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知道我病了,他們都說我矯情」這是來自所有產後媽媽的一句心聲。
前幾天,在網絡上看到一則「37歲博士媽媽帶著5個月女兒跳樓」的新聞。
事情發生後,家屬們表示這位博士媽媽,有產後抑鬱症的症狀,但是不知道會這麼嚴重。而她的丈夫更是直言:「我什麼都不要,只要我的女兒,為什麼要把我的女兒帶走?」
其實這些年,相關的新聞不在少數,也有很多媒體在呼喊「關注產後抑鬱症」。
但是又有多少家庭,只認為「產後抑鬱」=「情緒不好」,更甚至有的長輩會以所謂「過來人」的姿態,說:「這就是矯情」。而他們對關注產後抑鬱這件事的態度,不過是新聞中用來談論的話柄罷了。
俗話說:月子恨,一輩子。
記得前幾年,有一些調解節目,做過不少類似的內容。
有一位職業女性,讓我記憶深刻。在談話中,她大氣、優雅,說話有條不紊。但是只要一說到自己的丈夫和婆婆,她的語氣就開始有些尖銳、刻薄、喋喋不休。
後來談到她在坐月子裡的遭遇,婆婆強硬的態度、丈夫的漠不關心,她突然就掩面哭泣。
她的婆婆學歷高、有能力,但是控制欲極強。
在孩子剛生下來沒多久,婆婆就說她身體不好,不適合照顧孩子,於是就強行把孩子帶回了老家一年多。
孩子剛出生,就被強行抱走,她甚至沒來得及履行自己做媽媽的權利。那段時間,她痛不欲生,覺得自己完全失去了孩子。
也許很多人不曾了解,產後抑鬱的自殺率是普通人的36倍。
根據流行病學資料顯示,我國產後抑鬱障礙患病率為1.1%-52.1%,平均為14.7%。簡單的來說,也就是大約10位產婦中,就有1-3位可能出現產後抑鬱的問題。
為什麼會出現產後抑鬱?
很多丈夫表示,自己的妻子曾經是個善解人意、溫柔體貼的女孩,不明白為什麼生了孩子之後就變得喋喋不休,得理不饒人。
其實在孕婦妊娠分娩的過程中,人體內的分泌環境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尤其是產後24小時內,體內的激素水平急劇變化,體內激素刺激大腦,由此會產生失落、沉悶、暴躁等情緒。
這就好像喝酒,酒精刺激到大腦神經,產生大量的腎上腺素,使人異常興奮。是一個道理。
而這個時候,如何讓產後媽媽們的情緒穩定下來,首先就要看丈夫怎麼做了。
或許你的工作令你疲憊,你承擔的家庭壓力也很重。但是這個時候,你的妻子也確實非常的需要你的關心和幫助。
她在家裡要打掃衛生、要料理一日三餐,要處理家裡一切繁瑣的小事務,還要為你生兒育女,把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這樣的妻子不是也很幸苦嗎?
其實作為丈夫,需要做的東西並不多。
產後媽媽們需要的只是你溫聲細語的幾句關心,偶爾搭把手的幫助。而不是一句帶不好孩子的責難,和漠不關心、推卸責任的態度。
而在很多家庭都會出現的婆媳矛盾,在生完孩子後,也會變得愈發明顯和激烈。這個時候作為丈夫,應該想到的不是只偏袒自己的母親。
你想到的是,你的母親生你養你數十年,但是你卻忘記了,另一個同樣冒著生命危險,為你生兒育女的人。她在用生命為你們家人延續後代,而你們卻在她最脆弱的時候輕怠她、傷害她,甚至聯手你的家人攻擊她。
這個時候,也希望同樣身為女人的婆婆們,可以多盡一份力,多幫一下兒媳。不要因為自己曾經的遭遇,而把這種傷害轉移到另一個無辜的女人身上。
都說為母則剛,但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個女孩,她們不是超人,同樣需要關懷和照顧。
每個女孩都是第一次當媽媽,甚至有時候,她們連自己都還照顧不好,手忙腳亂的。卻要承擔起照顧一個比她還要弱小的孩子,還有一整個家庭。
在這個時候,如果身邊的人能伸手拉一把,這坐月子的情,她會記一輩子;而如果這隻手,是將她推向深淵的,同樣也會被記住一輩子。
最後希望每一個家庭裡的媽媽們,都能夠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關心,保持良好的心情。遇到問題,也不要自己憋著,多和家人、朋友們溝通。願產後抑鬱的悲劇,不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