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萊士賣奶茶
華萊士是我們國家本土最大的西式快餐企業,自推出以來就以獨特的快餐產品迅速受到眾多消費者的歡迎和認可,掀起了一股營養健康的快餐潮流。憑藉著低價漢堡,門店數甚至超過了麥當勞和肯德基,可以說是「國產漢堡」的佼佼者了。
然而就在最近,華萊士不再是以傳統的產品示人,而是很新鮮的上架愛了系列奶茶產品,比如,錫蘭波波奶茶、錫蘭紅豆奶茶和黑糖波波奶茶等,而這些飲品都不同於以往的可樂、果珍、牛奶,此次這些奶茶都是以現調類為主,暗藏著巨大的信息。
那華萊士布局茶飲有哪些優勢和目的呢?
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複合盈利,因為奶茶的成本低、利潤高,並且可以充分利用原物料,不至於造成浪費,以此帶來的成本分攤和通過符合經營牟利,而且「餐飲不分家」本就是餐飲行業的發展規律,很多企業都是從某一個細分領域進入餐飲市場,但在發展過程中往往會朝著有餐也有飲的方向發展,火鍋企業扎堆做茶飲是這樣,飲品品牌爭相加餐也是這樣。
那優勢其實更好理解了,憑藉華萊士10000多家的門店,整個銷售網絡可以快速的鋪墊,不僅能夠快速教育市場,銷路也是四通八達,可以說門店數量就是華萊士做大的優勢。而在這背後的,就是華萊士供應鏈體系所帶來的便捷了。
餐+飲是趨勢
餐+飲是趨勢,也為餐企實實在在的帶來了一些好處。
為什麼大家都做茶飲生意呢,想必就是因為市場需求多,盈利高。
而茶飲風潮未退,餐+飲的熱潮又再次捲起,受到了年輕人的追捧,這種狀況也在督促經營者:是時候該更新菜單了!
同樣,消費升級的驅動,迫使餐飲店不得不重視消費體驗。複合式消費、吃喝一體的消費趨勢使得餐與飲真的很難分開了。
從事過餐飲行業的人都知道,飲品的毛利潤很高,飲品的銷售自然可以提高餐廳的利潤。
英敏特Mintel公司在近年出具的消費者外出就餐報告指出,15%-20%的飲品銷售額能為整個餐廳貢獻50%的利潤。根據一些餐飲老闆的經驗,不重視飲品,就可能丟掉5%-20%的業績增長或者10%的純利。
而這些餐企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改變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市場需求的帶動,因為消費者需要企業具備更豐富的產品結構和功能,所以企業需要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不斷的對產品結構進行調整。
另外,無論是網紅餐飲還是老字號金招牌,產品創新能力才是一個企業能夠長期發展下去的重要條件,並且做好的產品是基礎,也是能夠為餐飲企業招攬來客流量的一個重要方式。
那些把飲品加入菜單的餐飲品牌們
其實,華萊士此時入局已經是後來者了,在此之前已經有很多大的餐飲品牌把餐+飲變成了一種經營模式。
比如湊湊火鍋,它是把火鍋和+奶茶的定位作為品牌推廣戰略,湊湊將臺式麻辣火鍋和手搖茶結合起來,以火鍋+茶憩的創新複合業態衝擊市場,這樣為火鍋品牌助力了品牌效應,同時餐廳的人流量明顯增加,更彌補了火鍋在經營時段上的空白期,減少了顧客空等的時間。
因為顧客都喜歡在餐沒有上來之前先聊聊天喝喝茶,所以湊湊奶茶就剛好符合了消費者的心願,這種火鍋+茶憩的方式不僅塑造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還培育了餐廳的死忠粉。
湊湊奶茶單看也不遜色於市場上任何一款網紅奶茶大品牌,無論從原材料、配方創新還是中西合璧的味道,在數一數二的專業奶茶品牌面前也具有一定的競爭力。
據了解湊湊奶茶茶飲在銷售總額中平均佔比為18%,到了夏秋季,這一數據會上升至22%。
還有海底撈也是推出了海底撈啤酒,組織了專業的團隊從數十種不同的精釀啤酒中挑選出最適合海底撈火鍋風味的啤酒,消費者也反映,對這款啤酒過「舌」不忘,清香的酒花與微甜的麥芽香氣很符合火鍋風味的搭配。
之後海底撈又推出了「火鍋伴侶」乳酸菌飲品,這款乳酸菌新品名為「鮮小菌」,玻璃瓶包裝,保質期可達21天。
推出的這款乳酸菌產品主打衝淡辣感,並可以幫助乳酸菌消化,比較養胃,不僅適當解決了火鍋的油膩感,還緩解了麻辣傷胃的弊端。
對消費者來說這就像是靈丹妙藥一般,使消費者們擺脫了吃火鍋的負罪感,也讓人們釋放了吃火鍋影響身體而帶來的負罪感,佛系養生法則使人們吃起海底撈更加的肆無忌憚了。
西貝家的沙棘汁也是聲名遠揚,得到了消費者一致的認可,西貝家的沙棘汁為了和店內的風格相符合,所以為這款產品投入了很大的心思,也讓消費者養成了到西貝家必喝沙棘汁的消費習慣。
西貝家的沙棘汁因為口感獨特,別家很難複製,所以這款沙棘汁不僅是店內的超級明星,也讓消費者流連忘返。
由此看來,餐+飲這種趨勢,已經成為餐飲行業的熱點,而餐企想要做出成功的餐飲勢頭,勢必就要做出差異化,像西貝的沙棘汁就是獨家研製的,自身具有無法替代性。
餐+飲已經是行業內品牌都在做的一件事情,倘若能做好就能為餐企帶來良好的品牌效應,還能帶來攬來眾多的人流量,為品牌增加收益,二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的原因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