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樓譚詩|(讀詩心解之八)「對面寫來」與「樂景寫哀」【譚汝為】

2021-02-18 小樓聽雨詩刊

所謂「對面寫來」,就是詩人在抒發對遠方親友深摯的思念之情時,別出心裁地變換了描寫的角度,避開了直而顯地寫自己之思,卻去描摹所思之人正在熱切地思念自己。這種表現想像中的對方對自己的思念,比那些單純寫自己本身的思念更翻進了一層,化直而顯為婉而深,辭情悽婉蕩動,筆法曲折空靈,頗具藝術感染力。

「對面寫來」手法在《詩經》中已肇其端,如《豳風·東山》:

寫久戍徵戰的一名士兵在返家途中渴望見到親人的思緒。第三章集中寫他對故鄉妻子的思念,卻將筆墨轉寫妻子對他的思念。在這位士兵的幻覺中,仿佛看到了妻子此刻正在焦灼地思念著自己的情景——鸛鶴在家門口的土堆上鳴叫,妻子卻在屋裡長籲短嘆、焦躁不安。抒情主人公從內心發出呼喚——快把屋子拾掇好,打掃乾淨,我很快就要到家了!對面寫來的藝術手法體現出詩人(或抒情主人公)思憶親友的心理軌跡。這種生活際遇、心理感受既是典型的、又帶有普遍性,因此很容易撥動讀者的心弦,引起強烈的共鳴。

唐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詩的高明之處,在於第三、四兩句。詩人設想:今天是重陽佳節,遠在故鄉的兄弟們在登高遍插茱萸時,必然會因「少一人」而惆悵吧?一定會惦記著「遠在異鄉為異客」的自己吧?從對方落筆,從此處遙想彼地,以對方之思映襯自己之思,更顯情致婉曲,深邃動人。這種手法在唐詩中較為多見,如:

出遊獨處之人在寒食節,會想到諸弟在故鄉聯袂出遊的踏青之樂;羈旅客居之人在月光朗照之下,會想到故園親友們也在惦念著自己;天涯遊子在冬至之夜,會想到此時此刻家人也會念叨著自己。這種內心感受是人之常情,常令具有同樣經歷的讀者與之共鳴。

有些詩人把同一時間而處在異地的親友之間互相憶念的意象並列擺出,創構出相映相生的藝術畫面,如:

家人見月望我歸,正是道上思家時。(王建《行見月》)誰料江邊懷我夜,正當池畔思君時。(白居易《江樓月》)

在中天一輪明月的輝映下,雙方相思相憶之情同樣深摯。詩人神馳千裡,把相隔天涯的雙方思憶之情狀組合在同一意象的畫面之中。雖然關山迢遞,空間迥遠,但對方相憶的神態卻近在咫尺,如在目前。杜甫名作《月夜》: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詩人設想在今夜明月的照耀下,遠在鄜州的妻子可能又失眠了,她正憑欄望月,思念牽掛著羈留長安,音訊杳然的自己。妻子那「香霧雲鬢溼,清輝玉臂寒」的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詩人望月思家,卻寫妻子見月思己;明明是長安之月,卻寫「今夜鄜州月」,這種「對面寫來」的高妙手法為許家詩評家所稱道。

宋代詞壇,「對面寫來」更為當行本色。如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

天涯遊子在行色匆匆的徵途上,卻從對方著想落筆,推想到居家妻子此刻必定是登樓望遠,感傷惆悵而柔腸寸斷、玉箸雙流的。然後,又蕩開一筆,內心中關切地勸慰妻子:別再登樓憑欄遠眺了吧,那樣只會「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這種手法把遊子思婦之間纏綿繾綣的伉儷之情烘託得濃烈深沉。

運用這種「對面寫來」的手法去描摹「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把抽象的思念之情化為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就更加生動感人。另外,不直言個人之思,而通過摹寫想像之中對方對自己的思念,則更婉約含蓄,耐人尋味。

借景言情是古代詩詞重要的表現手法之一。以樂景寫喜,以哀景寫悲,乃是常情常理。如宋人徐元傑《湖上》:

西湖溫馨和樂的景象正表現出遊人歡樂酣暢的心情。又如唐人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邊陲荒涼的夜色、悽清的笛聲與徵人望鄉思歸之情融洽為一。以上二例是以樂景寫喜、以悲景寫哀的通常寫法。

詩詞中有一種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即利用心境的哀愁與美景的矛盾,來渲染和烘託內心不快的情緒,使抒情更委婉,更深邃。王夫之《姜齋詩話》:「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請看中唐詩人賈至被貶為嶽州(今湖南岳陽)司馬時寫的《春思》:

詩人在美好的春光中,自身遭讒受貶的愁怨卻難以排遣而與日俱增。詩中極力描繪春光的妍麗:春草嫩綠,柳色鵝黃,桃紅李白,花枝披離,生機盎然。可是,良辰美景卻無法消除內心的深愁苦恨。「東風」「春日」卻成為添愁惹恨的觸媒。再請看杜甫《登樓》的前兩聯:

暮春時分,詩人登樓憑眺,目極千裡,俯視江流,仰觀山色,念天下多難,戰亂頻仍,心潮澎湃,感慨深沉。詩的開頭,「花近高樓傷客心」,春滿大地,樓前花枝爛漫,原是可喜可悅的賞心樂事,但詩人反覺繁花撩愁,觸目傷心,似與情理相悖。首句突兀而來,奇崛獨特,與其《春望》「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為同一機杼,既「以樂景寫哀,倍增其哀」的表現手法。

美麗的春光不僅無法吸引詩人去欣賞,反而引起傷感與愁怨。這種表現手法相當多見,再如杜甫的《送路六侍御入朝》:

這裡的「不分」猶言「嫌惡」,「生憎」猶言「最憎」。桃紅似錦,柳絮如綿的劍南春色卻使詩人憎惡。另如:

淚眼生憎好天色,離腸偏觸病心情。(陳克《贈別詩》)

這裡指出了「淚眼」與「好天色」之間的矛盾,心情不好,面對美景良辰也不會持欣賞的態度。劉禹錫《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也是樂景與哀情的交織:桃花盛開,春水潺湲,但抒情主人公卻愁腸百結,痴情少女偏偏遇上了負心漢;男子的愛情如紅花易謝,而姑娘的愁苦卻似春水東流,綿長無限。

溫庭筠有一首《客愁詩》:

這首小詩頗有哲理意味,寫出了春風柳色這個樂景與飽經離亂的遊子複雜的愁情之間的矛盾,以及由這個矛盾產生的特殊的心理。王夫之關於詩歌創作的「情」與「景」的關係有一段很深刻論述:「情景雖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樂之觸,榮悴之迎,互藏其宅。天情物理,可哀而可樂,用之無窮,流而不滯;窮且滯者不知爾。」這裡說:哀情悴景、樂情榮景可以互藏於其對立面中,哀情榮景、樂情悴景亦可以互藏於其對立面中。這種藝術構思論,較之歷代詩論家所展示的樂情與樂景、哀情與哀景的簡單構思論,更合於辯證法,更有其深度與力度。

杜甫名作《登嶽陽樓》的頷聯「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寫景大氣磅礴,沉雄壯闊,寫出洞庭氣概。而其頸聯「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抒情則寫個人身世之落寞悽涼。兩聯由壯闊的樂景突然過渡到狹窄的愁情,詩境全然不同。浦起龍《讀杜心解》認為:「不闊則狹處不苦,能狹則闊境愈空。」其實,除了這種映襯對比之外,這首詩成功地使用了樂景寫哀的表現手法,所以王夫之評曰:「『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乍讀之若雄豪,然而適與頸聯『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相為融浹。」杜甫這首詩的尾聯,從個人身世之悲哀,轉入對國家危難的深長憂慮:「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憂憤更為深沉,胸襟更感博大,氣象更加壯闊。因此,這首杜詩能獨標高格,與範仲淹《嶽陽樓記》聯袂成為嶽陽樓詩文的絕唱。

相關焦點

  • 小樓譚詩|(讀詩心解之六)「化虛為實」和「貌離神合」
    (讀詩心解之六)「化虛為實」和「貌離神合」譚汝為(天津師範大學教授)一、化虛為實宋人範晞文《對床夜話》卷二引文:如果只在詩中寫「虛」,乾巴巴地抒情,自然沒有詩味;但如只寫「實」,堆砌景物,定然缺乏生氣。因此虛實相生、情景交融就是將某種心情加以物化來表達的一種手法。所謂將心情物化,就是將無形的抽象的心理狀態,用有形的景物狀態去加以表現。譬如人內心的愁苦是一種內在的情緒反映,這種無形的心理活動如用詩歌來表達,詩人往往採用化虛為實的手法,把內心的愁苦加以「物化」。
  • 白居易的一首贈詩,以樂景訴哀情,希望友情就像山枇杷花
    下面這首詩就是在元稹出使東川,白居易非常懷念元稹,便寫了一首贈詩,以樂景訴哀情,希望友情就像山枇杷花。山枇杷花唐代:白居易萬重青嶂蜀門口,一樹紅花山頂頭。春盡憶家歸未得,低紅如解替君愁。白居易當然讀過李白的蜀道難,他知道元稹路途上的艱辛,更懂得羈旅生涯的心理負擔。「萬重青嶂」形容各種艱難,而「一樹紅花」又代表著一種希望,他希望朋友安全達到目的地。枇杷花生長範圍廣闊,適應性強,而且可以當中藥。白居易希望元稹也能像它那樣適應當地的生活,入鄉隨俗,並發揮出自己的才華。
  • 秋天到了,讀一讀寫秋的詩
    在古代,秋天是詩人抒發情感的好時節,有閨怨詩,有感懷傷世的,有表達思念之情的,有懷才不遇的,有也有抒發豪情壯志的,不同的遭遇,不同的心境,作出來的詩歌也會不一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溫故幾首寫秋的詩吧!
  • 元稹:貧賤夫妻百事哀,一生真偽詩中來
    開考前夕,長安東街,雲來酒樓。二樓雅座有兩位年輕人正在對飲。「子厚兄」一人說道:「以你的才華,明日考場還不是你囊中之物。」言罷他舉起酒杯,道:「咱們先幹一杯,待子厚兄金榜題名,我們再去怡紅院大醉一場!」說完,哈哈一笑,一飲而盡。對面的年輕人臉色一紅,露出幾分羞赧之色,但也端起酒杯,道:「夢得兄風流不羈,我自嘆不如!」
  • 天天讀詩:《絕句·江碧鳥逾白》唐·杜甫
    第一首寫於成都草堂,詩一開始,描繪出在初春燦爛陽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帶明淨絢麗的春景,用筆簡潔而色彩濃豔。三、四兩句轉向具體而生動的初春景物描繪。第二首,繼續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春景圖,抒發了羈旅異鄉的感慨。1.花欲燃:花紅似火。江水碧波浩蕩,襯託水鳥雪白羽毛,山巒鬱鬱蒼蒼,紅花相映,便要燃燒。今年春天眼看就要過去,何年何月才是我歸鄉的日期?
  • 老師給孩子們寫「詩評語」 還有的寫「中英雙語詩」
    和以往嚴肅「話風」不同的是,有老師給孩子們寫「詩評語」,還有的寫「中英雙語詩」。「陳年功績已隨風,一身輕鬆向前衝。塵埃落定看佳績,勤奮努力放心中。」這是華師一福星學校707班班主任文華勇老師為自己班上的陳一塵同學寫的「詩評語」,前三句話第一個字連起來就是學生的名字,而像這樣的詩評語,文老師寫了47首,將孩子們的性格特徵、學習習慣融入詩作中,並寄託了對孩子們的美好期冀。
  • 梅堯臣寫了三首《悼亡詩》,有人說,這才是千古第一的悼亡詩
    有人感動於元稹對亡妻韋叢的深沉懷念: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這兩首詩是悼亡詩中的經典,一直為人所讚賞,但是,有人說,另有一組悼亡詩,最真摯,最純潔,當為千古第一。這一組悼亡詩就是北宋詩人梅堯臣的《悼亡三首》。
  • 【草堂詩說】如何寫好律詩的對仗句
    律詩的對仗句能使詩顯得凝練、整飭、勻稱、典雅,可以大大增強詩的藝術感染力。    上期用了不少詩友所作律詩的中二聯例句,簡單講解了律詩對仗句普遍存在的毛病。那麼如何解決這些毛病呢?以筆者個人觀點,要學好律詩的對仗,一定要要靜下心來多學一些有關詞性結構的知識,多讀古詩,加深知識積累。
  • 讀詩——詩詞的物境與情景
    我們來看看怎樣的結合才算完美……先看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春花秋月」就是物境,後面的「何時了?」
  • 大雪之日來讀詩:10句經典寫雪詩,字字有神韻,最後一句豪情萬丈
    今天,王和尚特選十組古人寫雪的詩句,來一起感受詩人筆下的詩情畫意,人生感慨吧。!△王和尚讀詩:十句最美寫雪詩句1. 亂雲低薄暮,急雪舞迴風。這句詩出自杜甫五律《對雪》。△王和尚讀詩:岑參筆下的雪花浪漫壯闊3.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寫得非常悽美,讀來真是令人百感交集!
    有另於其他的詩人,寫更為刻骨銘心,讀起來也更加的令人傷感。讀他的詩作,總是能夠讓人感受到詩人的那一份真誠,以及詩人骨子裡的堅強,同時他也是非常的自信,例如他有這樣的詩句「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這便是他有自信的代表。所以說這也是一種品格,要知道當時的詩人被貶到嶺南十幾年的時間,可是他依舊保持了骨子裡的那一份自信,以及高貴。
  • 該如何理解陸遊的這句「小樓一夜聽風雨」詩的意境?
    寫春天景物的古詩很多,其中寫春雨的也不在少數。雖然主題相似,但每一首詩所要表達的意境和韻味都是不同的。那麼,要想知道「小樓一夜聽春雨」所要表達的情懷,就要對整首詩以及作者進行一個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詩中意境。
  • 讀黃庭堅的《清明》詩,佳節清明桃李笑
    說到清明時節,人們提到它的歷史之早時,必須要舉出一些事例來佐證,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唐朝詩人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另外還有個叫做王禹偁的詩人,他的《清明》詩也是為時人所稱道的。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因為他表達的是一個窮人的悽楚的清明節,符合當時大多數人的口味,過節就像和尚化緣一樣。
  • 一首悼念亡友寫的詩
    毛澤東和著淚水寫下名為《挽易昌陶》一詩:同學易昌陶君病死,君工書善文,與弟甚厚,死殊可惜。校中追悼,吾挽以詩,乞為斧正。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來。愁殺芳年友,悲嘆有餘哀。衡陽雁聲徹,湘濱春溜回。感物念所歡,躑躅南城隈。
  • 元稹的一首詩,只有四句,卻堪比白居易的《長恨歌》
    詩中元稹借宮女的無窮哀怨之情,抒發了自己的盛衰之感,以小見大的點明了唐朝衰敗的重要原因。這首詩也以短小精悍,字字珠璣,具有深邃的意境,歷來評價很高,併入選《唐詩三百首》。清代沈德潛更是在《唐詩別裁集》中評價此詩:「只四語,已抵一篇《長恨歌》矣。」從詩的內容上看,這首詩的主旨在於末尾的那一句「閒坐說玄宗」。至於前面三句,則點明了此詩的時間、地點和人物。
  • 寫好詩的第一句,不是指這詩的第一句,而是這首詩最先寫出的一句
    魯迅先生於1932年10月間,曾寫了一首《自嘲》書贈給柳亞子。這首詩是這樣的: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 2000多年前的一首愛情詩,寫得極為深情,讀來令人感慨萬千!
    而我們去讀這些愛情作品時,有的時候會覺得那就是我們自己的愛情,裡面所描寫的那些事情,也正是我們所經歷過的事情。所以讀這樣的作品,也最是能夠引起我們情感的共鳴。 其實對於任何一首偉大的愛情作品來時,可能它歷經歲月的洗禮有著幾千的歷史,可是讀我們再次讀起這些作品時,卻是依舊會被感動,會被那些文字觸動我們內心最敏感的那根弦。
  • 他把他睡的懶覺寫進了一首詩,這首詩又被寫進教科書
    原文標題:他把他睡的懶覺寫進了一首詩,這首詩又被寫進教科書,每個小學生都要背誦!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問一文,ID:dainikaiw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這是一個唐朝的大詩人,這個人很會寫詩,會寫到什麼程度呢?
  • 讀這首鬼詩就懂了,看似寫鬼其實寫人
    其實除了這幾位之外,還有一位詩人比較獨特,那就是中唐最具有天才氣質的李賀,也被後人稱為「詩鬼」,一聽這名字就與眾不同,鬼當然是迷信傳說,世上根本就沒有鬼,而李賀的詩風格迥異,還寫過10多首鬼詩,因此才有了這麼一個別稱。
  • 冬美三絕:雪、梅、詩
    冬美三絕——雪、梅、詩譚汝為「雪」的意象是冬之美的「點睛之筆」。古人說雪有四美:落地無聲,靜也;沾衣不染,潔也;高下平均,勻也;凍窗掩映,明也。從詩歌創作來看,描摹冬季景色最美的兩個意象就是「雪」與「梅」。