天才」的培訓班,絕大部分都是騙人的。所以家長們在給孩子挑選培訓班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細辨別培訓班的質量,別浪費錢還坑了娃。第二:孩子不喜歡的興趣班為什麼叫興趣班?顧名思義,肯定是要孩子感興趣才行。
  •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不要報,沒幫助浪費錢,還會害了孩子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不要報,沒幫助浪費錢,還會害了孩子面對層出不窮的興趣班、培訓班,和家長們始終高漲不下的報班熱情,教育專家李玫瑾指出:家長在報班時需有選擇地進行甄別,尤其是這3種興趣班不要報,對孩子沒有幫助,甚至可能對孩子起到消極影響。
  • 給孩子報興趣班是「白撒錢」?李玫瑾建議:沒必要報這3種興趣班
    到了孩子長大之後,留學或者考研更是需要15-80萬左右,這筆錢也讓很多家庭吃驚,原來自己在孩子身上居然花費了這麼多錢。其中,從孩子3歲左右,家長就要開始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每年的花費最低不少於3萬元,如果興趣班的種類多一些,那投資的就會更多。
  • 給孩子報興趣班是「白撒錢」?李玫瑾建議:沒必要報這3種興趣班
    到了孩子長大之後,留學或者考研更是需要15-80萬左右,這筆錢也讓很多家庭吃驚,原來自己在孩子身上居然花費了這麼多錢。 其中,從孩子3歲左右,家長就要開始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每年的花費最低不少於3萬元,如果興趣班的種類多一些,那投資的就會更多。
  • 6歲前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沒啥用,還浪費錢…
    從孩子3歲半開始,凱凱媽就給孩子報了各種大大小小的興趣班,藝術類、體育類、文藝類、學科啟蒙類等一樣沒落下。如今凱凱7歲半,4年時間,凱凱上過大大小小14個興趣班,花費了20萬有餘。用凱凱媽的話來講:「當時覺得自己生了個聰明絕頂的孩子,樣樣都很有天賦;現在悟出來後才發現,未來絕頂是有可能的,聰明不聰明,就真不好說」。14個興趣班中,多數都因不喜歡、太遠、沒興趣等放棄了。
  • 李玫瑾: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4件事,勝過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
    看到評論有媽媽說自己工資是5000元,拋去自己的生活成本,其餘的都為孩子報班,但是,這種行為真的可取嗎?一個孩子能學了10個不同的興趣班?或許你家的孩子是個「超人」吧!
  • 李玫瑾:孩子6歲前這三種「興趣班」沒必要報,沒啥用白交智商稅
    終於有一天,寶寶趁著生病鬧起了脾氣,即使病好了也使起了小性子,死活不肯再去上興趣班了。菲菲媽感到很委屈,明明自己是為了孩子好,孩子怎麼就那麼不懂事?直到看到了李玫瑾老師的一堂講座,菲菲媽才意識到,可能真的是自己出錯了。
  • 李玫瑾坦言:再愛孩子,也別讓他上這3種興趣班,不僅費錢還坑娃
    作為家長,我們都想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但盲目的給孩子報名興趣班真的沒有什麼用,對此李玫瑾教授也曾在講座上坦言「興趣班並不是越多越好,有些興趣班費錢不說還坑娃,尤其是這3種興趣班,家長千萬別給孩子報!但是看現場參加比賽的孩子還真不在少數,這是又多少個上當的家庭,望子成龍的心,我們都能理解,但是希望家長在給孩子報名興趣班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讓人忽悠了。
  • 李玫瑾:孩子6歲前這三種「興趣班」沒必要報,沒啥用白交智商稅
    孩子有一天突然就說不去上興趣班了。這時候很多家長就感到特別委屈,為什麼孩子那麼不懂事,我們明明是為了他們好。他們還這麼任性。所以很多家長一直就沒喲認識到一個錯誤。李玫瑾老師指出:給孩子報興趣班同樣是一門技術,不要一下子給孩子報太多,孩子消化不了,最後使性子不去了你更麻煩。
  • 李玫瑾:父母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一點用沒有還浪費錢
    李玫瑾教授給家長提出了明確的建議,有3種興趣班別給孩子報,浪費錢還沒用是哪3種呢,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案例王女士的女兒今年剛上一年級,王女士對於女兒的培養一直都是很有規劃的,並且早在孩子3歲的時候,就給孩子報了2個興趣班,希望孩子能夠往多才多藝方面發展。
  • 李玫瑾:孩子六歲前,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上,費時費錢還沒用
    有的家長抱著「技多不壓身」的想法,盲目給孩子報興趣班。但對孩子來說,興趣班真的是越多越好嗎?我有個親戚從女兒5歲就開始報各種興趣班,4年間大概花了20萬左右。給孩子報的興趣班涉及了各個方面,比如畫畫、少兒英語、跆拳道、排球、鋼琴、滑雪、書法等等,到最後就留下了2個興趣班。
  • 給孩子報興趣班是浪費錢?李玫瑾教授直言: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報
    可事實上,報興趣班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家長還需要理性地對待,不能盲目跟風,畢竟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幾次下來,淘淘也表現出來很大的牴觸情緒,但是媽媽總會告訴淘淘說,他不能輸在別人的後面,要比別人強才行。雖然淘淘現在聽不太懂,但是媽媽卻覺得等他長大以後就會感激自己了。為什麼父母這麼熱衷於讓孩子上興趣班?很多家長熱衷於給孩子報興趣班,無非是這兩個原因。
  • 到底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李玫瑾教授:這兩種一定要給孩子報
    而絕大多數的家長本想讓孩子快快樂樂的成長,但看到孩子身邊的同學都報了興趣班,就開始坐不住了,猶豫著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那麼,我們作為父母的,到底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呢?李玫瑾教授就曾在一次講座中說過:給孩子報讀興趣班是很有必要的,既能讓孩子獲得加分項,又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對學習起到輔助的作用。有這兩種興趣班就一定要給孩子報讀。
  • 李玫瑾教授: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純屬浪費,孩子也學不到啥
    不少父母選擇給孩子報興趣班的初衷,都是想讓孩子懂得更多,會的更多,在同齡人當中成為優秀的存在。其實不否認,我們應該給孩子報一些興趣班,但之所以稱之為興趣班就是要讓孩子有興趣去學才有用,不然那就是強按牛頭不喝水,反而還會讓孩子產生逆反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